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美国农业新经济

美国农业新经济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经济

  • 购买点数:15
  • 作 者:刘志扬著
  • 出 版 社:青岛:青岛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54362799X
  • 标注页数:473 页
  • PDF页数:517 页
图书介绍
标签:农业 经济

序一 1

序二 1

序三 1

第1章 美国农业新经济总述 1

一、农业新经济的实质与特征 1

前言 1

(一) 农业周期性危机基本消除 2

(二) 农产品生产总量增长 3

(三)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3

(四) 农业国际化程度上升 5

(六) 从产品到手段全面商品化 6

(五) 农业体系由多要素构筑 6

(七) 坚持发展与质量及环境的统一性 7

二、农业新经济的渊源 8

(一) 早期的美国农业经济 8

(二) 独立后的美国农业经济 9

(三) 世界大战前的美国农业经济 11

(四) 重大转折期的美国农业经济 12

(五)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14

三、农业新经济的支撑条件 14

(一) 社会制度 14

(二) 经济基础 15

(三) 科学技术 18

(四) 国内外市场 19

(五) 自然资源 20

四、农业新经济在美国的地位与作用 20

第2章 美国农业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 25

一、农业自然资源状况 25

(一) 国土资源 26

(二) 耕地资源 28

(三) 牧场草地资源 29

(四) 林地资源 29

(五) 淡水资源 31

(六) 近海资源 32

(七) 气候资源 33

二、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5

(一) 土地资源的总体分配 36

(二) 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37

(三) 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38

三、淡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40

(一) 大型调水工程 41

(二) 淡水资源开发政策 44

四、西部的农业大开发 47

(一) 西部农业开发历程 48

(二) 西部农业大开发的政策 50

(三) 西部农业大开发的生态保护 52

第3章 美国农业新经济的结构 54

一、农村地区的经济结构 54

(一) 农业 55

(二) 农村工业 55

(三) 农业文化旅游产业 56

(四) 农村公用服务产业 57

二、农林牧渔业结构 58

(一) 种植业 58

(二) 畜牧业 59

(三) 林果业 63

(四) 渔业 64

三、种植业内部结构 69

(一) 小麦生产 71

(二) 玉米生产 72

(三) 大豆生产 74

(四) 棉花生产 75

第4章 美国农业新经济的专业化 78

一、农业专业化布局 78

(一) 总体专业化布局 78

(二) 种植业专业化布局 80

(三) 畜牧业专业化布局 84

(一) 种植业专业化生产 89

二、农业专业化生产 89

(二) 畜牧业专业化生产 91

(三) 果品蔬菜专业化生产 92

三、农业专业化的渊源与依据 93

(一) 农业专业化的演进 93

(一) 农业专业化的内在依据 98

第5章 美国农业新经济的保护制度 101

一、农业保护制度的原则与重点 101

(一) 农业保护的起因 101

(二) 农业保护的原则 103

(三) 农业保护的重点 104

(一) 各种农业补贴 106

二、农业保护制度的内容 106

(二) 农产品生产控制 112

(三) 农产品储备 114

(四) 均衡上市协议 115

(五) 税收保护 116

(六) 贸易保护 119

三、农业保险制度 119

(一) 农业保险的产生 119

(二) 农业保险政策 121

(三) 农业保险机构 123

(四) 农业保险种类 124

(一) 农业机械工程技术 128

一、农业科学技术应用 128

第6章 美国农业新经济中的科学技术 128

(二) 生物学工程技术 131

(三) 生态农业技术 132

(四) 农业化学技术 132

(五) 计算机技术 134

(六) 转基因技术 135

(七) 卫星遥感技术 137

(八) 农业数据化技术 138

(九) 精确农业技术 139

(一) 高校农业教育 140

二、农业科学技术教育 140

(二) 成人农业教育 143

三、农业科学技术研究 148

(一) 农业科技研究机构 149

(二) 农业科技研究重点 153

(三) 农业科技研究经费 157

(四) 农业科研风险投资 158

四、农业科学技术推广 160

(一) 农技推广体系的组成 160

(二) 农技推广体系工作原则 162

(三) 农技推广的内在特征 163

(一) 生产性资本需求 166

一、农业经济的资本需求 166

第7章 美国农业新经济的资本支持系统 166

(二) 不动产资本需求 168

(三) 机械与技术资本投入 169

二、政府农业资本信贷系统 170

(一) 政府介入农业资本信贷的原因 170

(二) 政府农业资本信贷系统的构成 172

(三) 政府农业资本信贷系统的职能 173

(四) 政府农业资本信贷系统的改革 174

三、政府的保证贷款和直接贷款 175

(一) 保证贷款和直接贷款的内容 175

(二) 保证贷款和直接贷款的种类 176

(三) 保证贷款和直接贷款的机构 179

四、商业性农业信贷系统 181

(一) 商业信贷机构 181

(二) 商业信贷种类 182

(三) 商业信贷发展趋势 184

