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国中西部地区经济长期发展路径

中国中西部地区经济长期发展路径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经济

  • 购买点数:16
  • 作 者:赵苑达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303138869
  • 标注页数:514 页
  • PDF页数:52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地区差距形成与扩大的原因出发,阐明了在户籍制度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不发达地区人口向发达地区迁移前提下,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差距过大的不公平性,分析了通过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调整在实现公平目标的同时是否与效率目标相矛盾的问题。认为,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不仅有利于实现地区公平,而且也有利于长期效率与社会效率的提高,并提出了解决目前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为了提高中西部地区在社会财富创造中的效率,更好地实现缩小与东部地区差距的目标。

查看更多关于中国中西部地区经济长期发展路径的内容

图书介绍

导言 1

第1章 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与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9

1.1早期经济增长思想评析 10

1.1.1重农主义的经济增长思想评析 10

1.1.2古典经济学的经济增长思想评析 12

1.1.3小结 29

1.2哈罗德经济增长理论评析 30

1.2.1哈罗德的经济增长模型 30

1.2.2有保证的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的关系 34

1.2.3自然增长率及其与实际增长率和有保证的增长率的关系 37

1.2.4对哈罗德经济增长理论的评价 40

1.3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评析 47

1.3.1索洛对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的考察 47

1.3.2索洛的经济增长模型 49

1.3.3对索洛增长理论的评价 53

1.4丹尼森和库兹涅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理论评析 61

1.4.1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及其结论 61

1.4.2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及其结论 66

1.4.3对丹尼森和库兹涅茨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理论的评价 69

1.5新经济增长理论评析 69

1.5.1阿罗—谢辛的经济增长模型 72

1.5.2宇泽的经济增长模型 75

1.5.3罗默的经济增长模型 77

1.5.4卢卡斯的人力资本溢出增长模型 79

1.5.5对新经济增长理论的评价 84

1.6本章结论与启示 86

第2章 中国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及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与社会公平 89

2.1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及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及变动趋势 89

2.1.1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及变动趋势 89

2.1.2我国地区间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及变动趋势 92

2.2判断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及居民收入差距公平性的理论依据 98

2.2.1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98

2.2.2差别原则与机会平等原则的关系 102

2.2.3差别原则与收入分配的差异性和收入分配差异的条件性 102

2.2.4差别原则是否主张绝对平等而忽视效率 105

2.2.5对罗尔斯公平正义理论的评价 108

2.3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巨大差距的成因与社会公平 111

2.3.1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巨大差距的成因 111

2.3.2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巨大差距与社会公平 124

第3章 中国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差距的调整与效率 127

3.1哈耶克关于公平与效率相对立的理论观点评析 127

3.1.1哈耶克关于公平与效率对立的理论观点 127

3.1.2对哈耶克关于公平与效率相对立的理论观点的评价 129

3.2庇古关于公平与效率相容的理论观点评析 136

3.2.1庇古关于国民收入分配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理论 137

3.2.2对庇古关于国民收入分配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理论的评价 143

3.3中国学者关于公平与效率关系的主要观点评析 144

3.3.1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观点评析 144

3.3.2公平与效率并重及公平优先的观点评析 146

3.3.3公平与效率关系层次论的观点评析 148

3.4公平与效率的含义及其关系的再探讨 149

3.4.1效率的层次性及其含义 149

3.4.2机会平等、机会不平等与社会公平和效率 150

3.4.3公平与效率侧重点的可变性 152

3.4.4社会福利最大化:社会公平与效率的共同基础 155

3.4.5社会公平的相对性与社会效率 157

3.5中国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与效率 158

3.5.1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差距过大对局部效率与全局效率的影响 158

3.5.2地区间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差距过大对短期效率与长期效率的影响 162

3.5.3地区间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差距过大对经济效率与社会效率的影响 164

3.6中国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差距的调整与效率 165

3.6.1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差距的“下游调整”与效率 166

3.6.2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差距的“上游调整”与效率 173

3.6.3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差距“上游调整”与“下游调整”的关系 179

第4章 财政转移支付与地区差距的“下游调整” 181

4.1财政转移支付的概念、构成及其与区域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181

4.2财政转移支付的理论依据 184

4.2.1福利经济学的社会效用最大化理论 184

4.2.2卡尔多的要素分配理论 185

4.2.3地方财政能力均等化理论 185

4.2.4公共产品的外部效应理论 186

4.2.5财政转移支付的理论基础比较 187

4.3中央政府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的实施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 188

4.3.1国内学者对财政转移支付对地区差距影响的研究 188

4.3.2中央政府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的实施对东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可支配财政收入的影响 191

4.3.3中央政府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的实施对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影响 196

4.4对中央政府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实施的客观效果的分析与评价 199

4.4.1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的实施与中西部地区居民公共产品需求的满足程度 199

4.4.2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的实施与欠发达地区居民的福利水平 200

4.4.3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的实施与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增长速度 201

4.4.4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的实施没有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原因分析 202

