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列毛邓
《毛泽东思想概论》学习指导

《毛泽东思想概论》学习指导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马列毛邓

  • 购买点数:10
  • 作 者:李海宁主编
  • 出 版 社: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225027123
  • 标注页数:241 页
  • PDF页数:272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本紧扣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编写的学习参考书。

查看更多关于《毛泽东思想概论》学习指导的内容

图书介绍

一、基本概念 1

一化三改 1

一体两翼 1

八七会议 1

八字方针 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2

人民民主专政 2

人民民主专政的任务 2

工人贵族 3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3

工农民主专政 3

工农武装割据 3

人民民主与人民专政的关系 3

土地革命 4

土地革命路线 4

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4

三湾改编 4

三个世界划分 5

三三制 5

三大法宝 5

三大优良作风 5

毛泽东思想 6

小资产阶级 6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6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6

三民主义 6

无产阶级专政 7

中间势力 7

五四运动 7

“五反”运动 7

双百方针 7

民族区域自治 8

民主联合政府 8

民主集中制 8

古田会议 8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

多党合作制度 9

四个现代化 9

四马分肥 9

旧民主革命 9

创造红军的新时期 10

有理、有利、有节 10

《论联合政府》 10

过渡时期总路线 10

进步势力 10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0

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 11

社会主义改造 11

实事求是 11

延安整风运动 11

两个务必 11

改良主义 12

我国的政体 12

我国的国体 12

两参一改三结合 12

国际主义 13

国民革命联合战线 13

国体 13

建国初期的五大运动 13

经验主义 13

官僚主义 13

政治协商会议 14

重庆谈判 14

南昌起义 14

独立自主 14

和平赎买 14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4

和平演变 14

政策 15

政体 15

鸦片战争 15

爱国主义 15

顽固势力 15

党的三大作风 15

第三条道路 15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16

新民主主义革命 16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 16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16

策略 16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 16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17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17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17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 18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 18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文化纲领 18

新文化运动 18

群众路线 18

遵义会议 18

“一化三改”的历史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19

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19

二、基本理论 19

人民军队的建设 20

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任务 21

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21

人民军队的三大民主 21

人民民主专政思想趋于成型的标志 22

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和发展情况 22

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中两个联盟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23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范围和任务 23

人民政协是中国统一战线的最好形式 23

人民政协是中国统一战线的最高组织形式 24

人民政协的主要特点 24

反对错误倾向的斗争的基本原则 25

《反对本本主义》的主要内容 25

“工农武装割据”的内容之间的关系 25

工农联盟的重要地位及建立和巩固工农联盟的条件 26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的构成和任务 26

工农联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 27

“三反”、“五反”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27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建立的工农民主专政政权 28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革命路线 28

小资产阶级思想对党产生比较严重影响的原因 28

小资产阶级思想对党的影响 29

分清敌和友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 29

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历史意义 30

开展党内斗争是十分必要的 30

毛泽东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 30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31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意义 31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特点 32

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特点 33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33

毛泽东思想是在同错误思想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的 33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过程 34

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的提出 34

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 35

毛泽东关于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是什么? 35

毛泽东提出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36

中共二大的民主革命纲领 36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执政党自身建设的主要内容 36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 37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37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38

中国民族所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 38

中国民主革命的两个基本任务 38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 39

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及相互关系 39

中国革命分两步走及其相互关系 40

中国革命两大任务的关系 40

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长期性 40

中国革命必须走武装斗争的道路 41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有一个好的思想基础 41

中国共产党建党理论准备不足的原因 42

中国共产党人建党理论的基本点 42

中国共产党没有产生改良主义的社会基础 43

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按照列宁建党原则进行建党的 43

中国共产党进行自身建设的特殊困难有哪些? 44

中国共产党进行自身建设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44

中国共产党实现对国家生活的领导 45

中国共产党关于联合政府的主张 45

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与条件 46

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 46

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统一战线中实现领导权的主要经验 47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的必要性 47

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基本条件 48

为什么要着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 48

为什么要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 48

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民主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49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 49

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转变的条件 50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教训 50

正确处理统一战线中两个联盟的关系 51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特征 51

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52

兵民是胜利之本 52

加强对国家工作的监督 52

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 53

巩固和加强工农联盟所要具备的条件 53

农民阶级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53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54