第8章 美国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185

一、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与特征 185

(一) 农业合作组织的产生 186

(二) 农业合作组织的特征 187

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 189

(一) 总体分类 190

(二) 功能分类 195

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建与职能 200

(一) 农业合作社的条件 201

(二) 农业合作社的组建 202

(三) 农业合作社的职能 204

四、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207

(一) 维护了农场主的经济利益 207

(二) 促进了农业专业化与一体化的进步 208

(三) 推动了美国农业的均衡发展 210

一、农业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213

(一) 农业市场的出现 213

第9章 美国农业新经济市场体系 213

(二) 农业市场的成熟 215

(三) 农业市场的特征 216

二、农业要素供应市场 217

(一) 农用物资市场 217

(二) 农用资金市场 218

(三) 农用土地市场 218

三、农产品销售市场 219

(一) 农产品销售市场的构成 219

(二) 农产品现货与期货市场 221

(三) 农产品市场的管理 223

(二) 农产品加工业的结构 226

(一) 农产品加工业的地位 226

四、农产品加工市场 226

(三)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趋势 227

第10章 美国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 229

一、农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的凸现 229

二、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法律措施 233

(一) 农药生产使用法规 233

(二) 食品安全供应法规 234

(三) 种子质量控制法规 237

三、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行政措施 238

(一) 设立总统食品安全委员会 239

(二) 对农药残留实施严格的监测控制 239

(四) 实行食品召回制度 243

(三) 对进口食品的安全要求 243

(五) 实施“绿色”补贴计划 245

(六) 对转基因产品进行安全管理 248

(七) 植物检疫制度 249

四、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技术措施 250

(一) 综合治理农作物病虫害 250

(一) 推广免耕农业技术 253

(三) 扩大无土栽培面积 255

第11章 美国农业新经济中的农场 257

一、农场基本状况 257

(一) 农场的数量和规模 257

(二) 农场在各州的分布 259

(三) 农场土地的所有权 261

(四) 农场的经营收入 263

二、农场的性质与类别 265

(一) 家庭农场 265

(二) 合作农场 269

(三) 公司农场 270

三、农场的变动 272

(一) 小农场 272

(二) 中型农场 273

(三) 大农场 275

四、农场制度的渊源 276

(一) 家庭农场制度的提出 277

(二) 家庭农场制度的确立 277

(三) 家庭农场制度的普及 278

第12章 美国农业新经济的配套服务 279

一、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279

(一) 农业信息收集发布管理 280

(二) 农业信息收集发布制度 281

(三) 农业信息收集发布机构 283

(四) 农业信息收集发布趋势 285

(一) 农业产前社会化服务 287

二、农业生产服务体系 287

(二) 农业产中社会化服务 288

(三) 农业产后社会化服务 289

三、农业服务体系的组织形式 290

(一) 为农业服务的合作组织 290

(二) 为农业服务的工厂企业 290

(三) 为农业服务的商业公司 292

(四) 为农业服务的配套机构 293

第13章 美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流动 294

一、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历程 294

(一) 1860年前的以农为主阶段 294

(二) 1920年前的大规模转移 295

(三) 1960年前的人口流动高峰 296

(四) 2000年前的相对稳定 296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与条件 297

(一) 工业革命是首要原因 297

(二) 西部大开发是重要契机 301

(三) 农业现代化是内在因素 303

(四) 交通状况改善是必要条件 304

三、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 305

(一) 土地铁路及新建城市政策的促进作用 305

(二) 社会关系调整政策的促进作用 308

(三) 经济政策的促进作用 309

一、农业环境中的问题 312

第14章 美国的农业环境保护 312

(一) 农田灌溉带来的问题 313

(二) 使用农药引发的问题 313

(三) 淡水污染问题 315

(四) 耕地污染问题 317

(五) 空气污染问题 318

二、农业环境保护的立法与执法 319

(一) 土地资源保护立法 320

(二) 水资源保护立法 321

(三) 农药生产使用立法 322

(四) 农业环境保护执法机构 323

