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理化
化验员读本

化验员读本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数理化

  • 购买点数:13
  • 作 者:刘珍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3
  • ISBN:15063·3498(上)
  • 标注页数:394 页
  • PDF页数:414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化验室常用玻璃仪器及其它制品 1

第一节 仪器玻璃 1

一、 仪器玻璃 1

二、常用玻璃仪器 2

三、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 14

1. 洗涤仪器的一般步骤 14

2. 各种洗涤液的使用 14

3. 砂芯玻璃滤器的洗涤 15

4. 特殊要求的洗涤方法 16

四、玻璃仪器的干燥和保管 16

1. 玻璃仪器的干燥 16

2. 玻璃仪器的保管 17

3. 打开磨口塞的方法 18

五、玻璃灯工的基本技术 19

1. 喷灯、火焰和小工具 19

2. 玻璃管的切割方法 21

3. 拉制滴管的毛细管 22

4. 弯管 24

5. 制作小试管 24

6. 玻璃棒的加工 25

7. 玻璃磨口塞的修配 25

8. 在玻璃上作永久性编号的方法 25

第二节 石英玻璃仪器 26

第三节 瓷器和其它非金属材料器皿 28

第四节 铂及其它金属器皿 30

一、铂制品 30

二、其它金属器皿 32

第五节 塑料制品 33

一、聚乙烯制品 33

二、聚四氟乙烯制品 34

第六节 其它用品 35

一、加热用品 35

二、夹持器具 37

三、各种台架 38

四、零星用品 40

第二章 天平 42

第一节 天平称量的原理 42

第二节 天平的分类 45

一、接用途或称量范围分类 45

二、按天平的结构分类 45

三、按天平的相对精度分类 46

第三节 等臂双盘天平 49

一、天平的构造 49

1. 外框部分 50

2. 立柱部分 51

3. 横梁部分 51

4. 悬挂系统 52

5. 制动系统 52

6. 光学读数系统 53

7. 机械加码装置 55

二、天平的安装 55

1. 对天平室和天平台的要求 55

2. 天平的安装方法 55

三、砝码 60

1. 砝码和砝码组 60

2. 砝码的使用和保养 62

四、天平的使用方法 62

1. 使用前的检查 62

2. 天平零点的测定和调整 62

3. 称量方法 62

第四节 不等臂单盘天平 64

一、单盘天平的称量原理与特点 64

二、单盘天平的构造 66

1. 外框部分 66

2. 起升部分 67

3. 横梁部分 69

4. 悬挂系统 69

5. 光学读数系统 70

6. 机械减码装置 70

三、单盘天平的安装 71

四、单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72

第五节 试样的称量方法及称量误差 74

一、试样的称量方法 74

1. 指定重量的试样的称量方法(固定称样法) 74

2. 减量法称样 75

3. 挥发性液体试样的称量 76

二、称量误差 77

1. 被称物情况变化的影响 77

2. 天平和砝码的影响 77

3. 环境因素的影响 79

4. 空气浮力的影响 79

5. 操作者造成的误差 79

第六节 天平的计量性能及检定 79

一、天平的计量性能 79

1. 天平的稳定性 79

2. 天平的正确性 80

3. 天平的灵敏度 80

4. 天平的不变性 81

二、天平的计量性能指标 81

三、天平的检定 83

1. 外观检查 83

2. 等臂双盘天平计量性能的检定 84

3. 单盘天平计量性能的检定 90

第七节 砝码的检定 90

第八节 天平常见故障的调修 92

一、等臂双盘天平常见故障的调修 92

二、单盘天平常见故障及其调修方法 95

三、天平修理工具 98

第九节 天平室管理 100

第三章 化验分析的一般知识及基本操作 101

第一节 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101

一、采样的重要性 101

二、采样的方法 102

1. 组成比较均匀的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102

2. 组成很不均匀的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105

第二节 试样的分解 109

一、分解试样的一般要求 109

二、分解试样的方法 110

1. 溶解 110

2. 熔融 117

第三节 重量分析基本操作 120

一、溶解样品 120

二、沉淀 120

三、过滤和洗涤 121

1. 用滤纸过滤 121

2. 用微孔玻璃坩埚(或漏斗)过滤 126

四、干燥和灼烧 128

1. 坩埚的准备 128

2. 沉淀的干燥和灼烧 129

3. 干燥器 131

第四节 容量分析基本操作 132

一、滴定管 133

1. 种类 133

2. 准备 135

3. 滴定 139

4. 读数 141

5. 注意事项 142

二、移液管和吸量管 142

1. 洗涤 143

2. 吸取溶液 144

3. 调节液面 144

4. 放出溶液 144

5. 注意事项 145

三、容量瓶 146

1. 试漏 146

2. 洗涤 146

