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吉林省旧志资料类编  自然灾害篇

吉林省旧志资料类编 自然灾害篇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历史地理

  • 购买点数:12
  • 作 者:穆恒洲主编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5
  • ISBN:1143735
  • 标注页数:318 页
  • PDF页数:348 页
图书介绍

吉林省旧志资料 1

一 水灾 1

水灾与地理条件 1

1.吉林省易受水患时间 1

2.伊通河夏季淫雨易泛滥成灾 1

3.新开河夏季淫雨易泛滥成灾 2

4.饮马河夏季阴雨期,河水泛滥成灾 2

5.辽河夏秋雨多,水辄漫溢为灾 2

6.雾开河夏季淫雨,沿岸亦有泛滥之虞 3

7.东辽洪水涨溢,尝泛滥为灾 3

8.辽源县三江口,频年易遭洪水 3

9.柳河涨溢亦易成灾 4

10.扶余县因松花江周绕,夏季沿岸之地,蒙水灾者,极其广大 4

11.辉发江夏秋之交,雨水暴发辉南县居民每受其害 4

12.河套患水也易成灾 5

13.洮南县为洮河包围,交流河贯县中,当两河增充过岸即遭横决之患 5

14.长岭县北十三泡子,水雨泽偶多容易成灾 5

15.梨树县岗陵地,夏秋雨集行潦。辽河泛滥也受所害 5

16.双辽县荒地草丰,水自上而下,节节为草逗留,遇大雨一泄排倒,势不可遏 6

17.延吉多山岭,夏季山洪暴发为灾 6

见于历史记载的水灾 6

18.辽大同元年(947年)双山县水灾 6

19.太平十一年(1031年)奉化县水灾 6

20.咸雍间(1060年)辽东水灾 7

21.辽大安(1092年)通州涝 7

22.大会二年(1124年)海兰伊勒呼水灾 7

23.金天会二年(1124年)二月四日,海兰、伊勒乎水灾 7

24.金天会十年(1132年)四月庚寅鸭绿江、混同江暴涨成灾 8

25.天眷元年(1138年)七月丁酉,按春河水溢成灾 8

26.光绪五年(1879)海龙县水患 8

2 .元贞五年(1299年),辽阳、大宁路水 8

28.大德五年(1301年),辽阳、大宁二路大水,以粮千石赈之 8

29.元贞七年(1302年)六月,辽阳、大宁、沈阳、开元水灾 9

30.大德七年(1303年)六月,辽阳、大宁、开元路大雨成灾 9

31.大德七年(1303年)开元路水灾 9

32.延佑五年(1308年)开元路水 9

33.皇庆元年(1312年)六月,硕达勒达路水,松阿里江溢 9

34.皇庆元年(1312年)六月,大宁、水达达路水灾 10

35.英宗至治元年(1321年)夏五月壬寅,开元路霖雨伤稼。秋七月壬申,开元路大水 10

36.至治元年秋七月壬申,开元路大水 10

37.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九月戊戌,大宁路硕达勒达等驿水灾 10

38.泰定二年(1325年)九月壬戌,开元路三河溢 10

39.泰定三年(1326年)十二月,大宁路瑞州大水 11

40.致和元年(1328年)夏六月,开元路水灾 11

41.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夏五月丁巳,硕达勒达路乌苏果勒千户所大水 11

42.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七月,大宁、保定、益都诸属县及京畿诸卫大司诸屯水灾 11

43.至顺元年(1330年)九月丁未,辽阳行省水灾 11

44.至顺元年(1330年)大宁路属州县水 12

45.顺帝元统二年(1334年)大宁、广宁、辽阳、开元、沈阳、懿州水灾 12

46.泰定三年(1335年)十二年(1343年)辽阳大水,大宁路瑞州大水 12

47.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松花江、舒兰河水溢为灾 12

48.嘉庆十五年(1810年),吉林江水陡发,漫溢两岸,受灾奇重 12

49.清道光六年(1826年),江水溢至南山坎 13

50.道光八年(1828年),奉化县潦 13

51.道光九年(1829年)己丑三姓水灾 13

52.道光十五年(1855年)吉林霖雨灾 13

53.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夏闰五月,三姓、松花江、胡尔哈河、窝坑河水溢 14

