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国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  2006-2007

中国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 2006-2007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经济

  • 购买点数:11
  • 作 者:曹新元等编
  • 出 版 社:北京:地质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116054561
  • 标注页数:259 页
  • PDF页数:286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对中国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和评价的年度出版物。包括四个方面:近20年来我国矿业和工业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定量分析和趋势预测;当前中国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和发展态势;美国煤炭资源管理制度的启示;世界滑坡风险管理的系统研究。

查看更多关于中国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 2006-2007的内容

图书介绍

第一篇 中国矿业宏观经济定量分析一、矿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演变 2

(一)矿业产值 2

(二)矿业增加值 4

(三)矿业利润 5

二、矿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比较分析 7

(一)矿业资金利税率 7

(二)矿业成本费用利润率 8

(三)矿业工业增加值率 11

三、矿业消费结构 11

(一)矿业及相关能源与原材料生产部门的总体消费结构 13

(二)矿业部门的消费结构 16

(三)能源采选业及相关能源生产部门的消费结构 18

(四)能源矿业部门的消费结构 21

(五)金属矿业及相关原材料生产部门的消费结构 23

(六)金属矿业部门的消费结构 26

(七)非金属矿业及相关原材料生产部门的消费结构 28

(八)非金属矿业部门的消费结构 31

四、矿业消费效益分析 33

(一)矿产品及相关能源与原材料消费效益 34

(二)矿产品消费效益 44

五、矿业对其他部门的影响力 54

(一)矿业及相关能源与原材料部门的影响力 55

(二)能源矿业及相关能源部门的影响力 56

(三)金属矿业及相关原材料部门的影响力 56

(四)非金属矿业及相关原材料部门的影响力 57

(五)矿业部门的影响力 57

(六)能源矿业部门的影响力 58

(七)金属矿业部门的影响力 58

(八)非金属矿业部门的影响力 58

六、矿业对其他部门的感应度 59

(一)矿业及相关能源与原材料部门的感应度 60

(二)能源矿业及相关能源部门的感应度 60

(三)金属矿业及相关原材料部门的感应度 61

(四)非金属矿业及相关原材料部门的感应度 61

(五)矿业部门的感应度 62

(六)能源矿业部门的感应度 63

(七)金属矿业部门的感应度 63

(八)非金属矿业部门的感应度 64

七、体会认识 64

(一)矿业“乱中求进”,基础性、支柱性产业地位得以巩固 64

(二)抓住机遇,加快完善矿产资源管理政策、法规和机制 65

(三)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先实施“结构节能降耗” 66

(四)提高相关科技和管理水平,降低主要行业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 66

(五)正确认识发展规律,准确调控矿业与宏观经济相互关系 66

参考文献 67

第二篇 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的土地利用一、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系统演进 69

