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统计测度理论与方法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统计测度理论与方法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经济

  • 购买点数:10
  • 作 者:韩兆洲著
  • 出 版 社: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810792792
  • 标注页数:225 页
  • PDF页数:237 页
图书介绍:本书探讨用统计测度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和解释区域经济各种现象,包括区域经济的差距、发展进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综合指标体系。

查看更多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统计测度理论与方法的内容

图书介绍

前言 1

第1章 导论 1

1.1本书研究的意义 1

1.1.1区域经济学与统计学的关系 1

1.1.2统计测度方法在区域经济学中的应用 3

1.1.3本书研究的必要性 5

1.1.4本书研究的意义 8

1.2本书研究的基本内容 9

第2章 经济区域的划分 13

2.1区域的概念和特征 13

2.1.1区域的概念 13

2.1.2区域的特征 13

2.1.3区域、地区与地带的异同点 14

2.2经济区域的概念和特征 14

2.2.1经济区域的概念 14

2.2.2经济区域的特征 15

2.3经济区域的划分方法 15

2.3.1统计分组法 16

2.3.2聚类分析法 20

2.4我国主要经济区域的划分 24

2.4.1按经济地带分组 24

2.4.2按经济协作区域分组 28

2.4.3按省级行政区域分组 33

2.4.4按聚类分析法划分 34

第3章 区域经济的差距测度 41

3.1区域经济差距的概念 41

3.1.1差距的概念 41

3.1.2区域差距的概念和种类 41

3.1.3区域经济差距 42

3.2区域经济的差距测度方法 43

3.2.1绝对差距 43

3.2.2相对差距 48

3.2.3综合差距 49

3.3区域经济的偏离测度方法 55

3.3.1偏离份额 56

3.3.2偏离特征 57

3.4区域经济差距的合理性检验 60

3.4.1倒“U”型理论检验 60

3.4.2差距警戒线检验 61

3.4.3后起者优势检验 61

3.4.4追赶速度检验 63

3.4.5偏度与峰度检验 64

3.5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检验 65

3.5.1预警指标法 66

3.5.2综合指标评价法 66

3.5.3变异系数法 67

3.5.4相关系数法 68

3.5.5灰色系统模型法 68

3.6我国区域经济的差距测度分析 69

3.6.1我国区域经济的差距测度 69

3.6.2绝对差距测度分析 72

3.6.3相对差距测度分析 73

3.6.4偏离份额分析 75

3.6.5偏度特征检验分析 78

3.6.6差距警戒线检验分析 81

3.6.7追赶速度分析 82

第4章 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测度 85

4.1工业化进程 85

4.1.1钱纳里工业化发展阶段 86

4.1.2霍夫曼比例 87

4.1.3工业化程度 88

4.1.4工业化进程 89

4.1.5新型工业化进程 96

4.2技术进步进程 99

4.2.1技术进步的概念 99

4.2.2测算技术进步的方法 100

4.3城市化进程 105

4.3.1城市化水平 105

4.3.2城市化进程 105

4.4恩格尔系数 107

4.4.1恩格尔系数的概念 107

4.4.2联合国划分世界各国居民生活的贫富标准 108

4.4.3恩格尔定律在我国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109

4.5经济增长贡献和贡献率 111

4.5.1产业部门贡献和贡献率 111

4.5.2需求拉动和拉动率 113

4.5.3地区贡献和贡献率 113

4.5.4广东经济增长需求拉动实证分析 114

4.6全面小康社会进程 118

4.6.1现代化与小康生活、全面小康社会的关系 119

4.6.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119

4.6.3全面小康社会发展进程综合指标体系统计测度 120

4.7现代化进程 121

4.7.1现代化问题的提出 121

4.7.2现代化的概念 122

4.7.3现代化进程单项指标统计测度 123

4.7.4现代化进程综合指标体系统计测度 126

4.8综合竞争力 127

4.8.1竞争力的概念 127

4.8.2竞争力的分类 127

4.8.3国际竞争力 128

4.8.4区域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统计测度 130

第5章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度 131

5.1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31

5.1.1综合评价法的产生与发展 131

5.1.2综合评价法的基本步骤 132

5.2世界指标体系和评估标准 147

5.2.1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提出的指标体系 148

5.2.2经济业绩指数与痛苦指数 150

5.2.3美国海外发展委员会提出的实际生活质量指数 151

5.2.4美国社会卫生协会指数 152

5.2.5美国宾州大学社会学教授艾斯特斯提出的指标体系 152

5.2.6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文发展报告》中的指标体系 152

5.2.7中科院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和联合国数据整理而成的指标体系 153

5.2.8中科院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整理而成的指标体系 155

5.2.9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指标体系 155

5.3本书的评价体系和评估标准 159

5.3.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估标准和基本框架 160

5.3.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164

5.4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得分及排序分析 172

5.4.1总体评估 172

5.4.2类目标评估 178

第6章 广东经济区域的划分及现代化进程 181

6.1广东主要经济区域的划分 181

6.1.1按经济地带分组 181

6.1.2按经济协作区域分组 183

6.1.3按市级行政区域分组 185

6.1.4按聚类分析法划分 185

6.2区域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87

6.2.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187

6.2.2可持续发展与现代化的关系 188

6.3广东区域现代化进程综合评价 189

6.3.1广东区域现代化进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89

6.3.2广东区域现代化进程现状评估一 191

6.3.3广东区域现代化进程现状评估二 200

第7章 区域政府政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03

7.1区域政府政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03

7.1.1指标体系的构建 203

7.1.2指标的获取方式和特点 204

7.2问卷的设计 205

7.2.1政府政绩公民满意度调查表 205

7.2.2政府领导班子任期目标实现程度评估调查表 208

7.3权数的确定 209

7.4评估标准的确定 210

7.5无量纲及合成方法的选择 210

7.6区域政府政绩综合评价实证分析 210

7.6.1总体评估 211

7.6.2类目标评估 216

主要参考文献 221

查看更多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统计测度理论与方法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