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目标与路径  中国共产党“三农”理论与实践60年

目标与路径 中国共产党“三农”理论与实践60年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经济

  • 购买点数:16
  • 作 者:郑有贵编著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543859845
  • 标注页数:503 页
  • PDF页数:513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三农”政策目标及其实现路径选择为主线,立足我国“三农”历史,运用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规范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从纵论与综论两个层面,对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三农”问题的理论与实践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

查看更多关于目标与路径 中国共产党“三农”理论与实践60年的内容

上一篇:盘锦工业下一篇:战略管理
图书介绍

绪论 1

一、“三农”及其问题所在 2

二、工农、城乡结构转换的理论模式 5

三、“三农”政策演变影响因素与研究主线 10

四、“三农”政策的四次重大选择 12

五、问题的讨论与结论 16

历程研究篇 27

第1章 农业社会的“三农”政策目标与实现路径选择 27

第一节 “三农”问题的历史性与政策目标的选择 28

一、“三农”问题的历史性 28

二、新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起点 29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农”政策目标的选择 31

第二节 以土地改革为路径解决“三农”问题 32

一、土地改革的抉择 32

二、土地改革的政策选择 38

三、土地改革的绩效 47

四、土地改革对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的影响 51

第2章 国家工业化战略下“三农”政策目标与实现路径选择 53

第一节 国家工业化与“三农”政策目标 54

一、国家工业化与解决“三农”问题的双重使命 54

二、国家工业化战略下“三农”政策目标的选择 56

三、农业养育工业政策取向的确立 59

第二节 以计划经济为内核的路径探索 62

一、以农业生产合作化和农产品统派购的路径改造小农经济 63

二、以人民公社的路径解决“三农”问题 73

三、以二元户籍管理和就业制度强化二元结构 82

四、倡导学习大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以应对农业投入不足的问题 85

第三节 政府与农民互动下的政策微调 94

一、集体经济、计划经济下的私有经济和集市贸易 94

二、农民的探索——包产到户三起三落 104

三、城乡二元产业政策与农村五小工业的反反复复 110

四、对农民抵触开展意识形态的教育 115

第四节 城乡二元结构与“三农”困境 119

一、工农业发展失衡 119

二、就业结构转换滞后于产业结构转换 120

三、农业的两次大波折 121

四、“三农”困境 125

第3章 向工业化中期迈进时期“三农”政策目标与实现路径选择 127

第一节 建设现代农业与“三农”政策目标调整 128

一、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部署 128

二、“三农”政策目标的调整 129

三、农业养育工业政策的重大调整 132

第二节 以赋权与放活为内核的路径探索 139

一、实施家庭承包经营制度重塑农民家庭经济 139

二、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重构农业规模经营模式 154

三、取消农产品统派购制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 158

四、探索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农民就业和人口的非农化 163

五、实行政社分设和村民自治,推进民主建设 169

六、实施扶贫开发,解决贫困地区的“三农”问题 177

第三节 结构转换与二元结构的初步破解 179

一、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转换 180

二、农业素质的提升和农产品供求关系的根本改变 182

三、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结构的改善 183

第4章 进入工业化中期“三农”政策目标与实现路径选择 185

第一节 统筹城乡发展与“三农”政策目标调整 186

一、统筹城乡发展和重中之重指导思想的确立 186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任务的提出 188

三、“三农”政策目标的调整 193

四、工业反哺农业政策取向的确立 194

第二节 以二元体制向一元体制转变为内核的路径探索 200

一、取消农业税以实现城乡税制统一 201

二、按照公共财政要求加大对“三农”的支持 207

三、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 216

四、壮大以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为内核的县域经济 219

第三节 “三农”发展进程评析 228

一、农民的大解放与发展政策的转变 229

二、传统农业快速向现代农业转变 237

三、农业功能拓展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249

四、全局观下的“三农”问题 252

综合研究篇 259

第5章 “三农”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259

第一节 “三农”的基础地位论 260

一、农业基础论的丰富和发展 260

二、农村和农民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264

三、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重中之重的优先位置 266

第二节 农业和农村发展战略论 269

一、农业现代化、农村发展工业和小城市的构想 269

二、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之路 274

三、逐步解决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问题 277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279

第三节 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与农业组织化论 280

一、对农村基本经济制度与经营制度的认识 281

二、对合作社经济的认识 286

三、组织起来与农业“两个飞跃” 299

第6章 “三农”重大决策 306

第一节 建制与发展的决策 313

一、土地改革法的决策 313

二、全面推进农业生产合作化的决策 314

三、农业发展纲要的决策 318

四、农村人民公社体制调整的决策 321

第二节 改革与发展的决策 335

一、启动农村改革的决策 335

二、赋权与放活的决策 340

三、工业反哺农业与城乡一体化的决策 356

第7章 “三农”基本政策的演变及其动因 376

第一节 “三农”基本政策的演变 376

一、所有制变迁 379

二、经营制度变迁 381

三、分配制度变迁 382

四、工农业发展关系演变 383

第二节 “三农”政策演变的动因 387

一、改革前后影响“三农”政策制定因素的比较 387

二、“三农”政策制定中的经济动因与意识形态动因 389

三、“三农”政策在国家工业化战略及整个经济社会政策中的定位 390

四、工农业发展关系演变反映出的一般规律 392

第三节 基于60年经验的“三农”政策模型 397

一、基本经验和原则 397

二、变量及趋势 403

第8章 现代农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的前瞻 406

第一节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407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及特征 408

二、拓展农业多种功能 411

三、推进劳动过程的机械化 418

四、培育和壮大现代产业组织 428

五、促进政策组装实施与产业体系协调运行 444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449

一、从比较视角探讨新农村建设 449

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58

第三节 促进城乡一体化 461

一、促进农民就业非农化与人口城镇化的协同推进 461

二、促进资金留乡和资本下乡 468

三、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474

四、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 483

五、构建起以法律为保障的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体系 486

主要参考文献 493

后记 501

查看更多关于目标与路径 中国共产党“三农”理论与实践60年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