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交通运输
公路网络规划建设与管理方法

公路网络规划建设与管理方法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交通运输

  • 购买点数:12
  • 作 者:王炜 邓卫 杨琪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030177789
  • 标注页数:323 页
  • PDF页数:339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主任基金项目《公路网络规划、建设与管理一体化》(批准号:59448004)及其示范工程研究成果的总结。主要内容包括: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扩展技术,公路网络交通需要预测方法,公路车速模型与交通阻抗分析,公路交通网络交通分配方法,公路交通网络可靠度,公路交通网络评价技术,公路交通网络规划方法,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及后评估方法,公路网络常规管理技术,公路交通网络交通分析系统软件——“交运之星-TranStar”(公路版)以及多个上述方法的应用范例。

查看更多关于公路网络规划建设与管理方法的内容

图书介绍

上篇 公路网络规划、建设与管理一体化基础理论 3

第1章 公路网络规划、建设与管理一体化系统设计 3

1.1 我国公路交通建设及发展状况 3

1.2 我国公路交通网络规划、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6

1.3 公路网络规划、建设及管理一体化系统框架设计 7

1.3.1 引言 7

1 3.2 一体化系统的结构 7

1.3.3 一体化系统各模块(子系统)功能设计 8

1.3.4 一体化系统的实施 15

第2章 公路网络交通信息采集与分析技术 17

2.1 区域社会经济信息采集与分析 17

2.1.1 交通区的划分 17

2.1.2 区域社会经济信息的采集 17

2.1.3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19

2.2 交通运输系统信息采集 23

2.3 公路网络结构信息采集 24

2.4.2 公路网络交通流时间分布特性分析 25

2.4.1 交通运输信息的采集 25

2.4 交通运输信息采集与分析 25

2.4.3 公路网络交通流空间分布特性分析 28

2.4.4 公路机动车出行O-D调查 31

2.4.5 O-D调查统计分析 33

2.5 公路网络交通信息数据库的建立 34

2.5.1 概述 34

2.5.2 公路网络交通信息数据库的建立与调用 35

3.1 引言 36

第3章 公路交通出行信息(O-D矩阵)推算技术 36

3.2 O-D出行矩阵推算模型 37

3.2.1 问题的描述 37

3.2.2 极大熵模型 38

3.2.3 广义最小二乘模型 39

3.2.4 最小信息量模型 41

3.2.5 最大似然模型 42

3.2.6 多目标规划模型 43

3.2.7 贝叶斯(Bayes)模型 45

3.2.8 参数估计模型 47

3.3.1 方法概述 48

3.3 O-D出行矩阵的容量限制推算方法 48

3.3.2 容量限制-增量加载法 49

3.3.3 容量限制-迭代平衡法 50

3.3.4 方法特点 50

3.4 容量限制法推算O-D出行矩阵示例 51

3.4.1 基本信息 51

3.4.2 增量加载法推算O-D出行矩阵 53

3.4.3 结果分析 53

3.5.1 最大可能相对误差 54

3.5 O-D出行矩阵推算精度 54

3.5.2 修正最大可能相对误差 56

3.5.3 相对误差 56

3.5.4 均方平均误差 57

3.5.5 范数平均相对误差 57

3.5.6 RLL检验 57

3.5.7 相关系数 58

3.6 用于O-D出行矩阵推算的交通量观测点设置 58

3.6.1 交通量观测点定位规则 58

3.6.2 定位规则的探讨 60

4.1 引言 62

第4章 公路网络交通需求预测方法 62

4.2 区域经济预测 63

4.2.1 区域经济预测的目的、意义 63

4.2.2 经济预测的主要内容及步骤 63

4.2.3 经济预测方法分类比较及常用模型 64

4.2.4 区域人口预测 69

4.3 区域交通发生、吸引预测 70

4.4 交通方式划分预测 78

4.5.1 增长系数法 80

4.5 交通分布预测 80

4.5.2 重力模型法 82

4.5.3 介入机会模型法 84

4.5.4 熵模型 84

4.6 交通需求组合预测 85

4.6.1 交通组合需求预测模型概述 85

4.6.2 投入产出货运生成-分布组合预测模型 87

第5章 公路通行能力及车速-流量模型 90

5.1 公路路段通行能力分析 90

5.1.1 高速公路路段通行能力分析 90

5.1.2 一般公路路段通行能力分析 92

5.2 公路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 93

5.2.1 无控制交叉口通行能力 94

5.2.2 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 95

5.2.3 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 96

5.2.4 立体交叉口通行能力 96

5.3 公路交通流车速-流量模型 96

5.3.1 公路交通流车速-流量理论模型 96

5.3.2 公路交通流车速-流量实测模型 97

5.3.3 公路交通流超负荷时车速-流量关系模型 100

5.3.4 公路交通流车速-流量关系建议模型 102

5.4 公路服务水平 105

5.5 公路交通阻抗分析 106

5.5.1 路阻函数 107

5.5.2 收费对路阻函数的影响分析 107

第6章 公路交通网络交通分配方法 109

