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医妇科学  修订版

中医妇科学 修订版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医药卫生

  • 购买点数:11
  • 作 者:马宝璋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800894932
  • 标注页数:251 页
  • PDF页数:264 页
上一篇:住宅区清洁工下一篇:医用化学
图书介绍

总论 1

第一章 绪言 1

第一节 中医妇科学的定义与范围 1

第二节 中医妇科学的发展简史 1

一、夏、商、周时代 2

二、春秋战国时代 2

三、秦汉时代 3

四、魏晋南北朝及隋代 3

五、唐代 4

六、宋代 4

七、金元时代 5

八、明代 6

九、清代及民国 6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发展 7

第二章 妇女的生殖脏象 9

第一节 阴户 玉门 9

第二节 阴道 子门 9

第三节 胞宫 9

第三章 妇女的生理特点 11

第一节 妇女的生理基础 11

一、冲任督带四脉与胞宫 11

二、脏腑与胞宫 13

三、天癸的生理基础与作用 15

四、气血对胞宫的生理作用 16

第二节 妇女的特殊生理 16

一、月经 16

二、带下 20

三、妊娠 21

四、产育 22

第四章 妇女的病理特点 24

第一节 病因 24

一、淫邪因素 24

二、情志因素 24

三、生活因素 25

四、体质因素 25

第二节 病机 26

一、脏腑功能失常影响冲任为病 26

二、气血失调影响冲任为病 26

三、直接损伤胞宫影响冲任为病 28

第五章 妇科病的诊断要点 29

第一节 四诊要点 29

一、望诊 29

二、闻诊 31

三、问诊 31

四、切诊 32

附:妇科体格检查与辅助检查 33

一、妇科体格检查 33

二、辅助检查 36

第二节 辨证与证型 41

一、脏腑辨证简表 41

二、气血辨证简表 43

第六章 妇科病的治疗原则 44

第一节 补肾滋肾 44

一、补肾益气 44

二、滋肾养阴 44

三、温肾助阳 44

四、温阳行水 45

五、滋肾养肝 45

第二节 疏肝养肝 45

一、疏肝解郁 45

二、疏肝泄火 45

三、泻肝除湿 45

四、疏肝理脾 46

五、调肝补肾 46

六、养血柔肝 46

七、平肝潜阳 46

八、镇肝熄风 46

第三节 健脾和胃 46

一、健脾和胃 46

二、健脾养血 47

三、健脾益气 47

四、健脾扶阳 47

五、健脾利湿 47

六、健脾豁痰除湿 47

七、温中和胃 47

八、清热和胃 47

九、养阴和胃 47

第四节 调理气血 48

一、病在气分的,以治气为主,治血为佐 48

二、病在血分的,以治血为主,治气为佐 49

附:妊娠忌服药歌 50

第七章 预防与保健 51

第一节 月经期卫生 51

第二节 妊娠期卫生 51

第三节 临产护理与产时卫生 52

一、临产护理 52

二、产时卫生 52

第四节 产褥期与哺乳期卫生 52

一、产褥期卫生 52

二、哺乳期卫生 52

第五节 更年期卫生 53

各论 55

第一章 月经病 55

第一节 月经先期 55

一、气虚型 56

二、血热型 57

第二节 月经后期 58

一、肾虚型 59

二、血虚型 60

三、血寒型 60

四、气滞型 61

五、痰湿型 61

第三节 月经先后无定期 62

一、肾虚型 62

二、肝郁型 63

第四节 月经过多 63

一、气虚型 64

二、血热型 64

三、血瘀型 65

第五节 月经过少 66

一、肾虚型 66

二、血虚型 67

三、血寒型 67

四、血瘀型 67

第六节 经期延长 68

一、虚热型 69

二、气虚型 69

三、血瘀型 69

第七节 经间期出血 70

一、肾阴虚型 70

二、脾气虚型 71

三、湿热型 71

四、血瘀型 71

第八节 崩漏 72

一、肾虚型 73

二、脾虚型 74

三、血热型 75

四、血瘀型 75

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 76

第九节 闭经 79

一、肾虚型 80

二、脾虚型 81

三、血虚型 81

四、气滞血瘀型 82

五、寒凝血痰型 82

六、痰湿阻滞型 82

附:闭经的西医学诊治要点 83

第十节 痛经 85

一、肾气亏损型 86

二、气血虚弱型 87

三、气滞血瘀型 87

四、寒凝血瘀型 87

五、湿热蕴结型 88

第十一节 经行吐衄 89

一、阴虚肺燥型 89

二、肝经郁火型 89

第十二节 经行泄泻 90

一、脾气虚型 91

二、肾阳虚型 91

第十三节 经行发热 91

一、阴虚型 92

二、肝郁型 92

三、血瘀型 93

第十四节 经行乳胀 93

一、肝气郁滞型 94

二、胃虚痰滞型 94

第十五节 经断前后诸症 95

一、肾阴虚型 95

二、肾阳虚型 95

第二章 带下病 97

一、脾阳虚型 99

二、肾阳虚型 99

三、阴虚夹湿型 100

四、湿热下注型 100

五、湿毒蕴结型 101

附:慢性子宫颈炎 101

第三章 妊娠病 106

第一节 妊娠恶阻 106

一、胃虚型 107

二、肝热型 107

三、痰滞型 108

第二节 妊娠腹痛 109

一、血虚型 109

二、气郁型 110

三、虚寒型 110

附:异位妊娠 110

第三节 胎漏 112

一、肾虚型 112

二、气虚型 113

三、血热型 113

第四节 胎动不安 116

一、肾虚型 117

二、气虚型 118

