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康有为先秦七子研究

康有为先秦七子研究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哲学宗教

  • 购买点数:13
  • 作 者:魏义霞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010167312
  • 标注页数:391 页
  • PDF页数:404 页
图书介绍
标签:研究

第一章 导言 1

第一节 对先秦诸子的普遍关注 3

第二节 对先秦诸子的多维透视 6

第三节 对孔子之学的系统梳理 11

第二章 孔子 15

第一节 孔子的特殊身份和定位 15

一、先秦诸子皆孔子后学 16

二、孔学的传授谱系 18

三、孔门巨擘 20

第二节 孔学的宗旨、内容和传承 24

一、救世与变通 24

二、仁之宗旨和主线 25

三、讲灵魂之天道 28

三、顺人之情的人道 33

四、“择人而传”的微言大义 37

第三节 孔子思想的现代转换 42

一、全球文化多元的开放心态 43

二、近代价值理念的接轨转换 45

第四节 康有为与孔子在近代的命运 50

第三章 老子 58

第一节 身份归属和定位 58

一、作为孔子后学之老子 58

二、独立创教之老子 62

第二节 “老子后学,流派甚繁” 65

一、老子后学和老学的传播 66

二、老学的流派和划分 73

三、杨朱、庄子和列子 78

第三节 老学的内容和特征 86

一、老学内容 87

二、老学与佛学 94

第四节 对老子的态度和总体评价 99

一、立教宗旨的不仁、能忍 100

二、人生处世的不为名利 103

第四章 墨子 111

第一节 墨子的身份归属和定位 111

一、“墨子为孔子三传弟子” 111

二、先学孔子后改弦更张 114

三、“与孔教争教者,墨子也” 117

第二节 墨学的内容传承和理论特征 121

一、墨学的内容与传承 122

二、游侠与“墨之别派” 126

三、自然科学与名学 131

四、墨学与西学 140

第三节 对墨子思想的取舍 145

一、作为宗教家的墨子 146

二、作为哲学家的墨子 151

第四节 对墨子的评价 160

一、虎头蛇尾的在场态势 160

二、贬过于褒的总体评价 161

三、“四等”的排列位次 171

第五章 孟子 174

第一节 “孔门之龙树、保罗” 174

第二节 “真得孔子大道之本者也” 187

一、《春秋》之微言大义 188

二、天、性、心三位一体 192

三、仁和不忍人之心 197

四、民主思想 202

五、大同之教 205

六、“于孔子无不学” 207

七、圆融性和开放性 210

第三节 对孟子思想的利用 213

一、仁、不忍人之心与“博爱派哲学” 214

二、不忍人之心、与民同之与“主乐派哲学” 216

三、《春秋》大义与“进化派哲学” 218

四、太平大同与“社会主义派哲学” 223

第四节 孟子对康有为哲学的影响 225

一、左右着康有为对其他人的好恶和取舍 225

二、决定着康有为哲学的构成因素 226

三、深刻影响了康有为思想的理论特征 227

四、康有为与孟子在近代哲学中的命运 229

第六章 庄子 235

第一节 学派归属和身份 235

一、“庄子在孔子范围” 235

二、“庄子皆为孔学别派” 238

三、“庄子得老子之精” 239

四、“庄子一流,不是道家,亦不是儒家” 242

五、庄子是中国之佛 244

第二节 庄学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247

一、传承孔子的高级之教 248

二、阐扬孔学的自由、平等和大同思想 253

三、连接孔学与佛学 255

第三节 康有为的庄学观与孔学观 259

第四节 康有为与近代哲学视界中的庄子 265

一、学派归属 265

二、思想内容 267

三、阐释方式 273

第七章 荀子 276

第一节 唯一的学术身份 276

第二节 三重的传承谱系 282

第三节 以礼为核心内容的小康之学 288

第四节 多舛的命运 299

第五节 荀子的近代视界 307

第八章 韩非 321

第一节 身份归属和学术谱系 321

第二节 思想内容和否定评价 328

第三节 韩非与近代之法 340

第九章 结语 351

第一节 先秦诸子的近代视界 351

第二节 先秦诸子与中国哲学 358

一、先秦诸子与中国哲学的源头 359

二、先秦诸子与中国哲学的内容 365

三、先秦诸子与中国哲学的性质 374

四、近代哲学与现当代哲学 380

参考文献 385

后记 389

查看更多关于康有为先秦七子研究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