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生物

图书介绍:本书是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十二五”规划教材之一,依照教育部相关文件和精神,根据本专业教学要求和课程特点,结合《中国药典》和相关执业考试编写而成。全书包括生命的物质基础、物质代谢及调节、遗传信息、药学生化4篇19章,即绪论、糖类化学、脂类化学、蛋白质化学、核酸化学、维生素、酶、生物氧化、糖代谢、脂类代谢、蛋白质分解代谢、核苷酸代谢、物质代谢的调节、DNA的生物合成、RNA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基因表达调控、药物在机体内的生物转化、生物药物、药物研究与生物化学技术。本教材实用性强,主要供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药学、药学、制药技术、制药工程及相关专业使用。

查看更多关于生物化学的内容

图书介绍

绪论 1

第一节 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 1

一、叙述生物化学阶段 1

二、动态生物化学阶段 1

三、功能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阶段 2

四、我国对生物化学发展的贡献 2

第二节 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2

一、生物体的物质组成及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3

二、物质代谢及其调节 3

三、基因表达及其调控 3

第三节 生物化学与中医药学的关系 4

第一篇 生命的物质基础 8

第一章 糖类化学 8

第一节 糖的概念、分布及主要生物学作用 8

一、糖的概念与分布 8

二、糖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8

三、糖的分类 9

第二节 单糖的结构与主要化学性质 9

一、单糖的结构 9

二、单糖的主要化学性质 11

第三节 常见多糖的化学结构与主要性质 13

一、同多糖 13

二、杂多糖 15

第四节 重要糖复合物的生理功能 16

一、糖蛋白 16

二、蛋白聚糖 17

第五节 糖类药物 18

一、糖类药物概念及作用特点 18

二、多糖药理活性 19

三、糖类药物的设计与应用 19

四、糖类药物的模拟研究 20

五、糖基化工程与糖类药物 20

第二章 脂类化学 23

第一节 脂类的概念、分类、分布及生理功能 23

一、脂类的概念 23

二、脂类的分类 23

三、脂类的分布 24

四、脂类的生理功能 24

第二节 脂肪的化学及生理功能 24

一、脂肪的结构与性质 24

二、脂肪酸的分类及生理功能 25

第三节 类脂的化学及生理功能 27

一、磷脂 27

二、糖脂 29

三、胆固醇和胆汁酸 30

第四节 脂质体、脂质体药物与脂肪替代物 32

一、脂质体 32

二、脂质体药物 32

三、脂肪替代物 33

第三章 蛋白质化学 35

第一节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35

一、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35

二、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 36

三、肽和肽键 39

第二节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41

一、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41

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42

三、蛋白质的分类 45

第三节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6

一、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6

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6

第四节 蛋白质的性质 47

一、蛋白质的紫外吸收特点 47

二、蛋白质的呈色反应 47

三、蛋白质的胶体性质 48

四、蛋白质的两性电离与等电点 48

五、蛋白质的变性与复性 49

六、蛋白质的沉淀 50

第五节 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 51

一、蛋白质的提取 51

二、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 51

第六节 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 54

一、临床常用氨基酸类药物的特点及药理作用 54

二、临床常用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的特点及药理作用 55

第四章 核酸化学 59

第一节 核酸的分子组成 59

一、核酸的元素组成 59

二、核酸的基本结构 60

三、核酸的分子结构 63

第二节 核酸的理化性质 72

一、核酸的一般性质 72

二、核酸的紫外吸收 73

三、核酸的变性、复性和杂交 73

第三节 核酸类药物 75

一、核酸类药物的概念 75

二、核酸类药物的分类 75

二、临床常用核酸类药物的结构特点 75

第五章 维生素 78

第一节 概述 78

一、维生素的概念 78

二、维生素的命名与分类 78

三、维生素缺乏症及其缺乏原因 79

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 79

一、维生素B1 80

二、维生素B2 81

三、维生素PP 81

四、维生素B6 82

五、泛酸 83

六、生物素 84

七、叶酸 85

八、维生素B12 85

九、硫辛酸 86

十、维生素C 86

第三节 脂溶性维生素 88

一、维生素A 88

二、维生素D 91

三、维生素E 92

