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文字
大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语言文字

  • 购买点数:14
  • 作 者:萧德明编著
  • 出 版 社: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306007939
  • 标注页数:404 页
  • PDF页数:422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写作活动促进人类发展 1

生命离不开信息 1

文字是人类传递信息的工具 1

写作促进人类的发展 3

信息社会呼唤写作高能人才 4

第二节 写作主体及写作活动必备的能力 5

对能力性质的考察 5

培养写作能力的必要性 6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7

写作活动必备的特殊能力 8

阅读能力 8

采集能力 9

辨体能力 9

构思能力 10

表达能力 11

写作主体应具备的一般能力 11

培养非智力心理因素的意义 12

第三节 培养写作能力的途径 13

能力的物质基础是先天素质 13

能力要在实践中培养 14

培养能力要掌握知识和技能 15

上编 18

第二章 阅读能力的培养(上) 18

第一节 阅读是写作的奠基石 18

阅读是复杂的心智活动 18

通过阅读掌握语言文字 19

阅读提供写作的范式 21

阅读是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24

第二节 阅读心理 26

视觉器官的活动 26

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27

字词存储系统与表象存储系统 28

阅读也是一种条件反射 29

吸收形象信息的重要性 30

阅读的心理历程 32

最佳阅读心境 33

第三节 读物的选择 35

盲目阅读害多益少 35

选择读物的原则 37

系统性原则 38

结构性原则 39

优化原则 40

难度原则 41

拓展性原则 41

第四节 阅读方式的选择 42

选择阅读方式的必要性 42

目的是继承和创造 43

探测性阅读 44

理解性阅读 45

评介性阅读 47

借鉴性阅读 48

创造性阅读 48

欣赏性阅读 49

第三章 阅读能力的培养(下) 51

第一节 阅读的速度 51

影响阅读速度的诸因素 51

主观因素 52

客观因素 54

提高阅读速度的必要性 55

提高阅读速度的可能性 57

第二节 快速阅读法简介 60

快速阅读法研究的现状 60

直接阅读法 61

锻炼末梢视觉法 62

垂直阅读法 64

鉴别阅读法 65

整体阅读法 67

第三节 阅读的计划和检查 69

阅读的计划性 69

制订计划的依据 70

阅读计划的内容 72

增强计划的可行性 73

阅读计划的执行和检查 75

第四节 读书笔记 76

读书笔记是创造的阶梯 76

写在书上的笔记 78

写在卡片上的笔记 79

写成文章的笔记 81

第四章 采集能力的培养(上) 84

第一节 采集信息的主要途径 84

采集信息是写作的基本功 84

直接感知是采集信息的主要途径 86

观察 88

体验 89

调查 91

采访 92

第二节 感知和观察 93

认识起源于感觉 93

知觉的选择性 94

观察就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 96

观察的客观性原则 98

理论和思维在观察中的作用 103

第三节 观察的实施 106

观察计划的制订 106

观察前的知识和材料的准备 107

观察点和观察时间的选择 109

充分运用感觉器官及其延伸物 111

作好观察记录 112

观察材料的整理、考订和补充 113

观察力完善的标志 114

第五章 采集能力的培养(下) 117

第一节 采访的目的和方式 117

采访的目的是传播 117

采访方式之一:口头访问 118

采访方式之二:直接观察 119

采访方式之三:亲身体验 120

采访方式之四:收集资料 121

第二节 采访的实施 123

采访的准备——选题 123

采访的准备——掌握理论和政策 124

抓住有利时机 126

善于提问 127

学会听话和记录 130

第三节 调查和调查人的修养 132

调查是决策的依据 132

调查是获取潜在信息的手段 133

调查离不开研究 135

调查者的素质和修养 137

调查人与被调查人的沟通 138

调查对象的分析 139

第四节 调查方法及形式 141

普查 141

抽样调查 142

典型调查 143

调查的形式 145

第五节 调查的实施 147

调查题目的确定和对象的选择 147

调查计划和表格的设计 150

调查资料的搜集 152

调查资料的整理 155

第六章 辨体能力的培养 158

第一节 文体是社会进化的产物 158

辨析文体是写作的基本功 158

文体成型的规律 160

文体发展的规律 162

第二节 文体特点的辨析 164

文体的特点取决于传输的需要 164

对文体施加影响的两种力量 166

文体特点的具体表现 168

题材有特定的范围 169

材料取舍有特定标准 170

句段组织有独特规则 171

表达方式的使用有所侧重 172

语体风格有明显差异 173

书写格式有各自的要求 173

第三节 提高辨体能力的途径 174

把握文体用途特点是构思的前提 174

通过阅读增加感性认识 175

通过分析比较增加理性认识 176

入门应以法式为楷模 178

第七章 构思能力的培养 179

第一节 选题是构思的基础 179

构思阶段不容超越 179

构思阶段的任务 180

选准题材胜券在握 181

选题依据之一:写作意图 183

选题依据之二:读者需要 184

选题依据之三:文体特点 186

选题依据之四:发表方式 188

选题依据之五:写作条件 190

第二节 立意是构思的指路明灯 192

立意是思考和选择的过程 192

