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国家税收

国家税收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经济

  • 购买点数:13
  • 作 者:高亚军 程黎 秦天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302417958
  • 标注页数:354 页
  • PDF页数:373 页
图书介绍:本书第一部分介绍税收存在的必要性以及政府征税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税收分类和构成税制的基本元素—税制要素,为每个具体税种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为读者和学生展开税收专业术语的界定和掌握写作用语基础。第二部分较为全面的介绍了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流转税和企业所得、个人所得税等税种。在各个税种的介绍中,以税制要素为主线,将各个政策和规定穿插其中。

查看更多关于国家税收的内容

图书介绍

第一章 税收概论 1

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与特征 2

一、税收的概念 2

二、税收的基本特征 4

第二节 税收的产生与发展 6

一、税收产生的条件 6

二、我国税收的产生 7

三、税收的发展 8

第三节 税收的职能与作用 11

一、基本职能:财政收入职能 12

二、派生职能:调节职能 12

自测题 13

第二章 税制要素与税收原则 15

第一节 税制要素 16

一、纳税人 16

二、课税对象 17

三、税率 17

四、计税依据 21

五、税目 21

六、减免税 22

七、纳税环节 22

八、纳税期限 23

九、纳税地点 23

第二节 税制类型 24

一、商品劳务税、所得税、财产税等 24

二、从价税和从量税 25

三、价内税和价外税 26

四、直接税和间接税 26

五、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26

第三节 税收的原则 26

一、西方税收原则理论 26

二、现代税收原则 31

自测题 34

第三章 增值税 36

第一节 增值税概述 36

一、增值税的概念 36

二、增值税的特点 37

三、增值税的计税方法 37

第二节 征税范围与纳税义务人 37

一、征税范围 38

二、纳税义务人 42

三、扣缴义务人 45

第三节 税率与征收率 45

一、税率 45

二、征收率 46

三、混业经营适用税率或征收率 48

第四节 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 48

一、销项税额 49

二、进项税额 52

三、应纳税额的计算 59

第五节 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 62

一、应纳税额的计算 62

二、含税销售额的换算 62

第六节 进口货物征税 62

一、进口货物的征税范围及纳税人 62

二、进口货物的适用税率 63

三、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 63

四、进口货物的税收管理 64

第七节 税收优惠 64

一、免税 64

二、起征点 64

三、其他优惠 65

四、增值税优惠政策的运用 66

第八节 出口货物退(免)税 67

一、出口货物退(免)税基本政策 67

二、适用增值税退(免)税政策的出口货物、劳务 67

三、增值税退(免)税方法 69

四、增值税出口退税率 70

五、增值税退(免)税的计税依据 71

六、增值税免抵退税和免退税的计算 71

七、适用增值税免税政策的出口货物劳务 74

第九节 征收管理 75

一、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75

二、纳税期限 76

三、纳税地点 76

第十节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及管理 77

一、增值税专用发票领购 77

二、专用发票开具范围 77

三、专用发票开具要求 78

自测题 78

第四章 消费税 82

第一节 消费税概述 82

一、消费税的概念 82

二、消费税的发展 82

三、消费税的作用 83

四、我国消费税的特点 83

第二节 纳税义务人、征税范围和征收方法 84

一、纳税义务人 84

二、征税范围 84

三、消费税计税方法 85

四、税目与税率 85

五、计税依据 87

第三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 88

一、生产销售环节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88

二、委托加工环节应税消费品应纳税的计算 91

三、进口环节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93

四、零售环节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94

五、卷烟批发环节征收消费税的规定 95

六、已纳消费税扣除的计算 95

第四节 消费税税收优惠 96

第五节 征收管理 97

一、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97

二、纳税期限 97

三、纳税地点 98

自测题 98

第五章 营业税 102

第一节 营业税概述 103

一、营业税的概念 103

二、营业税的起源和发展 103

三、营业税征税原理 103

第二节 纳税义务人 104

第三节 税目与税率 104

一、税目 104

二、税率 106

第四节 计税依据 106

一、计税依据的一般规定 106

二、计税依据的具体规定 107

第五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 109

第六节 特殊经营行为的税务处理 111

一、兼营不同税目的应税行为 111

二、混合销售行为 111

三、兼营应税劳务与货物或非应税劳务行为 111

四、营业税与增值税征税范围的划分 112

第七节 税收优惠 113

一、起征点 113

二、其他税收优惠 113

第八节 征收管理 114

一、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114

二、纳税期限 115

三、纳税地点 116

自测题 116

第六章 城市维护建设税 120

第一节 城市维护建设税 120

一、城市维护建设税的概念及特点 120

二、纳税义务人 121

三、税率 121

四、计税依据 122

五、应纳税额的计算 122

六、税收优惠 122

七、征收管理 122

第二节 教育费附加规定 123

一、教育费附加概述 123

二、教育费附加的征收范围及计征依据 123

三、教育费附加计征比率 123

