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理化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数理化

  • 购买点数:11
  • 作 者:路纯明主编
  • 出 版 社: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34942549
  • 标注页数:275 页
  • PDF页数:289 页
图书介绍:分析化学按原理分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部分。化学分析是分析化学的基础,主要用于常量分析,大多数成分的分析都可以靠化学分析方法来完成;而仪器分析则代表了分析化学的方向,具有灵敏、快速、易于实现自动化等特点。本书主要讲述化学分析部分和仪器分析的吸光光度法。

查看更多关于分析化学的内容

上一篇:大学物理学 上下一篇:仪器分析
图书介绍

1 绪论 1

1.1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1

1.2 分析方法的分类 2

1.2.1 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 2

1.2.2 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和痕量分析 2

1.2.3 常量组分分析、微量组分分析和痕量组分分析 3

1.2.4 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 3

1.2.5 例行分析和仲裁分析 3

1.3 分析化学的发展与趋势 3

2 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 6

2.1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6

2.1.1 准确度和精密度 6

2.1.2 误差的分类及减免 9

2.1.3 偶然误差的正态分布 11

2.1.4 少量数据的统计处理(t分布曲线) 12

2.2 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15

2.2.1 可疑值的取舍 15

2.2.2 显著性检验 17

2.3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20

2.3.1 有效数字 20

2.3.2 数字修约规则 21

2.3.3 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21

2.4 标准曲线的回归分析 22

2.4.1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22

2.4.2 相关系数 23

3 滴定分析 28

3.1 滴定分析概述 28

3.1.1 过程特点和术语 28

3.1.2 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式 28

3.2 滴定分析方法的分类与滴定反应的条件 29

3.2.1 滴定分析方法的分类 29

3.2.2 滴定反应的条件 30

3.3 标准溶液 30

3.3.1 标准溶液和基准物质 30

3.3.2 标准溶液的配制 31

3.4 标准溶液浓度表示方法 32

3.4.1 物质的量浓度 32

3.4.2 滴定度 33

3.5 溶液的活度 33

3.5.1 活度的引入 33

3.5.2 活度与活度系数 33

3.5.3 离子强度 34

3.6 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 34

3.6.1 被测组分的物质的量nA与滴定剂的物质的量nB的关系 34

3.6.2 物质的量浓度c与滴定度T之间的关系 36

3.6.3 被测组分质量分数的计算 36

3.6.4 滴定分析计算示例 37

4 酸碱滴定法 44

4.1 酸碱平衡的理论基础 44

4.1.1 酸碱质子理论 44

4.1.2 酸碱离解平衡 46

4.2 分布系数和分布曲线 48

4.2.1 一元酸溶液 48

4.2.2 二元酸溶液 49

4.2.3 三元酸溶液 50

4.2.4 大于三元酸的多元酸溶液 51

4.3 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 52

4.3.1 酸的浓度和酸度 52

4.3.2 质子平衡方程 52

4.3.3 强酸强碱溶液pH值的计算 53

4.3.4 一元弱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 54

4.3.5 多元弱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 55

4.3.6 两性物质溶液pH值的计算 57

4.3.7 混合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 59

4.3.8 酸碱缓冲溶液 60

4.4 酸碱指示剂 64

4.4.1 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64

4.4.2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65

4.4.3 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 67

4.4.4 混合指示剂 67

4.5 酸碱滴定基本原理 69

4.5.1 强酸碱的滴定 69

4.5.2 一元弱酸(弱碱)的滴定 71

4.5.3 多元酸、混合酸和多元碱的滴定 73

4.6 终点误差 76

4.7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76

4.7.1 极弱酸(碱)的测定 77

4.7.2 混合碱的测定 77

4.7.3 铵盐中含氮量的测定 79

4.7.4 凯氏定氮法 80

4.7.5 氟硅酸钾法测定硅 80

4.7.6 磷的测定 81

4.8 酸碱滴定法滴定结果计算示例 81

5 配位滴定法 89

5.1 概述 89

5.2 EDTA与金属离子的配合物及其稳定性 91

5.2.1 概况 91

5.2.2 EDTA金属配合物 92

5.3 副反应系数与条件稳定常数 93

5.3.1 配位剂Y的副反应系数 94

5.3.2 金属离子的副反应系数 96

5.3.3 配合物的副反应系数 97

5.3.4 条件稳定常数 98

5.3.5 配位滴定中的适宜酸度 99

5.4 滴定曲线 100

5.4.1 滴定过程中pM′的计算 101

5.4.2 影响滴定突跃范围的主要因素 103

5.5 金属指示剂 104

5.5.1 金属指示剂的性质和作用原理 105

5.5.2 金属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 105

5.5.3 指示剂的封闭与僵化 105

5.5.4 常用金属指示剂及金属指示剂的选择 106

5.5.5 终点误差 110

5.6 混合离子的分别滴定 111

5.6.1 混合离子的选择滴定 111

5.6.2 共存离子存在下的分别滴定条件与酸度控制 111

5.6.3 利用掩蔽剂解除干扰 114

5.6.4 用其他配位剂滴定 117

5.7 配位滴定的方式和应用 118

5.7.1 直接滴定法 118

5.7.2 返滴定法 118

5.7.3 间接滴定法 119

5.7.4 置换滴定法 119

6 氧化还原滴定法 124

6.1 条件电极电位 124

6.1.1 能斯特方程式 124

6.1.2 条件电极电位定义 125

6.1.3 影响条件电极电位的因素 126

6.2 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129

6.2.1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 129

6.2.2 化学计量点时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 130

6.3 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与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 131