6.1 概述 109

6.2 公路网络计算机表示方法 109

6.2.1 公路网络节点的表示 109

6.2.3 公路网络邻接关系的表示 111

6.2.2 公路网络路段的表示 111

6.2.4 公路网络路权的表示 112

6.3 公路交通分配常用方法 113

6.3.1 最短路交通分配方法 113

6.3.2 容量限制-增量加载交通分配方法 113

6.3.3 多路径交通分配方法 115

6.3.4 多路径-容量限制交通分配方法 123

6.4 平衡算法在公路网络交通分配中的应用 123

7.1 引言 127

第7章 公路交通网络评价技术 127

7.2 公路交通网络评价分类及流程 128

7.2.1 公路交通网络评价分类 128

7.2.2 综合评价工作流程 129

7.3 公路交通网络评价指标体系 131

7.4 公路交通网络技术评价 131

7.4.1 评价指标的基本要求 131

7.4.2 评价指标及其数学模型 133

7.5 公路交通网络经济评价 137

7.5.1 经济评价的原则 138

7.5.2 经济评价的内容与程序 139

7.5.3 经济评价中的费用与效益的计算 140

7.5.4 经济评价指标 145

7.5.5 经济评价中的不确定性分析 147

7.6 公路交通网络综合评价 148

7.6.1 价值分析法 149

7.6.2 单纯矩阵法 149

7.6.3 层次分析法 152

7.6.4 层次-关联分析法 154

8.1.1 公路网络规划的目的与要求 159

8.1.3 公路网络规划的系统框架 159

8.1.2 公路网络规划的任务 159

下篇 公路网络规划、建设与管理技术及其应用 159

8.1 公路网络规划的目的与任务 159

第8章 公路交通网络规划方法 159

8.2 公路网络规划的总体设计 161

8.2.1 规划任务的落实及组织机构的建立 161

8.2.2 规划指导思想、规划原则的确定 161

8.2.4 公路网络规划的规划范围及期限 163

8.2.3 规划目标及主要技术指标的确定 163

8.3 交通调查及存在问题分析 164

8.3.1 社会经济调查资料及分析 164

8.3.2 公路网O-D调查及统计分析 165

8.3.3 交通与交通设施调查及分析 166

8.4 公路网络交通需求发展预测 166

8.4.1 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166

8.4.2 交通需求发展预测 167

8.5.1 基年O-D矩阵的确定 168

8.5 公路网络布局方案设计与优化 168

8.5.2 公路网络合理建设规模确定 169

8.5.3 公路网络布局方案设计 170

8.5.4 公路网络布局方案优化 172

8.6 公路网络方案效益分析及综合评价 175

8.6.1 公路网络方案效益评价的分类 175

8.6.2 公路网络方案效益评价的原则 176

8.6.3 公路网络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 177

8.7 公路网络建设实施方案设计 178

8.7.1 公路网络建设实施方案设计框图 178

8.7.2 建设项目划分 179

8.7.3 公路网络建设项目优先排序 180

8.8 公路网络规划的调整与滚动设计 183

8.8.1 跟踪调查 183

8.8.2 调整与滚动原则 183

8.8.3 调整与滚动方法 184

第9章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185

9.1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系统框架设计 185

9.2 项目影响区的分类与确定 187

9.2.1 项目影响区的分类 187

9.2.2 项目影响区的确定 188

9.3 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所需基础资料的获取 188

9.4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交通需求预测 190

9.4.1 公路远景年交通量构成 191

9.4.2 远景年各组成交通量预测方法 191

9.5 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的经济评价 200

10.1.1 项目后评价的概念 203

10.1.2 后评价的特点 203

第10章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后评价 203

10.1 项目后评价的概念、特点、内容、方法 203

10.1.3 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内容 204

10.1.4 项目后评价的方法 207

10.2 后评价的资料调查 209

10.2.1 资料信息的收集 209

10.2.2 社会经济调查 210

10.2.3 社会经济分析 212

10.2.4 社会经济预测 212

10.3.1 交通调查的目的、原则和内容 214

10.3 交通调查、分析和预测 214

10.3.2 交通需求分析 217

10.3.3 交通量预测 218

10.4 汽车运输成本模型的建立 218

10.4.1 汽车运输成本构成的特点 219

10.4.2 汽车燃油消耗模型 219

10.4.3 汽车运输成本模型 222

10.5 环境影响评价 224

10.5.1 评价的指标和限制标准 224

10.5.2 自然环境影响评价 225

10.5.3 公路交通噪声评价 228

10.5.4 公路大气污染评价 232

第11章 公路网络常规管理技术 234

11.1 公路网络常规管理系统框架设计 234

11.2 公路网络静态交通信息管理系统 235

11.3 网络交通负荷预报方法 236

11.3.1 公路交通负荷预报方法 236

11.3.2 特殊情况下的交通负荷预报 241

11.3.3 软件系统简介 242

