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国财政改革20年

中国财政改革20年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经济

  • 购买点数:14
  • 作 者:何盛明主编
  • 出 版 社: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534817544
  • 标注页数:437 页
  • PDF页数:474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20年来财政职能的调整变化 1

目录 1

一、“分权式”改革阶段(1978-1993年) 2

二、“转制式”改革阶段(1994年以后) 4

第二节 20年来财政改革与发展中的经验教训 6

一、应从战略高度来考虑财政职能的定位 6

二、政府宏观调控“两条腿走路,总比一条腿走路要好” 6

三、借鉴国际经验,正确处理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7

第三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职能定位 8

一、市场经济对财政的基本要求:从“弥补市场”到“功能财政” 9

二、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对我国财政的特殊要求:满足政府完成“工业化”和“市场化”历史重任的需要 10

一、完善税制体系,健全征管体制 12

第四节 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财税管理体制 12

二、合理界定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明确收支范围,建立起真正的分税制分级财政管理体制 13

三、规范政府支出,实现政府支出管理的程序化和法制化 14

四、建立健全财政投融资体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14

第二章 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 16

第一节 以“包干”为特征的财政体制改革与调整 16

一、财政体制改革的沿革 16

二、包干体制的总体评价 24

第二节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29

一、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 29

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 31

三、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 32

四、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 35

五、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 37

一、分税制财政体制实施之初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体系 38

第三节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初步完善 38

二、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的出台与初步完善 41

三、转移支付制度的近期规范 48

第三章 预算管理 52

第一节 复式预算制度 52

一、我国实行复式预算的意义和作用 53

二、我国现行复式预算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54

三、进一步改进我国复式预算制度,完善预算编制方法的基本思路 57

第二节 国家金库 60

一、什么是国家金库 60

二、我国国库的分级 61

三、国库的职责权限 61

五、国库工作必须依法管理 62

四、关于库款的支配权 62

第三节 预算外资金管理 64

一、预算外资金的概念 64

二、预算外资金的性质 66

三、预算外资金的形成和发展 67

四、目前预算外资金的构成 72

五、预算外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73

六、预算外资金的规范化管理 75

第四章 财务管理体制 86

第一节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制 86

一、国家与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改革 87

二、对国有企业全面推行利改税 95

三、在利改税的基础上推行与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 104

四、进行税利分流的改革试点 106

五、实行新税制改革 108

六、新企业财务制度改革 110

第二节 商业、粮食企业财务管理 126

一、支持外贸发展 127

二、加强粮食财务体制改革,促进粮食生产和流通 131

第三节 改革金融财务体制,促进金融事业发展 141

一、运用各项政策支持金融事业发展 141

二、改革金融财务制度 144

第四节 改革农业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150

一、改革和完善财务包干办法 151

二、推行新的企业财务制度 157

一、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管理体制沿革 165

第五节 改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 165

二、加强基本建设支出预算和专项资金拨款管理 171

三、改革与发展地质勘探财务拨款工作 175

第六节 改革外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促进对外经济合作事业发展 177

一、对外经济合作企业简况和业务特点 177

二、1992年以前对外经济合作企业优惠政策和财务管理 179

三、对外经济合作企业财务制度改革 180

第七节 文教行政财务改革 184

一、逐步推行文教行政经费预算管理办法的改革 184

二、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186

三、行政事业单位收入与支出实现了统一管理 188

四、财政资金对事业单位的供给范围得到初步规范 189

五、支出管理改革逐步深化,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提高 189

第八节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191

一、推进了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行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社会统筹 192

二、建立了国有企业职工失业保险制度,实行了失业保险基金统筹办法 194

三、推进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促进卫生事业的稳定发展 195

四、在较为富裕的农村地区,逐步实行了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恢复和发展了合作医疗制度 196

五、在工伤保险、女工生育保险以及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等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7

第五章 会计管理 200

第一节 会计工作的恢复整顿阶段(1978-1984年) 201

一、财务会计工作的全面整顿和综合治理 202

二、恢复总会计师制度,建立会计职称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的社会地位,加强企业财会机构建设 203

三、恢复或建立各方面的财会制度,规范企业的财务会计核算工作 205

四、恢复注册会计师制度,促进我国的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 207

五、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工作得到加强,会计管理向企业管理的各环节各方面渗透 208

六、加强会计理论研究,提高我国的会计理论水平 209

第二节 会计改革的全面展开阶段(1985-1992年) 210

一、制定和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211

二、改革会计核算规范,制定中国的会计准则 212

三、改革总会计师制度和会计职称制度 214

四、实行会计证管理制度,加强会计人员的管理 215

五、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促进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216

