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人类解放境界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人类解放境界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社会科学

  • 购买点数:16
  • 作 者:刘同舫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010108919
  • 标注页数:516 页
  • PDF页数:550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通过对马克思文本中关于人类解放的思想史与原问题的研究与仰望,来揭示马克思学说的原初意义,在历史的语境中复原马克思的肖像,并在历史的深处展开对未来的想象。对马克思人类解放的思想沉思中,关注现实。书稿首先阐述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深度背景与历史前提;然后深入到历史的深处重点探讨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类型划分、实现条件、依靠力量、演进历程;进一步动态分析马克思对人类解放的理论前提、解放道路、解放主题认识上的深刻变化;全面论证人类解放的必要性、阶段性、整体性与可能性;剖析马克思对人类解放思想的后续效应即西方学者的理论阐释与回应;最后总结和反思“中国模式”的发展道路,揭示“中国模式”的实质,倡导在实践中实现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书稿结构完整,主题鲜明,视角独特,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资料丰富,内容充实,观点具有创新意义,对于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理解及其中国模式与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运用的关系有独到之处,对于深化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具有启发意义。书稿以规范的学术叙事显示了作者对主题的理论建构能力和研究深度。

查看更多关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人类解放境界的内容

图书介绍

前言 1

上编 马克思人类解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3

第一章 马克思人类解放的主题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3

第一节 人类解放的进程与社会形态的嬗变 3

(一)市民社会:构建人类解放理论的逻辑起点 4

(二)人类解放:超越市民社会的独特主题 10

(三)三大形态:反观人类解放的“普照之光” 18

第二节 政治解放、社会解放和劳动解放的历史逻辑 26

(一)政治解放的意义及其限度 27

(二)人类解放的大视野及其双重维度 29

(三)作为客体向度的社会解放 32

(四)作为主体向度的劳动解放 34

第三节 马克思文化解放的维度与无产阶级意识的建构 39

(一)“文化”概念:追本溯源与政治意涵 40

(二)文化解放:历史形态与阶级性质 43

(三)政治旨趣:无产阶级意识的建构 47

第四节 哲学作为一种解放方式——马克思博士论文的真旨 49

(一)哲人的解放激情 50

(二)文本结构与细节 54

(三)双重解放的哲学 57

第二章 西方学者对人类解放理论的阐释 61

第一节 人的本质解放:马尔库塞的艺术与审美之解放美学 61

(一)“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的爱欲解放 61

(二)人的解放的艺术与审美之途 64

(三)乌托邦式的解放美学 69

第二节 交往理性重置:哈贝马斯人类解放思想的逻辑主线 72

(一)现实困境:“多重隐忧”的凸显 72

(二)逻辑主线:交往理性的重置 75

(三)交往理性与人类解放思想的关联 79

第三节 激进多元民主:拉克劳、墨菲的社会主义解放策略 82

(一)基于话语理论的社会主义策略 83

(二)迈向人类解放的别径——激进多元民主 85

(三)激进多元民主:对马克思解放理论的误读 87

第四节 微政治学路径:芬伯格的解放理论构建与解放旨意 89

(一)基于技术的解放政治学的构建 90

(二)激进民主转化的微政治学路径 96

(三)对芬伯格技术政治学理论的评析 103

第三章 马克思人类解放之途的中国实践 108

第一节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理想性与现实性 108

(一)误解:马克思人类解放的理想性与现实性之混同 108

(二)挖掘:现实性的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体系之构建 111

(三)拓展:现实性的人类解放理论与和谐社会之建设 114

第二节 “中国模式”与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现实性运用 117

(一)理论界分:人类解放理论的理想性与现实性向度 118

(二)实践探索:从社会主义改造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20

(三)“中国模式”之实质: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现实性运用 124

第三节 中国模式与思想解放 126

(一)中国模式的魅力 127

(二)中国模式的改进 130

(三)五次思想解放运动对中国模式的推动 132

第四节 从思想解放走向人的解放 136

(一)思想解放:科学发展与人的解放的前提 136

(二)科学发展:人的解放的手段 138

(三)人的解放:人类的奋斗目标 140

第五节 以人类解放理论为依托的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 143

(一)科学发展观具有客观性 144

(二)科学发展观具有体系性 146

(三)科学发展观具有规律性 148

(四)科学发展观具有创新性 151

(五)科学发展观具有可验证性和发展性 153

第六节 人类解放视域中的教育价值合理性 154

(一)人类解放:双重向度的宏大视域 155

(二)教育目的: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158

(三)教育功能:化育个体与改造社会 160

(四)教育技术:警惕“工具理性”之僭越 164

中编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意义研究 169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发展 169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之路 169