不同的视点看到不同的景象 193

选择视点的必要性 195

选择视点的依据 196

选择新视点意味着突破 198

立意还要确定文章的中心 200

中心应当体现写作主旨意图 202

中心应当是最有传播价值的东西 204

立意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聚焦 205

第三节 视野和思路的开阔是构思的关键 209

培养悟性触类旁通 209

捷足先登 210

别开生面 211

扬己之长 214

善于联想 216

谋求突破 217

人弃我取 219

选题立意四忌 221

第四节 布局熔裁是构思的攻坚战 223

布局安排文章的构架 223

熔裁提炼文章的内容 224

布局和熔裁须配合默契 225

布局的原则 226

突出中心浓淡相映 227

层次清楚结构严谨 229

层次结构的八种毛病 230

布局要照顾文体的特点 233

布局要照顾题材的特点 233

布局要照顾读者的特点 235

掌握布局的技巧 237

熔炼的基本原则 238

熔炼的高标准 239

剪裁的原则 240

布局熔裁是一场攻坚战 241

第八章 表达能力的培养(上) 242

第一节 不断提高识字用字的水平 242

识字是表达的基础 242

掌握汉字的难点 243

传统识字教学的经验 246

当代语文研究和教学的失误 247

简化汉字引起的混乱 248

对汉字的认识要拨乱反正 248

认真补上识字习字必修课 250

第二节 加强词语的积累和辨析 252

词语贫乏根源在于认识的贫乏 252

积累词语要与认识事物双管齐下 253

变消极词语为积极词语 255

要培养选词的眼力 255

近义词的辨析是用词准确的关键 256

同义词的特点 259

精选同义词使表达简洁贴切生动 263

第三节 掌握积词成句的规律 265

汉语语法的简易性 265

汉语三级构造的一致性 266

文句不通出在草率马虎 269

思路清畅是文句通顺的前提 270

邯郸学步只会失却自我 271

汉语的顺序性 272

句法与逻辑修辞的统一 275

汉语的音乐性 278

加强朗读训练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279

第九章 表达能力的培养(下) 280

第一节 表达方式的区分 280

表达的内容和顺序有别 280

使用的句式有区别 281

第二节 叙述 283

叙述的特点 283

具体叙述和概括叙述 284

剪辑和拼接 285

叙述的人称 286

第三节 描写 287

描写的特点 287

写真和写意 288

人物、景物、场面、细节描写 289

描写讲究修辞 290

描写与叙述的分野 292

第四节 说明 293

说明的种类 293

分类、分解、分析 294

定义、列举、释义、注解 296

比喻和比较 297

说明要因人而异 299

重视材料的梳理 300

大刀阔斧剪裁 301

第五节 议论 302

议论宣扬独到见解 302

议论要有证据 303

敢于质疑善于联想 304

用心搜索论据 308

仔细挑选论据 311

论证方式的选择 313

证明和反驳 314

下编 315

第十章 思维能力的培养 315

第一节 思维的特性和类型 315

文章是思想的结晶 315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反映 316

思维的基本元素——表象和概念 319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323

抽象思维的初级阶段——形式逻辑思维 325

抽象思维的高级阶段——辩证逻辑思维 326

灵感思维和直觉思维 327

第二节 思维的过程和方法 330

分析和综合 330

辩证的分析和综合 332

分析综合的普遍性 335

比较和分类 338

抽象和概括 343

系统化和具体化 347

第三节 思维能力的培养 349

思维从问题开始 349

提倡“怀疑一切”的精神 351

社会实践将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352

良好的思维品质之一:深刻性 354

良好的思维品质之二:灵活性 355

良好的思维品质之三:独创性 357

良好的思维品质之四:批判性 358

良好的思维品质之五:敏捷性 359

第十一章 想象力的培养 360

第一节 想象和想象力 360

想象反映未曾经历过的事物 360

想象是表象的加工组合 362

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363

发展想象力的条件 365

想象力是创造性活动的支柱 367

想象力水平的标志 369

第二节 培养想象力的途径 370

清晰的表象是想象的前提 370

表象积累的途径之一:增长生活阅历 371

表象积累的途径之二:欣赏文艺作品 372

要获得清晰的表象须集中注意 374

多作比较能提高表象的精确度 375

加强描述和复述的训练 376

加强联想训练 377

第十二章 非智力心理因素的培养 380

第一节 意志力的培养 380

意志是人类特有的心理能力 380

意志与事业成功的关系 382

没有坚强的意志不能产生佳作名篇 385

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388

在实践中锻炼意志力 391

第二节 情感的培养 392

情感反映出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 392

情感以客观事物为源泉 393

情感以主体需要为中介 393

情感以认识为前提 394

高级情感伴随高级需要产生 396

高级情感之一:道德感 396

高级情感之二:理智感 397

高级情感之三:美感 398

情感引发和强化写作动机 398

情感启迪想象激发灵感 399

情感诱发潜意识和潜能 400

努力培养高级情感 402

查看更多关于大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