(一)城镇土地利用系统浅析 69

(二)城镇化进程中的微观土地利用 71

(三)城镇化进程中的中观土地利用 74

(四)城镇化进程中的宏观土地利用 76

二、中国当前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 77

(一)当前城镇化所处阶段的判断 77

(二)城镇化较快发展的有利机遇 78

(三)城镇化发展水平预测及分析 80

三、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土地利用现状和态势 83

(一)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土地利用现状 83

(二)未来不同时期的城镇土地利用规模预测 94

四、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土地利用问题及解析 101

(一)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土地利用问题 101

(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土地利用问题探因 107

五、城镇化健康发展土地利用对策措施 111

(一)科学引导城镇扩张并加强农地保护 111

(二)积极推进土地利用和管理制度创新 112

(三)优化区域和城镇内部用地结构布局 113

(四)多手段集约节约利用城镇土地资源 114

(五)统筹协调区域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 114

(六)综合整治促进城镇土地生态良性化 115

参考文献 116

第三篇 美国煤炭政策研究及启示一、美国煤炭业产业结构及市场运作特点 118

(一)储量、产量及消费量居世界前列 118

(二)以烟煤为主,且1/3左右适合露天开采 119

(三)煤炭是美国未来重要能源来源,2030年需求将达18亿短吨 119

(四)大中小微矿并存,资源回采率水平均衡 120

(五)煤炭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 122

(六)煤炭矿山安全水平得到很大程度提高 122

(七)煤炭以销定产,供需基本平衡 123

(八)活跃着煤炭资产经营公司,很多小煤矿由其经营 124

二、煤炭资源管理的法律体系 124

(一)联邦法律 125

(二)联邦法规:煤炭管理 128

(三)各类标准、指南、操作手册等 129

三、以资产管理为核心的联邦煤炭资源行政管理体制 130

(一)能源部是能源的宏观调控及服务部门 130

(二)内政部是煤炭资源的主管部门 131

(三)矿产资源收益的审计体制 134

(四)联邦与州:协调、代理与合作 136

四、联邦煤炭资源规划及矿业权设置 139

(一)矿产资源分类管理,煤炭为可租让矿产 139

(二)租约设置前的煤炭资源规划 140

(三)租约设置后的租约评价 142

五、煤炭租约管理 144

(一)租约人资质 144

(二)煤炭勘查许可证 144

(三)采矿租约设置:区域租约和申请租约 145

(四)租约面积和租约期限 146

(五)煤炭租约发放需要照顾小企业 146

(六)投标过程的监督 147

(七)非法勘查开采将受到刑事和民事处罚 147

(八)获得煤炭租约后,需要获得其他许可 148

(九)煤炭租约承租人的责任和义务 149

(十)煤炭租约的转让和转租 154

(十一)租约全流程中的公众参与制度 155

(十二)覆盖面广泛的保证金和财务担保制度 156

六、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及税费 158

(一)红利租金 158

(二)煤炭租约租费 159

(三)露天矿与地下矿山不同的从价权利金 160

(四)申请费等行政费用 161

(五)管理官员的自由裁量权 161

(六)联邦层次的税收 162

(七)州矿业税收 164

七、煤炭资源管理的支撑体系 167

(一)煤炭数据、分析与预测支撑系统 167

(二)顾问委员会体系是关键的智囊机构 167

(三)信息化管理 168

(四)法律惩罚措施 171

八、启示、思考与建议 172

(一)法制和体制是煤炭资源管理的两块基石 172

(二)专业化和社会化结合,刚柔相济 174

(三)所有权收益占重要地位是其发挥调控作用的基础 176

(四)以资产管理为主线,加强煤炭资源资产管理 179

(五)靠限制外资维护煤炭资源安全 182

(六)煤炭储量需要防止投机与垄断 184

(七)美国的逻辑采矿单元与中国的煤矿关闭整合 185

(八)数据、信息、研究分析及专家队伍:执法与决策的基石 189

参考文献 190

第四篇 世界滑坡风险管理政策的经验与启示一、滑坡灾害风险管理需求分析 192

(一)风险管理是当代滑坡灾害防治工作的主流 192

(二)我国滑坡灾害防治现状与问题 193

二、滑坡风险管理框架 199

(一)滑坡灾害风险的构成 199

(二)滑坡灾害风险管理框架 201

(三)灾后救助与重建 205

(四)管理机构在滑坡风险评价中的作用 206

三、一些国家和地区滑坡风险管理政策 209

(一)法国 209

(二)瑞士 212

(三)意大利 217

(四)英国 219

(五)美国 224

(六)澳大利亚 229

(七)新西兰完善的滑坡灾害管理法规体系 233

(八)中国香港地区 236

(九)圣卢西亚群岛——社区斜坡稳定性管理(MoSSaiC)计划 241

四、启示与建议 245

(一)以先进风险管理理念为指导构建滑坡风险管理体系 245

(二)法制建设和法律实施是滑坡风险管理的根本 246

(三)土地规划与土地审批是滑坡风险管理的关键 247

(四)滑坡风险调查与区划是滑坡风险管理的基石 248

(五)量化风险评估是滑坡风险管理的科学支撑 249

(六)实施滑坡综合管理是唯一正确的战略选择 250

(七)建立和实施滑坡灾害风险共担机制是必然趋势 253

(八)滑坡风险评估资质认证制度是滑坡风险管理的保障 255

(九)风险知识的教育与信息服务是滑坡风险管理的根基 256

参考文献 257

附图目录 2

图1.1.1 1985~2005年我国矿业产值增长趋势 2

图1.1.2 1986~2005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和矿业产值增长速度比较 2

