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翰圃积跬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师生论文集

翰圃积跬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师生论文集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艺术

图书介绍: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汇集了师生论文七十余篇,展示了近几年来书法研究所的科研成果。

查看更多关于翰圃积跬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师生论文集的内容

上一篇:钱松印谱下一篇:清李?写生花卉册
图书介绍

我对“书学”的思考 欧阳中石 1

南宋书法衰微探因 张同印 9

概谈唐代书法的历史地位 张同印 17

关于学习和研究书法史基本方法的认识 张同印 23

中国书法: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刘守安 29

中国古代“书迹”与“书法艺术” 刘守安 39

书法与哲学——《书法是写意的哲学艺术》一文质疑 刘守安 65

“碑学”、“帖学”献疑 叶培贵 79

略谈论书诗的解读——以“羲之俗书趁姿媚”为例 叶培贵 87

汉字产生传说的书法学意义 叶培贵 95

从南北关系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交流 甘中流 101

理学思潮与书法之正统观念的形成 甘中流 111

论书法创作的心理状态 甘中流 123

唐代选官中的“四才”制度的推行与意义考察 王元军 135

唐代的翰林书待诏及其活动考述 王元军 149

韩愈与书法三题 王元军 159

赵孟頫的书学思想 解小青 169

两镜相照——中日书法的汉字情结 解小青 179

汉字构象取义分类分析 解小青 185

论汉字的艺术品质 云志功 197

风华旖旎清雅秀逸——简析《元倪墓志》的艺术风格 云志功 205

简析董其昌的书法继承观 云志功 209

书家艺术风格形成机制略论 程明震 213

书家入正史《艺术传》考 吴高歌 219

美术理论的学科概念和学科建设 郑工 225

全球化:是危机,是挑战,更是机遇——兼谈书法艺术的未来发展问题 郑晓华 241

当代中国书法现代性的艺术表达机制 黎东明 255

“篆刻”一词释源兼论篆刻与印章之关系 赵宏 269

中国碑学对韩国书艺的影响 裴奎河 277

“匆匆不暇草书”考 李永忠 283

唐代法帖钩沉 喻兰 289

“抖擞”:对黄庭坚的误读 张传旭 295

论榜书书写的艺术规则 虞晓勇 301

论行书艺术的类型及审美特征 王鼐 313

李建中年谱 陈志平 325

秦汉简牍的用笔、结构及章法特征 王鹏江 343

刘熙载书史研究之研究 秦金根 347

隶书正名 寇克让 365

吐鲁番出土文书的书法研究 崔树强 371

略论地理环境与中国书法 吴慧平 385

论三年翰林院待诏对文征明书法的影响 向彬 393

董其昌的技法观念 李海亭 405

试论以书比德的人格化审美 冯广贺 413

集字与书法 任晓明 427

也说“言法华” 李正庚 435

也谈六朝“题榜” 王艳军 441

书法是人类抽象审美情感之表现 宋民 447

建构主义与高师书法课教学 谢光辉 457

清初帖学派书法略论 庄桂森 471

审美心理结构对汉代书法审美理念的促成 苏洪强 479

蔡元培与20世纪高等书法教育 张韬 489

我看蓝玉崧先生的书法艺术及其他 严晓明 499

站在历史与未来之间——书法篆刻艺术随想录 陈福春 503

简述中国科举制度与古代书法教育的关系 吴晓懿 507

浅谈书法的益智功能 高远树 513

论书法形式 陆璐 517

二度抽象与形式法则——书法艺术的现代思考 王波 527

论汉末魏晋前书法艺术生成环境中的“自觉”因素 马国俊 535

何绍基书法评传 梅墨生 547

新世纪书法基础教育展望 曹卫东 571

北魏郑道昭与《郑文公上碑》浅探 徐伟 577

从传统到现代——谈书法生存空间的拓展 朱道卫 585

书法本质之我见 侯忠明 595

米芾书法臆说 于景頫 601

对“传统”的一点思考 毛选选 609

从沈曾植的书法实践臆说当代书法创作 郑国贤 621

论题款书法的诗情与画意 顾琴 629

从书法艺术的审美观念看中华民族传统审美文化的特征 陈海波 639

文人介入对篆刻艺术发展的影响 田雨潇刘晓霞 645

面向21世纪构建完整的高师书法教育格局 寇学臣 651

略论飞白书 靳鹤亭 659

欧阳中石书学方法研究 邱志文 667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简介 681

后 记 689

查看更多关于翰圃积跬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师生论文集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