54.道光二十六(1846)夏秋,奉化县淫雨害稼 14

55.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梨树县淫雨秋欠 14

56.咸丰六年(1856年)昭苏河溢,东北一带水深三尺 14

57.咸丰六年(1856年)六、七月间,松花江水溢、温德亨河决口 15

58.咸丰十一年(1861年)宁古塔水灾 15

59.同治十年(1871年)夏,辽河水溢 15

60.光绪三年(1877年)三姓水灾 15

61.光绪六年(1880年)辽河水溢 15

62.光绪十一年(1885年)伯都纳隆科城、珠尔山、五常厅、宁古塔、三姓等地方水灾 16

63.光绪十二年(1885年),通化县江水泛滥入城 16

64.光绪十二年(1886年)夏,辽河水溢 16

65.光绪十三年(1887年)五月十二日,龙口起蛟,水深数尺伤损颇巨 16

66.光绪十四年(1888年)秋,大水海龙县平地水深数尺 17

67.光绪十四年(1888年)怀德县淫雨为灾尤甚 17

68.光绪十五年(1889年)怀德县城西毕家洼子,因辽泛溢为灾 17

69.光绪十七年(1891年)辛卯七月二十五日未刻,酉刻河水骤涨成灾 17

70.光绪十七年(1891年)秋,大雨,发荒欠。七月二十五日,昭苏河溢为灾 18

71.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连年永吉县水灾 18

72.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秋,梨树大雨,岁欠 18

73.自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设州治以来,逢大雨即灾 18

74.宣统元年(1909年)长邑东北沐德怀德两乡沿河地方,水灾奇重 18

75.宣统元年(1909年)六月乙未,吉林大水 19

76.宣统,元年(1909年),松花江水溢成灾 19

77.宣统元年(1909年)海龙县五月水 19

78.宣统元年(1909年)梨树县大雨水 19

79.宣统二年(1910年)夏秋之间,雨水过多,洼田被淹没 19

80.宣统三年(1911年)秋,怀德县淫雨成灾 20

81.宣统三年(1911年),农安地区开元路因河水涨发,难以赴荒 20

82.民国元年(1911年)八月农安县水灾 20

83.民国二年(1913年)以前,连年水灾 20

84.民国二年(1913年)夏,梨树县大水 20

85.民国三年(1914年),大雨,鸭水暴涨,冲入兴华街,诚空前之水灾 20

86.民国三年(1914年)七月,县境各处水灾 21

87.民国六年(1917年)榆树县大水 21

88.民国六年(1917年)松花江决口 21

89.民国六年(1917年)夏,辽河水滥,岁饥 21

90.民国九年(1920年)七月,辉南县境水灾 21

91.民国十一年(1922年)松花江决口 22

92.民国十一年(1622),桦甸县突发大水 22

93.民国十二年(1923年)伊通县水灾 22

94.民国十二年(1923年)八月辉南县水灾 22

95.民国十二年(1923年)七月,辉发河泛溢,桦甸县城及溺,沦为泽国 22

96.民国十五年(1926年)七月,江水暴涨,临江县遭至大水灾 22

97.民国十六年(1927年)秋,海龙县大水 23

98.民国十六年(1927年)秋,海龙县阴雨月余 23

99.民国十七年(1928年)六月,临江县阴雨不止,江水横流,诚巨灾 23

100.民国十八年(1929年),是年榆树大水 23

101.民国十九年(1930年)秋,双山县水灾奇重 23

102.民国十九年(1930年)七月,鸭江水高丈余,临江遭至大水灾 24

103.民国十九年(1930年)夏,梨树县淫雨为灾,辽河水溢梨树县七、八区被害至重 24

104.自民国十九年(1930年)梨邑淫雨为灾 24

105.民国十九年(1930年)梨树县淫雨为灾。四、五、七、八区被害尤剧 24

106.民国二十年(1931年)秋季以来迄康德元年,雨水连绵,河水暴涨,其害尤甚 24

107.(伪)康德初年(1934年),榆树连年水灾 25

108.(伪)康德元年(1934年),海龙县大水为灾 25

109.(伪)大同元年(1934年),延吉县各地水灾 25

110.(伪)康德元年(1934年)初秋,安广县水灾 25

111.(伪)康德元年(1934年)九月二十九日,磐石县水灾 26

112.(伪)康德元年(1934年)伊通县水灾 26

113.(伪)康德元年(1934年)怀德县因雨为患 26

114.(伪)康德元年(1934年)永吉县本系各区水灾 26

115.(伪)康德二年(1535)辽河决口双山县禾苗被淹 26

116.(伪)康德三年(1936年)八月九日,伊通县降雨最大,河水暴涨 27

117.(伪)康德三年榆树县又大水 27

附:辉南县“林风岗等,为奉谕佣工挖沟修道,以防水患而利民生,谨将工程完竣并筹摊花销情形,报请鉴核立案.”报告书。二 旱灾118.中统元年(1260年)十二月,开元路旱 29