三、血虚型 118

四、血热型 119

五、外伤型 119

第五节 滑胎 119

一、肾气亏虚型 120

二、气血两虚型 120

第六节 胎死不下 121

一、气血虚弱型 121

二、瘀血阻滞型 122

三、湿阳气机型 122

第七节 胎水肿满 123

一、脾气虚弱型 124

二、气滞湿郁型 124

第八节 妊娠肿胀 125

一、脾虚型 125

二、肾虚型 126

三、气滞型 126

第九节 妊娠心烦 127

一、阴虚火旺型 128

二、痰火内蕴型 128

三、肝经郁火型 128

第十节 妊娠眩晕 129

一、肝肾阴虚型 130

二、气郁阴虚型 130

三、气血虚弱型 130

第十一节 妊娠痫症 131

一、肝风内动型 132

二、痰火上扰型 132

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133

第十二节 妊娠咳嗽 137

一、阴虚型 137

二、痰饮型 138

第十三节 妊娠失音 138

一、肺阴亏虚型 139

二、肾阴不足型 139

第十四节 妊娠小便淋痛 140

一、阴虚津亏型 140

二、心火偏亢型 141

三、下焦湿热型 141

第十五节 胎位不正 141

一、气虚型 142

二、气滞型 142

第四章 临产病 144

第一节 难产 144

一、肾气虚弱型 145

二、气血虚弱型 145

三、气滞血瘀型 146

四、气滞湿郁型 146

第二节 胞衣先破 147

一、气血虚弱型 148

二、气滞血瘀型 148

第三节 胞衣不下 149

一、气虚型 149

二、血瘀型 150

三、寒凝型 150

第四节 子死腹中 150

一、气血虚弱型 151

二、气滞血瘀型 151

第五章 产后病 152

第一节 产后血晕 152

一、血虚气脱型 153

二、血瘀气逆型 153

第二节 产后腹痛 154

一、血虚型 154

二、血瘀型 155

第三节 产后痉症 155

一、阴血亏虚型 156

二、感染邪毒型 156

第四节 产后发热 157

一、感染邪毒型 158

二、外感型 159

三、血虚型 159

二、血瘀型 159

第五节 产后身痛 160

一、血虚型 160

二、血瘀型 161

三、外感型 161

第六节 恶露不绝 161

一、气虚型 162

二、血热型 162

三、血瘀型 163

第七节 产后小便不通 163

一、气虚型 163

二、肾虚型 164

三、气滞型 164

四、血瘀型 164

第八节 产后小便频数与失禁 165

一、气虚型 166

二、肾虚型 166

三、产伤型 166

第九节 缺乳 167

一、气血虚弱型 167

二、肝郁气滞型 167

第十节 乳汁自出 168

一、气血失摄型 168

二、肝经郁热型 169

附:回乳方 169

第六章 妇科杂病 170

第一节 不孕症 170

一、肾虚型 171

二、血虚型 172

三、肝郁型 172

四、血瘀型 173

五、痰湿型 173

第二节 子宫脱垂 174

一、气虚型 175

二、肾虚型 175

第三节 妇人腹痛 177

一、肾阳虚衰型 177

二、血虚失荣型 178

三、气滞血瘀型 178

四、寒湿凝滞型 178

五、湿热瘀结型 179

附:盆腔炎 179

一、急性盆腔炎 179

二、慢性盆腔炎 182

第四节 癥瘕 184

一、气滞型 185

二、血瘀型 185

三、痰湿型 186

四、毒热型 186

附:子宫肌瘤与卵巢肿瘤 187

一、子宫肌瘤 187

二、卵巢肿瘤 189

第五节 脏躁 193

一、心气不足型 194

二、心肾不交型 194

第七章 前阴病 195

第一节 阴痒 195

一、肝肾阴虚型 196

二、肝经湿热型 196

三、湿虫滋生型 196

附:阴道炎 197

一、滴虫性阴道炎 197

二、霉菌性阴道炎 198

三、非特异性阴道炎 199

四、老年性阴道炎 199

第二节 阴蚀 200

一、湿热型 201

二、寒湿型 201

第三节 阴痛 202

一、肝肾亏损型 202

二、肝郁气滞型 203

三、肝经湿热型 203

四、寒滞肝脉型 203

第四节 阴吹 204

一、气虚型 204

二、胃燥型 204

三、痰湿型 205

第八章 生理产科与计划生育 206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206

一、外生殖器与内生殖器 206

二、骨盆与骨盆底 206

三、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及其激素 209

四、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与月经 212

五、性周期的调节 213

第二节 妊娠生理与产前检查 215

一、受精与受精卵的着床和发育 215

二、胎儿发育 217

三、妊娠期母体的变化 219

四、妊娠诊断 220

五、产前检查 223

第三节 正常分娩 227

一、决定分娩的三因素 227

二、分娩机转 228

三、分娩的临床经过与处理 231

附:肛门检查方法 234

四、产褥期的临床表现与处理 238

第四节 避孕 240

一、工具避孕 240

二、药物避孕 243

第五节 人工流产(早期、中期) 245

一、负压吸官术和钳刮术 245

二、中期妊娠引产 246

第六节 输卵管绝育手术 247

一、输卵管结扎术 247

二、输卵管粘堵术 248

附:方剂索引 249

查看更多关于中医妇科学 修订版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