四、维生素K 93

第六章 酶 96

第一节 概述 96

一、酶的概念 96

二、酶作用的特点 97

三、酶的分类与命名 98

第二节 酶的分子组成与结构 99

一、酶的分子组成 99

二、酶的结构 100

第三节 酶的作用机制 101

一、显著降低反应活化能 101

二、中间复合物学说 101

三、酶作用高效率的机制 102

第四节 酶促反应的动力学 102

一、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102

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105

三、温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105

四、pH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106

五、激活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107

六、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107

七、酶动力测定 112

第五节 酶的调节 113

一、别构调节 114

二、化学修饰调节 114

三、酶含量调节 115

四、酶原及酶原的激活 115

五、同工酶 116

第六节 酶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117

一、酶在疾病诊断上的应用 117

二、酶在疾病治疗上的应用(酶制剂类药物) 118

三、酶工程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119

第二篇 物质代谢及调节 124

第七章 生物氧化 124

第一节 概述 125

一、生物氧化的概念 125

二、生物氧化的特点 125

第二节 线粒体氧化体系 125

一、呼吸链的组成 125

二、主要呼吸链及呼吸链中传递体的排列顺序 128

三、细胞质中NADH的氧化 129

第三节 高能化合物 131

一、高能化合物的种类 131

二、ATP的生成 131

三、ATP的利用、转移与储存 135

第四节 非线粒体氧化体系 136

一、微粒体氧化体系 136

二、过氧化物酶体氧化体系 137

三、超氧化物歧化酶 138

第八章 糖代谢 140

第一节 糖的消化吸收 140

一、糖的消化 140

二、糖的吸收 141

三、糖代谢概述 141

第二节 糖的分解代谢 142

一、糖的无氧分解 142

二、糖的有氧分解 148

三、戊糖磷酸途径 158

第三节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161

一、糖原的合成 161

二、糖原的分解 162

三、糖原合成与分解的生理意义 163

四、糖原代谢的调节 163

第四节 糖异生 165

一、糖异生的途径 165

二、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167

三、糖异生的调节 167

第五节 血糖及其调节 168

一、血糖的来源与去路 169

二、血糖水平的调节 169

三、糖代谢紊乱 171

第九章 脂类代谢 175

第一节 脂类的分布和消化吸收 175

一、脂类的分布 175

二、脂类的消化和吸收 175

三、脂类的生理功能 176

第二节 脂肪的代谢 176

一、脂肪的分解代谢 177

二、酮体的生成和利用 180

三、脂肪的合成代谢 182

第三节 类脂的代谢 186

一、甘油磷脂的代谢 186

二、胆固醇代谢 188

第四节 血浆脂蛋白代谢 191

一、血脂的组成与含量 191

二、血脂的来源和去路 191

三、血浆脂蛋白 192

第五节 脂类的代谢调节 197

一、脂肪的代谢调节 197

二、胆固醇的代谢调节 197

第六节 脂类代谢紊乱 198

一、高脂血症 198

二、动脉粥样硬化 199

三、肥胖症 199

第十章 蛋白质分解代谢 202

第一节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202

一、氮平衡 202

二、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和需要量 203

第二节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腐败 204

一、蛋白质的消化 204

二、肽和氨基酸的吸收 205

三、蛋白质的腐败作用 206

第三节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 207

一、氨基酸的代谢概况 207

二、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 209

三、氨的代谢 212

四、α-酮酸的代谢 219

第四节 个别氨基酸的代谢 220

一、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220

二、一碳单位代谢 223

三、个别氨基酸代谢降解与疾病 225

第十一章 核苷酸代谢 232

第一节 核酸的消化和吸收 232

一、核酸的消化 232

二、核酸消化产物的吸收 233

第二节 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233

一、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233

二、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236

三、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生成 238

第三节 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239

一、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239

二、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240

第四节 核苷酸的抗代谢物 241

