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中国近代乡村教育史

中国近代乡村教育史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购买点数:14
  • 作 者:苗春德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107177184
  • 标注页数:405 页
  • PDF页数:426 页
图书介绍:本书综合分析了中国近代乡村教育思潮和运动的成因、发展轨迹、历史地位等问题。

查看更多关于中国近代乡村教育史的内容

图书介绍

第一编 3

导论 3

第一章 中国近代乡村教育思潮和运动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13

第一节 中国近代乡村教育思潮和运动产生的政治背景 15

一、亡国灭种的民族生存危机 15

二、政治的权威与权力危机 16

三、思考和探索拯救中国的道路与方法 17

第二节 中国近代乡村教育思潮和运动产生的经济原因 19

一、农村仍滞留于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 19

二、辛亥革命后的经济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 20

三、内忧外患与农民的灾难 22

第三节 中国近代乡村教育思潮和运动产生的思想根源 23

一、“川流不息”的救亡图存思潮 23

二、庸俗进化论思想的影响 26

三、中国农村缺学少教的现实 29

第四节 中国近代乡村教育思潮和运动产生的外部原因 32

一、乡村教育家的出现是时代的产物 33

二、法国启蒙思想家对乡村教育先贤影响至深 34

三、乡村教育家把丹麦庶民高等学校视为榜样 35

四、少数乡村教育家追随新村主义 39

第二章 中国近代乡村教育思潮和运动的嬗演历程 41

一、乡村教育思潮发轫于五四时期 43

第一节 中国近代乡村教育思潮和运动的发轫期 43

二、李大钊、余家菊等较早关注乡村教育 44

三、王拱璧最早献身乡村教育实践 45

四、早期共产党人注意到农民和农民教育问题 46

第二节 中国近代乡村教育思潮和运动的发展和实验期 47

一、乡村教育思潮和运动发展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47

二、乡村教育于20世纪30年代掀起实验高潮 50

第三节 中国近代乡村教育思潮和运动的转轨期 55

一、乡村教育转轨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55

二、乡村教育各流派的转轨 56

第三章 中国近代乡村教育的最早探索者——王拱璧 69

第二编 69

第一节 生平及教育实践活动 71

一、聪慧好学的少年时期(1886~1903) 71

二、从事革命活动时期(1904~1912) 72

三、在省城从事教育时期(1912~1916) 73

四、留学日本时期(1917~1920) 73

五、新村建设和新村教育时期(1920~1949) 74

六、从事图书管理的晚年时期(1950~1976) 76

第二节 改造旧农村,建设新农村 77

一、建立准政治团体“素社” 77

二、实施改造旧农村、建设新农村计划 78

三、新村实验昙花一现 80

一、创办青年公学,探索乡村教育的发展道路 81

第三节 创办青年公学,实施农教合一 81

二、青年公学的特色 83

三、弘扬王拱璧精神 89

第四章 黄炎培主持的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农村教育改进实验区 91

第一节 生平及教育实践活动 93

一、辛亥革命前的青少年时期(1911年以前) 93

二、辛亥革命后的中年时期(1911~1917) 94

三、壮年时期(1917~1931) 95

四、“九一八”事变后的晚年时期(1931~1965) 96

第二节 首倡实用主义教育 97

一、首倡实用主义教育 97

二、实用主义教育提出的原因 99

三、从实用主义教育到生活教育再到职业教育 100

第三节 提倡、推广职业教育 102

一、职业教育是解决生计问题之根本 102

二、办职业教育要双管齐下 103

三、职业教育的目的、方针和原则 103

四、提倡“大职业教育主义” 104

第四节 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农村教育改进实验区 106

一、“富教兼施”的乡村教育指导思想 106

二、划区试办乡村职业教育 107

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职业教育原则 112

第五章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改造理论与实践 115

二、早期的爱国民主和教育救国思想 117

第一节 生平及教育实践活动 117

一、时刻不忘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117

三、从实用主义教育到平民教育再到乡村教育 118

四、从事乡村教育改造实验 121

五、积极投入抗日救亡及民主运动 122

第二节 生活教育理论——乡村教育的依据和原理 123

一、“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和本质论 124

二、“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的学校改造理论 126

三、“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和教学论 127

第三节 乡村教育改造实验 129

一、乡村教育改造的必要性 129

二、创办晓庄学校,进行乡村教育改造实验 131

三、创办工学团,继续乡村教育改造实验 132

第四节 乡村教育改造与师范教育下乡 133

一、“教育是立国的根本”,乡村教育“是立国的根本大计” 133

二、改造师范教育的构思与实践 134

三、乡村教育改造的意义和影响 136

第六章 晏阳初主持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定县实验区 137

第一节 生平及教育实践活动 139

一、青少年时代(1918年之前) 139