四、教育费附加的计算 124

五、教育费附加的减免规定 124

自测题 124

第七章 关税 126

第一节 关税概述 126

一、关税的概念 126

二、关税的作用 127

三、关税分类和我国关税分类制度 128

第二节 征税对象、纳税义务人与关税税则 130

一、征税对象 130

二、纳税义务人 130

三、进出口税则 130

四、税率及运用 130

第三节 原产地规定 132

一、全部产地生产标准 132

二、实质性加工标准 133

三、其他 133

第四节 关税完税价格 133

一、一般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 133

二、特殊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 136

三、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 137

四、进出口货物完税价格中的运输及相关费用、保险费的计算 138

五、完税价格的审定 138

第五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 139

一、从价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139

二、从量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139

三、复合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139

四、滑准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139

第六节 税收优惠 139

一、法定减免税 139

二、特定减免税 140

三、临时减免税 141

第七节 行李和邮递物品进口税 141

第八节 征收管理 142

一、关税缴纳 142

二、关税的强制执行 142

三、关税退还 142

四、关税补征和追征 143

五、关税纳税争议 143

自测题 144

第八章 土地增值税 147

第一节 土地增值税概述 147

一、土地增值税的概念 147

二、我国土地增值税的特点 148

第二节 土地增值税的税制要素 148

一、纳税义务人 148

二、征税范围 149

三、征税范围的具体判定 149

四、税率 152

第三节 土地增值税增值额的计算 152

一、应税收入 152

二、扣除项目 152

三、增值额 154

第四节 土地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155

第五节 税收优惠 156

一、建造普通标准住宅的税收优惠 156

二、国家征用收回的房地产的税收优惠 156

三、转让旧房作为改造安置住房房源的税收优惠 156

四、个人转让房地产的税收优惠 156

第六节 征收管理 157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 157

二、纳税地点 157

三、纳税申报 157

自测题 157

第九章 资源税 160

第一节 资源税基本原理 160

一、资源税的概念 160

二、资源税的发展 160

三、资源税的作用 161

四、资源税计税方法 161

第二节 纳税义务人 162

第三节 税目与税率 162

一、税目、税额 162

二、扣缴义务人适用的税额 163

三、关于中外合资油气田及海上自营油气田资源税税收问题 163

第四节 计税依据 163

一、从价定率征收的计税依据 163

二、从量定额征收的计税依据 163

三、特殊情况下计税依据的确定方法 163

第五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 164

第六节 税收优惠 164

一、减税、免税 164

二、出口应税产品不退(免)资源税的规定 165

第七节 征收管理 165

一、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165

二、纳税期限 165

三、纳税地点 165

自测题 166

第十章 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耕地占用税 168

第一节 房产税 169

一、房产税基本原理 169

二、纳税义务人与征税对象 170

三、征税范围 170

四、计税依据与税率 171

五、应纳税额的计算 172

六、税收优惠 172

七、征收管理 174

八、房产税改革试点 174

第二节 城镇土地使用税 176

一、城镇土地使用税基本原理 176

二、纳税义务人 177

三、征税范围 177

四、应纳税额的计算 178

五、税收优惠 179

六、征收管理 181

第三节 耕地占用税 181

一、耕地占用税基本原理 182

二、纳税义务人 182

三、征税范围 182

四、应纳税额的计算 183

五、税收优惠 183

六、征收管理 184

自测题 184

第十一章 印花税和契税 186

第一节 印花税 187

一、印花税的基本原理 187

二、纳税义务人 187

三、税目与税率 187

四、应纳税额的计算 190

五、税收优惠 193

六、征收管理 194

第二节 契税 196

一、契税的基本原理 196

二、征税对象 197

三、纳税义务人与税率 198

四、应纳税额的计算 198

五、税收优惠 199

六、征收管理 200

自测题 201

第十二章 车辆购置税和车船税 204

第一节 车辆购置税 204

一、车辆购置税的特点和作用 204

二、纳税义务人 205

三、征税对象 205

四、税率与计税依据 205

五、车辆购置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207

六、税收优惠 208

七、征收管理 209

第二节 车船税 210

一、车船税的基本原理 210

二、车船税的税制要素 211

三、车船税的征税管理 213

自测题 214

第十三章 企业所得税 216

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基本原理 217

一、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原理 217

二、我国企业所得税的制度演变 217

三、企业所得税的作用 218

第二节 纳税义务人与征税对象 218

一、纳税义务人 218

二、征税范围 219

第三节 税率 220

第四节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220

一、收入总额 220

二、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 223

三、扣除原则和范围 223

四、不得扣除的项目 228

五、亏损弥补 229

第五节 资产的税务处理 229

一、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 229

二、无形资产的税务处理 232