农民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 54

同顽固势力斗争的原则 54

《论十大关系》的主要内容 55

“向科学进军”的思想 55

在我国先实现农业合作化的必要性 55

列宁主义的建党原则 56

刘少奇关于党员修养的内容 56

有中国特色的建党理论的主要内容 57

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三三制”政权 58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58

抗日胜利后各主要政治派别的建国主张 58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任务 59

抗美援朝运动的开展及其意义 59

陈独秀在国民革命后期放弃党对革命武装领导的错误 60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基本方针 60

社会主义时期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联盟 60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的基本国情 61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61

社会主义文化工作的基本方针 62

我国工业化初期照搬苏联经验的原因 63

我国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 63

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 63

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 64

延安整风运动的意义 64

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 65

坚持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 65

没收官僚资本的主要原因 65

武装斗争与非武装斗争之间的关系 66

国际统一战线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胜利的必要条件 66

国民党一大的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67

实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途径 67

实行民主,才不会人亡政息 68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我国历史发展实际和各族人民共同利益 68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主要内容 69

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 69

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70

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70

怎样理解毛泽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71

怎样正确认识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 71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的变化及其原因 72

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最凶恶的敌人 72

封建主义是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障碍 73

党在社会主义社会时期制定的统一战线的政策 74

党的建设与统一战线的关系 74

党的建设与武装斗争的关系 74

党的自身建设与党的政治路线 75

党的自身建设与中国革命的关系 75

第一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名称及取得的功绩 76

党内矛盾和党内斗争的性质 76

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方针 77

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过程 77

游击战争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与作用 77

培育党的优良作风 78

阐述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基本内容 79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构成 79

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的构成及其任务 80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80

新民主主义政治的特点 81

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主要内容 81

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 82

新民主主义文化强调民族形式 8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特点 83

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 83

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 84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 85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 85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 86

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86

三、选择题 88

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内最早提出反对教条主义任务的领导人是___ 88

1930年5月,毛泽东的著作《反对本本主义》___ 88

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的中心任务是___ 89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有___ 89

20世纪50年代中期,反映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的思想理论成果有___ 90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与发展的主观条件有___ 90

毛泽东奠定了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基础著作是___ 91

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___ 91

毛泽东批评“城市中心论”,提出了“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的文章是___ 92

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的主要标志是___ 92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___ 93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是___ 94

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___ 94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___ 9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___ 95

中国共产党人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基本点包括___ 95

导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决定因素,是它天生的___ 96

在我国,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___ 96

在1956年党的八大上,陈云提出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设想,其主要点包括___ 97

进入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后,毛泽东确立的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总方针是___ 97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___ 98

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是___ 98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这是因为,实事求是___ 99

“统帅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一观点的错误实质在于___ 99

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它的基本特点是___ 100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___ 100

新中国建立时制定的外交政策是___ 101

四、论述题 102

1927年以后,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主要错误及表现 102

上世纪50年代我国实现农业合作化的条件 102

人民解放军打败蒋介石的军事进攻的军事原则 103

人民战争为什么要实行正规军、地方军与民兵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 10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和组织原则 10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行使民主权利 105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广泛性和卓有成效的表现是什么? 106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什么?特点是什么? 106

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内容 107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各个阶级的不同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107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108

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探索形成的基本过程 109

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110

人民民主专政主体结构中的联盟 110

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是统一战线的主要力量 111

“不要四面出击”策略方针的内容 112

邓小平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作出了哪些历史性贡献? 112

邓小平在领导中国共产党进行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中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这一正确评价有何重大意义? 113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114

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三个主要法宝的论述 114

毛泽东关于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最初设想 115

毛泽东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内容 115

毛泽东关于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的思想 116

毛泽东关于“第三世界”划分的思想是怎样提出的?这一思想有怎样的重要战略意义? 116

毛泽东等关于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的基本思想有哪些?有何现实意义? 118

毛泽东如何总结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商品生产和利用价值规律的问题? 119

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出现失误的最根本原因和教训 120

毛泽东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120

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意义 121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122

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122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 122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巨大理论指导作用是什么? 123

