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

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医药卫生

  • 购买点数:10
  • 作 者:盛秀胜主编
  • 出 版 社: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3493348X
  • 标注页数:221 页
  • PDF页数:23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人体免疫学系统基本理论、临床免疫学基本知识、免疫学的应用及微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基本理论。

查看更多关于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的内容

图书介绍

目录 1

第一章 绪言 1

第一节 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概况 1

一、免疫学 1

二、病原生物学 1

三、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 3

第二节 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发展轨迹 3

一、病原生物学的发展轨迹 3

二、免疫学的发展轨迹 4

第二章 抗原 6

第一节 抗原的概念与性能 6

第二节 决定免疫原性的条件 6

一、异物性 6

二、一定的理化性状 6

第三节 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7

一、抗原的特异性 7

二、根据抗原激活B细胞是否需要T细胞辅助分类 8

一、根据抗原的性能分类 8

二、共同抗原与交叉反应 8

第四节 抗原的类型与医学上重要的抗原 8

三、根据抗原的来源及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 9

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及抗体 11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与抗体的概念 11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区 11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11

二、免疫球蛋白的肽链功能区 12

三、免疫球蛋白的其他结构 13

四、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 13

第三节 抗体的生物学功能 15

一、特异性结合抗原 15

二、激活补体 15

三、结合细胞表面的Fc受体 15

四、通过胎盘和黏膜 15

三、IgA 16

二、IgM 16

第四节 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与功能 16

一、IgG 16

四、IgD 17

五、IgE 17

第五节 单克隆抗体 17

第四章 补体系统 18

第一节 补体系统的组成与性质 18

一、补体系统的组成与命名 18

二、补体成分的理化特性 18

第二节 补体的激活 19

一、经典激活途径 19

二、旁路激活途径 20

三、两条激活途径的比较 20

第三节 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21

一、溶菌、溶细胞作用 21

四、中和病毒作用 22

五、炎症介质作用 22

三、免疫黏附作用 22

二、调理作用 22

第五章 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23

第一节 HLA复合体的基因组成与遗传特征 23

一、HLA复合体的基因组成 23

二、HLA复合体的遗传特征 24

第二节 HLA分子的分布、结构和功能 24

一、HLA分子的分布 24

二、HLA分子的结构 25

三、HLA的功能 26

第三节 HLA在医学上的意义 26

一、HLA与同种器官移植 26

二、HLA与输血反应 26

三、HLA与疾病相关性 26

五、HLA与法医 27

四、HLA异常表达与疾病的关系 27

第一节 免疫器官 28

一、中枢免疫器官 28

第六章 免疫系统 28

二、外周免疫器官 29

第二节 免疫细胞 30

一、淋巴细胞 30

二、抗原提呈细胞 35

三、其他免疫细胞 36

第三节 细胞因子 37

一、细胞因子的种类 37

二、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 39

三、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 39

一、免疫应答的类型 41

二、免疫应答的过程 41

第七章 免疫应答 41

第一节 概述 41

第二节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42

一、抗原的提呈与识别 42

二、T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 43

三、T细胞应答的效应及其机制 44

一、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46

二、B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46

第三节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46

三、体液免疫应答的效应 47

四、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48

第四节 免疫耐受 48

一、免疫耐受的形成及表现 49

二、免疫耐受的机制 49

三、免疫耐受的临床应用 50

第八章 临床免疫学 51

第一节 超敏反应 51

一、Ⅰ型超敏反应 51

二、Ⅱ型超敏反应 54

三、Ⅲ型超敏反应 55

四、Ⅳ型超敏反应 57

第二节 自身免疫病与免疫缺陷病 58

一、自身免疫病 58

二、免疫缺陷病 60

第三节 抗感染免疫 62

一、非特异性免疫的抗感染 62

二、特异性免疫的抗感染 64

第九章 免疫学应用 66

第一节 免疫学防治 66

一、人工主动免疫防治 66

二、人工被动免疫防治 67