三、农业环境保护的工程措施 324

(五) 经济手段 324

(一) 对江河流域重点治理 325

(二) 对水土流失全面控制 327

(三) 对森林草地特殊保护 328

四、农业环境保护的科技手段 329

(一) 加强低耗持久农业研究 329

(二) 实施环保型农业耕作法 331

(三) 推广综合防治项目 332

第15章 美国农业新经济中的国际贸易 335

一、农业国际贸易的重要性 335

(一) 农产品出口的重要性 335

(二) 农产品进口的重要性 340

(一) 农产品出口结构 341

二、美国农产品进出口结构与政策 341

(二) 农产品进口结构 342

(三) 农产品出口鼓励政策 343

(四) 国际贸易保护 345

三、推动农产品出口的策略 348

(一) 国外市场开发策略 348

(二) 政府多边贸易策略 349

(三) 社会贸易行动策略 350

(四) 官员带头促销策略 351

(五) 海外农业局工作策略 353

(一) 与欧共体农产品贸易争端化解方式 354

四、农业国际贸易的争端与处理 354

(二) 与日本农产品贸易纠纷处理对策 358

第16章 美国的农村城市化道路 360

一、农村城市化的阶段性发展 360

(一) 1880年前的起步阶段 361

(二) 1920年前的加速阶段 362

(三) 1950年前的完成阶段 362

(四) 1950年后的城乡一体化阶段 363

二、农村城市化的特点 364

(一) 突发式很明显 364

(二) 西部发展迅速 365

(三) 城市的淘汰 367

三、城市郊区的发展 368

(一) 城市扩展“吃掉”农村 368

(二) 设立卫星城改变了农村 369

四、城市人口向农村倒流现象 373

(一) 城市人口倒流背景 373

(二) 城市人口倒流原因 375

五、移民对美国城市化发展的作用 378

(一) 移民的成分和分布 379

(二) 移民与社会劳动力 381

(一) 立法保护土地 383

六、城市化过程中的农用土地保护 383

(二) 科学监测土地 385

(三) 适时调整农地政策 386

(四) 鼓励公众参与农地保护 389

七、农村城市化趋势与简评 389

(一) 农村城市化的系统性 390

(二) 农村城市化的市场作用 390

(三) 农村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 390

(四) 农村城市化与耕地非农化控制 391

第17章 美国农业经济的法制建设 392

一、基本立法体制 392

(一) 三权分立制度 392

(二) 立法与执法机构 394

(一) 农业法律议案的提出 398

二、农业法律的制定 398

(二) 农业委员会的听证和辩论 399

(三) 社会团体对农业立法的影响 400

(四) 国会参众两院的辩论和表决 401

三、已经形成的农业法律体系 402

(一) 有关土地制度的法律 402

(二) 资源保护与科技发展的法律 404

(三) 调整农业生产关系的法律 405

四、2002年农业新法 409

(五) 总统对农业法律的签署 410

(一) 2002年农业新法的基本内容 410

(二) 新法与1996年农业法的主要区别 414

(三) 布什政府从原有规定上倒退的原因 415

五、农业法律的实施 418

(一) 农产品计划与价格补贴法律的实施 418

(二) 农产品市场法律的执行 418

(三) 农村地区支持与管理法律的贯彻 419

(四) 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律的落实 419

(五) 农业科研与教育法律的执行 419

(六) 农业法律实施的协助性机构 420

一、农业经济管理的延续 421

(一) 建国初期政府对农业的管理 421

第18章 美国政府对农业经济的管理 421

(二) 两次世界大战前的农业管理 423

(三) 政府对农业管理的失败之处 426

二、农业经济管理的目标 428

(一) 面对的农业问题 428

(二) 对现代化农业管理的目标 430

三、农业经济管理的内容 436

(一) 实现农产品供需平衡的管理 437

(二) 提高生产要素质量的管理 437

(三) 农产品销售市场的管理 438

(四) 保证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管理 439

(一) 法律手段 440

(五) 缩小城乡与工农收入差别的管理 440

四、农业经济管理的手段 440

(二) 经济手段 443

(三) 行政手段 444

(四) 税收手段 445

(五) 鼓励性手段 446

(六) 保护性手段 446

五、农业经济管理的效果 447

(一) 改变了农业基本条件 447

(二) 提高了农业产出水平 450

(三) 扩大了农产品销售规模 450

(一) 农业发展政策调整 452

第19章 美国农业新经济对世界的影响 452

一、对世界农业已经产生的影响 452

(二) 农业高科技 454

(三) 农产品市场 455

(四) 农业合作制度 456

(五) 农业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 458

二、对世界农业发展趋势的影响 461

(一) 农业的高科技化 461

(二) 农业结构更优化 462

(三) 农产品精细加工化 465

(四) 经营一体化 465

三、中国对美国农业新经济的借鉴 466

(五) 贸易自由化 466

(六) 发展持续化 466

(一) 家庭农业经营制度 467

(二) 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 468

(三)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468

(四) 农村剩余劳动力 469

(五) 农民的组织程度 469

(六) 农民收入 470

(七) 农业高科技产业 471

(八) 政府职能 471

参考文献 472

查看更多关于美国农业新经济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