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漳浦县志

漳浦县志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历史地理

图书介绍

概述 1

大事记 10

卷一 建置第一章 建县沿革 59

第一节 隶属 59

第二节 境域 60

第二节 治所 61

第二章 行政区划 61

第一节 宋元时期区划 61

第二节 明代区划 62

第三节 清代区划 62

第四节 民国时期区划 64

第五节 新中国成立后区划 66

第三章 乡镇场辖属 77

第一节 镇辖属 77

第二节 乡、场辖属 83

卷二 自然环境 102

第一章 地质 102

第一节 构造 102

第二节 地层 103

第三节 岩石 105

第四节 矿藏 105

第二章 地貌 108

第一节 山脉 108

第二节 盆地与平原 111

第三节 海陆边缘 111

第三章 气候 115

第一节 四季特征 115

第二节 气象要素 116

第三节 气候分区 118

附:气象、物候谚语 119

第四章 水文 120

第一节 地表水 120

第二节 地下水 123

第三节 潮汐 124

第五章 土壤 125

第一节 母质 母岩 125

第二节 土壤类型与养分 125

第三节 土壤分布 126

第六章 植被 128

第一节 垂直分布 128

第二节 水平分布 130

第七章 野生动植物 130

第一节 植物 130

第二节 动物 131

第八章 灾异 133

第一节 旱灾 133

第二节 风灾 水灾 135

第三节 寒害 雹害 139

第四节 地震 山崩 140

第五节 异象 141

卷三 人口 144

第一章 人口迁徙 144

第一节 人口来源 144

第二节 人口迁出 144

第二章 人口数量与分布 145

第一节 人口数量 145

第二节 人口分布 149

第三章 人口构成 151

第一节 民族、姓氏构成 151

第二节 性别构成 152

第三节 年龄构成 152

第四节 文化构成 155

第五节 行业、职业构成 156

第四章 婚姻 家庭 157

第一节 婚姻状况 157

第二节 家庭规模 158

第五章 人口控制 158

第一节 组织机构 158

第二节 晚婚晚育 158

第三节 节制生育 159

第四节 优生优育 160

卷四 农业 163

第一章 生产条件 163

第一节 农业用地 163

第二节 劳动力 166

第三节 畜力 167

第四节 农业机具 168

第五节 农田基本建设 171

第六节 农业区划 172

第二章 生产关系变革 174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174

第二节 土地改革 174

第三节 农业互助合作 175

第四节 农村人民公社 177

第五节 全民所有制 178

第六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 180

第三章 粮食作物 181

第一节 水稻 182

第二节 甘薯 184

第三节 麦豆杂粮 185

第四章 油料作物 188

第一节 油料作物生产 188

第二节 油料品种 189

第三节 主要产地 190

第五章 经济作物与食用菌 190

第一节 茶叶 190

第二节 烟草 191

第三节 芦笋 192

第四节 玫瑰茄 192

第五节 麻类 193

第六节 蔬菜 194

第七节 药材 194

第八节 橡胶 195

第九节 食用菌 195

第六章 农技农艺 196

第一节 耕作制度 196

第二节 品种改良 197

第三节 栽培技术 200

第四节 植物保护 202

第七章 饲养业 205

第一节 畜禽饲养 205

第二节 品种改良 209

第三节 疫情防治 209

第四节 蜜蜂 211

第八章 农业机构 211

第一节 行政机构 211

第二节 事业机构 212

卷五 果蔗 214

第一章 果树 214

第一节 水果生产 214

第二节 基地建设 216

第三节 水果种类 219

第四节 名优水果 220

第五节 良种推广与栽培技术 222

第二章 甘蔗 223

第一节 甘蔗生产 223

第二节 主要品种 226

第三节 栽培技术 226

卷六 林业 229

第一章 森林资源 229

第一节 面积与蓄积量 229

第二节 树种 230

第三节 林业产品 232

第二章 山林权属 234

第一节 山林改革 234

第二节 山林入社 234

第三节 山林权属调整 235

第四节 林业“三定” 236

第五节 山林权纠纷处理 242

第三章 林木种植 244

第一节 采种育苗 244

第二节 植树造林 248

第三节 林业基地 253

第四章 林木管护 254

第一节 护林防火 254

第二节 病虫害防治 256

第三节 封山育林 257

第四节 以法治林 257

第五章 林业管理 259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59

第二节 采伐管理 261

第三节 育林基金管理 263

卷七 渔业 266

第一章 生产条件 266

第一节 水域 滩涂 266

第二节 劳动力 268

第三节 资金 269

