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新编经济思想史  第8卷  十月革命以来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

新编经济思想史 第8卷 十月革命以来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经济

图书介绍:《新编经济思想史》试图突破以往大多数就经济思想演变的单一线索,以主流经济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为主线,重点研究17世纪40年代以来中外经济学的进展和经济学人思潮的变迁,并着力体现中国经济思想的价值和地位,《新编经济思想史》意图把西方经济学思想史、中国经济思想史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融合一起,在此基础上用综合的经济思想和多元的综合思想来指导《新编经济思想史》的编写。本书纵横古今、东学西鉴,是一部“思想史”,也是一部“综合史”;是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的交汇;不仅是西方经济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想的交汇,也是中国经济思想与国外经济思想的交汇。

查看更多关于新编经济思想史 第8卷 十月革命以来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的内容

图书介绍

绪论 1

一、十月革命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国外发展的主题 1

二、十月革命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者的复杂组合 5

三、十月革命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想取向的多样综合 7

四、对本卷“十月革命以来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结构的说明 10

上篇 20世纪上半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7

第一章 十月革命后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 17

第一节 列宁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经济思想 17

一、十月革命爆发前后列宁的过渡经济思想 18

二、关于战时共产主义的政策及其理论阐释 20

三、十月革命前后列宁关于过渡经济思想的意义 23

第二节 布哈林的过渡时期经济学 25

一、关于现代资本主义是世界资本主义的思想 26

二、关于国家、战争和生产力的发展问题 27

三、关于共产主义建设的一般前提问题 28

四、关于过渡时期的城乡关系、无产阶级任务重心的转移问题 29

第三节 列宁对新经济政策的理论探讨 30

一、新经济政策理论的提出及其发展 31

二、新经济政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32

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途径 34

第四节 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思考 36

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36

二、大工业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39

三、通过合作社将小农引向社会主义 42

四、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44

第二章 两次大战期间西方国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 48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肇始与马克思经济学的探索 49

一、卢卡奇对马克思“总体”方法的探索 50

二、科尔施的“社会化”及“工业自治”理论 52

三、葛兰西关于“工厂委员会”理论 54

第二节 多布对马克思经济学原理的探索 56

一、多布经济学研究的历程 56

二、多布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研究 58

三、多布对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思考 61

第三节 格罗斯曼对资本主义制度“崩溃”理论的研究及影响 63

一、关于资本主义制度“崩溃”理论及其早先的理解 63

二、格罗斯曼关于资本主义制度“崩溃”理论的提出 65

三、关于资本主义制度“崩溃”理论的三种“形式” 68

第四节 多布对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历史与现实的研究 71

一、对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的研究 71

二、向新经济政策过渡的必然性的探讨 72

三、对新经济学政策性质的理解 73

第五节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核算问题的争论 74

一、社会主义经济核算问题争论的起始 74

二、“兰格”模式的提出及其意义 76

第六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日本的兴起 78

一、关于价值理论的论战 79

二、关于地租理论的论战 80

三、关于日本资本主义的论战 82

第三章 斯大林对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和模式的探索 85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前途和基本特征的探索 85

一、列宁逝世后关于社会主义前途的争论 85

二、对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前途观的继承与发展 89

三、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概括 92

第二节 斯大林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及其影响 98

一、斯大林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形成 99

二、斯大林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基本内容 101

三、斯大林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特点 103

第三节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探索 105

一、对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发展问题的探讨 105

二、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速度的争论 110

三、对实行农业集体化发展的认识 111

四、对苏联集体农庄性质的认识 114

第四节 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探索 115

一、关于经济规律的性质 116

二、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117

三、对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探讨 118

四、关于计划经济与经济计划化问题 120

五、关于市场理论与实践 122

第四章 斯大林时期苏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 125

第一节 布哈林对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的探索 125

一、面向新经济政策的经济理论探讨 126

二、对苏联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的探讨 126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与体系的探索 130

