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协同创新系统的统计度量与模型研究

协同创新系统的统计度量与模型研究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购买点数:12
  • 作 者:吴翌琳著
  • 出 版 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302490746
  • 标注页数:338 页
  • PDF页数:359 页
图书介绍:作为应用统计科学的重要分支,科技与创新统计具有重要的学术与应用价值。本书注重发挥统计学科的数据方法优势,整合国家数据、产业数据、地区数据、常规年报数据、创新调查数据和企业财务数据等多方面数据,构建科技创新系统评价体系,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多层线性模型、三阶段递推CDM模型、Probit和广义Tobit模型、基于生产函数的Jordi模型及其扩展形式HJMP模型,对科技创新系统的内部结构及其影响机制进行多方位实证研究。

查看更多关于协同创新系统的统计度量与模型研究的内容

图书介绍

第一篇 理论篇 3

第1章 导论 3

1.1问题的提出 4

1.2研究背景与意义 5

1.2.1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之路 5

1.2.2中国背景下的创新系统理论 7

1.3研究思路与内容 8

1.3.1基本研究思路 8

1.3.2主要研究内容 11

1.4研究方法与数据 14

1.4.1主要分析方法 14

1.4.2基础数据来源 15

1.5研究难点与突破 17

1.5.1研究的难点突破 17

1.5.2研究的创新特色 18

第2章 协同创新基础理论 22

2.1协同创新系统发展 23

2.1.1创新理论的形成——熊彼特的开创性贡献 23

2.1.2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的形成与发展 24

2.1.3创新系统理论的兴起 26

2.1.4创新系统理论的网络化、开放化和一体化 28

2.2创新系统理论 30

2.2.1国家创新系统研究 30

2.2.2区域创新系统研究 36

2.2.3产业创新系统研究 42

2.2.4企业创新系统研究 46

2.3创新定量研究 49

2.3.1创新测度评价研究 49

2.3.2创新微观实证研究 54

2.4理论综述小结 56

第二篇 测度篇 61

第3章 协同创新系统评价体系研究与维度分析 61

3.1协同创新理论的含义 62

3.2协同创新理论的主体维度 64

3.2.1企业——自主创新主体 64

3.2.2政府——制度创新主体 65

3.2.3科研机构——知识创新主体 66

3.2.4教育机构——人才培养主体 67

3.3协同创新理论的产业维度 68

3.3.1高技术产业——科技前沿引领 69

3.3.2文化产业——文化催生创新 69

3.3.3信息产业——信息化支撑创新 70

3.3.4金融产业——金融扶持创新 71

3.4协同创新理论的要素维度 72

3.4.1技术创新——核心要素 72

3.4.2非技术创新——关联要素 73

3.4.3创新资源——基础要素 74

3.4.4创新环境——环境要素 74

第4章 协同创新系统发展的数量分析 76

4.1协同创新系统主体维度的统计测度 77

4.1.1企业创新基本情况 77

4.1.2政府支持基本情况 80

4.1.3科研机构基本情况 83

4.1.4教育机构基本情况 85

4.2协同创新系统产业维度的统计测度 85

4.2.1高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86

4.2.2文化产业发展状况 86

4.2.3信息产业发展状况 90

4.2.4金融产业发展状况 91

4.3协同创新系统要素维度的统计测度 95

4.3.1技术创新统计度量 95

4.3.2非技术创新效果测度 95

4.3.3创新资源来源分析 99

4.3.4创新环境质量评价 101

4.4协同创新系统的统计测度体系 102

4.4.1测度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 103

4.4.2测度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103

4.4.3测度体系的结构框架 104

4.4.4测度指数的计算方法 107

第三篇 国家篇 111

第5章 国家协同创新系统发展评价与指数测算 111

5.1国家协同创新系统分析框架 115

5.1.1国家协同创新系统指数设计 115

5.1.2国家协同创新系统主体维度 115

5.1.3国家协同创新系统产业维度 117

5.1.4国家协同创新系统要素维度分析体系 118

5.2国家协同创新系统指数测算与国际比较 119

5.2.1国家协同创新系统指数综合评价结果 120

5.2.2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的优劣势比较 123

5.3国家协同创新系统指数增长与动态比较 127

5.3.1世界主要国家协同创新系统指数增长分析 127

5.3.2中国与主要国家协同创新系统指数动态比较 129

第6章 国家协同创新系统方程与要素关联机制 132

6.1国家协同创新系统发展模式及要素关系研究 133

6.1.1国家协同创新系统发展模式分类研究 133

6.1.2国家协同创新系统三大维度关系研究 136

6.1.3国家协同创新系统主体维度与产业维度的关系研究 137

6.1.4国家协同创新系统主体维度与要素维度的关系研究 140

6.1.5国家协同创新系统产业维度与要素维度的关系研究 142