11.4 公路网络常规交通质量管理 243

11.5 高等级公路交通阻塞的判别 244

11.5.1 交通阻塞及其判别原理 244

11.5.2 交通阻塞的类型及其相应的管理措施 246

11.5.3 两种交通阻塞类型的判别算法 247

11.5.4 实测数据的判别 248

第12章 公路交通网络交通分析系统软件简介 250

12.1 交通网络系统分析基础软件TranStar系统特点 250

12.1.1 学术权威性 250

12.1.2 实践适应性 252

12.1.3 使用高效性 253

12.2 公路网络交通系统分析软件的功能及系统结构 254

12.3 公路交通网络信息数据库的建立 255

12.3.1 公路交通网络结构数据库的建立 255

12.3.2 节点、路段统计范围确认信息数据库的建立 256

12.3.3 交通需求分析基础数据库的建立 256

12.4 公路交通需求分析及预测 256

12.4.1 区域综合交通需求及公路交通需求发生预测与分析 256

12.4.2 公路交通分布预测 258

12.5 公路交通网络交通分析及评价 259

12.4.3 公路交通O-D矩阵分析 259

12.5.1 参数确认 260

12.5.2 系统集成运行 261

12.5.3 系统模块单个运行 263

12.6 公路交通网络图形分析系统 265

12.6.1 公路交通网络系统信息图形分析 265

12.6.2 用于检查基础数据输入文件 267

12.6.3 交通网络系统信息图形的输出 267

12.7 TranStar的安装、运行自备软件及帮助系统 269

12.7.1 TrannStar的安装 269

12.6.4 交通网络系统信息图形的个性化设计 269

12.7.2 自备数据分析软件的应用 270

12.7.3 帮助系统 270

12.7.4 “交运之星—TranStar”网站 270

第13章 山东省(省域)公路网络规划简介 271

13.1 背景概述 271

13.1.1 规划背景 271

13.1.2 规划目标与任务 271

13.1.3 控制指标 272

13.2 社会经济及路网交通现状分析 273

13.2.1 社会经济现状分析 273

13.2.2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现状分析 273

13.2.3 公路运输系统现状分析 276

13.3 交通需求发展预测 279

13.3.1 山东省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279

13.3.2 山东省综合交通运输需求总量预测 280

13.3.3 山东省公路交通需求预测 283

13.3.4 山东省公路交通分布预测 284

13.4.1 近期(2000年)公路网布局规划 286

13.4 公路网络布局规划 286

13.4.2 中期(2010年)公路网布局规划 289

13.4.3 远期(2020年)公路网布局规划 291

13.4.4 总结 293

13.5 实施方案 293

13.5.1 项目评估的基本参数 293

13.5.2 项目费用 294

13.5.4 公路网建设项目排序及实施计划 295

13.5.5 资金需求与资金筹措 295

13.5.3 公路建设项目评估 295

13.6 方案评价 296

13.6.1 公路网规划方案评价方法 296

13.6.2 山东省公路网规划布局及建设方案评价 297

第14章 苏州市域公路网规划简介 298

14.1 苏州市域公路网的规划背景与规划内容 298

14.1.1 规划背景 298

14.1.2 规划原则与依据 298

14.1.3 规划目标与内容 298

14.2.1 社会经济总体状况 299

14.2 社会经济与公路现状调查与评价 299

14.1.5 主要规划成果 299

14.1.4 规划年限和范围 299

14.2.2 苏州市交通区位 300

14.2.3 区域综合运输状况 300

14.2.4 公路网及公路运输状况 300

14.2.5 区域公路运输特征分析 301

14.2.6 苏州市公路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301

14.2.7 O-D调查及其数据处理 302

14.2.8 公路交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302

14.3.1 交通需求预测总体思路 303

14.3 交通需求预测 303

14.3.2 交通区的划分 304

14.3.3 苏州市客货综合运输量预测 304

14.3.4 苏州市综合运输结构预测 305

14.3.5 交通分布预测 306

14.4 苏州市公路网布局规划与方案优化 307

14.4.1 规划的设计原则和目标 307

14.4.2 规划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307

14.4.3 公路网建设规划方案产生的总体思路与主要依据 307

14.4.4 远景规划目标 308

14.4.6 规划公路网层次分析 309

14.4.5 苏州市域公路网规划方案设计 309

14.4.7 高等级公路与城市的连接形式 311

14.5 路网分析与规划评价 312

14.5.1 公路网络计算机模型的建立 312

14.5.2 交通分配预测 312

14.5.3 技术评价 313

14.5.4 环境影响评价 313

14.6.1 建设项目排序 314

14.5.5 社会效益评价 314

14.6 项目排序与实施保障 314

14.6.2 规划实施保障 315

14.7 苏州市公路建设发展战略研究 315

14.7.1 苏州市公路建设发展战略 315

14.7.2 苏州市公路网建设的ITS战略 316

14.7.3 苏州市公路网发展中的景观建设 317

参考文献 318

作者简介 320

查看更多关于公路网络规划建设与管理方法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