一、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消亡”与形成 130

二、普列奥布拉任斯基“新经济学”对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探讨 132

三、沃兹涅辛斯基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研究 134

第三节 对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体系的探索 137

一、斯大林对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审定 137

二、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理论体系及观点 140

第四节 瓦尔加对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变化的探索 142

一、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早期探索 142

二、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性质的探讨 145

三、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和危机的阐释 147

第五节 斯大林对帝国主义理论的理解 149

一、资本主义总危机思想 150

二、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的论述 154

三、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和对立 156

中篇 20世纪下半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163

第五章 苏联东欧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理论的新探索 163

第一节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当代认识 163

一、苏联学者对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认识 163

二、苏联学者对列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理论的认识 166

三、东欧学者对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认识 167

第二节 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探索 168

一、德拉基列夫等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认识 168

二、明兹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认识 173

三、阿波斯托尔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认识 176

第三节 对资产阶级国家与垄断资本关系的探讨 179

一、苏联学者对资产阶级国家与垄断资本关系的认识 179

二、东欧学者对资产阶级国家与垄断资本关系的认识 185

第四节 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及其命运的探讨 188

一、苏联学者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及其命运的探讨 188

二、东欧学者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及其命运的探讨 193

第六章 西方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理论的新探索 197

第一节 美国的“垄断资本学派”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 197

一、巴兰和斯威齐的“垄断资本”理论 198

二、“垄断资本学派”主要理论取向 200

第二节 美国激进政治经济学派的当代资本主义理论 205

一、激进政治经济学派的形成及其理论渊源 206

二、激进政治经济学派的理论主题 207

三、对当代资本主义现实经济关系的探讨 210

四、对当代资本主义性质及其历史走向的探讨 216

第三节 法国和英国学者的当代资本主义理论 221

一、博卡拉等学者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理论 221

二、法因等的当代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理论 223

三、阿罗诺维奇等关于英国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理论 225

第四节 曼德尔的“晚期资本主义”理论 228

一、“晚期资本主义”理论提出的背景 228

二、“晚期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 230

三、对“晚期资本主义”理论的评价 233

第七章 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在苏联东欧的发展 236

第一节 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发展 237

一、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反思 237

二、南斯拉夫的社会所有制理论 239

三、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广泛探讨 241

第二节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理论 243

一、理论历史的回顾 243

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突破 245

三、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的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 249

第三节 社会主义按劳分配规律的探讨 251

一、按劳分配理论的历史回顾 252

二、按劳分配理论的发展 254

第四节 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多方面探讨 257

一、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象的探讨 257

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探讨 260

三、科学技术进步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意义 263

第八章 西方学者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讨 267

第一节 关于社会主义过渡经济的争论 267

一、资本主义的变化及其向社会主义经济的过渡 267

二、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问题 270

三、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 272

四、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作用的争论 274

第二节 曼德尔对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探讨 277

一、对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质疑 278

二、苏联的“后资本主义经济” 280

第三节 激进学派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282

一、对苏联“官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抨击 283

二、激进学派的“可行的社会主义”观 284

第四节 关于“市场社会主义”的探索 287

一、市场社会主义的探索 288

二、苏东剧变后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 290

三、市场社会主义的各种模式 292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不发达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300

第一节 巴兰对不发达政治经济学的开创性研究 300

一、落后国家引进发达国家资本现象分析 301

二、落后国家对西方式资本主义体制选择的问题 302

三、关于落后国家经济增长目标问题 303

第二节 弗兰克的“不发达的发展”理论 304

一、关于“不发达”与“未发展” 304

二、关于“不发达的发展”产生的根源 305

三、对摆脱“不发达的发展”的探索 307

第三节 多斯—桑托斯的“依附的结构”理论 308

一、对“依附”含义的理解 308

二、对新的依附结构形式的探索 309

三、新的依附结构产生的原因与走出依附的途径 311

第四节 卡多佐的“依附的发展”理论 312

一、“依附的发展”的含义及其动态过程 312

二、“依附的发展”与“中心—外围”结构 314

三、“依附的发展”与社会、政治的关系 315

第五节 伊曼纽尔的“不平等交换”理论及其论争 316

一、“不平等交换”理论的立足点 316

二、“不平等交换”理论的主要内容 318

三、“不平等交换”理论论争 320

第六节 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及其影响 323

一、“世界体系”理论的整体方法 323

二、“中心—半边缘—边缘”的认识视域 324

三、“世界体系”的未来趋势 325

第七节 阿明对不发达经济学的广泛研究 328

一、“边缘资本主义”的发展 328

二、不平等交换理论 331

三、经济发展战略理论 335

四、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338

第十章 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 341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复兴的基本轨迹 341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年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复苏”和发展 341

二、20世纪60年末到80年代末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 343

三、世纪之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前行 347

第二节 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的研究 350

一、宇野弘藏对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 350

二、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研究 354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科书的建设 356

第三节 对日本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研究 358

一、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研究的主线和副线 359

二、马克思经济学的现代课题的提出 362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多方面展开 363