图1.1.3 矿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4

图1.1.4 矿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和GDP增长速度比较 4

图1.1.5 矿业增加值和工业增加值弹性系数 5

图1.1.6 矿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和全国GDP的比重 5

图1.1.7 矿业利润和工业利润总额增长速度比较 6

图1.1.8 矿业利润及其占工业利润的比重 6

图1.2.1 矿业和工业资金利税率比较 8

图1.2.2 2005年矿业和工业平均资金利税率比较 8

图1.2.3 矿业与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比较 9

图1.2.4 2005年我国矿业和工业平均成本费用利润率比较 9

图1.2.5 矿业和其他工业行业增加值率比较 11

图1.3.1 各行业对矿业及相关能源与原材料的消费比例 14

图1.3.2 2002年各行业对矿业及相关能源与原材料的消耗比例 14

图1.3.3 矿业及相关能源与原材料消耗比例前5位和前10位行业所占的比重 15

图1.3.4 各行业对矿业的消费比例 16

图1.3.5 对矿业部门产品消耗比例前5位和前10位行业所占的比重 17

图1.3.6 各行业对能源矿业及相关能源生产部门的消费比例 19

图1.3.7 2002年各行业对能源矿业及相关能源生产部门的消耗比例 19

图1.3.8 能源及相关能源生产部门产品消耗比例前5位和前10位行业的比重 20

图1.3.9 各行业对能源矿业的消费比例 21

图1.3.10 对能源矿业部门产品消耗比例前5位和前10位行业的比例和 22

图1.3.11 各行业对金属矿业及相关原材料生产部门的消费比例 24

图1.3.12 2002年各行业对金属矿业及相关原材料生产部门的消耗比例 24

图1.3.13 金属矿业及相关原材料生产部门消耗比例前5位和前10位行业的比例和 25

图1.3.14 各行业对金属矿业的消费比例 26

图1.3.15 对金属矿业部门消耗比例前5位和前10位行业的比例和 27

图1.3.16 各行业对非金属矿业及相关原材料生产部门的消费比例 29

图1.3.17 2002年各行业对非金属矿业及相关原材料生产部门的消耗比例 29

图1.3.18 非金属矿业及相关原材料生产部门消耗比例前5位和前10位行业的比例和 30

图1.3.19 各行业对非金属矿业的消费比例 31

图1.3.20 对非金属矿业部门消耗比例前5位和前10位行业的比例和 32

图1.4.1 三大产业对矿产品及相关能源与原材料的完全消耗系数 35

图1.4.2 七大产业对矿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 44

图1.4.3 七大产业对矿业部门的完全消耗系数 45

图1.5.1 矿业及相关能源与原材料部门影响力系数变化趋势 55

图1.5.2 金属矿业及其相关原材料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变化图 56

图1.5.3 矿业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变化图 57

图1.5.4 金属矿业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变化趋势& 58

图1.6.1 矿业及相关能源与原材料部门的感应度系数变化图& 60

图1.6.2 能源矿业及相关能源部门的感应度系数变化图 61

图1.6.3 金属矿业及相关原材料部门的感应度系数变化图 61

图1.6.4 非金属矿业及相关原材料生产部门的感应度系数变化图 62

图1.6.5 矿业部门的感应度系数变化图 62

图1.6.6 能源矿业部门的感应度系数变化图 63

图1.6.7 金属矿业部门的感应度系数变化图 63

图1.6.8 非金属矿业部门的感应度系数变化图 64

图2.1.1 城镇土地利用系统及其演进 70

图2.1.2 土地招标租金曲线和成功的招标曲线 71