(一)敞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和主题 169

(二)反思传统教科书的哲学体系 172

(三)呼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 175

第二节 在挑战当代社会思潮中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威力 177

(一)话语与权力:当代社会思潮相互激荡 178

(二)修正与解构:当代社会思潮的共性 182

(三)从被动回应到主动挑战: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威力 187

第三节 在何种意义上区分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文本 193

(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修改稿对原始稿修改的性质 194

(二)马克思文本与恩格斯文本的归属与清理 197

(三)在学术规范的意义上对待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文本归属 199

第四节 马克思学说中的哲学与马克思学说的解释框架 202

(一)马克思学说中有没有哲学 203

(二)马克思学说的三个解释框架 206

(三)马克思学说的解读原则 208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列宁阶段 211

(一)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卓著贡献 212

(二)列宁哲学思想的若干关键性问题 224

(三)列宁哲学思想的当代魅力 236

第六节 精神生产力:历史唯物主义不可或缺的范畴 240

(一)逻辑形成:从萌芽到深化再到成熟 240

(二)思想源泉:古典经济学家的理论贡献 245

(三)历史根据:与时代相伴生的永恒主题 248

第五章 马克思人学理论与当代发展 252

第一节 马克思人学范式的核心及其创建 252

(一)如何存在:人学范式之核心厘定 252

(二)重新奠基:人学范式之理论创建 254

(三)着意解放:人学范式之政治旨趣 257

第二节 马克思实践人学及其当代境遇 261

(一)马克思实践人学的源起:问题与学说 261

(二)马克思实践人学的展开:实质与特征 264

(三)马克思实践人学的发展:相遇与关照 266

第三节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与交往全球化 270

(一)人的全面发展:人类解放的历史归结 270

(二)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交往的紧密关联 273

(三)作为人类生存状态的全球化交往 275

(四)合理的全球化交往的实现方式 277

第六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发展 279

第一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质与中国意义 279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前提 279

(二)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核心问题 284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边界 289

(四)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意义 294

第二节 英国新左派思想家对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拓展 300

(一)作为马克思主义载体的英国新左派 301

(二)相互激荡又相互关联的理论特质 303

(三)对传统历史唯物主义拓展的维度 308

第三节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与结构主义之辩 310

(一)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实质 310

(二)结构主义对人道主义的挑战 314

(三)双方争辩的主线与主题 317

(四)争辩的理论性质与局限性 321

下编 技术与人类生存关系研究 325

第七章 技术的本质 325

第一节 技术的边界与人的底线 325

(一)现代技术对自身边界的肆意超越 325

(二)技术化生存危机的实质 327

(三)圈定技术的边界与固守人的底线 329

第二节 技术发展的非人性效应及其克服 331

(一)技术的本来面目:人性与物性的自洽 332

(二)技术的非人性发展及其后果 333

(三)技术的非人性效应的克服 337

第三节 技术的理性与非理性 341

(一)技术的生存论基础——理性 342

(二)技术创新的逻辑超越——非理性 345

(三)辩证把握理性与非理性的张力 348

第四节 科技的辩证本质与人类解放进程——重思《自然辩证法》 351

(一)自然观的变革: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历史呈现 352

(二)科技革命:人类解放进程中的历史考察 355

(三)“双刃剑”的科技:新历史境遇下的理论延伸 359

第五节 马克思技术批判的方法论转换 364

(一)质疑技术的“声音” 364

(二)方法论转换:马克思对技术异化的反思 366

(三)审视技术的历史唯物主义视角 369

第八章 技术与环境的复杂关系 372

第一节 技术的社会制约性 372

(一)社会实践与社会需要 372

(二)社会选择与社会利益 375

(三)社会心理与技术国情 377

第二节 技术与思想互动的形式 381

(一)冲突互动:不平衡的矛盾运动 381

(二)协调互动:对立中的和谐一致 384

(三)整合互动:人类存在的整体革命 385

(四)融合互动:技术与思想的一体化 388

第三节 当代教育的技术化活动方式及其调整 390

(一)“工具理性”与技术化之特征 391

(二)“人文精神”与技术化方式之反思 394

(三)“自我意识”与技术化方式之调整 396

第九章 技术、伦理与文化 400

第一节 怨恨的滋生与技术合理性秩序的建构 400

(一)怨恨心理情态的滋生因素 401

(二)技术合理性的出场与兴起 403

(三)偶在论语境中怨恨与技术合理性调谐 407

第二节 怨恨对技术合理性的反叛 411

(一)技术合理性的局限 412

(二)现代性价值理念中的怨恨精神气质 414

(三)技术合理性中的怨恨积聚与反叛 416

(四)技术合理性与怨恨关系的调谐 420

第三节 拯救现代技术文化——以海德格尔技术文化观为基点 423

(一)技术的展现方式与救渡之思 424

(二)技术文化观及其意义与局限 427

(三)新的境遇下技术文化的超越 432

第四节 网络文化:技术与文化的联姻 437

(一)网络文化是一种工具性文化 437

(二)网络技术是文化视野中的技术 440

(三)网络文化超现实性的精神特质 442

第五节 社会学视野中的网络犯罪与综合治理 444

(一)网络犯罪的社会学分类 445

(二)网络犯罪的社会影响 447

(三)网络犯罪的综合治理 449

第十章 现代性、后现代性问题与反思 454

第一节 中国语境的现代性及其现实意义 454

(一)现代性的“总体转变” 455

(二)现代性的“多重隐忧” 457

(三)现代性语境下和谐社会的培育 459

第二节 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现代性反思 463

(一)揭示现代性问题的困境 463

(二)探寻现代性问题的路径 466

(三)评判现代性反思的价值 469

第三节 后现代视野中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 473

(一)意义倚重真理还是理解先于意义 473

(二)默认二值原则还是拒斥二值原则 476

(三)直觉主义——反实在论的新策略 479

附录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与党的执政理念演进 485

(一)毛泽东思想与“革命为民”的执政理念 485

(二)邓小平理论与“实现共同富裕”的执政理念 488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执政理念 490

(四)科学发展观与“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492

附录二 罗尔斯教育公正理论情结及方法论原则批判 495

(一)抽象的理论前提:人性的虚拟假设 496

(二)片面的理论视角:尺度统一的正义原则 498

(三)乌托邦式的理论归宿:平均主义的倾向 503

附录三 学术自由的尴尬与悖论 507

附录四 构筑科学与人文的和谐 510

(一)科学与人文的历史统一 510

(二)科学与人文对立的浮现 511

(三)以人文精神重建科技理性 512

后记 514

查看更多关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人类解放境界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