6.2国家协同创新系统方程实证研究 145

6.2.1国家协同创新系统方程的基本设定 145

6.2.2国家协同创新系统方程的实证解读 146

6.3国家协同创新系统发展阶段特征与预测 152

6.4国家协同创新系统发展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 153

第四篇 区域篇 157

第7章 区域协同创新系统发展评价与指数测算 157

7.1区域协同创新系统分析框架 159

7.1.1区域协同创新系统指数设计 159

7.1.2区域协同创新系统主体维度分析体系 159

7.1.3区域协同创新系统产业维度分析体系 161

7.1.4区域协同创新系统要素维度分析体系 162

7.1.5区域协同创新系统整体分析框架 164

7.2中国31个省区市区域协同创新系统的静态比较分析 164

7.2.1中国31个省区市区域协同创新系统指数结果 165

7.2.2区域协同创新系统三大维度比较分析 166

7.2.3区域协同创新系统均衡发展分析 171

7.3中国31个省区市区域协同创新系统的动态发展分析 171

7.3.1中国31个省区市区域协同创新系统能力增长分析 171

7.3.2中国31个省区市区域协同创新系统能力区域变动 172

第8章 区域协同创新系统发展模型与要素关联机制 179

8.1区域协同创新系统发展模式及要素关系研究 180

8.1.1区域协同创新系统聚类分析 180

8.1.2区域协同创新系统各要素维度相互作用分析 181

8.1.3区域协同创新系统主体维度与产业维度的关系分析 185

8.1.4区域协同创新系统主体维度与要素维度的关系分析 188

8.1.5区域协同创新系统产业维度与要素维度的关系分析 191

8.2基于多层线性模型的区域协同创新系统发展模型实证 194

8.2.1多层线性模型的基本形式 194

8.2.2区域协同创新系统发展模型的基本设置 196

8.2.3区域协同创新系统发展模型的实证结果 197

8.2.4引入预测变量的区域协同创新系统发展驱动模型实证结果 200

8.3区域协同创新系统的发展路径与演进 205

第五篇 企业篇 209

第9章 工业企业协同创新系统的理论方程与实证模型 209

9.1工业企业协同创新系统测度的基础数据 211

9.1.1数据来源与特色 212

9.1.2数据筛选和清理 212

9.2工业企业协同创新系统要素维度分析框架 217

9.3企业协同创新系统要素维度三阶段模型的理论基础 218

9.4企业协同创新系统要素维度三阶段模型的渐近最小二乘估计 220

9.4.1基础模型简介 220

9.4.2模型估计方法——渐近最小二乘法 223

9.4.3渐近最小二乘估计框架下的模型设置 227

9.5工业企业协同创新系统内部关联机制微观实证 230

9.5.1企业协同创新系统要素维度三阶段模型的构建 230

9.5.2企业协同创新系统要素维度基本情况描述 234

9.5.3企业协同创新系统要素维度模型实证研究解读 236

9.6不同创新环境下的企业协同创新系统效应比较 242

9.6.1不同行业技术特征企业协同创新系统效应比较 242

9.6.2不同区域企业协同创新系统效应比较 244

9.6.3不同所有制企业协同创新系统效应比较 246

9.6.4不同规模企业协同创新系统效应比较 247

9.7工业企业协同创新系统运作模式总结 249

第10章 高科技企业协同创新系统实证研究 252

10.1创新调查数据特色与样本选择 253

10.1.1创新调查与企业财务数据的全景数据集 254

10.1.2海淀区高技术企业的典型代表性 254

10.2企业协同创新系统理论框架 255

10.3企业协同创新系统状况描述 257

10.3.1企业协同创新系统主体发展分析 257

10.3.2企业协同创新系统产业辐射分析 261

10.3.3企业协同创新系统核心要素分析 266

10.3.4企业协同创新系统的扩展——企业家的创新影响 270

10.4企业协同创新系统实证研究 272

10.4.1企业协同创新系统要素维度基础模型 273

10.4.2企业协同创新系统主体发展模型 277

10.4.3企业协同创新系统产业辐射模型 281

10.4.4企业协同创新系统企业家模型 284

10.4.5企业协同创新系统三大维度关键要素整体模型 287

10.5企业协同创新系统要素互补性研究 291

10.5.1互补性研究方法简介 291

10.5.2企业协同创新系统要素互补性分析 294

10.6海淀区高科技企业协同创新系统的特点 298

第六篇 结篇 303

第11章 中国协同创新理论实证研究:结论、路径与展望 303

11.1协同创新理论实证研究主要结论 304

11.1.1国家协同创新发展的模式与路径:来自《世界竞争力年鉴》数据的国际证据 304

11.1.2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分化与层级化:多元区域数据的整合视角 304

11.1.3中国企业协同创新系统的实证研究:中国工业企业调查数据探索 305

11.1.4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协同创新实证:创新调查与财务报表的数据对接 306

11.2协同创新系统功能提升路径 306

11.2.1国家协同创新系统能力的提升路径 306

11.2.2区域协同创新系统能力的提升路径 308

11.2.3企业协同创新系统能力的提升路径 309

11.2.4中小型高技术企业协同创新系统能力的提升路径:海淀区样本范例 312

11.3研究不足及未来展望 313

11.3.1研究的不足之处 313

11.3.2研究的改进和未来的展望 315

参考文献 317

附录 327

查看更多关于协同创新系统的统计度量与模型研究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