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方志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1
第二节 方志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4
第三节 方志学的性质 7
第四节 方志学历史遗产的批判与继承 14
第二章 方志的类别与作用 24
第一节 方志的名称 24
第二节 方志的类别 27
第三节 方志的学术地位及其作用价值 32
第三章 方志发展史略 37
第一节 方志的起源 37
第二节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方志的初步发展 39
第三节 隋唐宋元时期方志的进一步发展 41
第四节 明清时期方志的兴盛 46
第五节 民国时期方志的编修 57
第四章 方志学理论的研究与发展 60
第一节 古代方志理论初探 60
第二节 章学诚的方志学主张 63
第三节 近代方志学理论研究 75
第四节 梁启超、鲁迅与地方志 88
第五章 新中国方志编纂情况与方志研究工作 97
第一节 新中国方志编纂情况 97
第二节 新中国方志理论研究工作 98
第六章 地方志书的体例 103
第一节 地方志书体例的构成 103
第二节 地方志书体例的类型 107
第三节 拟制志书体例应注意的问题 111
第七章 新方志的编写(上) 116
第一节 编纂地方志书的目的与意义 116
第二节 编纂地方志书的组织与任务 118
第三节 编纂地方志书的指导思想 119
第四节 编纂地方志书的原则与方法 124
第八章 新方志的编写(中) 137
第一节 《大事记》的编写 137
第二节 专业志的编写 145
第三节 《地理志》与《地名志》的编写 154
第四节 《经济志》的编写 162
第五节 《农业志》的编写 165
第六节 《文物志》的编写 169
第七节 《人物志》的编写 175
第九章 新方志的编写(下) 185
第一节 志书的《序言》、《凡例》与《概述》 185
第二节 志书的图表、文体及技术要求 198
第三节 志书的修订、审查与出版 206
第十章 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利用 209
第一节 资料的收集 209
第二节 资料的整理工作 220
第三节 资料的考证和鉴别工作 226
第四节 资料的利用 232
第五节 方志与档案的关系 243
第十一章 城市志、乡镇志与厂矿志的编写 262
第一节 城市志的编写 262
第二节 乡、镇志的编写 272
第三节 厂矿企业史志的编写 277
第十二章 旧志整理 283
第一节 现存历代方志情况 284
第二节 旧志整理情况 285
- 《北京社会函授大学教材 方志学引论》胡惠秋,刘光禄编著 1989
- 《新编方志引论》何成顶主编 1990
- 《华西大学图书馆四川方志目录》林名均编著 1951
- 《郑州大学图书馆藏地方志目录》郑州大学图书馆编 1983
- 《河北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 20》河北大学图书馆编 2011
- 《河北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 15》河北大学图书馆编 2011
- 《河北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 17》河北大学图书馆编 2011
- 《河北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 19》河北大学图书馆编 2011
- 《河北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 16》河北大学图书馆编 2011
- 《河北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 9》河北大学图书馆编 2011
- 《清代诗文集汇编 687 笠杖集 补勤诗存 勤余文牍 补勤诗存续编 勤余文牍续编 学稼草堂诗草 宝帚诗略 面城楼集钞 刘光禄遗稿》《清代诗文集汇编》编纂委员会编 2010
- 《北京社会函授大学教材 方志学引论》胡惠秋,刘光禄编著 1989
- 《谢光禄集 卷全》谢庄著 2222
- 《光禄坊三号》陈永和著 2018
- 《施公案 刘公案》佚名著 1993
-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谢光禄集》(明)张溥编 1879
-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颜光禄集》(明)张溥编 1879
-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傅光禄集》(明)张溥编 1879
- 《光禄太卿 积公派下 余氏族谱》福建仙游度尾余氏族谱第八次编修委员会编 2004
- 《光禄寺则例 钦定宗室觉罗律例 第2册》故宫博物院编 2000
- 《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管益忻主编 1998
- 《北京燕山期火山地质及火山岩》鲍亦冈等著 1995
- 《燕山新话 北京市杂文学会会员作品选》李庚辰主编 1989
- 《燕山夜话》邓拓著 2010
- 《走系统优化内涵发展之路 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基本经验》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编著 1991
- 《中原音韵问奇集 燕山丛录》周建设主编;冯蒸,于润琦副主编 2015
- 《企业改革与“生命线” 中国石化集团北京燕山石化有限公司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与实践》王玉英主编 2000
- 《当代北京石油化工史话》当代北京编辑部编;刘金海著 2014
- 《燕山情 陈启鸿》张士功著 2006
- 《中国地理百科 燕山山脉》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编著;杨艳玮撰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