图2.1.3 城镇地块利用强度的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72

图2.1.4 城镇地块利用强度的自然-生态效益分析 73

图2.1.5 城镇土地扩展的阶段性 74

图2.1.6 城镇化特定阶段的城镇土地规模 74

图2.1.7 单中心城市土地功能分区 75

图2.1.8 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 76

图2.2.1 1949年以来我国历年城镇化水平 78

图2.3.1 2005年各省域城镇用地和城镇工矿用地面积 84

图2.3.2 1996~2005年各类城镇土地变化 86

图2.3.3 1996~2005年省域城镇土地变化 86

图2.3.4 2005年各省域人均城镇用地和人均城镇工矿用地面积 87

图2.3.5 1996~2005年全国人均城镇用地和人均城镇工矿用地面积 87

图2.3.6 2000~2005年省域人均城镇用地和人均城镇工矿用地面积变化 88

图2.3.7 1997~2005年各类城镇建设占农地未利用地情况 88

图2.3.8 1997~2005年各类城镇建设占耕地情况 89

图2.3.9 1997~2005年省域城镇建设占农地未利用地合计 89

图2.3.10 1997~2005年省域城镇建设占耕地合计 90

图2.3.11 1997~2005年不同地区城镇建设占农地未利用地 90

图2.3.12 1997~2005年不同地区城镇建设占耕地 90

图2.3.13 2005年省域城市内部用地结构 91

图2.3.14 1996年和2005年各省域城市、建制镇用地区位指数 93

图2.3.15 1996年和2005年各省域城镇、城镇工矿用地区位指数 94

图2.4.1 1996~2005年全社会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103

图2.4.2 1997~2005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与人均占有量 104

图3.1.1 美国煤炭生产消费和进出口量 119

图3.1.2 美国煤炭产量消费量预测(高经济增长方案) 120

图3.1.3 美国煤矿山数量变化趋势 121

图3.1.4 2005年美国各规模煤矿山分布 121

图3.1.5 美国各规模煤矿山回采率对比 121

图3.1.6 美国煤矿山平均产量变化趋势 122

图3.1.7 美国煤矿死亡人数(1907~1987年) 123

图3.1.8 美国煤矿死亡人数(1990~2006年) 123

图3.1.9 美国煤炭价格(不变价格) 124

图3.4.1 煤炭租约发放前联邦政府工作流程 143

图3.7.1 矿产管理局矿产收益管理分部报告流程 170

图3.8.1 美国政府煤炭各类收益结构图 178

图3.8.2 中国采掘业各类税费结构图 178

图3.8.3 美国联邦政府矿产资源所有权收益结构 180

图3.8.4 美国联邦政府权利金收益结构图 180

图3.8.5 中国煤炭储量结构分布图 189

图3.8.6 2010年规划矿山结构分布图 189

图4.1.1 滑坡和洪水发生变化趋势 192

图4.1.2 我国突发性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194

图4.1.3 地质灾害成功预报 196

图4.1.4 避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死亡人数 197

图4.1.5 地质灾害治理资金和项目统计 198

图4.2.1 灾害、风险因素、脆弱性和风险之间的概念关系 200

图4.2.2 英国用于安全管理的风险管理程序 201

图4.2.3 澳大利亚岩土力学协会(AGS)的滑坡风险管理程序 202

图4.2.4 风险最低合理可行原则(ALARP) 204

图4.2.5 按风险/收益比采用不同的风险降低措施 204

图4.3.1 瑞士滑坡风险管理框架 213

图4.3.2 根据不同保护目标确定不同滑坡安全目标 215

图4.3.3 怀特岛海岸滑坡管理战略框架图 221

图4.3.4 英国怀特岛Ventnor研究项目流程 222

图4.3.5 滑动尺度表示的坡度-密度公式 226

