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工业生产指数理论·编制·实践

工业生产指数理论·编制·实践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经济

  • 购买点数:13
  • 作 者:刘亮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03732733
  • 标注页数:351 页
  • PDF页数:365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绪论 1

前言 1

第一节 反映工业生产经营的指数体系 2

一、生产指数 2

二、产品销售指数 3

三、产成品库存指数 4

四、订货合同指数 5

第二节 工业发展速度的实质 6

一、工业企业生产成果的综合发展速度 6

二、工业生产的总量指标 7

三、反映工业生产实物量的总量指标 7

四、生产指数的动态数列 8

一、固定价格法 10

第三节 工业发展速度计算方法的类型 10

二、消除价格变动因素法 11

三、生产指数法 11

第四节 不变价格总产值不适应新经济形势 12

一、工业总产值指标的计算原理和方法的缺陷 13

二、不变价格法难以继续使用 15

三、不变价格总产值发展速度准确性的研究 17

第二章 工业发展速度计算方法的实践 27

第一节 计算方法改革的基本要求 27

一、改革办法曾经过多次探索研究 27

二、工业生产总量指标的选择 28

三、实用的发展速度计算方法应具备的条件 29

第二节 各种发展速度计算方法的研究 30

一、总产值比例调整法 31

二、价格指数调整法 34

三、价格差额法 39

四、价格因素分析法 43

五、可比增加值法 50

第三节 生产指数法的适应性 51

一、生产指数法能够适应经济体制改革新形势的要求 51

二、我国实行生产指数法遇到的问题 54

第三章 工业生产指数法的基本理论 56

第一节 工业生产指数法的原理 56

一、生产指数法的特点 56

二、生产指数法与抽样调查有根本区别 58

一、生产指数综合公式的类别 61

第二节 生产指数的综合公式 61

二、各种综合公式计算结果的差异 64

三、生产指数公式的恰当性检验 65

第三节 生产指数的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 72

一、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的类别 72

二、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与综合公式的差别 77

三、各种加权算术平均指数公式的三种检验 79

四、加权平均数公式比综合公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81

五、不同公式计算生产指数差异的分析 82

第四节 公式的选择 84

一、选择生产指数公式的原则 84

二、实际工作中使用的公式 86

第一节 生产指数计算原则方法的统一 88

一、四个统一的原则 88

第四章 生产指数的总体方案 88

二、生产指数统一计算原则和方法的目的 91

三、统一前提下的灵活处理 92

第二节 代表产品目录 95

一、代表产品的含义及其作用 95

二、代表产品的种类 96

三、代表产品选取的原则 97

四、代表产品代表性的依据是大数法则 100

五、代表产品数量的合理限度 102

六、地区如何补充代表产品 103

第三节 代表产品的计量单位 105

一、确定产品计量单位的原则 105

二、确定计量单位的办法 106

一、生产指数的分组 109

第四节 生产指数的分组与产品编码 109

二、生产指数的编码 111

第五节 代表产品的覆盖率 114

一、代表产品覆盖率的意义 114

二、覆盖率的计算公式 115

三、代表产品覆盖率的应用 115

四、各地区计算和检查代表产品覆盖率 119

五、代表产品覆盖率合理性的判断 120

第五章 生产指数的权数 123

第一节 权数的意义和种类 123

一、权数的意义 123

二、权数的特点 124

三、权数的分类 125

四、权数的选择 130

第二节 计算权数的基础资料 131

一、生产指数的权数基期 131

二、权数基期的产品产量资料 132

三、权数基期的价格资料 135

第三节 直接权数的计算 141

一、直接权数的计算公式 142

二、产品权数的附加 143

三、年度权数的计算与检查 146

四、月度增加值直接权数的计算 149

五、不允许使用少量代表产品计算权数 151

第四节 分层权数的计算 153

一、工业增加值的行业调整 153

二、计算权数之前对不合理的行业增加值处理方法 159

三、分层权数的计算公式 161

四、分层权数的计算过程 163

五、产品全价代替单位产品增加值计算产品权数 165

第五节 各种权数的比较与分析 165

一、工业增加值权数与工业总产值权数 166

二、直接权数与分层权数 167

第六章 半可变权数理论 170

第一节 生产结构误差的含义 170