第四节 渔船 271

第五节 渔具 272

第二章 海洋捕捞 273

第一节 作业方式 273

第二节 主要品种 275

第三节 产量 277

第三章 养殖 279

第一节 海水及滩涂养殖 279

第二节 淡水养殖 286

第四章 水产品购销加工 288

第一节 购销 288

第二节 加工 289

第五章 渔业体制与管理 291

第一节 渔业体制 291

第二节 管理机构 292

第三节 渔政管理 295

卷八 水利 298

第一章 提水工程 298

第一节 水井 298

第二节 机(电)灌站 298

第二章 蓄水工程 299

第一节 池塘 299

第二节 小型水库 299

第三节 中型水库 305

第三章 引水工程 308

第一节 朝阳渠 308

第二节 堰坝 308

第三节 桥闸 308

第四章 防洪排涝工程 310

第一节 溪流治理 310

第二节 海堤整治 311

第五章 抗旱抗洪 311

第一节 抗旱 311

第二节 抗洪 313

第六章 水利管理 315

第一节 机构 315

第二节 工程管理 315

第三节 灌溉管理 316

第四节 综合经营 317

卷九 工业 320

第一章 所有制 320

第一节 个体私营 320

第二节 公私合营 321

第三节 国营 321

第四节 集体 322

第二章 门类 324

第一节 采矿 324

第二节 制盐 326

第三节 电力 327

第四节 冶金铸造 332

第五节 机械五金 333

第六节 建筑材料 334

第七节 化工 335

第八节 食品加工 336

第九节 服装制鞋 341

第十节 造纸印刷 342

第十一节 竹木制品 343

第十二节 陶瓷 344

第十三节 其它 345

第三章 名优特产品 348

第一节 传统名产 348

第二节 优新产品 349

第四章 管理 351

第一节 管理体制 351

第二节 管理机构 352

第三节 企业管理 353

第四节 安全管理 354

第五节 技术与质量管理 355

第六节 财产管理 356

第七节 供销管理 357

第八节 财务管理 358

第九节 经营责任制 359

卷十 乡镇企业 360

第一章 经营体制 360

第一节 乡镇办企业 360

第二节 村办企业 361

第三节 联办企业 361

第四节 个体私营企业 362

第二章 企业门类 362

第一节 工业企业 362

第二节 农业企业 367

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 369

第四节 建筑企业 369

第五节 商业、饮食服务业 370

第三章 经营管理 37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71

第二节 生产管理 372

第三节 技术管理 376

第四节 劳动管理 376

第五节 财务管理 377

第六节 收益分配 378

卷十一 交通 380

第一章 陆路 380

第一节 驿道 380

第二节 古道 380

第三节 公路 381

第四节 桥梁 386

第二章 水路 391

第一节 内河航道 391

第二节 海洋航线 391

第三节 渡口 392

第四节 码头 392

第三章 客货运输 394

第一节 陆路运输 394

第二节 水路运输 397

第四章 交通运输管理 400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00

第二节 航政管理 401

第三节 路政管理 402

第四节 运输管理 404

第五节 交通监理 406

卷十二 邮电 408

第一章 机构 408

第一节 驿铺 408

第二节 民间信局 409

第三节 邮政局(所) 409

第四节 电信局(所) 410

第五节 邮电局(所) 410

第二章 邮政 411

第一节 业务 411

第二节 邮运与投递 416

第三章 电信 419

第一节 电报 419

第二节 电话 420

第四章 企业管理 423

第一节 业务管理 423

第二节 技术质量管理 424

第三节 财务管理 426

卷十三 商业 427

第一章 所有制 427

第一节 私营个体商业 427

第二节 国营商业 428

第三节 集体商业 429

第四节 公私合营、联营商业 430

第二章 商品经营 430

第一节 网点 430

第二节 商品购进 432

第三节 商品销售 434

第四节 烟草专营 442

第五节 商品储运 443

第三章 饮食服务 444

第一节 饮食业 444

第二节 服务业 444

第四章 商业管理 445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45

第二节 业务管理 446

卷十四 粮油经营 449

第一章 粮油市场 449

第一节 民营粮油市场 449

第二节 国营粮油购销网点 450

第二章 粮油购销 451

第一节 粮食征购 451

第二节 油料统购 453

第三节 粮食统销 454

第四节 食油统销 458

第五节 议购议销 459

第三章 粮油储运 460

第一节 仓储 460

第二节 调运 462

第四章 管理 464

第一节 管理机构 464

第二节 市场管理 465

第三节 票证管理 466

