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4,000项符合查询结果项。(搜索耗时:0.0209秒)
为您推荐: 机器基础的振动分析与设计 编写组编 十四院校 文学理论基础 编写组编 新会计制度下的财务分析 编写组编 简便模具设计与制造 编写组编 地下建筑规划与设计 编写组编 职业高中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教材编写组编
-
现代科技的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钱俊生,杨发庭,余谋昌著2016 年出版304 页ISBN:9787010161365本书阐述了科学技术作为文化进化的产物和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很重要影响,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该书稿进一步指出,人类社会在工业文明之后将是以发展绿色技术和...
-
中国科普基础设施发展报告 2010
任福君主编;李朝晖副主编2011 年出版289 页ISBN:9787509729052科普基础设施的科普能力表现为科普基础设施向公众提供科普服务的综合实力,主要包括设施规模与布局、展教资源规模与质量、展陈设计与活动策划能力、专业人才队伍结构及管理机制等方面。本书围绕我国科普基础...
-
理解与科学解释 解释学视野中的科学解释研究
曹志平著2005 年出版364 页ISBN:7801904478科学解释是科学的所有认识论、方法论问题的集结点,是科学哲学的中心问题。本书在对科学解释的哲学研究中,批判性地引入了哲学解释学的思想与方法。它将理解与解释的关系看做是人类科学活动的基本关系,从理解与...
-
香山科学会议 第271次学术讨论会(2005年12月6日-7日 北京香山饭店) 可拓学的科学意义与未来发展
香山科学会议第271次学术讨论会筹备组编2222 年出版71 页ISBN: -
超越科学大战 科学与社会关系中迷失了的话语 the missing discourse about science and society
(美)奥利卡·舍格斯特尔(Ullica Segerstrale)编;黄颖,赵玉桥译2006 年出版220 页ISBN:7300073190本书通过各种视角,对科学大战重新定位,力图小解“科学大战代表了两种文化的冲突的观念”这种观点,并尝试更好地理解科学卫士一直坚持“科学和理性”的原因...
-
国际科学发展态势与中国科学的影响力
孙成权,肖仙桃主编2005 年出版382 页ISBN:7030151003本书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对地球科学、生物科学学、物理、化学、数学、材料、工程、计算机、空间科学、农业、临床医学以及多学科等共20个专业领域,分别从国家、研究机构、期刊、论文以及科学家的角度进行了统...
-
探寻儒学与科学关系演变的历史轨迹 中国近现代科技思想史研究
马来平著2015 年出版470 页ISBN:9787532578412本书以科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为主线,从科技哲学的角度,或宏观或微观,深入探讨了科学与传统文化相互作用的性质、形式、条件和根据等重要理论问题。以历史的长焦镜头,一幕幕地还原、回放了“科学”循序渐进、由浅...
-
实践与文化的科学观 SSK、后SSK和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科学哲学之发展
郑玮著2012 年出版272 页ISBN:9787209061124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科学知识社会学(SSK)、后SSK与后现代主义成为了“科学研究”的新热点,由于其基本论点与传统科学哲学大相径庭,从而构成了对科学哲学的巨大冲击,科学哲学内部也出现了各种“转向说”与“取代说...
-
确然性的寻求及其效应 近代西欧知识界思想气候与康德哲学及美学之研究
李伟著2017 年出版363 页ISBN:9787520301398通过对17至19世纪初西欧知识界“思想气候”——即随自然科学之巨大成功而来的普遍效法自然科学的思想趋向和文化氛围,实质是对“确然性”的寻求——的宏观把握和学理剖析,展示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在承接和试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