第三节 会计改革走向规范不断完善阶段(1992-1998年) 218

一、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 219

二、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 221

三、具体准则的主要内容、工作机构、工作程序、体例结构和初步成果 222

四、制定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224

五、中国独立审计准则的制定与发布 226

第四节 会计电算化管理 227

第六章 税收制度 235

一、1978-1993年的税制改革 236

第一节 税制改革综述 236

二、1994年的税制改革 243

第二节 流转税制的改革 247

一、流转税体系的建立 247

二、流转税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250

第一节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252

一、产权问题的提出 252

三、1994年流转税制的改革 254

四、1994年税制改革后流转税政策的进一步调整 259

第三节 所得税制的改革 262

一、内资企业所得税制的建立与完善 262

二、外资企业所得税制的建立和完善 268

三、个人所得税制的建立和完善 270

第四节 其他税种的建立与改革 274

一、资源税制的建立和完善 274

二、土地税的建立和完善 276

三、城市维护建设税 279

四、两种房产税和契税 280

五、两种车船使用税 282

六、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283

七、印花税 284

八、农(牧)业税的改革 285

九、关税制度的改革 289

十、1994年税制改革中取消和下放权限的税种 293

第七章 税收征收管理 296

第一节 税收管理体制的改革 296

一、税收管理体制的改革与调整 296

二、分税制实施后的税收管理体制 301

第二节 税收征收管理的改革 304

一、税收征管制度的恢复和发展 305

二、税收征管方式的改革 314

三、税收征管新模式的建立 317

一、税务机构的调整 322

第三节 税务机构的改革 322

二、分税制实施后税务机构的改革 323

第八章 政府债务管理 325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国债规模总体上呈迅速增长态势 326

一、政府年度举债规模的发展变化 326

二、政府债务余额的滚动式增长 328

三、怎样看待国债规模的增长 329

第二节 面向市场化的国债发行 330

一、国债发行从行政性摊派向市场性销售的逐步转化 331

二、国债结构面向市场日趋合理 333

第三节 国债流通交易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338

一、国债现货市场的发展及其趋势 339

二、国债回购和国债期货交易 342

三、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将会进一步规范和活跃国债流通市场 344

第四节 国家外债有潜在风险,但其规模仍在合理界限之内 344

第五节 到期债务日益扩大,财政负累不容忽视 348

第九章 国有资产管理 352

二、国有资产专职管理及其制度建立 354

三、理顺国家与企业产权关系的改革 356

第二节 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及其主要工作 358

一、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职能 358

二、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主要工作 362

三、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与财政工作的关系 366

第三节 国有资产管理法制建设 367

一、国有资产管理法制建设的依据 368

二、国有资产管理法制建设的主要内容 369

三、国有资产管理法制建设的发展方向 371

第四节 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 372

一、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372

二、国有资产监督体系 374

三、国有资产营运体系 375

第十章 财政法制 376

第一节 财政立法 376

一、预算管理法规 377

二、税收法规 380

三、国有资产管理法规 382

四、财务管理法规 383

五、会计法规 385

六、财政监督法规 386

第二节 财政法规监督检查制度 387

一、建立财政法规实施情况的报告制度和财政法制员联络制度 387

二、建立地方财政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制度 388

第三节 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条例 389

一、积极做好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条例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390

二、依法审理财政行政复议案件,做好应诉工作 393

第四节 财政法制宣传教育 395

一、财政“二五”法制宣传教育 396

二、财政“三五”法制宣传教育 403

一、建立财政法制机构,充实法制干部 406

第五节 财政法制建设的基础工作 406

二、制定立法工作规则,规范财政立法活动 407

三、全面清理财政法规,保证财政法规之间协调一致 409

四、汇编现行有效的财政法规 411

五、建立国家财政法规数据库 412

六、培训财政法制干部,提高干部素质 414

第十一章 财政管理的现代化 416

第一节 理财观念的转变 417

一、在理财范围上,改变过去只局限于国有企业观念,树立国家财政面向全社会理财的观念 417

二、由过去较多地对企业的微观管理转变为对国民经济的宏观管理为主 418

三、由就财政论财政的理财思维,到全面树立起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财政工作根本任务的观念 419

四、在财政分配形式上,实现由过去单纯的无偿分配向无偿分配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方向转变 420

第二节 财政管理机制和方法的现代化 420

一、财政管理机制现代化——由人治和高度集中向民主与法制原则的转变 421

二、财政管理从经验型方法为主到科学制度化的转变 422

三、改变过去运用单一、孤立的管理工具和手段的做法,在财政管理中强调综合运用相互协调的工具与手段 423

第三节 财政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426

一、财政部计算中心的成立和发展 426

二、全国财税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 427

第四节 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培养 431

一、财政系统学历教育的迅速发展,使高学历干部比重大大提高 432

二、适应财政管理工作发展要求,开展多层次的在岗培训和继续教育 433

第五节 进一步实现我国财政管理现代化 434

一、存在的问题 434

二、进一步实现财政管理现代化的几点建议 435

后记 437

查看更多关于中国财政改革20年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