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文学与文化论文集

文学与文化论文集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社会科学

  • 购买点数:10
  • 作 者:魏王妙樱著
  • 出 版 社:文史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9575498603
  • 标注页数:204 页
  • PDF页数:208 页
图书介绍

自序 1

刘勰《文心雕龙》定势论 9

壹、前言 9

贰、因情立体,即体成势 11

一、「势」之定义 12

二、势由体定 12

三、势出于自然 13

参、势无定格,各因其宜 15

一、在绘事图色方面 15

二、在渊乎文者方面 16

三、在文章体裁方面 17

四、在所慕所习方面 18

肆、文之任势,势有刚柔 19

一、不必壮言慷慨 19

二、势实须泽 21

伍、意新得巧,执正驭奇 22

一、近代辞人之弊 22

二、无定之中有定 23

陆、结语 24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论 29

壹、前言 30

贰、知音难逢 31

参、「知音难逢」之一般原因——一般常见之蔽障 33

一、贵古贱今 33

二、崇己抑人 34

三、信伪迷真 34

肆、「知音难逢」在作品与批评家方面之原因——作品本身与批评家个人之蔽障 36

一、作品本身之蔽障 36

二、批评家个人之蔽障 37

伍、「知音可逢」在鉴赏者方面之原因——鉴赏者应备之先决条件 38

一、博观 38

二、无私 39

三、不偏 39

陆、「知音可逢」在检阅文章方面之原因——「阅文情」应备之标准:「六观」 41

一、自位体观文情 42

二、自置辞观文情 42

三、自通变观文情 43

四、自奇正观文情 43

五、自事义观文情 44

六、自宫商观文情 45

柒、音本易知 47

捌、结论 48

论曾鞏与欧阳修、王安石之关系 53

壹、曾巩之生平 53

贰、曾巩与欧阳修之关系 54

参、曾巩与王安石之关系 63

肆、结论 72

自〈上枢密韩太尉书〉论苏辙之古文理论 81

壹、前言 81

贰、苏辙之生平——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84

参、〈上枢密韩太尉书〉之古文理论 86

一、文气说——文者气之所形 86

二、游历说——生活体验对作家之重要性 91

三、积学说——百氏之书,无所不读 94

四、知「道」说——学其大,志其大 96

五、修辞说——益治其文,且学为政 100

六、风格说——疏荡与奇气,凛然自一家 105

肆、结论 107

苏辙作品考述 111

壹、经部方面 112

一、《诗集传》 112

二、《春秋集解》 114

三、《论语拾遗》 115

贰、史部方面 116

《古史》 116

参、子部方面 119

一、《龙川略志》,《别志》 120

二、《策论》 121

三、《乐城遗言》 121

四、《均阳杂著》 122

五、《游仙梦记》 122

六、《老子解》 122

七、《孟子解》 124

肆、集部方面 124

一、《眉山刻大字本苏文定公文集》 125

二、《类编增广颍滨先生大全文集》 125

三、《乐城集》、《乐城后集》、《乐城三集》、《应诏集》 126

伍、三苏文集合刻本 132

一、《三苏先生文粹》 132

二、《谨依眉阳正本大宋真儒三贤文宗》 133

三、《新刊许海岳精选三苏文粹》 133

四、《大宋眉山苏氏家传心学文集大全》 133

五、《三苏文钞》 133

六、《合刻三苏先生文》 134

七、《合刻三苏先生文》 134

八、《三苏全集》 134

九、《三苏文集》 134

十、《苏隽》 134

十一、《三苏文范》 135

十二、《三苏文汇》 135

陆、辑佚部分 136

一、奏议类 137

二、祝文类 137

三、叙引类 137

四、记类 137

五、铭叙类 137

六、题跋类 138

七、尺牍类 138

21世纪大学通识教育的深化方法—人文精神如何融渗专业课程 141

壹、前言 142

贰、人文精神的定义 143

参、古今中外潜移默化的智慧 145

肆、人文精神融渗专业课程之道 149

一、开设具体且与人文精神相关的通识教育课程 149

二、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亦应强调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153

三、编订适当教材与计画、培训通识教育师资 155

四、美化布置校园环境 157

五、定期举办校内艺文活动 159

六、鼓励学生参观校外艺文活动 161

七、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服务 161

八、与社会文教机关,加强建教合作 162

九、教导学生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本土文化,吸收东方现代文化及西洋文化 163

伍、各项融渗之道的特质、适用场所与有效性之经验评估 165

陆、结论 166

多元社会与多元民族文化——以加拿大为例 171

壹、前言——加拿大概况 171

贰、加拿大民族的多元化 172

一、原住民问题的处理合宜 172

二、弘扬形形色色的土著文化 173

三、多元民族融合的持续进步 176

参、加拿大社会的多元化 177

一、精神信仰与宗教观念的开放 177

二、经济发展繁荣,生活优闲自适 179

三、节日庆典与社教活动的多采多姿 181

肆、加拿大教育的多元化 184

一、课程与教法五花八门 184

二、语文与技术并重 193

三、重视移民与留学生的学习 195

伍、结论——加拿大多元文化的特色 197

查看更多关于文学与文化论文集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