119.成宗元贞三年(1296年)冬十二月,开元路旱 29

120.惠帝元统二年(1334年)六月,大宁、广宁、辽阳、开元、沈阳、懿州旱 29

121.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秋七月,开元路旱 29

122.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安广县大旱 29

123.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海龙县亢旱 30

124.民国三年(1914年)春夏之交,双山县旱太甚 30

125.民国十年(1921年)梨树县夏旱 30

126.民国十三、十四两年(1924、1925年)延吉县旱灾 30

127.民国十三年(1924年),自春至夏临江县未雨 31

128.民国十三年(1924年)八月,辉南县旱灾 31

129.(伪)康德元年海龙县荒旱 31

三 春旱、早寒和酷寒 32

130.洮南春旱 32

131.民国三年(1914年)梨树早寒 32

132.(伪)康德三年(1934年)双山县早寒 32

133.(伪)康德二年(1933年)双山县酷寒 32

134.关东奇寒 33

四 雹灾 34

135.本省雨期北风则雹至之因 34

136.扶余雹多降于仲夏之际 34

137.大同二年(948年)五月,双山县冰雹成灾 34

138.天祚乾统三年(1103年)七月,奉化县中京雨雹灾害 34

139.至元二十四年九月戊申,咸平、懿州、北京霜雹为灾 34

140.世祖中统二十九年(1288年)二月丁酉开元路等雹灾 34

141.中统二十九年(1288年)夏五月甲午,辽阳、硕达勒达、女直饥,闰六月丁酉开元等路雹 35

142.皇庆元年(1312)年六月,硕达勒达路、水松阿里江溢,开元路风雹害稼 35

143.仁宗皇庆元年(1312年)夏六月,开元路风雹害 35

144.致和元年(1328年)六月,大宁属县雨雹 35

145.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大宁、惠州雨雹 35

146.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夏五月伯都纳雹灾 36

147.光绪二年(1875年)五月十一日,奉化县雨雹成灾 36

148.光绪十年(1884年)四月戊辰,奉化县雨雹,六月晦壬夜大雷雨雹 36

149.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秋,梨树县雨雹 36

150.民国十四年(1925年)七月,辉南县四区雹灾 36

151.民国十四年(1925年)伊通县雹灾 36

152.(伪)康德二年(1935年)辉南兴隆堡等村雹灾地亩蠲缓田赋额数表 37

153.(伪)康德三年(1936年)伊通县开元雹灾 38

154.癸已夏五月,怀德县淫雨弥月,伏阴生寒,雹灾继至 38

五 霜灾 39

155.扶余县谷雨继霜 39

156.洮南县早霜 39

157.怀德县早霜 39

158.蛟河县山地多霜害 39

159.嘉庆十七年(1812年)七月,吉林、宁古塔霜害稼 40

160.嘉庆十八年(1813年),宁古塔及阿勒楚喀所属海沟等八屯,霜雹害稼 40

161.嘉庆十九年(1814年)秋,霜害 40

162.道光八年(1828年)八月,霜害稼 41

163.道光十七年(1837年)三姓霜害稼 41

164.咸丰十一年(1861年)宁古塔霜害稼 41

165.伪康德元年(1934年)海龙县七区姜家街、磨盘山、大荒沟;四区二道岗双凤山;三区双泉堡、东风舞寺。早霜为害 42

六 雪害 43

166.延吉积雪 43

167.扶余雪期 43

168.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二十二十吉林大雪 43

169.道光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三十日,海龙县降雪尺许 44

170.民国元年(1911年)辉南县大雪为灾 44

七 狂风、骤雨和暴雷之害 45

171.东北各省风害受地理条件影响 45

172.伐木造林要审测风来方向 45

173.洮南县烈风害 46

174.双山县造林防风 46

175.金熙宗皇统九年(1149年)四月丁丑,有龙斗于利州,榆林河上大风为害 46

176.道光十六年(1836年)梨树县风雷大作为害 46

177.光绪二十年(1894年)四月晦日,梨树县元君庙前榆树,殛死 46