3. 转移 147

4. 稀释 147

5. 摇匀 147

6. 使用容量瓶注意事项 148

四、容量仪器的校正 148

1. 滴定管的校正 150

2. 移液管和吸量管的校正 152

3. 容量瓶的校正 152

第四章 纯水制备 154

第一节 水的性质 154

第二节 分析用水的质量要求及检验 156

一、阳离子的定性检查 156

二、氯离子的定性检查 156

三、电导率测定 157

四、其它 157

第三节 蒸馏法制取纯水 157

第四节 离子交换法制取纯水 158

一、离子交换原理和离子交换树脂介绍 158

二、流程和设备 160

三、离子交换树脂的预处理、装柱和再生 164

第五章 溶液配制及浓度计算 171

第一节 溶液的基本知识 171

一、溶液的定义 171

二、溶解过程 172

三、溶解度 173

第二节 化学试剂 174

一、化学试剂的分类和规格 174

二、化学试剂的包装和选用 177

三、化学试剂的使用方法 178

第三节 当量和当量定律 179

一、化合物的当量 179

二、克当量数和毫克当量数 185

三、当量定律 186

第四节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188

一、百分浓度 188

1. 重量-重量百分浓度(w/W%) 188

2. 重量-体积百分浓度(w/V%) 188

二、摩尔浓度 189

三、当量浓度 190

四、滴定度 190

五、体积比(υ/V) 191

六、重量-体积浓度(w/V) 191

七、百万分浓度(ppm) 191

第五节 溶液浓度的换算 192

一、重量百分浓度与摩尔浓度的换算 194

二、当量浓度与重量百分浓度的换算 195

三、滴定度和当量浓度的换算 197

第六节 溶液的配制方法 198

一、一般溶液的配制 198

1. 以重量成分浓度表示的溶液的配制 198

2. 以体积摩尔浓度和当量浓度表示的溶液的配制 201

二、标准溶液的制备和标定 203

1. 标准溶液的制备 203

2. 标准溶液的标定 204

三、配制溶液注意事项 205

第六章 常用指示剂 207

第一节 酸碱指示剂 207

一、指示剂变色原理 207

二、指示剂变色范围 208

三、混合指示剂 209

第二节 金属指示剂 210

一、金属指示剂变色原理 210

二、金属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 211

三、常用金属指示剂示例 211

1. 铬黑T(EBT) 211

2. 钙试剂(NN) 212

第三节 氧化还原指示剂 214

一、氧化还原指示剂变色原理 214

二、二苯胺磺酸钠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214

第四节 专属指示剂 215

第五节 吸附指示剂 215

第七章 化学分析法基础知识 218

第一节 概述 218

一、分析化学的任务和分类 218

二、化工生产分析的任务和作用 219

三、分析方法分类 220

1. 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 220

2. 常量、半微量及微量分析 220

3. 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 220

4. 例行分析和仲裁分析 222

四、容量分析法的要求和分类 222

第二节 酸碱滴定法 223

一、简介 223

二、滴定曲线及指示剂的选择 224

1. 强碱滴定强酸(或强酸滴定强碱) 224

2. 强碱滴定弱碱 228

3. 强酸滴定弱碱 234

4. 多元酸的滴定 236

5. 盐类滴定 239

三、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242

1. 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242

2. 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242

四、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243

1. 铵盐中氮含量的测定 243

2. 混合碱的测定 243

3. 硫磷混合酸的测定 246

第三节 络合滴定法 248

一、简介 248

二、EDTA及其分析应用方面和特性 249

1. EDTA的性质 249

2. EDTA与金属离子络合的特点 250

三、酸度对络合平衡和影响 252

1. 络合物的稳定常数 252

2. 络合物的表观稳定常数 252

3. 络合反应的完全程度 254

四、滴定的最小pH值和酸效应曲线 255

五、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257

1. 配制 257

2. 标定 257

六、络合滴定法的应用 258

1. 水硬度的测定 258

2. 水中钙的测定 259

3. 水中镁的测定 259

第四节 氧化还原滴定法 260

一、概述 260

二、高锰酸钾法 261

1. 简介 261

2. 标准溶液的配制 261

3. 标准溶液的标定 262

4.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263

三、重铬酸钾法 264

1. 简介 264

2.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265

