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天人和谐论

天人和谐论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哲学宗教

  • 购买点数:14
  • 作 者:路日亮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04467218
  • 标注页数:401 页
  • PDF页数:416 页
图书介绍:本书站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上,借鉴和吸收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以新视角系统地论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以“天人和谐论”为逻辑起点,构建自己的理论框架。

查看更多关于天人和谐论的内容

图书介绍
标签:天人

第一章 天人和谐论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探索 1

第一节 导论 1

一、天人和谐的涵义 1

二、究“天”之理 2

三、天人和谐发展观的历史过程 4

四、建构天人和谐论的意义 5

第二节 天人和谐论的基本内容 8

一、天人和谐论的内涵 8

(一)天人和谐论是一种新的生态观 8

(二)天人和谐论是一种新的价值观 10

(三)天人和谐论是一种新的发展观 11

(四)天人和谐论是一种新的文明观 12

(五)天人和谐论是一种新的消费观 13

(六)天人和谐论是一种新的道德观 13

(七)天人和谐论是一种新的自然观 15

二、天人和谐论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原则 16

(一)天人和谐论的基本特征 16

(二)天人和谐发展观的基本原则 20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与天人和谐论 23

一、远古时代朦胧的天人和谐思想 23

二、“天人合一”的整体自然观 25

三、“三才”、“四大”的有机自然观 28

四、“和实生物”的普通联系观 33

五、“物无贵贱”、“民胞物与”的生态平等论和生态价值观 36

六、“道法自然”、“与天地参”的天人和谐论 40

第二章 人与自然关系的解读 45

第一节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性和意义 45

一、研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背景 46

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当代诉求 52

三、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 61

第二节 自然与自然界 66

一、自然的内涵及其发展 66

(一)自然的涵义 66

(二)古代哲学对“自然”的理解 68

(三)近现代哲学对“自然”的理解 69

(四)马克思主义对“自然”的理解 70

二、人与自然和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80

第三节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进 84

一、原始文明时期:人与自然是一种原始混沌的和谐 85

二、农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是一种初级状态的平衡关系 90

三、工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是一种征服利用的对抗关系 92

四、生态文明时期:人与自然是一种在对抗中趋于和谐的关系 96

第四节 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把握 98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逻辑展开 99

二、人与自然关系的涵义 105

三、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本质 114

四、人与自然的关系同人与人的关系的互动转换 123

第三章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128

第一节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产生的背景 128

一、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128

二、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主要理论渊源 133

(一)对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自然观的扬弃和批判 134

(二)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自然观的继承和发展 137

第二节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主要内容 141

一、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前提 141

二、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 147

三、劳动是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统一的机制 153

四、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 171

五、人与自然对立的根源 189

第四章 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197

第一节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97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涵 197

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取向 205

第二节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10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内涵 210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 214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特征 216

第三节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23

一、遵循自然规律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 223

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根源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226

第四节 天人和谐与和谐社会构建 232

一、和谐社会与天人和谐 233

(一)和谐社会的涵义 233

(二)天人和谐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36

(三)天人和谐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之一 238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态要求 240

(一)必须认识和把握生态环境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 240

(二)必须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全面科学的认识 242

(三)必须对原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调节 244

(四)必须充分体现人的自由解放和理想价值 246

第五章 生态马克思主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诠释 249

第一节 生态马克思主义概述 249

一、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称谓 250

二、生态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253

第二节 生态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背景 257

一、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背景 258

二、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270

第三节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演变 276

一、生态马克思主义的萌芽形态 277

二、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成熟形态 286

三、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形态 294

第四节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 309

一、生态危机理论 309

二、资本主义双重危机理论 314

三、生态马克思主义评析 316

第六章 生态文明对天人关系的新发展 326

第一节 人类文明的演进与环境衍化 326

一、古文明的起源与自然环境 326

二、古文明的消亡与自然环境 330

三、文明延续的生态因素 331

第二节 生态与生态文明 333

一、生态与生态学 333

二、文明和文化的内涵 337

三、生态文明的内涵 341

第三节 生态文明的基本内容 349

一、生态文明的结构要素 349

二、生态文明的主要内容 351

三、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 362

第四节 生态文明的基础 367

一、生态文明的实践基础 368

二、生态文明的思想基础 369

第五节 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关系 375

一、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关系 375

二、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380

第六节 生态文明的构建 386

一、生态文明构建的经济层面 387

二、生态文明构建的政治层面 392

三、生态文明构建的文化层面 394

四、生态文明构建的社会生活层面 397

后记 400

查看更多关于天人和谐论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