三、过继免疫治疗 67

四、免疫增强剂和免疫抑制剂 67

一、抗原抗体反应 68

第二节 免疫学诊断 68

二、淋巴细胞的检测 70

第十章 细菌学概论 71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71

一、细菌的形态 71

二、细菌的结构 72

三、细菌的形态检查法 78

第二节 细菌的生理 78

一、细菌的生长繁殖 79

二、细菌的代谢产物 80

三、细菌的人工培养 81

第三节 细菌与环境 83

一、细菌的分布 83

二、消毒与灭菌 85

三、细菌的变异 89

第四节 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 94

一、细菌的致病性 94

二、感染的发生、发展与结局 97

三、医院感染 99

第十一章 病原性细菌 101

第一节 球菌 101

一、葡萄球菌属 101

二、链球菌属 102

三、肺炎链球菌 104

四、奈瑟菌属 105

五、球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106

第二节 肠杆菌科 107

一、埃希茵属 107

二、志贺菌属 108

三、沙门菌属 109

四、其他肠杆菌科细菌 111

五、微生物学检查 111

第三节 弧菌属 112

六、防治原则 112

一、霍乱弧菌 113

二、副溶血性弧菌 114

第四节 厌氧性细菌 115

一、厌氧芽胞梭菌属 115

二、无芽胞厌氧菌 118

第五节 分枝杆菌属 119

一、结核分枝杆菌 119

二、麻风分枝杆菌 122

第六节 其他病原性细菌 123

一、炭疽芽胞杆菌 123

二、白喉棒状杆菌 124

三、铜绿假单胞菌 125

四、流感嗜血杆菌 125

五、百日咳鲍特菌 126

六、布鲁菌 126

八、军团茵 127

七、鼠疫耶尔森菌 127

九、幽门螺杆菌 128

第十二章 病毒 129

第一节 概述 129

一、病毒的基本性状 129

二、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132

三、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135

一、流行性感冒病毒 137

第二节 呼吸道病毒 137

二、麻疹病毒 139

三、腮腺炎病毒 139

四、风疹病毒 140

五、呼吸道病毒的防治原则 140

第三节 肠道病毒 141

一、脊髓灰质炎病毒 141

二、柯萨奇病毒 141

五、肠道病毒的防治原则 142

三、埃可病毒 142

四、轮状病毒 142

第四节 肝炎病毒 143

一、甲型肝炎病毒 143

二、乙型肝炎病毒 144

三、丙型肝炎病毒 146

四、丁型肝炎病毒 146

五、戊型肝炎病毒 147

六、庚型肝炎病毒 147

七、肝炎病毒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147

第五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149

一、生物学性状 150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50

三、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151

第六节 疱疹病毒 152

一、EB病毒 152

三、单纯疱疹病毒 153

二、巨细胞病毒 153

四、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154

五、疱疹病毒的防治原则 154

第七节 其他病毒 155

一、黄病毒 155

二、出血热病毒 157

三、狂犬病毒 158

四、朊粒 159

第十三章 其他微生物 160

第一节 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放线菌 160

一、螺旋体 160

二、衣原体 163

三、支原体 165

四、立克次体 165

五、放线菌 167

一、概述 168

第二节 真菌 168

二、主要病原性真菌 171

第十四章 人体寄生虫概论 173

第一节 寄生虫与宿主 173

一、基本概念 173

二、寄生生活对寄生虫的影响 174

三、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175

第二节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原则 176

一、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176

二、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 177

三、寄生虫病防治原则 177

第十五章 医学蠕虫 179

第一节 线虫 179

一、似蚓蛔线虫 179

二、十二指肠钩口线虫与美洲板口线虫 181

三、蠕形住肠线虫 183

五、班氏吴策线虫与马来布鲁线虫 184

四、毛首鞭形线虫 184

六、旋毛形线虫 187

第二节 吸虫 188

一、华支睾吸虫 188

二、布氏姜片吸虫 189

三、卫氏并殖吸虫 191

四、斯氏狸殖吸虫 193

五、日本裂体吸虫 193

一、链状带绦虫 196

第三节 绦虫 196

二、肥胖带吻绦虫 198

三、细粒棘球绦虫 199

四、微小膜壳绦虫 200

第十六章 医学原虫 202

第一节 根足虫 202

一、溶组织内阿米巴 202

二、耐格里属阿米巴与棘阿米巴属阿米巴 204

一、阴道毛滴虫 205

第二节 鞭毛虫 205

二、蓝氏贾第鞭毛虫 206

三、杜氏利什曼原虫 207

第三节 孢子虫 208

一、疟原虫 208

二、刚地弓线虫 211

三、隐孢子虫 213

第十七章 医学节肢动物 214

第一节 概述 214

一、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和发育 214

二、医学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 214

三、病媒节肢动物的判断 215

四、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 216

第二节 常见的医学节肢动物 216

一、昆虫纲 216

二、蛛形网 218

参考文献 221

查看更多关于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