为什么说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 124

为什么说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125

为什么说统一战线仍然是社会主义时期的一大法宝? 126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各个历史阶段统一战线的倡导者、组织者和领导者? 127

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28

为什么说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128

为什么说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表明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29

为什么说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 130

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131

为什么说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31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132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33

为什么说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历史巨变? 134

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 136

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36

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37

为什么说近代中国不可能建立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138

为什么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139

为什么必须把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区别开来? 140

为什么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和平赎买政策? 141

为什么要建立一支宏大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 142

为什么中国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 143

为什么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反映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144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领导权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145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基本国情的正确认识是什么? 146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执政党建设的若干重要思想 147

中国共产党“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及其意义是什么? 148

中国共产党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在近代中国革命运动中具有的重大意义 149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革命事业的领导核心? 149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必须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15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中各阶级的地位和作用 152

中国共产党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 152

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基本方针和原则是什么? 153

中国共产党在同资产阶级联盟时,为什么必须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154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中为什么采取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 155

中国共产党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解决民族问题基本政策的依据 156

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依据 156

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157

中国共产党应怎样联系党的政治路线来搞好党的自身建设? 159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160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是什么? 160

中国农业合作化怎样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合作化的理论? 161

中共关于统一战线的主要经验 162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也就是中国革命的前途问题 162

中共“八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16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积极作用 164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与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的关系 164

处理党内矛盾的正确方针和基本原则是什么?怎样正确开展党内思想斗争? 165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 166

正确理解毛泽东对武装斗争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论述 166

正确理解中国农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 167

正确评价“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68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基本内容和历史意义 168

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伟大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170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 170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各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地位 17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172

如何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173

如何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始于毛,成于邓”? 174

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要接受来自党内和党外的双重监督? 175

如何正确理解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175

如何正确认识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存在的历史局限性及其原因? 176

如何认识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177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177

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逐步实现过渡 178

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毛泽东提出了哪些正确和比较正确的思想? 178

“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和“统筹兼顾”的经济建设指导方针 179

坚持和平共处的国际统一战线有何重大意义? 180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和总方针 180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 181

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的深远历史意义 182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183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主要任务 183

社会主义时期统一战线的方针和政策是什么? 183

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是非的标准 184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 185

我国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 185

我国国家政权采取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的原因 186

我国国家资本主义的性质和作用是什么? 186

国民革命联合战线的建立和任务 187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是什么? 187

试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历史条件 188

试述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的可能性 190

试论中国共产党对武装斗争极端重要性的认识 191

试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原因 191

试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历史意义 192

试述中国共产党关于“党指挥枪”原则的形成 193

试述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 194

试述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含义 196

试述中国共产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历史 197

试述在多党合作制度下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 198

试述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 199

试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200

试述建立广泛的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现实可能性 200

试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点 201

试述从新民主主义时期到社会主义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任务及自身性质的转变 202

试述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中“人民”和“敌人”的含义 202

试述社会主义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和任务 204

试述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204

试述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社会矛盾学说及意义 205

试述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主要观点 207

试述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观点 208

试述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思考的主要内容 209

试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方针和原则 210

试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意义 212

试述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213

试述我国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及其伟大意义 214

试述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步骤、方针和具体措施 215

试述我国农业合作化的成功经验和重要意义 216

试述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基本经验和意义 217

试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 218

试述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218

试述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和历史任务 219

试论在中国革命中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以及怎样坚持党的领导 220

试论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221

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222

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223

“城市中心论”对中国革命的危害是什么? 224

革命统一战线不是几个革命阶级、阶层的集合体 225

革命根据地对人民战争的作用 225

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意义 226

统一战线是我国人民已经取得的主要的和基本的经验 226

怎样理解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规律和中国革命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 227

怎样理解建国初期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是属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 227

怎样理解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 228

怎样理解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是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229

怎样理解毛泽东关于“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的思想? 230

怎样理解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231

怎样理解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232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基本内容 233

阐述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和专政的辩证统一 233

阐述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是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的产物 234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执行情况 236

第一个五年计划为我们留下了哪些经验和教训? 236

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有何重大意义? 237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239

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和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 239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 239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特点 240

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的两个基本原则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土地改革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241

查看更多关于《毛泽东思想概论》学习指导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