一、权数基期与指数基期 170

二、产生生产结构误差的原因 171

三、使用实际统计资料计算时的生产结构误差 174

第二节 消除生产结构误差的方法 175

一、半可变权数法 175

二、改变指数基期的规范计算方法 177

三、半可变权数的原理 179

四、半可变权数生产指数的验证 181

第三节 半可变权数理论的作用 185

一、定基指数动态数列的多种用途 185

二、改变权数基期后生产指数的衔接计算 186

三、月度生产指数的计算 191

四、季节性生产的波动不影响生产指数的准确性 192

第七章 工业生产指数的计算 197

第一节 生产指数的计算办法 197

一、工业生产指数的计算过程 197

二、生产指数的规范计算方法 200

三、月度生产指数与年度生产指数的衔接 203

一、影响率的意义 208

第二节 生产指数的影响率 208

二、反映生产指数内部构成的影响率 209

三、不同生产指数之间差异的影响率 212

第三节 权数期内出现新产品生产指数的计算 215

一、新产品出现生产指数调整的函意 215

二、产品附加法 216

三、增加值调整法 219

四、提前改变权数基期 220

五、有些情况无须进行生产指数调整 220

第四节 生产指数的季节调整 222

一、季节变化属于客观因素形成 222

二、隔年环比指数较好的解决季节性差异 223

三、同月平均法 224

四、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 226

第八章 生产指数的几个实用问题 233

第一节 生产指数的局部与总体衔接 234

一、生产指数局部与总体衔接的涵义 234

二、生产指数的严格衔接 235

三、生产指数的基本衔接 238

四、总体与局部基本衔接的实践 242

第二节 按工业企业标志分组的生产增长率 244

一、生产指数分组的种类 244

二、生产指数法按企业标志分组的困难 245

三、按企业标志分组生产指数的计算方法 246

第三节 产品的品种结构对生产指数的影响 254

一、生产指数法反映品种结构变化的局限性 255

二、国外解决品种结构变化的办法 255

三、产品中品种结构变化的特点 257

四、我国解决品种结构变化的办法 259

五、某些规格品变化对生产指数影响程度的研究 262

第四节 生产周期长的产品的进度统计 266

一、生产周期长的含义 266

二、生产周期长的产品产量计算方法 268

第九章 工业企业的生产指数 270

第一节 工业企业产品生产的特点 270

一、生产方向和产品固定少变的企业 271

二、生产方向固定但多产品生产的企业 271

三、改变生产方向转产其他产品的企业 271

四、主要从事工业性作业的企业 272

五、生产方向不固定经常变换产品生产的企业 272

第二节 工业企业计算生产指数 272

一、不同类型的企业采用不同的办法 273

二、确定工业企业的权数基期 275

三、确定本企业的代表产品目录 276

四、单位产品增加值的计算 277

五、权数的计算 281

六、工业企业生产指数的计算 282

七、工业企业出现新产品生产指数的计算 285

八、可变权数法 287

第三节 可比增加值法 290

一、工业增加值与产品增加值 290

二、可比增加值法的计算公式 291

三、代表产品的确定 292

四、可比增加值法的计算过程 292

第四节 其他计算方法 294

一、价格指数紧缩法 295

二、可比价格总产值法 302

第十章 基层综合部门计算工业生产指数 307

第一节 县级及县以下工业经济的特点 307

一、工业行业相对集中 307

二、经常会出现新产品 308

三、产品经常变换 308

四、加工过程比较分散 309

五、工业性作业性质的生产较多 309

第二节 生产指数法 309

一、关于权数基期 310

二、关于代表产品目录 310

三、合理确定单位产品增加值 312

四、改变权数基期后生产指数的衔接计算 313

一、可比增加值法的基本原理 318

第三节 可比增加值法 318

二、代表产品目录 320

三、可比增加值法的计算过程 320

第四节 企业生产指数综合法 322

一、统一规定生产指数基期 322

二、权数使用各企业的工业增加值 323

三、综合指数的分组 324

四、权数期间企业变动的处理 324

五、企业生产指数综合法计算过程 325

第十一章 国外工业生产指数简介 328

第一节 德国的工业生产指数 328

一、德国制造业统计的调查体系 328

三、代表产品的选择 329

二、指数的体系 329

四、代表产品的计量单位 330

五、权数的计算 332

六、生产指数的计算 333

第二节 日本的工业指数 334

一、日本编制工业生产指数的历史 334

二、日本的统计调查 335

三、工业指数体系 337

四、工业生产指数 339

第三节 英国的工业生产指数 344

一、编制的范围和资料的取得 344

二、权数的计算 346

三、指数的计算 347

四、指数基期与改变基期指数的衔接 350

查看更多关于工业生产指数理论·编制·实践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