第四节 营业管理 467

卷十五 供销合作 469

第一章 机构 469

第一节 民国时期合作社 469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供销合作社 470

第二章 业务经营 477

第一节 农副土特产品收购 477

第二节 生产资料购销 480

第三节 生活资料购销 484

第四节 废旧物资回收 487

第五节 扶持生产 488

第三章 经营管理 490

第一节 民主管理 490

第二节 业务管理 492

卷十六 对外、对港台经济贸易第一章 口岸 496

第一节 港口 496

第二节 货运监管 497

第三节 税费征收 497

第四节 查缉走私 498

第二章 贸易 499

第一节 出口商品 499

第二节 出口商品基地 505

第三节 进口商品 507

第四节 对台小额贸易 508

第三章 经济技术合作 508

第一节 “三资”企业 508

第二节 “三来一补” 509

第三节 劳务合作 511

第四节 对外技术援助 512

第四章 机构 512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 512

第二节 经贸业务机构 512

第三节 海关派出机构 513

卷十七 城乡建设 514

第一章 县城建设 514

第一节 古城池 514

第二节 街巷 515

第三节 房屋建设 517

第四节 供水 排水 街灯 518

第五节 园林绿化 519

第二章 乡(镇)村建设 521

第一节 集镇建设 521

第二节 村庄建设 525

第三章 建筑业 526

第一节 建筑企业 526

第二节 设计 527

第三节 建筑技术 528

第四节 建筑设备 528

第五节 建筑材料 529

第四章 环境保护 529

第一节 污染源调查 529

第二节 污染治理 530

第五章 建设管理 532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32

第二节 规划管理 532

第三节 房地产管理 533

第四节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 536

卷十八 财税 审计第一章 管理体制 537

第一节 财政管理体制 537

第二节 税收管理体制 539

第二章 财政收支 540

第一节 财政收入 540

第二节 财政支出 541

第三章 赋税 547

第一节 农渔业税 547

第二节 工商业税 550

第三节 地方各税 556

第四节 特定税种 562

第四章 财税管理 563

第一节 管理机构 563

第二节 财政管理 564

第三节 税务管理 568

第五章 审计 571

第一节 审计机构 571

第二节 审计监督 571

卷十九 金融 575

第一章 金融机构 575

第一节 当铺 钱庄 575

第二节 银行分支机构 575

第三节 信用合作社 577

第四节 保险公司 578

第二章 货币 578

第一节 流通币种 578

第二节 货币管理 582

第三章 存款与储蓄 586

第一节 存款 586

第二节 储蓄 589

第三节 清偿解放前存款 591

第四章 信贷 592

第一节 民间借贷 592

第二节 农业贷款 593

第三节 工商贷款 594

第四节 基本建设贷款 597

第五节 信托贷款 598

第六节 信用合作贷款 598

第五章 代理业务 599

第一节 国库 599

第二节 债券 601

第六章 保险 603

第一节 国内保险 603

第二节 涉外保险 605

卷二十 计划 统计第一章 国民经济计划管理 608

第一节 管理机构与体制 608

第二节 计划编制与执行 609

第三节 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管理 612

第四节 物资分配计划管理 613

第二章 经济结构 614

第一节 社会生产结构 614

第二节 农业内部结构 617

第三节 工业内部结构 618

第三章 国民经济统计管理 620

第一节 管理机构与体制 620

第二节 年度综合统计 621

第三节 专项普查统计 622

第四节 抽样调查统计 623

卷二十一 工商行政、物价、计量标准管理第一章 工商行政管理 628

第一节 集市设置与建设 628

第二节 市场管理 630

第三节 查处走私和投机倒把 632

第四节 个体工商户管理 634

第五节 企业登记管理 636

第六节 经济合同管理 638

第七节 商标广告管理 639

第二章 物价管理 641

第一节 商品价格 641

第二节 物价指数与商品比价 645

第三节 物价检查监督 649

第三章 计量标准管理 651

第一节 计量管理 651

第二节 标准化管理 652

第四章 管理机构 654

第一节 工商行政管理局 654

第二节 市场管理委员会 654

第三节 物价管理委员会 655

第四节 标准计量所 655

卷二十二 政党 656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漳浦地方组织 656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党组织及其活动 656