178.清宣统元年(1909年)废历三月中旬末上午,梨树县黄风带雨为害(一) 47

179.宣统元年(1909年)三月中旬,梨树县黄风带雨为害(二) 47

180.宣统元月(1909年)安广县大风为灾 47

181.民国三年(1914年)怀德县暴风十三次 47

八 虫害 48

182.梨树县森林病虫害 48

183.大德七年(1810年)六月大宁路,蝗 48

184.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大宁兴中,蝗。七日,大宁、辽阳等郡属县蝗灾 48

185.顺帝元统二年(1334年)六月,大宁、广宁、辽阳、开元、沈阳懿州蝗 48

186.顺帝元统二年(1334年)夏六月乙酉,开元、沈阳、懿州,水、旱、蝗大饥 49

187.至元十七年(1351年)咸平路,蝗 49

188.嘉靖辛酉(1351年)五月,蝗遍辽左 49

189.咸丰八年(1858年)梨树县秋虫害 49

190.同治八年(1869年)梨树县虫灾 50

191.(伪)康德三年(1936年)伊通县病虫害 50

192.(伪)康德三年(1936年)扶余县境二三区发生虫害 50

九 火灾 51

193.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吉林城中旗民草房毁七百余间 51

194.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吉林将军署火灾 51

195.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吉林府学、永吉州文庙起火俱毁 51

196.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吉林副都统府火灾 51

197.乾隆五十六年(1719年)四月二十日吉林城内火灾 52

198.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吉林将军署火灾 52

199.光绪十六年(1890年)永吉县晒晾楼火灾 52

200.光绪十六年(1890年)将军府毁于火 52

201.光绪十六年(1899年)吉林街道厅左、右翼堆拨房火灾 53

202.光绪十六年(1890年)三月二十五日,省城河南街火灾 53

203.光绪十六年(1890年)永吉县督捕司神堂及番役房火灾 53

204.光绪二十年(1894年)永吉县南山火药局失火 53

205.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夏四月十日,榆树市街延烧过半 54

206.光绪三十年(1904年)五月初十,梨树县土龙村王义私塾失火(一) 54

207.土龙村王义家失火,罹难者二十三人(二) 54

208.宣统元年(1909年)吉林省图书馆火灾(二) 55

209.宣统元年(1909年)二月,省图书馆火灾(二) 55

210.宣统三年(1911年)永吉县济良所附设警察厅前房屋十二间火灾 55

211.宣统三年(1911年)永吉县官医院附设防疫总局毁于火 55

212.宣统三年(1911年)永吉县西江沿倴城馆火灾 55

213.宣统三年(1911年)四月辛未,吉林大火 56

214.宣统末叶(1911年)永吉县古垣火灾 56

215.宣统三年(1911年)吉林省立通俗教育馆大火 56

216.民国五年(1919年)通化县快当茂街大火 56

217.民国八年(1919年)永吉县乡三区二甲积谷官草房五间被火焚烧 56

218.民国十二年(1923年)旧历五月五日因捻香门楼焚烧 57

219.民国十二年(1923年)正月初四晚,梨树县公款处失火 57

220.民国十二年(1923年)临江县兴华街同兴木铺失火,蔓延范围很大 57

221.民国十四年(1925年)四月十五日午后十时许,永吉县通天街口起火,延烧商号民房数百间 58

222.(伪)康德二年(1935年)海龙县斯邑祝融偶祸,发经火灾,捐失巨万,其最剧者为四月二十一日火警 58

223.(伪)康德二年春,海龙县城警署被火焚 59

224.(伪)康德二年春,海龙县东、西顺城房屋悉遭火焚 59

225.(伪)康德二年末辉南县火灾度数及损失调查表 60

226.吉林省吉林县属第一区火灾蠲缓分数表 67

附: 68

1.乾隆元年(1736年)七月壬午四月庚子,上谕内阁,据将军鄂弥达奏称,吉林乌拉地方失火,烧毁衙署,官兵房屋数百间等语。 68

2.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癸未六月辛丑,上谕内阁失火有拮据无力自办者,著加恩赏赉 68

