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最后的事情

最后的事情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哲学宗教

图书介绍:《最后的事情》是奥地利哲学家魏宁格的一部哲学、文艺学著作,收录了他的数篇独立的文章,从瓦格纳到易卜生,从形而上学到性格学,救赎、道德、自由、艺术,都是这本书关注的主题。《最后的事情》是魏宁格的遗作,在他死后才得以整理出版,“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样的作品不可多得,直白而纯真,也可视作他的自我解剖。

查看更多关于最后的事情的内容

图书介绍
标签:事情

第一章 导言 1

一、知识产权法基础理论研究的历史概貌 1

二、知识产权法基础理论研究过程中的热点问题 5

三、知识产权法基础理论学习与研究中应厘清的几个重要关系 8

四、知识产权法基础理论研究的范畴 13

五、本书的研究方法 16

第二章 知识与知识产权 24

第一节 知识的概念抽象 24

一、界定“知识产权”中“知识”的意义 24

二、哲学意义上的知识 26

三、知识产权法意义上的知识 31

四、知识与信息 32

五、知识与财产 36

第二节 知识产权概念 38

一、知识产权名称问题 38

二、知识产权定义 39

三、知识产权范围 44

四、知识产权与域名关系 52

五、“自主知识产权”寓意 54

第三节 知识产权性质 59

一、知识产权的私权性 59

二、知识产权的人权性 63

第四节 知识产权特征 69

一、知识产权特征概述 69

二、知识产权专有性 71

三、知识产权客体的非物质性 72

四、知识产权时间性 74

五、知识产权地域性 75

六、知识产权法定性 76

七、知识产权特征的重新审视 77

第三章 知识产权的理论根据 79

第一节 财产权劳动理论 79

一、财产权劳动理论概述 79

二、财产权劳动理论对知识产权的意义 81

三、财产权劳动理论的局限性 83

第二节 人格理论 87

一、人格理论概述 87

二、人格理论对知识产权的意义 88

三、人格理论的局限性 90

第三节 知识产权契约理论 91

一、知识产权契约论概述 91

二、契约理论对知识产权的意义 92

三、知识产权契约理论的局限性 95

第四节 激励理论 97

一、激励理论概述 97

二、激励理论对知识产权的意义 98

三、激励理论的局限性 99

第五节 利益平衡理论 102

一、利益平衡理论概述 102

二、利益平衡理论对知识产权的意义 105

三、利益平衡理论的局限性 109

第六节 马克思主义语境下的知识产权观 111

一、马克思主义知识产权观概述 111

二、马克思主义知识产权观对知识产权的意义 116

三、马克思主义知识产权观的局限性 120

第七节 社会规划理论 122

一、社会规划理论概述 122

二、社会规划理论对知识产权的意义 126

三、社会规划理论的局限性 129

第八节 对知识产权理论的质疑 130

一、知识产权怀疑论 130

二、知识产权否定论 131

三、知识产权僵化论 132

第四章 知识产权与知识产权法 134

第一节 知识产权与物权的关系 134

一、知识产权与物权的区别 134

二、知识产权对物权的影响 135

第二节 知识产权法与相邻法的关系 138

一、知识产权法概念和性质 138

二、知识产权法与民法的关系 141

三、知识产权法与物权法的关系 145

四、知识产权法与侵权责任法的关系 149

五、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关系 152

六、知识产权法与反垄断法的关系 158

七、知识产权法与科技法的关系 162

第三节 知识产权制度立法体例 166

一、单行立法形式 166

二、编入民法典形式 167

三、编纂专门法典形式 167

四、中国知识产权立法的模式选择问题 168

第四节 知识产权与知识产权法学体系 170

一、知识产权体系 170

二、无形财产权体系 172

三、知识产权法体系 174

四、知识产权法学体系 181

五、知识产权法的部门法归属 183

第五节 知识产权法基本原则 185

一、知识产权法基本原则概述 185

二、知识产权法基本原则体系 188

三、知识产权法基本原则效力 190

四、知识产权主体确定性原则 191

五、知识产权利益平衡原则 193

第六节 知识产权法的价值 194

一、知识产权法的价值释义 194

二、知识产权法的基础价值 196

三、知识产权法的终极价值 199

第五章 知识产权法的起源与发展 205

第一节 知识产权法产生的社会基础 205

一、知识产权法产生的经济基础 205

二、知识产权法产生的政治基础 207

三、知识产权法产生的科技基础 208

四、知识产权法产生的文化基础 210

五、社会主义知识产权法产生的根源 212

第二节 知识产权法的变迁 214

一、专利法的起源与发展 214

二、商标法的起源与发展 216

三、著作权法的起源与发展 219

四、当代知识产权法的发展趋势 222

第三节 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历程 231

一、中国知识产权法效仿的雏形期 231

二、中国知识产权法发展的缓滞期 233

三、中国知识产权法体系构造的形成期 237

四、中国知识产权法内容的完善期 238

五、中国知识产权法制的强化期 241

六、小结 243

第六章 知识产权法律关系 245

第一节 知识产权法律关系界定 245

一、知识产权法律关系概念 245

二、知识产权法律关系特点 246

第二节 知识产权法律关系形成 248

一、知识产权法律行为 248

二、知识产权法律事件 250

三、知识产权违法行为 251

第三节 知识产权法律关系主体 252

一、知识产权法律关系主体概述 252

二、知识产权法律关系主体制度的变化 255

三、中国知识产权法律关系主体状况 258

四、知识产权法律关系主体的分类 259

五、知识产权社区主体 263

第四节 知识产权法律关系客体 268

一、知识产权法律关系客体之争 268

二、影响知识产权法律关系客体认识的主要原因 282

三、知识产权法律关系客体的具体内容 283

四、知识产权法律关系客体的变化 288

第五节 知识产权法律关系内容 291

一、知识产权权利的类型 291

二、知识产权权能的类型 292

三、知识产权义务的类型 293

第七章 知识产权权利冲突与权利滥用限制 297

第一节 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界定 297

一、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概念 297

二、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主要学说 299

第二节 知识产权权利冲突原因 301

一、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利益根源 301

二、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内部原因 302

三、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外部原因 303

第三节 知识产权权利冲突主要类型 305

一、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分类标准 305

二、知识产权权利冲突主要情形 308

第四节 知识产权权利冲突处理原则 328

一、诚实信用原则 328

二、公平竞争原则 330

三、保护在先权利原则 332

四、意思自治原则 335

五、利益平衡原则 337

六、权利丧失原则 342

第五节 知识产权权利滥用限制 343

一、知识产权权利滥用概念 343

二、知识产权权利滥用概念争论 345

三、知识产权权利滥用主要表现 347

四、知识产权权利滥用规制 351

五、对“知识产权权利滥用”的重新审视 359

第八章 知识产权侵权与保护 362

第一节 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362

一、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概念 362

二、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特点 363

三、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立法模式 365

四、知识产权侵权责任归责原则 368

五、知识产权侵权责任形式 378

第二节 知识产权保护临时措施 382

一、知识产权保护临时措施概念和特征 382

二、知识产权保护临时措施制度的形成 384

三、临时措施的“即发侵权”与“即发侵害”之争 387

四、临时措施的适用条件 389

五、临时措施在知识产权领域中的适用范围 391

六、临时措施申请错误的法律后果 392

七、《民事诉讼法》(2012年修正)对知识产权保护临时措施规定的影响 393

第三节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 397

一、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概述 397

二、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规则渊源 404

三、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实体性规则 410

四、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程序性规则 413

五、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组织机制 415

六、中国应对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法律措施 423

后记 427

查看更多关于最后的事情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