6.3.1 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 131

6.3.2 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因素 132

6.4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及终点的确定 133

6.4.1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133

6.4.2 氧化还原滴定中的指示剂 137

6.5 氧化还原滴定法中的预处理 139

6.5.1 预氧化和预还原 139

6.5.2 有机物的除去 140

6.6 高锰酸钾法 141

6.6.1 概述 141

6.6.2 测定方法 141

6.6.3 优缺点 142

6.6.4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142

6.6.5 高锰酸钾法应用实例 143

6.7 重铬酸钾法 144

6.7.1 概述 144

6.7.2 重铬酸钾法应用实例 144

6.8 碘量法 145

6.8.1 概述 145

6.8.2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146

6.8.3 碘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147

6.8.4 碘量法应用实例 148

6.9 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法 149

6.9.1 硫酸铈法 149

6.9.2 溴酸钾法 150

6.9.3 亚硝酸钠-亚砷酸钠法 151

6.10 计算氧化还原滴定的结果 151

7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159

7.1 重量分析概述 159

7.1.1 重量分析法的分类 159

7.1.2 重量分析法的特点 160

7.2 重量分析对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的要求 160

7.2.1 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 160

7.2.2 对沉淀形式的要求 160

7.2.3 对称量形式的要求 161

7.2.4 沉淀剂的选择 161

7.3 沉淀的溶解度与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161

7.3.1 溶解度、固有溶解度和溶度积 162

7.3.2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163

7.4 沉淀的形成和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166

7.4.1 共沉淀 166

7.4.2 后沉淀 168

7.4.3 获得纯净沉淀的措施 168

7.5 沉淀的类型与沉淀的条件 169

7.5.1 沉淀的类型 169

7.5.2 沉淀的形成过程 169

7.5.3 沉淀条件的选择 170

7.6 重量分析的计算和应用示例 172

7.6.1 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 172

7.6.2 应用示例 174

7.7 沉淀滴定法概述 175

7.7.1 银量法的基本原理 175

7.7.2 银量法的滴定方法 177

7.7.3 银量法的标准溶液和基准物质 180

7.7.4 银量法的应用 181

7.7.5 其他的沉淀滴定法 181

7.8 滴定分析小结 182

7.8.1 四种滴定分析方法及其共同点 182

7.8.2 四种滴定分析方法的不同点 183

8 吸光光度法 188

8.1 吸光光度法原理 188

8.1.1 吸光光度法概述 188

8.1.2 光的基本性质 189

8.1.3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190

8.2 光吸收基本定律 192

8.2.1 朗伯-比尔定律 192

8.2.2 偏离比尔定律的原因 194

8.3 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及分光光度计 196

8.3.1 比色法 196

8.3.2 分光光度法 197

8.3.3 光度计的组成 197

8.3.4 光度计类型 200

8.4 显色反应及其显色条件的选择 202

8.4.1 显色反应的选择 202

8.4.2 显色条件的选择 203

8.4.3 显色剂 206

8.4.4 多元配合物 207

8.5 吸光度测量条件的选择 208

8.5.1 入射光波长条件的选择 209

8.5.2 参比溶液的选择 209

8.5.3 吸光度读数范围的选择 210

8.5.4 标准曲线的绘制 211

8.6 吸光光度法的应用 211

8.6.1 单一组分的测定 211

8.6.2 示差分光光度法 212

8.6.3 双波长吸光光度法 213

8.6.4 多组分分析 215

8.6.5 光度滴定法 217

8.6.6 酸碱离解常数测定 217

8.6.7 配合物组成及其稳定常数的测定 218

9 分析化学中的分离与富集方法 224

9.1 沉淀分离法 224

9.1.1 无机沉淀剂沉淀分离法 225

9.1.2 有机沉淀剂沉淀分离法 227

9.1.3 共沉淀分离法 228

9.2 溶剂萃取分离法 229

9.2.1 术语简介 229

9.2.2 萃取体系分类和萃取条件的选择 231

9.3 层析分离法 233

9.3.1 纸层析法 233

9.3.2 薄层层析法 234

9.4 离子交换分离法 235

9.4.1 离子交换树脂 235

9.4.2 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法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237

9.4.3 离子交换层析法 237

9.5 其他分离技术简介 237

9.5.1 挥发和蒸馏分离法 237

9.5.2 液膜萃取法 238

9.5.3 微波萃取分离法 239

10 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 242

10.1 试样的采集和制备 242

10.1.1 组成分布比较均匀的试样的采集和制备 242

10.1.2 组成分布不均匀的试样的采集和制备 243

10.1.3 湿存水的处理 244

10.2 试样的分解 245

10.2.1 分解试样的常用方法 245

10.2.2 有机物的分解 248

10.2.3 试样分解方法的选择 249

10.3 测定方法的选择 249

10.4 分析质量的保证和评价 250

10.4.1 分析质量的保证 250

10.4.2 分析质量的控制 251

附录 254

附录1 弱酸和弱碱的离解常数 254

附录2 常用的酸溶液和碱溶液的相对密度和浓度 255

附录3 常用的缓冲溶液 257

附录4 金属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260

附录5 金属离子与氨羧配位剂形成的配合物的稳定常数(lg KMY) 262

附录6 一些金属离子的lgaM(OH)值 263

附录7 金属指示剂的lgaln(H)值和理论变色点的pMep值 263

附录8 标准电极电位(18~25℃) 264

附录9 条件电极电位?Θ' 266

附录10 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Ksp(18℃) 268

附录11 国际相对原子质量表(1999年) 269

附录12 一些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271

参考文献 274

查看更多关于分析化学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