3.光绪十六年(1890年)四月十三日上谕:长顺奏“吉林城火灾自请议处,并神灵显应,清颁匾额” 68

4.光绪十六年(1890年)四月十六日,上谕:前据长顺奏“将军住宅被火延烧,请另行择地重修”等语 69

十 地震灾害 70

227.天会十五年(1137年)七月丙戌夜,京师地震 70

228.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农邑乡会地震 70

229.延佑元年(1314年)二月戊辰大宁路地震 70

230.同治十年(1871年)正月梨树县地震 70

十一 病疾 71

人类病疫 71

地方病: 71

231.吉林省富锦县城赫斤人,清室初年有四百余户,所生子女多半死于痘疫 71

232.长春县境密接新京铁路,四达各地,来往新京者无不经由该境,故各种传染病时有发生 71

233.磐石县,涧水苦寒,居民时患拘挛 71

234.梨树县,春则小儿痘疹多。春夏之交,则猩红热及温病多,间有白喉症。当暑热之际偶有霍乱发生。夏、秋两季疟痢最多。冬则伤寒、冬瘟。乡村妇女患风寒温痹等症,而年少之妇往往患肢胫酸痛 72

235.扶余县春令多瘟病。夏令多患燥病。冬令多患伤寒病 72

传染病 73

236.梨树县三次流传入境的传染病。第一次在光绪乙未夏。甲午战争后发现霍乱病,即虎列拉。第二次为宣统二年(1910年)发现百斯笃。(日俄战争后不久)第三次在民国七年(1918年)秋,正值欧战后,发生瘟疫。 73