图4.3.6 全国专业工程师注册委员会滑坡风险管理注册例行程序流程图 232

图4.3.7 澳大利亚滑坡风险管理框架体系 234

图4.3.8 圣卢西亚所采用并实施的三个阶段程序 242

附表目录 10

表1.2.1 按行业分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2005年) 10

表1.3.1 各行业对矿业及相关能源与原材料部门的消费结构 13

表1.3.2 矿业及相关能源与原材料消耗比例前10位的行业对比表 15

表1.3.3 各行业对矿业部门产品的消费比例 16

表1.3.4 2002年各行业对矿业的消耗比例 17

表1.3.5 对矿业部门产品消耗比例前10位的行业对比表 18

表1.3.6 各行业对能源采选业及相关能源生产部门的消费比例 18

表1.3.7 对能源矿业及相关能源生产部门消耗比例前10位的行业对比表 20

表1.3.8 各行业对能源矿业的消费比例 21

表1.3.9 2002年各行业对能源矿业的消耗比例 22

表1.3.10 对能源矿业部门消耗比例前10位的行业对比表 23

表1.3.11 各行业对金属矿业及相关原材料生产部门的消费比例 23

表1.3.12 金属矿业及相关原材料生产部门消耗比例前10位的行业对比表 25

表1.3.13 各行业对金属矿业的消费比例 26

表1.3.14 2002年各行业对金属矿业的消耗比例 26

表1.3.15 对金属矿业部门产品消耗比例前10位的行业对比表 28

表1.3.16 各行业对非金属矿业及相关原材料生产部门的消费比例 28

表1.3.17 非金属矿业及相关原材料生产部门消耗比例前10位的行业对比表 30

表1.3.18 各行业对非金属矿业的消费比例 31

表1.3.19 2002年各行业对非金属矿业的消耗比例 32

表1.3.20 对非金属矿业部门消耗比例前10位的行业对比表 33

表1.4.1 矿产品及相关能源与原材料在三大产业中的直接消耗系数 35

表1.4.2 矿产品及相关能源与原材料在三大产业中的完全消耗系数 35

表1.4.3 2002年各行业分别对能源类产品、金属类产品和非金属类产品的完全消耗系数 36

表1.4.4 1997年各行业分别对能源类产品、金属类产品和非金属类产品的完全消耗系数 37

表1.4.5 1995年各行业分别对能源类产品、金属类产品和非金属类产品的完全消耗系数 38

表1.4.6 1992年各行业分别对能源类产品、金属类产品和非金属类产品的完全消耗系数 39

表1.4.7 1990年各行业分别对能源类产品、金属类产品和非金属类产品的完全消耗系数 40

表1.4.8 1987年各行业分别对能源类产品、金属类产品和非金属类产品的完全消耗系数 41

表1.4.9 能源及相关原材料完全消耗系数前10位的行业对比表 41

表1.4.10 对金属矿产品及相关原材料完全消耗系数前10位的行业对比表 43

表1.4.11 对非金属矿产品及相关原材料完全消耗系数前10位的行业对比表 43

表1.4.12 七大产业对矿产品的直接消耗系数 44

表1.4.13 七大产业对矿产品的完全消耗系数 45

表1.4.14 2002年各行业分别对能源、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品的完全消耗系数 47

表1.4.15 1997年各行业分别对能源、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品的完全消耗系数 48

表1.4.16 1995年各行业分别对能源、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品的完全消耗系数 49

表1.4.17 1992年各行业分别对能源、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品的完全消耗系数 49

表1.4.18 1990年各行业分别对能源、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品的完全消耗系数 50

表1.4.19 1987年各行业分别对能源、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品的完全消耗系数 51

