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文字
阅读学新论

阅读学新论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语言文字

  • 购买点数:17
  • 作 者:曾祥芹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语文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801265238
  • 标注页数:591 页
  • PDF页数:620 页
图书介绍

导论 建立民族化现代化的阅读学 1

第一节 汉文阅读学的研究对象 1

阅读客体编 1

第一章 汉文读物纵横论 1

第一节 汉文读物的特质 2

第二节 汉文阅读学的社会需求 3

第二节 汉文读物的演变 7

第三节 汉文阅读学的内容体系 10

第三节 汉文读物的类别 11

第四节 汉文读物的制约 17

第二章 汉字认知特点论 20

第一节 汉字的特点和优势 20

第二节 汉字认知的特点和规律 26

第三节 凭借汉字认知特点优化识字 32

第四节 利用汉字认知规律促进阅读 36

第三章 文体阅读差异论 43

第一节 阅读目标的文体差异 44

第二节 阅读思路的文体差异 50

第三节 阅读技法的文体差异 54

第四节 阅读创造的文体差异 58

第四章 汉文阅读环境论 63

第一节 阅读的语言环境 64

第二节 阅读的物理环境 70

第三节 阅读的社会环境 75

第四节 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78

第五章 汉文阅读时间论 83

第一节 阅读的时间哲学 83

第二节 社会阅读的时间 86

第三节 人生的阅读周期 89

第四节 人体的阅读节律 91

第五节 阅读的单位时效 94

第六节 阅读时间的运筹 96

阅读主体编 99

第六章 汉文读者类别论 99

第一节 按阅读时态分类 100

第二节 按读者年龄分类 103

第三节 按阅读需要分类 108

第四节 按读者素质分类 111

第七章 汉文阅读生理论 114

第一节 视觉信息通路与阅读 115

第二节 听觉信息通路与阅读 119

第三节 躯体言语运动与阅读 122

第四节 大脑综合功能与阅读 125

第八章 阅读心理动力论 130

第一节 阅读动机的孕育 130

第二节 阅读兴趣的培养 134

第三节 阅读情感的激发 137

第四节 阅读意志的磨练 140

第一节 差距:阅读智力活动的动因 144

第九章 汉文阅读智力论 144

第二节 理解:阅读智力活动的核心 150

第三节 创造:阅读智力活动的归宿 155

第四节 多元复合:阅读智力活动的品质 157

第十章 汉文阅读创造论 162

第一节 阅读创造的育人功能 163

第二节 阅读创造的发展过程 164

第三节 阅读创造的基本原理 168

第四节 阅读创造的思维形式 173

第十一章 汉文阅读本质论 181

阅读本体编 181

阅读原理篇 181

第一节 阅读是因文得义的心理过程 182

第二节 阅读是缘文会友的交往过程 185

第三节 阅读是书面文化的消费过程 189

第四节 阅读是人类素质的生产过程 192

第十二章 汉文阅读过程论 196

第一节 阅读的准备和储用过程 196

第二节 阅读的心理和行为过程 200

第三节 阅读的意化和物化过程 204

第四节 阅读的一般和特殊过程 208

第十三章 汉文阅读规律论 215

第一节 感言辨体律 216

第二节 入情得意律 221

第三节 运思及物律 227

第十四章 汉文阅读价值论 234

第一节 阅读价值的基本特性 234

第二节 阅读的育人成才功能 236

第三节 阅读的经国济世功能 244

第十五章 汉文阅读文化论 251

第一节 汉文阅读文化的概念 252

第二节 汉文阅读文化的结构 255

第三节 汉文阅读文化的类型 259

第十六章 汉文阅读美学论 267

第一节 汉文阅读美学的内涵 267

第二节 汉文阅读美学的特质 270

第三节 汉文阅读美学的类型 282

阅读技法篇 288

第十七章 阅读能力结构论 288

第一节 阅读能力结构研究的基础 289

第二节 阅读能力的纵向层级结构 294

第三节 阅读能力的横向贯串结构 297

第四节 阅读能力的核心“理解”结构 300

第五节 阅读能力的立体开放结构 304

第十八章 汉文阅读策略论 307

第一节 实施自觉主动的阅读策略 307

第二节 制定阅读策略的依据 310

第三节 掌握阅读的十大策略 311

第十九章 汉文精读方法论 326

第一节 朗读涵泳法 327

第二节 疑问思辨法 329

第三节 比较阅读法 332

第四节 表达阅读法 335

第二十章 汉文略读方法论 343

第一节 浏览默读法 345

第二节 提纲挈领法 347

第三节 搜寻猎读法 349

第四节 不求甚解法 351

第五节 扩散参读法 353

第二十一章 汉文快读方法论 357

第一节 无声视读法 360

第二节 一目十行法 364

第三节 循章归旨法 369

第四节 意会神摄法 372

第二十二章 汉文阅读工具论 377

第一节 阅读的工具书 377

第二节 阅读的工具器 383

第三节 阅读的工具学 387

第四节 阅读的工具语 394

第五节 阅读工具的综合利用 399

阅读教学篇 401

第二十三章 阅读教学目标论 401

第一节 阅读教学目标的历史回顾 401

第二节 直接目标--培养阅读能力 406

第三节 间接目标--发展思维能力 412

第四节 潜在目标--陶冶思想情操 417

第二十四章 汉文阅读教材论 420

第一节 汉文阅读教材的内容 420

第二节 汉文阅读教材的结构 424

第三节 汉文阅读教材的文体 427

第四节 汉文阅读教材的编审 431

第二十五章 汉文阅读病理论 440

第一节 疗救阅读生理疾患 440

第二节 克服阅读心理障碍 444

第三节 匡正社会阅读风习 450

第二十六章 汉文阅读训练论 456

第一节 汉文阅读训练的原则 456

第二节 汉文阅读训练的过程 461

第三节 汉文阅读训练的方法 468

第一节 学习阅读的目标 474

第二十七章 汉文阅读学习论 474

第二节 阅读学习的内容 478

第三节 学习阅读的心理程序 481

第四节 阅读学习的发展 486

第二十八章 汉文阅读测试论 490

第一节 语文教学和测试的难题 490

第二节 阅读测试的内容和重点 493

第三节 阅读测试的方法和题型 497

第四节 阅读测试的反思和展望 503

史论 中国阅读学史略 510

第一节 先秦--古代阅读学的奠基期 511

第二节 汉魏六朝--古代阅读学的发展期 517

第三节 隋唐宋元--古代阅读学的成熟期 525

第四节 明清--古代阅读学的繁荣期 535

第五节 鸦片战争至五四前夕--近代阅读学简史 547

第六节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现代阅读学简史 553

第七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当代阅读学简史 563

后记 573

参考文献 577

查看更多关于阅读学新论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