第二节 中共漳浦县委员会 659

第三节 历次党的代表大会 661

第四节 组织建设 664

第五节 宣传教育 669

第六节 纪律检查 672

第七节 统一战线 674

第八节 县委重大领导活动 676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漳浦地方组织 680

第一节 县区组织 680

第二节 主要活动 682

第三章 其它党派组织 685

第一节 国民党漳浦县党部 685

第二节 统一党漳浦县筹备处 685

第三节 民主党漳浦县筹备处 686

第四节 共和党漳浦县党部 686

第五节 民社党漳浦县党部 686

第六节 中国青年党漳浦县筹建机构 686

卷二十三 人大 政府 政协第一章 唐至清行政机构 688

第一节 唐至元行政机构 688

第二节 明至清行政机构 689

第二章 民国政府 697

第一节 县公署、县政府 697

第二节 主要政务活动 698

第三节 基层行政机构 701

第四节 乡镇民代表会 701

附:县参议会 国大代表 702

第三章 苏区政府 702

第一节 县苏维埃政府 702

第二节 区、乡苏维埃政府 703

第四章 人民代表会议 703

第一节 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703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705

第三节 县人大常委会 709

第四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711

第五章 县人民政府 712

第一节 领导机构 712

第二节 政府办事机构 715

第三节 基层行政机构 718

第四节 主要政务 718

第六章 人民政协 724

第一节 历届委员会 724

第二节 机构设置 727

第三节 主要活动 727

卷二十四 群众团体第一章 工人组织 730

第一节 民国时期工会组织 730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工会组织 731

第二章 农民组织 735

第一节 农民协会 735

第二节 贫下中农协会 737

第三章 青少年组织 738

第一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 738

第二节 少年先锋队 741

第四章 妇女组织 742

第一节 妇女会 742

第二节 妇女联合会 743

第五章 工商业者组织 748

第一节 商会 748

第二节 工商业联合会 749

第三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 750

第六章 其他组织 751

第一节 归国华侨联合会 751

第二节 县科学技术协会 752

第三节 县文学艺术联合会 752

第四节 县农村卫生协会 753

第五节 县红十字会 754

卷二十五 公安司法第一章 公安 755

第一节 机构 755

第二节 打击反革命 757

第三节 打击刑事犯罪 759

第四节 治安行政管理 761

第五节 出入境管理 766

第六节 消防 767

第七节 道路交通管理 768

第二章 检察 769

第一节 机构 769

第二节 刑事检察 770

第三节 法纪检察 772

第四节 经济检察 773

第五节 监所检察 774

第六节 控告申诉检察 774

第三章 审判 776

第一节 机构 776

第二节 刑事审判 777

第三节 民事审判 778

第四节 经济审判 779

第五节 执行 779

第六节 复查 779

第四章 司法行政 780

第一节 机构 780

第二节 法制宣传 780

第三节 调解 782

第四节 公证 782

第五节 律师 784

卷二十六 民政 785

第一章 拥军 优抚 785

第一节 拥军 785

第二节 优待 786

第三节 抚恤 788

第四节 英烈褒扬 789

第二章 安置 790

第一节 复退军人安置 790

第二节 归侨安置 791

第三节 移民安置 791

第三章 救济 扶贫 792

第一节 自然灾害救济 792

第二节 困难救济 795

第三节 扶贫 796

第四章 社会福利 797

第一节 孤寡老人福利 797

第二节 残疾人福利 798

第三节 民政福利事业 798

第五章 老区建设 800

第一节 老区分布 800

第二节 老区扶建 802

第六章 少数民族事务 804

第一节 恢复畲族成份 804

第二节 设置畲族乡、村 805

第三节 扶助畲族乡 805

第七章 其他民政事务 806

第一节 婚姻登记 806

第二节 地名管理 807

第八章 管理机构 807

第一节 民政管理机构 807

第二节 老区建设管理机构 808

第三节 支前机构 808

卷二十七 劳动人事第一章 职工队伍 809

第一节 工人 809

第二节 干部 813

第二章 工资 福利 817

第一节 工资 817

第二节 奖金 820

第三节 福利 821

第四节 劳动保护 824

第三章 管理 825

第一节 编制管理 825