表1.4.20 对能源矿产品完全消耗系数前10位的行业对比表 52

表1.4.21 对金属矿产品完全消耗系数前10位的行业对比表 53

表1.4.22 对非金属矿产品完全消耗系数前10位的行业对比表 53

表1.4.23 对矿产品完全消耗系数前10位的行业对比表 54

表1.5.1 能源矿业及相关能源部门的影响力系数 56

表1.5.2 非金属矿业及相关原材料部门的影响力系数 57

表1.5.3 能源矿业部门的影响力系数 58

表1.5.4 非金属矿业部门的影响力系数 59

表2.2.1 一些国家城市化初期和中期阶段发展速度比较 78

表2.2.2 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预测 82

表2.2.3 各省域城镇化发展水平预测 82

表2.3.1 国土资源部与建设部的城镇土地数据 84

表2.3.2 2005年各省域土地城镇化水平& 85

表2.3.3 不同地区城镇用地和城镇工矿用地面积及其所占比重 85

表2.3.4 1996~2005年不同地区城镇土地变化 86

表2.3.5 不同地区人均城镇土地及其变化 88

表2.3.6 1997~2005年不同地区城镇建设占地情况 90

表2.3.7 2005年不同地区和不同规模城市内部用地结构 91

表2.3.8 2000~2005年不同省域城市内部用地结构变化 92

表2.3.9 2000~2005年不同地区和不同规模城市内部用地结构变化 93

表2.3.10 1996年和2005年不同地区城镇土地区位指数 94

表2.3.11 我国总人口数量预测 95

表2.3.12 2010年省域总人口预测数 95

表2.3.13 2020年省域总人口预测数 96

表2.3.14 2030年省域总人口预测数 96

表2.3.15 全国城镇人口数预测值 98

表2.3.16 省域城镇人口数预测值 98

表2.3.17 全国城镇土地规模预测值 100

表2.3.18 省域城镇土地规模预测值 100

表2.4.1 1996年全国和不同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结构 106

表2.4.2 2005年全国和不同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结构 106

表3.1.1 美国前几家公司控制的产量份额变化趋势 122

表3.3.1 内政部各局在固体矿产租约管理方面的职责分工 132

表3.5.1 联邦和州政府机构的煤炭许可要求 148

表3.5.2 美国煤炭公司储量产量关系(2005年底) 151

表3.6.1 美国煤炭租约要求 159

表3.6.2 美国联邦针对矿业征收的各类税收 162

表3.6.3 美国联邦税收税率 163

表3.6.4 美国部分州同煤炭开采有关的各类税收 165

表3.6.5 美国2004年各州煤炭采掘税收入情况 166

表3.6.6 怀俄明州2005年州和地方政府来自于煤炭的收入 166

表3.7.1 美国能源信息署煤炭数据、分析和预测成果 167

表3.8.1 我国吨煤税费构成(矿业权价款按山西试点规定) 177

表3.8.2 美国联邦煤炭公司缴纳联邦所得税情况(千美元) 177

表3.8.3 美国煤矿政府收益构成(以怀俄明州为例) 177

表3.8.4 中国和美国煤炭所有权收益比较 179

表3.8.5 中国部分上市公司吨煤结算价格(2005年) 181

表3.8.6 中国煤炭上市公司产量储量利用程度一览表 185

表3.8.7 2006年前三季度停产整顿矿山数 187

表3.8.8 煤炭各类指标占全部非油气矿产的百分比 190

表4.3.1 意大利有关滑坡和洪水灾害减灾方面的立法和资金投入(Catenacci,1992) 217

表4.3.2 各方在滑坡管理中的作用 220

表4.3.3 香港的边坡安全系统组成 237

表4.3.4 MoSSaiC管理团队构成 243

表4.3.5 MoSSaiC计划最初12个月内所启动和完成的地区能力建设 243

表4.4.1 滑坡风险减灾的工程措施 251

表4.4.2 滑坡风险减灾的“软”措施 252

专栏目录 3

专栏1.1 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 3

专栏1.2 利润总额 6

专栏1.3 投入产出分析 12

专栏1.4 直接消耗系数与完全消耗系数 34

专栏1.5 影响力系数 55

专栏1.6 感应度系数 59

专栏3.1 关于Flat Canyon煤矿公平市场价值征求公众意见会的通告 155

专栏4.1 斯科茨代尔(Scottsdale)土地区划条例 226

专栏4.2 新西兰Taranaki区议会确定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政策 235

查看更多关于中国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 2006-2007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