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智能交通产业化基地发展模式研究

智能交通产业化基地发展模式研究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经济

  • 购买点数:13
  • 作 者:罗俊仪著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01909429
  • 标注页数:387 页
  • PDF页数:43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ITS产业的性质、地位、发展前景、现状分析、发展选择模式、发展目标、区位选择、组织模式、运行机制诸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构建了中国ITS产业化基地发展模式的新体系。主要创新之处是:1、科学界定ITS产业的内涵、性质、地位,系统概括发达国家ITS产业发展模式,为中国ITS产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本项研究在国内尚属一项开拓性的研究;2、指出产业化基地是属于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一种组织模式,概括其内涵是,以龙头创新研究机构和企业为依托,在空间和地域上集中的ITS高技术企业的集合,是全国同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龙头和基地,具有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地和产业发展先导的特征;3、提出“小基地、多功能、强辐射”为特征的ITS产业化基地发展的新思路,构建产业化应用研究机构+企业+大学+政府的基地建设发展的新型R&D模式,构建ITS产业化基地功能体系;4、提出中国ITS产业化基地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给出基础环境建设、人文环境建设、政策推进、服务支持和法规调控的基地运行模式;5、构建基地区位选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Borda数法赋权,构建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区位选择实证分析;构建基地绩效评价指标体

查看更多关于智能交通产业化基地发展模式研究的内容

图书介绍

序 刘希宋 1

前言 罗俊仪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智能交通产业化基地发展模式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

一 研究的背景 1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8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趋势综述 13