第二节 工人管理 829

第三节 干部管理 832

第四节 离休、退休、退职管理 837

第四章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839

第一节 动员 安置 839

第二节 招工、招干和其他安排 839

卷二十八 军事 841

第一章 兵役 841

第一节 募兵制 841

第二节 征兵制 841

第三节 志愿兵役制 842

第四节 义务兵役制 842

第五节 义务兵和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 843

第二章 驻军 843

第一节 唐至清时期驻军 843

第二节 民国时期驻军 845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驻军 845

第三章 地方武装 军事机关 846

第一节 地方武装 846

第二节 军事机关 847

第四章 民兵 防空 848

第一节 组织建设 848

第二节 民兵活动 849

第三节 民兵代表大会 849

第四节 防空 850

第五章 重要兵事 850

第一节 陈政、陈元光出征建州县 850

第二节 抗元斗争 851

第三节 戚继光入浦平倭寇 851

第四节 郑芝龙袭扰漳浦 851

第五节 郑芝龙征剿刘香 852

第六节 古雷岛上痛击荷兰殖民者 852

第七节 郑成功抗清战事 852

第八节 清代农民起义 853

第九节 黄桃反军阀起义 855

第十节 臧致平部下洗劫漳浦城 855

第十一节 “乡约”之战 856

第十二节 攻打“讨逆军” 856

第十三节 抗日战事 856

第十四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 857

第十五节 剿匪战斗 859

卷二十九 教育 861

第一章 官学 社学 书院 私塾 861

第一节 官学 社学 861

第二节 书院 861

第三节 私塾 义学 862

第二章 幼儿教育 863

第一节 幼儿园(班)设置 863

第二节 幼儿教养 864

第三章 小学教育 864

第一节 学校设置 864

第二节 学制 课程 867

第三节 德育 教学 867

第四节 勤工俭学 869

第四章 中学教育 869

第一节 学校设置 869

第二节 学制 课程 871

第三节 德育 教学 872

第四节 勤工俭学 873

第五章 中等专业职业教育 874

第一节 师范教育 874

第二节 职业教育 875

第六章 成人教育 876

第一节 农民业余教育 876

第二节 职工业余教育 878

第三节 干部业余教育 879

第四节 函授与广播电视教育 880

第五节 自学考试 880

第七章 教师 881

第一节 素质 881

第二节 待遇 884

第三节 进修 培训 886

第八章 管理 88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887

第二节 管理体制 888

第三节 经费管理 890

第四节 校舍与教学设备 893

卷三十 科学技术 896

第一章 机构 队伍 896

第一节 科研机构 896

第二节 学术团体 897

第三节 四级农科网 901

第四节 科技队伍 901

第二章 科普活动 902

第一节 科技宣传 902

第二节 科技咨询 903

第三节 科技培训 903

第三章 科技研究与推广应用 905

第一节 农业科技 905

第二节 渔业科技 909

第三节 工业科技 909

第四节 气象、地震科技 909

第五节 科技成果 910

第四章 管理 912

第一节 管理机构 912

第二节 项目管理与成果评选 912

卷三十一 文化 915

第一章 文学艺术 915

第一节 文学 915

第二节 艺术 919

第二章 群众文化 926

第一节 文化馆(站) 926

第二节 娱乐场所 927

第三节 文化艺术团体 928

第三章 报刊 广播 929

第一节 报刊 929

第二节 广播 930

第四章 电影 电视 931

第一节 电影 931

第二节 电视 录像 932

第五章 图书 史志 档案 933

第一节 图书 933

第二节 史志 934

第三节 档案 935

第六章 管理 936

第一节 管理机构 936

第二节 文化市场管理 936

卷三十二 文物 名胜第一章 古代文物 937

第一节 古遗址 937

第二节 古建筑 940

第三节 古墓 948

第四节 石刻 950

第五节 石雕 岩画与造像 955

第二章 革命文物 956

第一节 革命遗址 956

第二节 革命标语 956

第三节 革命纪念建筑 957

第三章 文物保护 957

第一节 文物普查与发掘 957

第二节 文物征集 958

第三节 文物修补与保护 958

第四节 馆藏文物 960

第四章 名胜 961

第一节 梁山 961

第二节 灶山 961

第三节 海云山 962

第四节 海月岩 962

第五节 东罗岩 963

第六节 园林景区 963

第五章 机构 964

第一节 管理机构 964

第二节 事业单位 965

卷三十三 华侨 浦台关系第一章 华侨 967

