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经济

  • 购买点数:16
  • 作 者:刘光第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7
  • ISBN:4058237
  • 标注页数:529 页
  • PDF页数:549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 1

一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演进 1

二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 4

第二节 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社会主义上层建筑 9

一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与生产力的关系 9

二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11

第三节 经济规律 12

一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12

二 在相互联系中研究经济规律的作用 14

第四节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16

一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方法 16

二 科学的抽象法 17

三 以辩证法为核心的各种研究方法的结合 20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性和阶级性相统一的科学 21

一 政治经济学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23

第六节 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23

二 学习政治经济学有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5

三 学习政治经济学,必须确立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和科学的学习态度 26

第二章 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28

第一节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我国计划经济的基本内容 28

一 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 28

二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32

一 商品经济的一般基础 33

第二节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客观基础 33

二 全民所有制内部存在商品经济的客观性 35

三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特征 39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中商品的内在矛盾 43

一 使用价值和价值 43

二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46

三 局部性社会劳动和全局性社会劳动 47

第四节 商品的价值量 49

第五节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意义 51

一 社会主义经济中货币的本质 57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中货币的本质、职能和作用 57

第三章 社会主义货币、价值规律和经济运行机制 57

二 社会主义经济中货币的职能 59

三 人民币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65

第二节 价值规律 72

一 价值规律的基本涵义 72

二 价值规律在小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74

三 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及其特点 79

第三节 竞争与优胜劣汰 85

一 竞争的必然性 85

二 企业的优胜劣汰或破产 86

第四节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 88

一 不同的经济形态有不同的经济运行机制 88

二 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机制 89

三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与货币价值体系 90

四 客观经济运行机制和主观设计的经济调节体系的区别 90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内涵 92

一 满足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 92

第四章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经济效益 92

二 满足哪些需要 94

三 怎样满足需要 94

四 用什么来满足需要 96

第二节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经济效益 99

一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关系 99

二 经济效益的双重性 102

三 宏观经济资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 102

四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105

第三节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106

一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内涵 106

二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价值规律的关系 109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资金 110