二、在法国从事华工识字教育(1918~1919) 140

三、回国从事平民教育实验(1920~1924) 140

四、定县乡村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实验(1924~1936) 141

五、华中和华西的乡村建设实验(1936~1949) 142

六、在海外从事乡村建设实验(1950~1990) 142

第二节 首倡平民教育 143

一、从“苦力”教育到平民教育再到乡村教育与乡村建设 143

二、平民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149

三、定县乡村建设实验 152

第三节 培养乡村建设人才 158

一、“茫茫海宇寻同志” 158

二、现有大学教育应走乡村建设之路 160

三、自己筹办学校,培养乡村建设人才 162

第七章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与实验 163

第一节 生平及教育实践活动 165

一、独特的早期教育 165

二、思想剧烈变动时期 165

三、欲替中国开出一条新路 166

四、为抗战救国而奔忙 168

五、致力于民主和平斗争 169

六、参政议政为社会主义事业作贡献 170

第二节 乡村建设的依据和基本原理 170

一、“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理论基础 171

二、以“人生行谊教育”为核心 174

第三节 乡村建设的组织形式与具体实施 177

一、乡村建设的组织形式——乡农学校 178

二、乡村建设的推进步骤和具体实施 179

三、梁漱溟在乡村运动史上的贡献 183

第八章 雷沛鸿的国民教育理论与实践 185

第一节 生平及教育实践活动 187

一、从喜谈时务到参加辛亥革命 187

二、出国寻求救国救民道路 187

三、回国尽其绵力 188

四、为“穷而失教之劳苦大众教育事业而奋斗” 189

五、通过参政议政为社会主义事业作贡献 190

一、国民教育思想的孕育和形成 191

第二节 国民教育思想的形成与理论基础 191

二、国民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194

第三节 国民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与成效 197

一、国民教育的理论框架 197

二、国民教育的实践与成效 204

第九章 俞庆棠的民众教育思想与实践 209

第一节 生平及教育实践活动 211

一、从事爱国活动和青年工作的中学时期(1919年之前) 211

二、留学美国及回国初期(1919~1926) 212

三、为民众教育鞠躬尽瘁时期(1927~1945) 212

四、展鸿图“霜凋建国初”(1945~1949) 215

第二节 民众教育及其必要性 217

一、几个教育概念与术语的辨析 218

二、实施民众教育的两种形式 220

三、民众教育的必要和紧迫 224

第三节 民众教育思想与理论 226

一、关于民众教育的对象 226

二、关于民众教育的目的和目标 227

三、关于民众教育的内容 228

四、关于民众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232

第三编 235

第十章 中国近代乡村教育思潮和运动的基本特点、经验及教训 235

一、深固的忧患意识 237

第一节 中国近代乡村教育思潮和运动的基本特点 237

二、忠贞的爱国热忱 241

三、崇高的使命感和事业心 245

四、执著的探索精神 249

第二节 中国近代乡村教育思潮和运动的基本经验 255

一、乡村教育是农村整体改造的关键 255

二、大教育观的提出与实施 258

三、中国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 261

四、义务教育、成人(业余)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举 265

五、因地制宜,教劳结合 268

第三节 中国近代乡村教育思潮和运动的教训 270

一、改良主义的中间道路 271

二、缺少农民群众的积极拥护和参与 275

三、缺少大批落地生根的乡村教育家和实干家 280

四、缺乏政治力量“一以贯之”的支持 281

第十一章 中国近代乡村教育思潮和运动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285

第一节 中国近代乡村教育思潮和运动的历史地位 286

一、乡村教育思潮和运动与中国教育史 286

二、乡村教育思潮和运动与中国教育现代化 288

第二节 中国近代乡村教育思潮和运动的影响 305

一、对国统区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影响 306

二、对革命根据地的影响 313

三、中国近代乡村教育思潮和运动在海外的影响 326

第十二章 中国近代乡村教育思潮和运动与当前我国的农村教育改革 343

一、中国近代乡村教育思潮和运动与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的区别 345

第一节 中国近代乡村教育思潮和运动与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的区别和联系 345

二、中国近代乡村教育思潮和运动与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的联系 347

第二节 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的问题、机遇和改革思路 353

一、当前我国农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353

二、当前我国农村教育面临的主要机遇 357

三、中国近代乡村教育思潮和运动的启示与当前农村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 362

附录一:发达国家农村教育的经验 372

附录二:发展中国家农村教育的经验 380

附录三:课题成果鉴定 392

主要参考书目 394

后记 401

查看更多关于中国近代乡村教育史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