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六朝道教古灵宝经的历史学研究

六朝道教古灵宝经的历史学研究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哲学宗教

  • 购买点数:22
  • 作 者:刘屹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32587490
  • 标注页数:806 页
  • PDF页数:819 页
图书介绍:国际道教学界有关灵宝经的研究,已长达近半个世纪,但在一些基本问题上,一些重要学者之间仍不能取得一致的意见。主要原因是国外学者阅读中文原始材料有天然的弱势。此前中国学者参与程度较低,而参与其中的部分中国学者,仍然摆脱不了对国外权威学者的盲从和盲信。《六朝道教古灵宝经的历史学考察》充分发挥了中国学者研读基本文献的优长,针对国际道教学界围绕古灵宝经的一系列争论,提出中国学者自己的看法,可算是中国学者对国际道教学界灵宝经研究长期争议问题的一个正式回应。本书是一部严谨、规范、诚实、厚重的著作,除具体解决古灵宝经出世历程等问题,还有维护中国学者在国际道教研究领域话语权的作用。而本书解决古灵宝经研究这一学术难题的经验和启示,将不仅有益于古灵宝经研究,甚至道教研究,更不失为当下的中国学术研究,如何真正理解和吸收国外学者研究成果,推进自身研究进展的典型范例。全书篇章结构如下:《绪论》探讨古灵宝经硏究的意义;《序篇》梳理古灵宝经硏究学术史 ;《上篇》讨论了两个古灵宝经研究的基础问题,即敦煌本佚名“灵宝经义疏”(P.2861.2+2256)研究、“新经”与“旧经”的先后问题;《中篇》对“新经”与“旧经”的文

查看更多关于六朝道教古灵宝经的历史学研究的内容

图书介绍

绪论 古灵宝经研究的意义 1

序篇 古灵宝经研究学术史 11

第一章 传统研究定式的形成与突破 11

第一节 学术史的两个目标 11

第二节 定式的形成 18

第三节 突破的尝试 37

第四节 三家两派之争 50

第二章 语境的重建与失序的繁荣 61

第一节 新定式与新窠臼 61

第二节 失序的繁荣 102

第三节 结语 162

上篇 古灵宝经的基础问题 167

第三章 敦煌本佚名“灵宝经义疏”(P.2861.2+P.2256)研究 167

第一节 P.2861.2+P.2256定名再议 167

第二节 P.2861.2+P.2256所载“灵宝经目录”研究 181

第三节 所谓“未出一卷”的研究 211

第四节 所谓“出者三分”的问题 227

第五节 德藏吐鲁番出土的“灵宝经目录”残片 244

第四章 “新经”与“旧经”的先后问题 256

第一节 “新经”与“旧经”的概念界定 256

第二节 线索之一:“天尊”与“元始天尊” 275

第三节 线索之二:“新经”徵引“旧经”说质疑 286

第四节 线索之三:葛巢甫和陆修静的史料再研读 300

第五节 重现古灵宝经出世历程的尝试 319

中篇 文本与思想的个案研究 345

第五章 “新经”的文本与思想 345

第一节 《太上灵宝五符序》新研 345

第二节 《真文要解上经》考论 367

第三节 古灵宝经中的葛仙公 375

第四节 古灵宝经中的张天师 388

第六章 “旧经”的文本与思想 412

第一节 “劫”与“斋”:《真文天书经》的思想与仪式 412

第二节 《洞玄灵宝玉京山步虚经》的形成 432

第三节 敦煌本《上元金籙简文》研究 448

第四节 “度人”与“度亡”:一卷本《度人经》研究 465

下篇 灵宝经教的来源与影响 491

第七章 灵宝经教与汉译佛经 491

第一节 灵宝经的汉译佛经来源问题——兼论所谓“大乘主义”的问题 491

第二节 “劫”与灵宝经的神话时间观 510

第三节 “先世”与“真父母”:古灵宝经对佛教“业报轮回”思想的容纳 529

第四节 “戒行”与“戒止”:古灵宝经戒律思想的演进 549

第八章 灵宝经教的确立与流波 569

第一节 “灵宝”概念的演进与不同表现 569

第二节 古灵宝经中的“三洞说” 594

第三节 隋的“开皇”年号与道教的“劫运”思想 609

第四节 《灵宝略纪》与北宋初年的灵宝经教传统 629

附篇 相关研究 649

第九章 灵宝经教的延展 649

第一节 元始天尊与唐朝的安西驻军 649

第二节 天尊的降格与道教的转型 662

第三节 Дх.2850道书残片与敦煌的道教经钞 676

第四节 唐代的灵宝五方镇墓石研究 685

第五节 晋唐至宋明道教的“炼度”主题 713

结语 733

参考文献 737

索引 782

后记 802

查看更多关于六朝道教古灵宝经的历史学研究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