一 高新技术园区理论研究 13

二 ITS产业技术研究 13

三 国内有关ITS产业化的研究 17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18

一 理论概述 18

二 对ITS产业的性质、地位、现状、发展前景的分析研究 18

三 ITS产业化基地发展模式的总体框架 19

四 评价模式和对策 20

第四节 研究方法 21

一 理论创新与政策实践相结合 21

二 规范分析与调查研究相结合 21

第五节 创新之处 22

一 理论观点的系统性和创新性 22

四 理论分析与实践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22

三 比较研究 22

二 发展模式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23

第二章 理论综述 25

第一节 有关高新技术产业化理论 25

一 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生成基础 25

二 高新技术产业化生成的运作机制 29

三 高新技术产业化与产业结构优化 32

第二节 有关高新技术园区理论 36

一 高新技术园区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36

二 高新技术园区的功能 40

三 高新技术园区组织、管理模式简介 43

第三节 有关产业集群理论 47

一 产业集群的概念和特征 47

二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及运行机理 49

第四节 有关产业化基地的理论 55

一 产业经济学理论对产业化基地建设的启示 55

二 产业化基地的内涵和发展趋势 57

三 产业化基地的发展基础和运营机理 59

第三章 ITS产业的性质、地位、发展前景及现状 65

第一节 ITS产业的内涵、性质及地位 65

一 ITS产业的发展 66

二 ITS产业的内涵 68

三 ITS产业的性质 71

四 ITS产业的地位 80

第二节 国外ITS产业发展概况及其借鉴 84

一 国外ITS产业化的现状和前景 84

二 国外ITS产业化推进模式 88

三 我国对国外ITS产业化发展状况的借鉴 90

第三节 中国ITS产业化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94

一 中国ITS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94

二 中国ITS产业化发展中的问题 97

三 中国ITS产业发展的前景 101

一 发展和应用ITS是中国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的客观要求 106

第四节 中国ITS产业建设的必要性 106

二 发展和应用ITS是发展相关产业的客观要求 110

三 发展和应用ITS将带来巨大的交通、环境和社会效益 114

第四章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模式及发展目标的总体构想 121

第一节 产业化基地的内涵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 121

一 产业化基地概念的由来及内涵界定 121

二 产业化基地特征的辨析 124

三 产业化基地相关概念的辨析 126

第二节 产业化基地模式类型及中国ITS产业化基地的模式选择 131

一 国内外产业化基地的模式类型 131

二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模式选择 137

第三节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总体目标构想 140

一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总体目标 141

二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技术发展重点及目标 142

三 “十五”期间中国ITS产业化基地目标 145

第四节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的功能 148

一 ITS技术与产品研发的先导功能 148

二 ITS产业创业企业的孵化功能 151

三 ITS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功能 152

四 ITS行业规划与协调功能 154

五 ITS知识共享与人才培训功能 156

一 国家社会发展战略全局 160

第一节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建设的选择原则 160

第五章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的区位选择 160

二 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 161

三 区域经济结构基本适应 161

四 适应高新技术企业的特性 162

五 城市区域功能分布配套 163

第二节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区位选择评价指标体系 163

一 基地区位选择评价原则 163

二 基地区位选择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166

第三节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区位选择评价模型 178

一 指标权重的确定 179

二 指标的无量纲化 183

三 综合得分的确定 184

第四节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区位的选择 185

一 基地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权重的确定 185

二 实地评价中指标无量纲化处理 193

三 综合得分的确定 194

四 无锡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195

第六章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的组织模式 209

第一节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管理与开发双重推进模式的选择 209

一 世界科技工业园区的管理体制 209

二 管理体制的比较分析和借鉴 213

三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组织模式的构建 219

第二节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领导体制的构建 226

一 立项管理 227

二 资金的运营与管理 228

三 目标管理 228

四 过程管理 229

五 收益分配原则的制定 230

六 后勤服务 230

第三节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入驻企业的连接机制 231

一 培育和发展我国ITS企业技术联盟的战略意义 231

二 培育和发展我国ITS企业技术联盟的组织形式 240

一 政、产、学、研结合共建基地 255

第七章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的运行模式 255

第一节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运行模式的特征 255

二 以龙头科研院所为依托,实现有序发展 257

三 搞活运行机制,开放创建基地 258

四 建立高素质的创新团队 259

第二节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的基础环境 260

一 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作用 260

二 知识基础设施建设 262

三 生产基础设施建设 263

第三节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的人文环境 264

一 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265

二 建立激励性的人才管理体制 267

第四节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的政策环境 269

一 对ITS产业的财政投入支持 270

二 对ITS产业实施税收优惠激励政策 272

三 对ITS产业实施特殊的信贷优惠政策 274

四 对ITS产业实施研究开发扶持政策 275

五 对ITS产业实施技术贸易政策 277

六 对ITS产业实施吸引人才政策 278

第五节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的服务支持 279

一 完善信息和服务体系 279

二 建立相应的资本市场体系 283

第六节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的法规调控 287

一 国外和中国台湾地区科技法规的借鉴 288

二 完善我国ITS产业化基地法规调控的基本思路 291

第八章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的绩效评价 295

第一节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295

一 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功能 295

二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297

三 评估指标体系的结构 298

四 评估指标的涵义 300

一 评估指标等级划分 309

第二节 评价标准的确定 309

二 评估指标等级划分标准 310

第三节 评价模型的构建 318

一 评价指标权数分配 318

二 评价矩阵的确定 320

三 综合评价 321

第四节 对中国无锡ITS产业化基地建设预期绩效评价的研究 321

第九章 中国ITS产业化基地建设的对策 329

第一节 强化政府有关部门对ITS产业化基地的组织领导 329

一 加强组织领导 329

二 确保措施到位 330

一 采取明确的产业倾斜政策 331

第二节 完善政府对ITS产业化基地的推进政策 331

二 出台体现ITS产业化基地特殊性的优惠政策 334

三 政策应促进ITS产业化基地整体功能的协调 335

第三节 制定有关ITS产业化基地和产业发展的远景规划 339

一 进行重点规划 340

二 加强龙头作用 341

三 实现跨越式发展 342

第四节 推进ITS产业化基地的国际化 344

一 ITS产业化基地投资环境的国际化 344

二 基地内ITS产业的国际化 346

三 ITS产业化基地人才的国际化 347

第五节 完善ITS产业化基地投融资体系,加大引进外资力度 348

一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348

二 实现融资多元化 350

结论 352

中国智能交通(ITS)大事记 357

图表索引 365

一 图题索引 365

二 表题索引 367

参考文献 371

后记 385

查看更多关于智能交通产业化基地发展模式研究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