一、嘌呤核苷酸的抗代谢物 241

二、嘧啶核苷酸的抗代谢物 242

第十二章 物质代谢的调节 244

第一节 物质代谢的特点 244

一、物质代谢的概念 244

二、机体内物质代谢的特点 246

第二节 物质代谢的相互关系 246

一、蛋白质与糖代谢的相互联系 247

二、糖与脂类代谢的相互联系 247

三、蛋白质与脂类代谢的相互联系 248

四、核酸与糖、脂类和蛋白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248

第三节 代谢调控总论 248

一、细胞水平的调节 249

二、激素水平的调节 252

三、整体水平的调节 257

第三篇 遗传信息 262

第十三章 DNA的生物合成 262

第一节 DNA的复制 262

一、DNA复制的基本特征 262

二、参与复制的物质 264

三、DNA的复制过程 267

四、端粒与端粒酶 268

第二节 逆转录 269

一、逆转录酶 270

二、逆转录过程 270

三、逆转录的生物学意义 270

第三节 DNA的损伤(突变)与修复 271

一、DNA的突变 271

二、突变的类型 272

三、DNA损伤修复的类型 273

第十四章 RNA的生物合成 278

第一节 转录的基本特点 278

一、转录的模板 278

二、参与转录的酶 279

三、转录过程 280

第二节 真核生物转录后的加工 284

一、mRNA前体的转录后加工 284

二、tRNA前体的转录加工 286

三、rRNA前体的转录加工 287

四、核酶在转录加工过程中的作用 288

第三节 RNA生物合成的抑制剂 289

一、碱基类似物 289

二、DNA模板功能的抑制剂 289

三、RNA聚合酶的抑制物 290

第十五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292

第一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 292

一、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直接模板——mRNA 292

二、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核糖体 295

三、结合并运载氨基酸的工具——tRNA 296

四、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其他成分 297

第二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 297

一、氨基酸的活化 297

二、原核生物蛋白质的合成 298

三、真核生物蛋白质的合成 303

四、蛋白质合成后的加工 307

第三节 药物对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影响 309

一、抗生素类 309

二、其他干扰蛋白质合成的物质 310

第十六章 基因表达调控 314

第一节 基因表达的基本规律 314

一、基因表达的特异性 314

二、基因表达的方式 315

三、基因表达调控序列和调控蛋白 315

四、基因表达调控的多层次复杂调节 318

第二节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 318

一、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特点 319

二、原核生物转录水平调节——操纵子学说 319

三、翻译水平的调控 321

第三节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 322

一、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特点 322

二、DNA水平的调控 322

三、转录水平的调控 323

四、转录后水平的调控 324

五、翻译水平及翻译后水平的调控 325

第四篇 药学生化 330

第十七章 药物在机体内的生物转化 330

第一节 概述 330

一、药物生物转化的概念 330

二、药物生物转化发生的主要部位和特点 330

三、药物生物转化的意义 331

第二节 药物生物转化的类型和酶系 333

一、药物生物转化的第一相反应 334

二、药物生物转化的第二相反应 340

第三节 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 342

一、药物的相互作用 342

二、其他因素 344

第十八章 生物药物 347

第一节 概述 347

一、生物药物的概念 347

二、生物药物的发展史 348

三、生物药物的特点 349

第二节 生物药物的分类与临床用途 350

一、生物药物的分类 350

二、生物药物的临床应用 353

第三节 生物技术药物 357

一、生物技术药物的特点 357

二、生物技术药物的主要类型 358

三、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热点 359

四、生物技术药物发展现状 362

第四节 生物药物的发展趋势 364

一、以天然活性物质为先导化合物,研制开发新型生物药物 364

二、生物技术药物的发展趋势 365

第十九章 药物研究与生物化学技术 371

第一节 生物药物制备与生物化学技术 371

一、生物药物制备方法的特点 371

二、生物药物分离制备方法的原理 372

三、生物药物制备涉及的生物技术 372

第二节 药物生物合成与生物化学技术 379

第三节 药物药理学研究与生物化学技术 381

一、药物作用的生物化学基础 381

二、新药筛选的生物化学方法 386

第四节 药物设计与生物化学原理 388

一、基于靶点的药物设计 389

二、药物代谢转化与前体药物设计 390

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模拟与药物设计 391

四、药物基因组学与药物研究 391

五、系统生物学与药物发现研究 392

第五节 药物质量控制与生物化学技术 394

一、药物质量控制的常用生化分析法 394

二、生物药物质量控制的生化分析方法 397

查看更多关于生物化学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