三、生物资产的税务处理 232

四、投资资产的税务处理 233

五、长期待摊费用的税务处理 234

六、存货的税务处理 234

七、非货币性资产投资的企业所得税处理 235

八、税法规定与会计规定差异的处理 236

第六节 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 236

一、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的基本规定 236

二、申报管理 237

三、资产损失确认证据 238

四、资产损失确认 239

第七节 企业重组的所得税处理 239

一、企业重组及其相关术语 239

二、企业重组的一般性税务处理方法 239

三、企业重组的特殊性税务处理方法 240

第八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 242

一、居民企业应纳税额的计算 242

二、境外所得抵扣税额的计算 243

三、居民企业核定征收应纳税额的计算 246

四、非居民企业应纳税额的计算 247

第九节 税收优惠 248

一、免征与减征优惠 248

二、高新技术企业优惠 249

三、小型微利企业优惠 250

四、加计扣除优惠 250

五、创投企业优惠 251

六、加速折旧优惠 251

七、减计收入优惠 251

八、税额抵免优惠 251

九、非居民企业优惠 252

十、其他有关行业的优惠 252

十一、综合案例 252

第十节 特别纳税调整 253

一、源泉扣缴 253

二、自行申报纳税 253

三、征收管理 254

自测题 255

第十四章 个人所得税 259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概述 259

一、个人所得税的概念 259

二、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历程 260

三、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模式 260

四、个人所得税的作用 260

第二节 征税对象 261

一、工资、薪金所得 261

二、生产、经营所得 262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264

四、劳务报酬所得 264

五、稿酬所得 265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265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266

八、财产租赁所得 267

九、财产转让所得 267

十、偶然所得 267

十一、其他所得 268

第三节 纳税人、税率与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268

一、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人 268

二、税率 269

三、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271

第四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 272

一、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方法 272

二、生产、经营所得的计税方法 277

三、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计税方法 283

四、劳务报酬所得的计税方法 284

五、稿酬所得的计税方法 285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计税方法 286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的计税方法 286

八、财产租赁所得的计税方法 287

九、财产转让所得的计税方法 288

十、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的计税方法 290

十一、特殊情况下个人所得性质的确认及征税规定 292

十二、个人所得税的特殊计税方法 295

第五节 减免税优惠 297

一、免税项目 297

二、减税项目 298

三、暂免征税项目 298

第六节 申报和缴纳 299

一、源泉扣缴 299

二、自行申报纳税 300

自测题 301

第十五章 税收征收管理法 305

第一节 税收征收管理法概述 307

一、税收征收管理法的适用范围 307

二、税收征收管理法的遵守主体 307

三、税收征收管理权利和义务的设定 308

第二节 税务管理 309

一、税务登记管理 309

二、账簿、凭证管理 315

三、纳税申报管理 318

第三节 税款征收 320

一、税款征收的原则 320

二、税款征收的方式 321

三、税款征收制度 322

第四节 税务检查 334

一、税务检查的形式和方法 334

二、税务检查的职责 336

第五节 法律责任 337

一、违反税务管理基本规定行为的处罚 337

二、扣缴义务人违反账簿、凭证管理的处罚 337

三、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进行纳税申报的法律责任 338

四、对(偷税)逃税的认定及其法律责任 338

五、进行虚假申报或不进行申报行为的法律责任 339

六、逃避追缴欠税的法律责任 339

七、骗取出口退税的法律责任 339

八、抗税的法律责任 339

九、在规定期限内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的法律责任 340

十、扣缴义务人不履行扣缴义务的法律责任 340

十一、不配合税务机关依法检查的法律责任 340

十二、非法印制发票的法律责任 340

十三、有税收违法行为而拒不接受税务机关处理的法律责任 341

十四、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拒绝配合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的法律责任 341

十五、擅自改变税收征收管理范围的法律责任 341

十六、不移送的法律责任 342

十七、税务人员不依法行政的法律责任 342

十八、渎职行为的法律责任 342

十九、不按规定征收税款的法律责任 342

二十、违反税务代理的法律责任 343

二十一、虚开发票的法律责任 343

二十二、持有伪造的发票的法律责任 343

第六节 纳税评估管理办法 343

一、纳税评估指标 344

二、纳税评估对象 344

三、纳税评估方法 344

四、评估结果处理 346

第七节 纳税担保试行办法 346

一、纳税保证 346

二、纳税抵押 348

三、纳税质押 350

四、法律责任 351

参考文献 353

查看更多关于国家税收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