237.伪大同二年(1933年)七月海龙县城突发时疫 74

238.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六月至七月,永吉县瘟疫甚重 75

239.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夏,梨树县大疫 75

240.光绪三十年(1904年)六月末日,榆树东南六十五里之大立屯地方,发生虎烈拉病 75

241.宣统元年(1909年)冬季,伊通县百斯笃猖獗 75

242.宣统辛玄春(1909年)鼠疫流行,奉省尚甚,双山最轻 76

243.宣统二年(1910年)十一月十日,榆树县境面北半部发生百斯笃 76

244.宣统二年(1910年)冬,长春邑内发现百斯笃病 76

245.宣统二年(1910年)二月二十三日,哈阜疫气传及长春 77

246.宣统二年(1910年)冬,满州里发生鼠疫,蔓延至延吉 77

247.宣统二年(1910年)冬疫由满州里延及永吉 78

248.民国七年(1918年)梨树县发现秋瘟 78

249.民国七年(1918年)九月辉南县发现虎烈拉 78

250.民国八年(1919年)五月十五日榆树东方六十里,发生虎烈拉 78

251.民国八年(1919年)海龙县时疫流行 78

252.民国十一年(1922年)正月二十日,在榆树县面五区、三泉城屯发生百斯笃传染病 79

253.民国十九年(1930年)海龙县头八旦村管界烟筒壳子东面太平沟地方发现时疫 79

254.(伪)康德元年(1934年)双山县境发现疫疠 79

255.(伪)康德二年(1935年)海龙县患赤痢者四七人,天然痘患者三十九人 79

256.(伪)康德间(1935年)发生流行病 80

257.(伪)康德五、六、七年(1938年)传染病患者死亡调查表 80

258.(伪)康德二年(1935年)八月二十日于安广县于河保、老牛圈发生百斯笃 81

259.辉县传染病患者统计表 82

附: 83

1.春、秋施种牛痘防天花 83

2.海龙道院施种牛痘人数表 83

3.(伪)大同二年(1933年)七月海龙县发起组织巡回医疗班,以防疫势蔓延 83

4.海龙县秋季施疗班 90

5.海龙县警务局组织人力施种牛痘 90

6.吉林功德院旁养济院 92

7.养济院、栖老所、栖流所、引痘局、掩埋局及同善堂 93

牲畜病疫 95

260.旧政时代,家畜每春流行鼻疽。昌图、面安、东丰、开原等县时有牛疫 95

261.缺乏森林地区,牲畜容易瘟灾 96

十二 饥荒 97

262.兴宗景福元年(1036年)冬十月,赈黄龙府饥 97

263.太康二年(1076年)春二月戊子赈黄龙府饥 97

264.天会六年(1128年)冬,伊兰路饥 97

265.天会十年(1132年)二月庚午,赈上京路饥;七月甲午赈泰州路戍边户、冬伊兰、海兰等路饥 97

266.天会十一年(1133年)十二月癸未,赈海兰路饥 97

267.元世祖至元三年(1264年)三年赈实达勒达民户饥 98

268.至元六年(1269年)春二月丁酉,开元等路饥(一) 98

269.(二) 98

270.至元九年(1272年)七月丁巳朔,赈硕达勒达部饥 98

271.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年)开元宣抚司赈济喇敏新附饥民 99

272.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夏四月戊辰,开元路民饥 99

273.至元十八年(1281年)八年壬辰,开元等路六驿饥 99

274.至元二十年(1283年)冬十月戊申赈硕达勒达 99

275.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冬十二月乙未开元路饥 100

276.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二月,女直硕达勒达岁饥荒 100

277.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二月,开元路饥 100

278.至元年二十八年(1291春)春二月癸酉,咸平贫民赈之 100

279.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五月,女直等站饥民 100

280.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五月甲午,辽阳硕达勒达、女直饥 101

281.成宗大德元年(1297年),赈辽阴硕达勒达等户 101

282.大德三年(1299年),辽东,开元、咸平、蒙古、女直等人乏食 101

283.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晋宁、大同、大宁等郡饥 101

284.泰定帝泰定三年(1326年)十一月,沈阳、大宁,广宁等路饥 102

285.致和元年(1328年)四月,大宁路属县饥 102

286.至顺元年(1330年)二月,元路呼尔哈万户府军士饥 102

287.顺帝元统二年(1334年)六月,大宁、广宁、辽阳、沈阳、懿州大饥 102

288.雍正元年(1723年)郭尔罗斯旗下乏食 102

289.乾隆十二年(1747年)吉林地方灾,借给官员兵丁口食 103

290.乾隆十五年(1750年)吉林地方灾,借旗人三月口粮,民人散给粮一月 103

291.乾隆十六年(1751年)闰五月癸酉,拨呼兰仓米一万石,于船厂石平粜 103

292.嘉庆六年(1801年),缓征打牲乌拉粮 103

293.嘉庆八年(1803年),吉林官庄地亩灾,受缓征及接济 103

294.嘉庆十年(1805年),吉林、三姓积年灾欠,发仓谷一万平粜 104

295.嘉庆十六年(1811年)缓征吉林,打牲乌拉地方义仓官地应交谷 104

296.嘉庆十九年(1814年)缓征吉林被水之打牲拉、鄂莫和、毕尔罕法特哈、舒兰、永智社六处新旧仓粮 104

297.道光七年(1827年)秋七月戊辰免吉林额赋十分之四 104

298.道光八年(1828年)十一月甲子赈宁古塔等处 105

299.道光十一年(1831年)十一月缓征宁古塔旗民逋赋 105