第一节 社会主义资金的性质 110

一 资金的一般概念 110

二 资金所体现的生产关系 119

第二节 货币向资金的转化和资金增殖的源泉 122

一 货币为什么要转化为资金 122

二 资金增殖的源泉 126

第三节 资金积累 130

一 资金积累的质量和数量 130

二 资金积累的一般过程 133

三 资金积累的层次 136

四 资金积累率和资金积累的经济效率 137

第四节 资金的地位和职能 139

一 资金是社会生产的统一体 139

二 资金的职能 142

第六章 社会主义企业 145

第一节 企业的本质和结构 145

一 企业是保守主义商品经济中的经济细胞 145

二 企业的生产条件 147

三 企业的动力和行为 152

四 企业是一个有机结合的大系统 155

第二节 企业资金循环和周转 156

一 货币资金的循环 157

二 生产资金的循环 159

三 商品资金的循环 161

四 三种资金形式的总循环 164

五 企业资金周转的概念和考察形式 166

第三节 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 168

一 固定资金 168

二 流动资金 176

三 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的内在联系 181

一 资金蕴含着待开发的巨大潜能 182

第四节 加速资金周转的意义和途径 182

二 加速资金周转的基本途径 183

第七章 社会主义农业 186

第一节 我国农业中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模式的演变 186

一 我国农业走互助合作道路的客观性 186

二 农业互助合作的兴起与发展 188

三 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萌芽 190

第二节 以家庭经营为主的联产承包制 193

一 联产承包制大发展的社会经济根源 193

二 联产承包制的性质 196

三 联产承包制的特征 200

第三节 农业资金 201

一 资金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 201

二 农业资金运动的特点 203

第四节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 206

一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06

二 农业和工业的同一、分裂、同一的辩证发展过程 208

三 农业现代化 210

一 消费关系在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的地位 212

第八章 社会主义消费关系 212

第一节 消费关系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重要方面 212

二 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214

第二节 消费品的个人所有制 217

一 消费品个人所有制的重新建立 217

二 消费品分配的原则 219

三 消费品个人所有制的物质内容 223

第三节 消费品的分配形式 225

一 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城镇集体经济的分配形式 226

二 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229

三 农业联产承包制分配的性质和形式 230

第四节 按劳分配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32

一 按劳分配的实践意义 232

二 共同富裕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34

第九章 社会主义的经济核算 237

第一节 经济核算的产生和实质 237

一 经济核算的产生条件 237

二 经济核算与经济核算制 242

三 经济核算关系的类型 245

第二节 经济核算体系 248

一 实物核算体系 248

二 价格核算体系 250

三 实物核算与价值核算的统一性 251

第三节 企业经济核算 252

一 企业经济核算的内容 252

二 企业经济核算的客观条件 257

三 企业经济核算的地位和特点 260

第四节 社会经济核算 261

一 社会经济核算的客观必然性 261

二 社会经济核算的内容 262

三 社会经济核算的地位和特点 264

第十章 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和信贷资金运动 267

第一节 货币流通的内容和形式 267

一 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相互关系 267

二 从货币自身职能而划分的现金流通形式和转帐流通形式 271

三 从货币实现的经济职能划分的收入的货币流通形式和资金的货币流通形式 274

四 划分两类货币流通形式的意义和作用 279

第二节 货币流通规律和纸币流通规律 281

一 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和作用 281

二 纸币流通规律的内容和作用 284

三 货币流通规律和纸币流通规律的联系和区别 289

第三节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货币政策 291

一 货币流通与宏观经济决策 291

二 货币政策的双重目标 294

三 货币政策的内涵和作用 296

四 纸币流通条件下的通货膨胀现象 299

第四节 信贷资金运动及其规律 301

一 货币流通自身的矛盾向信用关系的转化 301

二 信用一般与信用特殊 303

三 信贷资金的构成和运动形式 305

四 对社会主义信贷资金运动规律的理论考察 308

五 信贷资金运动规律的内容和作用范围 310

一 利息的本质和形式 313

第五节 社会主义的利息和利息率 313

二 利息率和利润率的关系 317

三 决策利息率的主要因素 318

四 利息率在国民经济中的调节作用 320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 323

第一节 流通过程的地位和作用 323

一 流通过程的客观性和经济地位 323

二 流通过程的职能和作用 324

一 社会主义的商品市场是联合劳动体市场 327

第二节 开放的统一的商品市场 327

二 商品市场的发展和市场结构 331

三 开发国内市场并接受和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335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金融市场 338

一 金融市场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338

二 金融市场的类型和特点 341

三 金融市场的逐步形成与发展 345

四 中央银行的地位和完备的金融体系 347

一 技术市场是劳动交换的间接市场 349

第四节 技术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349

二 劳动力合理流动形成的市场关系 351

三 技术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相互渗透和转化 355

第五节 市场的价格及其运动 357

一 价格的形成与价格体系 358

二 价值规律对市场价格运动的支配作用 360

三 供求规律对市场价格的影响 362

四 商品储备规律对市场价格的影响 366

五 市场竞争及其推动力 369

第一节 国际经济联系的客观必然性 372

一 国际分工是国际经济联系的基础 372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372

二 国际贸易是国际分工的桥梁和纽带 374

第二节 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上的作用 375

一 对比较成本说的述评 375

二 马克思关于国际价值论 379

三 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上的作用 380

一 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 384

第三节 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 384

二 发展对外贸易 386

三 利用外资 387

四 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 389

五 建立经济特区 390

六 开展同第三世界经济技术合作和其他国际合作 391

七 制定合理的外汇汇价 392

八 外汇储备 394

一 物质生产的社会形式 395

第十三章 社会总资金的再生产 395

第一节 社会总资金再生产的本质和特征 395

二 社会总资金 397

三 社会总资金再生产的内容和实质 398

第二节 社会资金的简单再生产 400

一 简单再生产的重要性 400

二 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401

三 第二部类内部各类生活资料生产和流通的比例关系 404

四 货币在社会资金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407

第三节 社会资金的扩大再生产 410

一 扩大再生产的类型和一般前提 410

二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412

三 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 415

第四节 社会资金再生产过程中的基本比例关系 419

一 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农、轻、重比例关系) 420

二 工业内部、农业内部的比例关系 421

三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的关系 423

四 生产和流通的统一关系 424

五 其它比例关系 425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国民收入 426

第一节 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三次产业 426

一 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 426

二 三次产业的划分和第三产业 429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国民收入的创造 435

一 什么是国民收入 435

二 国民收入的生产和增长因素 436

一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440

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分配 440

二 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442

三 国民收入的使用 444

第四节 国民收入分配政策的基本目标 448

一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分配政策的目标选择 448

二 加强市场分配机制的功能 449

第五节 银行在资金积累中的调节作用 451

一 货币资金积累和现实资金积累 452

二 消费、储蓄和积累的关系 455

三 银行信用的作用 457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管理(一)--基本条件和基本内容 460

第一节 宏观经济管理的涵义 460

一 由产品经济体制向商品经济体制的转换 460

二 宏观经济管理的内涵和实质 461

三 计划是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依据 461

第二节 社会生产要素总量和经济结构 465

一 生产要素量的积累和质的差别 465

二 经济结构的比例和效率 467

第三节 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 472

一 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形成 472

二 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层次和特征 475

三 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矛盾 476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管理(二)--基本手段和综合平衡 480

第一节 社会再生产中的分配和财政、银行的价值分配职能 480

一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三种分配体系 480

二 社会再生产中的财政分配形式 483

三 社会再生产中的银行信贷分配形式 487

第二节 财政和信贷收支的综合平衡 489

一 财政收支和信贷收支的内在联系 489

二 财政收支与银行信贷收支的综合平衡 492

第三节 宏观经济要素的综合平衡 509

一 宏观经济综合平衡的客观必要性 509

二 宏观经济综合平衡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510

三 宏观经济综合平衡的原则和方法 512

一 财政和银行的同一性 513

第四节 宏观经济管理中的财政和银行分工协作机制 513

二 财政和银行的特殊性 515

三 财政和银行分工协作的内容和形式 517

第五节 经济杠杆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522

一 总量控制与变量控制 522

二 经济杠杆是实现宏观经济间接控制的基本手段 524

三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 525

结束语 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奋斗 528

查看更多关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