第一节 出国 967

第二节 华侨分布 968

第三节 华侨从业 969

第四节 社团 972

第五节 爱国活动 973

第六节 捐办故乡公益事业 974

第七节 侨汇 976

第八节 侨务 976

第二章 浦台关系 978

第一节 赴台开发传衍 978

第二节 从业及社团活动 983

第三节 谒祖探亲交往 984

第四节 经济交流 986

第五节 台湾事务 987

卷三十四 医药卫生第一章 机构 队伍 988

第一节 医疗卫生机构 988

第二节 队伍 991

第二章 卫生 防疫 993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 993

第二节 公共卫生 994

第三节 疫病防治 997

第四节 恶性肿瘤调查 1000

第三章 妇幼保健 1001

第一节 新法接生 1001

第二节 妇科病查治 1001

第三节 幼儿保健 1002

第四章 医疗技术与设备 1002

第一节 医疗技术 1003

第二节 医疗设备 1004

第五章 药物 1005

第一节 地产药材 1005

第二节 药材生产 1006

第六章 管理 1008

第一节 管理机构 1008

第二节 医政管理 1008

第三节 药政管理 1009

卷三十五 体育 1011

第一章 民间传统体育 1011

第一节 武术 1011

第二节 弈棋 1012

第三节 龙舟竞赛 1012

第四节 游泳 1013

第五节 舞龙 弄狮 1013

第六节 其它 1014

第二章 群众体育 1014

第一节 职工体育 1014

第二节 农民体育 1015

第三节 老年人体育 1016

第三章 学校体育 1017

第一节 幼儿园体育 1017

第二节 中小学体育 1018

第三节 少体校体育 1020

第四章 体育竞赛 1021

第一节 县体育运动会 1021

第二节 参加地(市)级体育比赛 1022

第三节 参加省级体育比赛 1024

第四节 参加全国、华东区体育比赛 1027

第五节 参加国际体育比赛 1029

第五章 体育人才 1030

第一节 人才输送 1030

第二节 国家等级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 1031

第六章 机构 设施 1032

第一节 机构 1032

第二节 场地设施 1033

卷三十六 民俗 宗教第一章 岁时习俗 1034

第一节 传统节日 1034

第二节 时令习俗 1037

第二章 生活习俗 1038

第一节 穿戴习俗 1038

第二节 饮食习俗 1040

第三节 起居习俗 1042

第四节 行旅习俗 1043

第五节 娱乐习俗 1044

第三章 行业习俗 1044

第一节 农事习俗 1044

第二节 工商习俗 1045

第三节 渔业习俗 1045

第四节 从师习俗 1046

第四章 婚丧喜庆习俗 1046

第一节 婚嫁习俗 1046

第二节 丧葬习俗 1048

第三节 生育习俗 1049

第四节 喜庆习俗 1050

第五章 人际礼俗 1050

第一节 称谓习俗 1050

第二节 交际礼俗 1051

第六章 社会风尚 1052

第一节 尊老恤孤 1052

第二节 拾金不昧 1052

第三节 舍己为人 1052

第四节 热心公益 1053

第五节 勤俭持家 1053

第七章 宗教 1054

第一节 佛教 1054

第二节 道教 1054

第三节 基督教 1055

第四节 天主教 1057

卷三十七 方言 1060

第一章 语言 1060

第一节 音系 1060

第二节 连读变调 1061

第三节 文白异读 1062

第四节 内部差异 1063

第五节 漳浦话与普通话语音比较 1064

第六节 标音举例 1064

第七节 同音字表 1065

第二章 词汇 1083

第一节 词汇特点 1083

第二节 常用词汇 1084

第三章 语法 1091

第一节 词尾 1091

第二节 代词 1092

第三节 常用句型 1094

第四章 谚语与歇后语 1095

第一节 谚语 1095

第二节 歇后语 1096

卷三十八 人物 1099

第一章 人物传 1099

第二章 烈士英名录 1158

第三章 人物表 1178

第一节 进士名表 1178

第二节 举人名表 1184

第三节 籍外职官名表 1191

第四节 省级及其以上单位表彰人物(已知)名表 1207

第五节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名表 1210

第六节 县内工作的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名表 1216

附录 1220

一、中共漳州市委、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漳浦县党政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 1220

二、绥安工业开发区简介 1224

《漳浦县志》编纂始末 1229

查看更多关于漳浦县志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