一、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要流派 363

二、日本的数理经济学派 365

第十一章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演化 372

第一节 “东欧学派”改革理论的兴起 372

一、从兰格模式到布鲁斯模式 372

二、科尔内模式和里斯卡模式 374

三、锡克模式 377

第二节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嬗变 379

一、改革起步阶段的经济理论 379

二、改革推进阶段的经济理论 383

三、改革转折和危机阶段的经济理论 385

第三节 东欧各国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演化 386

一、匈牙利的渐进式改革的理论 387

二、波兰“休克疗法”中的经济理论 390

三、捷克激进而迅速变革中的经济理论 392

四、南斯拉夫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理论 395

第四节 苏联东欧经济改革结局的研究和评述 398

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398

二、“休克疗法”和渐进式改革的争论 401

三、苏东剧变与国际经济格局变化的探索 405

第十二章 苏东剧变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多形态发展 409

第一节 西欧美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新变化 409

一、“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剥削理论 409

二、经济地理学派的“时间—空间修复”理论 412

三、美国“垄断资本学派”的金融资本理论 415

第二节 拉美国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新取向 417

一、卡斯特罗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思想 418

二、拉美左翼关于全球化问题和新自由主义的探讨 420

三、拉美左翼的社会主义思想和“21世纪社会主义”理论 423

四、拉美共产党的经济理论和政策 425

第三节 原苏联东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新研究 427

一、俄罗斯“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427

二、俄罗斯共产党的经济思想 430

三、原苏东地区左翼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434

第四节 “学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新课题 436

一、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的特点 436

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 440

三、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与金融危机 444

四、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新模式的构想 447

下篇 西方学者关于马克思经济学基本理论的论争 453

第十三章 西方学者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论争 453

第一节 对劳动价值论的多重解释 453

一、对劳动价值论在马克思经济学中地位和功能的理解 453

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多重解释 456

三、劳动价值论多重解释存在的主要原因 459

第二节 主流经济学视角下对劳动价值论的批判及反批判 462

一、对劳动价值论批判的视角及其演变 463

二、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对劳动价值论的批判 464

三、对主流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批判的回应 470

第三节 “没有劳动价值论的马克思”及其论争 475

一、“没有劳动价值论的马克思”理论产生的背景 475

二、“没有劳动价值论的马克思”观点的泛起 477

三、对“没有劳动价值论的马克思”的驳斥 478

第十四章 西方学者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论争 483

第一节 关于马克思的基本定理的论争 483

一、马克思的基本定理的提出 484

二、联合生产对FMT提出的挑战 486

三、森岛通夫的“真价值”分析与对FMT的扩展 489

四、置盐信雄对斯蒂德曼的反驳与对FMT的证明 493

五、新解释学派和跨期单一体系对FMT的研究 495

第二节 利润决定模型及其论争 502

一、利润决定模型及其评价 502

二、对三种利润决定模型的评价 506

三、斯拉法主义对赖特观点的批评 508

四、赖特的回应及对原有观点的修正 511

第三节 关于一般剥削理论的论争 513

一、罗默关于剥削和阶级的一般理论 513

二、对财产关系、劳动和剥削的分析 516

三、罗默对马克思剥削理论的批评 518

四、对一般剥削理论的回应和批判 520

第十五章 西方学者关于转形问题的论争 528

第一节 从斯威齐到塞顿的转形论争 528

一、斯威齐对博特凯维茨的“重新发现” 529

二、温特尼茨对转形问题的推进 531

三、塞顿对转形问题的评价和再研究 533

第二节 萨缪尔森重启转形问题研究及引发的论争 536

一、萨缪尔森对转形问题的研究 536

二、主流经济学对萨缪尔森的批判 539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萨缪尔森的批判 541

第三节 新李嘉图主义者对转形问题论争的展开 543

一、斯拉法之后的马克思 544

二、斯蒂德曼的“无中生有”的转形问题 545

三、森岛通夫对转形问题的研究 547

四、“历史的转形问题”的论争 550

五、20世纪70年代转形问题论争的特征及影响 552

第四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转形问题的不同解释 557

一、转形问题的“新解释” 557

二、莫斯利的“宏观货币解释”:“新解释”的延伸 563

三、跨期一元体系的兴起 565

第十六章 西方学者关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探索 571

第一节 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特征和成因的理解 571

一、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地位的评价 571

二、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特征及成因的理解 573

三、对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方法论的理解 577

第二节 对马克思危机理论类型的理解及论争 579

一、关于消费不足论 579

二、关于比例失调论 583

三、关于利润率趋向下降危机理论 584

第三节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研究的综合趋势 589

一、资本积累本质的综合研究 589

二、历史分析的危机理论 595

三、曼德尔对危机理论的综合研究及长波理论 598

四、分析层次上对危机理论的综合 601

第十七章 西方学者对马克思和凯恩斯、斯拉法的比较研究 606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沟通”趋向的兴起 606

一、20世纪前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正统经济学的关系 607

二、与马克思经济学“沟通”主张的出现 608

三、与马克思“沟通”的方式和意义 610

第二节 马克思和凯恩斯的“沟通”研究 612

一、马克思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613

二、罗宾逊对马克思和凯恩斯进行的“沟通” 617

三、马蒂克对沟通马克思和凯恩斯的评价 620

四、马克思和非主流宏观经济学的沟通 624

第三节 马克思和斯拉法的“沟通”研究 626

一、多布和米克对马克思和斯拉法的“沟通” 626

二、斯蒂德曼的奇特“沟通” 628

三、对斯蒂德曼的“沟通”的批判 630

第十八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的历史研究 634

第一节 对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历史研究 634

一、米克对劳动价值理论的历史研究 635

二、曼德尔对马克思经济学主要争论问题的评析 638

三、曼德尔对马克思经济思想史的研究 641

第二节 对马克思《资本论》形成和结构的研究 644

一、研究的概况和主要倾向 645

二、罗斯多尔斯基对《资本论》结构形成的研究 646

三、吕贝尔对《资本论》结构形成的研究 651

四、尼古拉斯对《资本论》结构形成的研究 657

第三节 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的研究 660

一、“大萧条”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主题的变化 661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繁荣”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主题 663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不发达政治经济学的兴起 667

四、劳动价值论研究的新课题 669

五、关于国家政治经济学的探讨 673

主要参考文献 675

中英文人名对照表 685

查看更多关于新编经济思想史 第8卷 十月革命以来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