3. 催化剂中铬含量的测定 265

四、碘量法 266

1. 简介 266

2. 碘量法误差来源 267

3.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267

4. 氧化塔净化液NaOCl有效氯的测定 271

五、溴酸钾法 271

1. 简介 271

2. 溴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 273

3. 苯酚含量测定 273

第五节 沉淀滴定法 274

一、简介 274

二、标准溶液的配制 275

三、AgNO3标准溶液的标定 275

四、沉淀滴定法的应用 276

1. 电解食盐车间入槽盐水中NaCl含量的测定 276

2. 水中氯化物的测定 276

第六节 重量分析法 279

一、重量分析法原理 279

二、重量分析法中对沉淀式的要求及沉淀剂的选择 279

1. 对沉淀式的要求 279

2. 对称量式的要求 280

3. 沉淀剂的选择 280

三、试样和沉淀剂用量的计算 281

四、沉淀和条件 282

1. 沉淀的形状 282

2. 形成晶形沉淀的条件 283

3. 形成无定形沉淀的条件 283

五、沉淀的过滤和洗涤 284

六、沉淀的烘干和灼烧 284

七、重量分析结果计算 284

第八章 化验分析结果计算及数据处理 287

第一节 分析结果计算 287

一、直接滴定法计算 288

二、间接滴定法计算 289

三、返滴定法计算 289

四、混合物滴定结果的计算 290

第二节 有效数字 291

一、有效数字的概念 291

二、有效数字中 0 的意义 292

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 293

1. 加减法 294

2. 乘除法 294

3. 自然数 295

第三节 准确度和精密度 295

一、准确度 296

二、精密度 297

三、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关系 299

第四节 误差来源 301

一、系统误差 301

1. 仪器误差 301

2. 方法误差 301

3. 试剂误差 302

4. 操作误差 302

二、偶然误差 302

第五节 分析结果数据处理 303

一、对分析结果的判断 303

二、分析结果数据的取舍 303

三、平均值精密度的表示法 305

四、置信界限 307

第九章 安全防护知识 310

第一节 中毒与急救 310

一、毒物的侵入途径 311

二、急救措施 311

第二节 常见的化学毒物及急救预防措施 312

一、有毒气体 312

二、酸类 315

三、碱类 316

四、氰化物、砷化物、汞和汞盐 317

五、有机化合物 319

六、致癌物质 322

第三节 常见外伤的急救 322

一、烧伤 322

二、炸伤 323

三、电击伤 324

四、化验室的一般安全常识 324

第十章 化验室管理 326

第一节 仪器的管理 326

一、精密仪器的管理 326

二、玻璃仪器的管理 327

第二节 化学药品及危险品的管理 327

一、化学药品的贮存 327

二、试剂溶液的管理 328

三、危险物品的分类及管理 329

四、高压钢瓶的安全使用 332

第三节 三废处理与某些试剂的回收 334

一、几种有害物质的处理方法 334

二、有机溶剂的回收 336

三、银的回收 337

第四节 化验室的建筑及室内设施 337

一、化验室位置选择 337

二、化验室室内布置 338

三、化验室通风系统 339

第五节 化验室工作要求 340

第六节 化验室常用的工具 340

复习思考题及习题 342

附录 352

一、常用无机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 352

二、波美度与比重对照表 355

三、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18~25%) 357

四、标准电位表(25%) 359

五、部分化合物的式量及当量表 360

六、毫克/升与毫克当量/升互换表 363

七、常见化合物的俗名 364

八、常用掩蔽剂及其使用的条件 369

九、常用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 371

十、常用混合指示剂 372

十一、常用试纸的制备 373

十二、常用氧化还原指示剂 373

十三、常用金属指示剂 374

十四、部分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离解常数 379

十五、一些商品试剂的近似比重、百分含量、摩尔浓度和当量浓度 382

十六、一些酸、碱水溶液的pH值(室温) 383

十七、基准物质及其干燥温度、时间 384

十八、常用干燥剂 386

十九、络合滴定用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 387

二十、测定指示剂变色域用标准缓冲溶液 388

二十一、工业 废水 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排放浓度 391

二十二、工业 废水 排放要求 391

二十三、室内空气有害气体、蒸气及粉尘的最高容许浓度 392

参考文献 394

查看更多关于化验员读本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