4.4.5财政转移支付影响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机理与过程 203

4.5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政策建议 205

4.5.1税收返还存在的问题与政策建议 205

4.5.2专项转移支付存在的问题与政策建议 207

4.5.3财力性转移支付存在的问题与政策建议 213

4.5.4各类别财政转移支付存在的共性问题与政策建议 214

4.6政府支出规模与财政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效率 219

4.6.1公共支出规模对长期经济增长的作用 220

4.6.2政府行政经费支出的规模对财政转移支付规模与使用效率的影响 221

4.6.3政府行政经费支出规模过大和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原因 226

4.7马克思关于廉价政府的思想与我国的廉价政府建设 229

4.7.1廉价政府与我国政治改革的基本目标 229

4.7.2精简政府机构与财政倒逼机制的建立 233

4.8专家参与政府决策的制度与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合理化 236

4.8.1政府决策失误与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严重浪费 236

4.8.2专家参与政府决策的制度与政府决策的合理化与科学化 239

第5章 教育与中西部地区经济长远发展的人力基础 242

5.1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教育的效率效应 242

5.1.1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242

5.1.2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原因 246

5.2教育与社会收入分配的关系——教育的公平效应 248

5.2.1教育对社会收入分配的作用 248

5.2.2教育对社会收入分配的作用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 251

5.2.3教育促进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因 252

5.3教育发展水平对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影响 254

5.3.1教育发展水平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254

5.3.2教育发展水平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 259

5.4我国不同地区间教育发展水平差距形成的原因分析 266

5.4.1不同地区之间教师的数量和素质的差异 267

5.4.2不同地区间中小学办学物质条件的差异 269

5.4.3我国不同地区间中小学生均教育经费的差异 275

5.4.4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体制与教育经费地区和城乡分布的差异 277

5.5教育公平与教育产品的性质——缩小地区间财政性教育经费差距的理论依据 280

5.5.1教育公平的含义与我国教育的现状及其对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 280

5.5.2公共产品的特征 282

5.5.3公共产品的分类 286

5.5.4全国性公共产品与地方性公共产品的联系与转化 288

5.5.5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 289

5.5.6教育是一种什么样的公共产品 293

5.5.7基础教育的特殊公共产品性质与中央政府应当承担的责任 295

5.6缩小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水平与东部地区差距的基本思路 298

5.6.1增加财政对教育的投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98

5.6.2增加的财政性教育资金的投向 301

5.6.3财政性教育经费转移支付方式的选择 301

5.6.4我国基础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模型 310

第6章 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314

6.1技术创新的内涵、过程与环节 314

6.1.1技术创新的内涵——熊彼特及其后继者相关理论观点评述 315

6.1.2技术创新的过程与环节 320

6.2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考察 324

6.2.1熊彼特等人关于技术创新决定经济增长的理论观点 324

6.2.2诺思等人关于制度创新决定经济增长的理论观点 325

6.2.3对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不同理论观点的简单评价 334

6.3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 334

6.3.1西方学者关于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理论观点 334

6.3.2对西方学者关于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理论观点评析 340

6.3.3对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关系的重新认识 342

6.4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346

6.4.1国外学者关于技术创新动力机制问题的不同观点 346

6.4.2企业技术创新意识——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补充 354

6.5企业家的职能与技术创新的主体 356

6.5.1西方早期学者关于企业家特征与职能的理论观点评述 356

6.5.2马歇尔关于企业家职能的理论观点评述 358

6.5.3熊彼特关于企业家职能的理论观点评述 361

6.5.4技术创新主体的认定 363

6.6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状况的制度分析 364

6.6.1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制度因素 365

6.6.2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内部制度因素 376

6.7推进我国中西部地区技术创新的制度思考 379

6.7.1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制度环境 381

6.7.2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内部激励制度 384

6.7.3建立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企业文化 386

6.7.4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劳动用工制度 389

6.8我国中西部地区技术创新的原则与策略 390

第7章 中西部落后地区主导产业与产业集群的发展 395

7.1主导产业的定义与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397

7.1.1主导产业的定义 397

7.1.2罗斯托的主导产业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399

7.2主导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 402

7.2.1主导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影响 402

7.2.2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的关系 405

7.2.3主导产业与基础产业的关系 408

7.3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或原则 410

7.3.1国外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观点评述 410

7.3.2国内主导产业选择原则的观点评述 414

7.3.3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综合基准和整体性原则 419

7.3.4选择和确定区域主导产业时需要注意的其他方面 423

7.3.5对梯度转移理论的再认识 425

7.4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层次、类型与主导产业的选择 427

7.4.1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层次与主导产业的选择 427

7.4.2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类型与主导产业的选择 428

7.5我国矿产资源枯竭区域主导产业转换的个案分析 431

7.6区域主导产业与产业集群 432

7.6.1产业集群的定义与产业集群理论的形成 433

7.6.2产业集群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437

7.7发挥政府推动中西部地区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发展作用的简要建议 439

7.7.1对中央政府的政策建议 439

7.7.2对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的政策建议 440

7.8房地产业的产业性质与产业定位 443

7.8.1房地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443

7.8.2房地产业与整个国民经济和地区经济的主导产业定位 446

7.8.3房地产业与整个国民经济和地区经济的支柱产业定位 449

7.8.4房地产红利和暴利向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资金的转化 452

第8章 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规律与中西部地区城市化推进战略 453

8.1区域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454

8.1.1区域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判断 454

8.1.2区域城市化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原因 455

8.2城市经济力与城市影响力 458

8.2.1城市经济力及其决定因素 458

8.2.2城市影响力及其决定因素 462

8.3城市化的类型与中国城市化道路问题的观点评析 464

8.3.1城市化类型划分的观点评析 464

8.3.2中国城市化道路问题上的对立观点评析 468

8.3.3城市化类型的国际比较 469

8.3.4中国是否应该选择以大城市的发展为主的城市化道路 471

8.4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规律 474

8.4.1城市体系与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规律 474

8.4.2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 477

8.4.3分散型城市化与集中型城市化的殊途同归 478

8.4.4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与城市化的类型 479

8.5我国不同地区城市体系的完善程度及其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479

8.5.1我国不同地区城市体系的完善程度 479

8.5.2我国地区城市体系完善程度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493

8.6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战略 495

8.6.1中西部地区城市体系的完善程度与城市化发展战略 496

8.6.2中西部地区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500

参考文献 501

后记 513

查看更多关于中国中西部地区经济长期发展路径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