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经济

  • 购买点数:11
  • 作 者:张广胜 王新利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109118843
  • 标注页数:275 页
  • PDF页数:290 页
图书介绍:本书包括国民收入核算、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扩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宏观经济政策等。

查看更多关于宏观经济学的内容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导论 1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 1

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

二、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2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3

第二节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5

一、总量分析法 5

二、边际分析法 5

三、均衡与非均衡分析法 6

四、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法 6

五、模型分析法 7

第三节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8

复习思考题 12

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13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概念及核算 13

一、国内生产总值 13

二、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17

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21

第二节 国民经济活动流程 24

一、两部门经济活动流程模型 24

二、三部门经济活动流程模型 26

三、四部门经济活动流程模型 29

第三节 国民经济中的其他几个重要变量 30

一、国内生产净值 30

二、国民收入 31

三、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 32

第四节 中国的宏观经济总量 33

复习思考题 35

练习题 35

第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38

第一节 经济的均衡产出概念 38

一、经济关系抽象化与均衡产出 38

二、潜在的国民收入与奥肯定律 40

第二节 消费、储蓄与投资理论 42

一、消费函数与消费倾向 42

二、储蓄函数与储蓄倾向 50

三、消费与储蓄的数量关系 52

四、投资函数 53

第三节 乘数理论 54

一、乘数定理 54

二、投资乘数 55

三、加速数 57

第四节 两部门经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58

一、两部门经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方法 58

二、两部门收入决定的动态模型 61

第五节 三部门经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及变动 62

一、三部门经济均衡国民收入的分析方法 63

二、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与政府支出乘数 63

三、比例税(诱发性)税收与均衡的国民收入 66

四、政府转移支付与转移支付乘数 68

第六节 四部门经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变动 69

一、进口和出口 69

二、出口与国民收入水平 70

三、进口与国民收入 71

复习思考题 72

练习题 72

第四章 扩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74

第一节 产品市场的均衡 74

一、产品市场的均衡 74

二、IS曲线的推导 75

三、IS曲线的斜率及其决定 78

四、IS曲线的移动 78

第二节 货币市场的均衡 79

一、利率决定 79

二、货币需求 80

三、货币供给 82

四、货币市场的均衡 83

五、LM曲线的推导 83

六、LM曲线的斜率及其决定 85

七、LM曲线的移动 86

第三节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IS-LM模型 87

一、IS-LM模型的曲线与方程 87

二、IS-LM模型的区域划分 88

三、IS-LM均衡的实现过程 88

四、IS-LM均衡的变动:IS与LM曲线的移动 89

第四节 宏观经济模型总结 90

一、图表总结 90

二、公式总结 91

复习思考题 92

练习题 92

第五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 93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 93

一、总需求与总需求函数 93

二、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94

三、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95

四、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96

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 98

一、总供给与宏观生产函数 98

二、劳动力市场均衡 99

三、总供给曲线及其推导 100

四、总供给曲线的三种情况 101

五、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102

第三节 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102

一、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102

二、总需求—总供给短期均衡模型及政策含义 104

三、长期均衡与短期均衡模型共存的政策含义 105

复习思考题 105

练习题 105

第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 106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106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106

二、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107

第二节 宏观财政政策 109

一、国家财政 110

二、财政政策的运用 112

三、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与财政政策的“斟酌使用” 113

四、“挤出效应”与财政政策的政策效果 115

五、赤字财政政策 117

第三节 宏观货币政策 118

一、货币及其职能 118

二、银行体系 119

三、银行存款的创造机制 121

四、货币政策工具 122

五、货币政策的效果 125

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局限性与政策配合 128

第四节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130

一、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与中国经济“软着陆” 130

二、1998—2004年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与“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131

三、2005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与“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32

复习思考题 134

练习题 134

第七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135

第一节 失业理论 135

一、失业 135

二、失业的影响 136

三、劳动力的市场问题 138

四、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140

五、失业的治理 145

第二节 通货膨胀理论 146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及衡量 146

二、通货膨胀的种类及影响 148

三、通货膨胀的成因 153

四、预期与通货膨胀惯性 157

五、通货膨胀的治理 158

第三节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交替 160

一、菲利普斯曲线和失业—通货膨胀的交替 160

二、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 162

第四节 中国的失业与通货膨胀问题 164

一、中国的失业问题 164

二、中国的通货膨胀与紧缩 167

复习思考题 169

练习题 169

第八章 经济增长理论 171

第一节 经济增长概述 171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171

二、经济增长的事实 172

第二节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173

一、哈罗德模型 174

二、多马模型 175

三、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 176

四、哈罗德模型的两个问题 178

第三节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178

一、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假定 179

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 179

三、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稳态分析 180

四、稳态的变化 182

五、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律 183

第四节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184

一、新古典增长理论的缺陷 184

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概述 185

三、常见的内生增长模型 186

第五节 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190

一、索洛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190

二、肯德里克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191

三、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192

四、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193

复习思考题 193

练习题 194

第九章 经济周期理论 195

第一节 动态经济模型概述 195

一、加速原理 195

二、乘数—加速数模型 196

三、乘数—加速数模型的含义 197

第二节 经济周期概述 198

一、经济周期的含义 198

二、经济周期的类型 200

第三节 经济周期理论 200

一、经济周期理论概述 200

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203

复习思考题 204

第十章 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 205

第一节 开放经济的基础知识 205

一、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 205

二、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 208

三、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经济含义 209

四、外汇和汇率决定 211

第二节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IS—LM—BP模型) 215

一、经常项目、净出口方程和IS曲线 215

二、资本项目和净资本流出方程 216

三、国际收支函数 217

四、蒙代尔—弗莱明模型(IS—LM—BP模型) 220

第三节 固定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均衡调整 222

一、资本完全流动时的宏观经济政策效应 222

二、资本完全不流动时的政策效应 224

第四节 浮动汇率制下的宏观经济调整 227

一、资本完全流动时的政策效应 227

二、资本完全不流动时的政策效应 229

第五节 开放中的中国经济 231

一、中国的外贸体制改革历程 231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中国经济变化 233

三、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问题 235

复习思考题 236

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流派 237

第一节 新古典综合派 237

一、新古典综合派出现的历史背景 237

二、新古典综合的含义 238

三、新古典综合派的主要理论 238

四、新古典综合派的政策主张 240

第二节 货币主义学派 240

一、货币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40

二、货币主义的理论基础 241

三、货币主义的主要观点 246

四、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 247

五、货币主义的影响 249

第三节 理性预期学派 250

一、理性预期学派的产生和发展 250

二、理性预期学派的基本假说 250

三、理性预期学派的基本理论模型 253

四、关于宏观经济政策无效的观点 258

第四节 供给学派 260

一、供给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 260

二、供给学派的主要观点 261

三、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 263

四、供给学派的影响 264

第五节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265

一、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概述 265

二、两个流派在基本假设上的分歧 266

三、两个流派在解释经济波动方面的分歧 267

四、两个流派在政策主张上的分歧 272

五、宏观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新趋势 272

复习思考题 273

主要参考文献 274

查看更多关于宏观经济学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