300.道光十一年(1831年),缓征三姓、拉林,双城堡新旧额赋 105

301.道光十一年(1831年)贷三姓、双城堡兵被灾口粮 105

302.道光十二年(1832年)蠲免吉林之宾州厅及宁古塔地方租赋 105

303.道光十二年(1832年)贷吉林籽种 106

304.道光十四年(1834年)蠲缓吉林十旗、打牲乌拉八旗额赋 106

305.道光十六年三姓欠收 106

306.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奉化连岁欠收 106

307.咸丰三年(1853年)吉林、三姓欠收 106

308.咸丰六年(1856年)吉林、伯都讷、三姓、阿勒楚喀灾,分别蠲缓旗民仓谷丁银 106

309.同治二年(1863年)十一月,赈吉林打牲乌拉灾 107

310.光绪元年十一月赈拉林属界东山板子房等处灾民 107

311.光绪三年蠲免吉林被灾之伯都讷应征租赋 107

312.光绪六年(1880年)展缓吉林被之区应征银谷 107

313.光绪十年(1884年)缓征宁古塔辉春、三姓被灾地方旧久银谷 107

314.光绪十一年(1885年)蠲免吉林被灾之伯都讷、宁古塔等地银谷 107

315.光绪十七年(1885年),敦化县伯都讷厅下坎,三姓等地方灾,蠲缓旗民租赋 108

316.光绪丙申(1908年)中秋,农苦潦大饥 108

317.1930年前双山县饥馑荐臻,民户远徙,地方撂荒 108

318.(伪)康德二年(1635年)五月二十九日九台六区八家子屯佳民,境内绝粮断炊 108

319.(伪)康德三年(1936年)三月八日,双庙子、保洪家、亮子甲报称,绝粮断炊 108

320.(伪)康德三年(1936年)五月二十九日,孟家油房、升阳窝堡、陈家屯、石河泡子沿等五甲,报称境内共饥民二百二十七 109

321.(伪)康德三年(1936年)七月十八日因磐石县去岁被灾,特赐内帑金 109

附:清奏及御批 109

1.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谕:索伦人等被水灾,将户部备用银动支万两赈济 109

2.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十月乙卯,上谕内,据内务府议奏请,粜与打牲人等口粮四千余石以资接济 109

3.仁宗睿皇帝嘉庆三年(1798年)戊午八年赈戊戌,上谕内阁,据秀林奏,七月间松花江水势泛涨,现在无庸接济办理 110

4.嘉庆十五年(1810年)谕:将应行赈恤吉林水灾情形查勘速奏 110

5.嘉庆十五年谕:三姓水灾地区旗人接济口粮六个月 110

6.嘉庆十五年谕:吉林水灾即于库存备公项下支银一千两,为搭盖棚厂散给馍饼之需 111

7.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丙午七月壬子,上谕内阁经额布等奏,查勘三姓被水情形,并运米接济 111

8.光绪三年(1877年)十二月十四日上谕:兵部奏遵议副都统处分一折 111

9.光绪三年(1817年)十月二十三日上谕:铭安等奏“查明三姓地方被灾之旗民丁户确数,分别赈恤,蠲免银谷” 112

10.光绪三年(1817年)十月十一日上谕:铭安等奏“三姓地方被灾情形,垦请量于择恤一折 112

11.民国十一年(1922年)十一月二日,长春县知事启彬为呈请窃查因年岁荒歉,不克照章征齐 113

十三 其它灾害: 114

322.长白山山核桃树伤人 114

323.辽太平五年(1025年)农安地区长春河,鱼儿泺,巨雷 114

324.道光八年(1828年)秋,隕害稼 114

325.宣统二年(1910年)夏,梨树县红雨 114

326.民国九年(1920年)春三月中旬,临江黑雾 114

327.民国十六年(1927年)四月临江县中富街有数丈高之旋风 115

328.光绪十四年上谕:希元等奏神灵显应,请颁匾额并加封号 115

329.长春县石雨为害 115

建国前的场次洪水概述 116

一 历史洪水情况概述(1846年—1648年) 116

二 场次洪水概况 116

1.(清)道光二十六年闰五月(1846年)文献记载摘录 116

调查、访问情况摘录 116

2.(清)咸丰六年六月(1856年8月初)文献记载摘录 117

调查、访问情况摘录 118

3.(清)光绪十四年七月(1888年)文献记载摘录 119

调查、访问情况摘录 120

4.(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文献记载摘录 121

调查访问情况摘录 122

5.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文献记载摘录 123

调查、访问摘录 123

6. (清)宣统元年六月(1909年)文献记载摘录 124

调查、访问情况摘录 125

7.民国三年(1914年)6月文献记载摘录 128

调查、访问情况摘录 129

8.民国六年(1917年)六月文献记载摘录 131

调查、访问情况摘录 132

9.民国六年(1917年)七月二十九日文献记载摘录 133

调查、访问情况摘录 133

10.民国十二年六月(1923年)文献记载摘录 133

调查、访问情况摘录 134

11.民国十二年七月(1923年)文献记载摘录 135

调查、访问情况摘录 136

12.民国十七年(1928年)八月文献记载摘录 137

调查、访问情况摘录 138

13.(伪)大同元年(1932年)七月二十六日文献记载摘录 139

调查、访问情况摘录 140

14.(伪)康德元年(1934年)七月文献记载摘录 142

调查、访问情况摘录 143

15.(伪)康德五年(1938年)八月十九日文献记载摘录 145

调查、访问情况摘录 145

16.(伪)康德十年(1943年)八月二十九日文献记载摘录 147

调查、访问情况摘录 147

17.(伪)康德十二年(1945年)八月文献记载录 148

调查、访问情况摘录 148

查看更多关于吉林省旧志资料类编 自然灾害篇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