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家庭中医保健百科

家庭中医保健百科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医药卫生

  • 购买点数:11
  • 作 者:群瑛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104026487
  • 标注页数:271 页
  • PDF页数:283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本养生用书,内容包括中医按摩方法、名医名方、营养常识、用药常识等,是一本居家必备的保健图书。

查看更多关于家庭中医保健百科的内容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常见中草药 13

薄荷 13

半夏 13

甘草 14

七叶莲 14

黄耆 14

贝母 15

大黄 15

白薇 16

土槿皮 16

人参 16

羊踯躅 17

玄参 17

棕榈 17

百合 18

合欢 18

紫金牛 18

蒲公英 19

车前草 19

侧柏 19

龙眼 20

皂荚 20

益母草 21

黄柏 21

花粉 22

菝葜 22

雷丸 23

薏苡仁 23

穿心莲 24

橘皮 24

银杏 25

茜草 25

银耳 26

山楂 26

枇杷 27

赤小豆 27

薯蓣 27

鸭跖草 28

松子 28

菊花 29

石膏 30

雄黄 30

第二章 日常食物的药用价值 31

韭菜 31

芦笋 32

洋葱 33

葱 34

大蒜 35

姜 37

大枣 38

香菜 39

粳米 39

海带 39

糯米 41

核桃 41

小麦 42

玉米 43

芝麻 43

燕麦 44

大豆 45

番薯 46

栗子 46

柠檬 47

沙棘果 48

葡萄 48

鸡蛋 49

猕猴桃 50

龟肉 50

桔 51

燕窝 51

橙 52

淡菜 52

菠菜 53

扁豆 53

茄子 54

茶叶 54

辣椒 56

鸭肉 57

海参 58

虾 58

蘑菇 59

鲤鱼 59

猪肉 60

第三章 家庭用药常识 61

怎样煎服中药汤剂 61

膏滋剂的使用 62

中药治产后恶露 63

药酒的自制方法 63

如何治疗产后便秘 64

小中风的中药疗法 64

六神丸的作用 65

巧选中成药 67

中药可治病毒性肝炎 68

灭滴灵的作用 69

白药的不良反应 70

家庭消毒法 70

服药时间 71

服用止痛药须知 72

维生素切忌滥用 74

剂量准确效果更好 76

更年期综合症的治疗 76

脂溶性维生素的益处 77

脑膜炎疫苗的使用 78

抗衰老药物的选择 79

服药的最佳时间 81

人参的几种服法 82

药物的服用期限 82

有的药物损害肝脏 83

药物的治疗作用 84

治妊娠反应的药物 85

进补要看体质 86

煎中药的方法 87

补益中药好处多 89

使用内服液体药剂 91

服药期间必须忌口 91

不要用茶水服药 92

第四章 日常生活保健 93

吃素对身体有益 93

怎样才算睡得好 94

合理搭配供能食物 94

切莫酗酒 95

冠心病患者的饮食 96

不要忽视晕厥 97

运动有益身体健康 97

怎样才能睡得好 99

喝凉开水好处多 100

手的污染与保洁 101

睡眠时间要合理 102

亚健康的中医疗法 102

睡眠时间和人的性格 103

饮食禁忌 104

空腹者怎样选食 105

酗酒的后果 106

春困怎么办 107

守时睡得香 108

家居凉爽小窍门 109

利己利人关系和谐 109

睡觉前要保持平静 110

肥胖患者勿忌喝水 110

夏天喝粥好处多 111

衣服的清洗 111

餐后切忌立刻吃水果 112

心理健全才健康 113

围巾作用之大 113

打鼾该如何防治 114

戒酒的心理疗法 115

性生活勿太频繁 115

春季吃大蒜有益 116

怎样预防手脚皲裂 117

夏季吃生姜好处多 117

睡眠卫生 118

多吃苦,少吃咸 119

家庭病床的布置 119

怎样使用手帕 120

锅要洗后再炒菜 121

莫怕脂肪 121

旅行结婚注意事项 122

忌用瓷器长期放食物 123

孕期必须戒烟酒 124

怎样轻松坐月子 125

怎样使婴儿睡好觉 125

什么时候断奶 126

习惯性流产如何保胎 126

宝宝发脾气怎么办 127

孕期勿接触宠物 128

产后不要完全卧床 130

谨慎使用麦角流浸膏 130

宝宝大便是否正常 131

防治蛀牙 132

孕妇的注意事项 132

月子中的饮食 133

小儿厌药怎么办 134

休息和睡眠的益处 135

皮肤瘙痒勿焦虑 135

宝宝手淫怎么办 136

产后为什么便秘 137

减轻孕吐的方法 137

对于孕吐的好对策 138

常吸吮益处多 138

游玩时注意安全 139

产后常吃蔬菜与水果 139

婴儿何时疫苗接种 140

预防盆腔静脉曲张 141

孕妇的夏季生活 141

孩子接种为何发热 142

呕吐怎么办 143

早产的不良影响 144

运动时的注意事项 145

产妇乳房胀痛的处理 146

鸡胆汁可治百日咳 147

恶心和呕吐 148

适当活动有益处 148

月子病的防治 149

何时应限制盐分 150

孕期要注意休息 151

小儿贫血口服铁剂 152

第五章 家庭常见病的预防及治疗 153

急腹症 153

子宫脱垂 156

胆囊炎、胆石症 158

急性乳腺炎 161

胆道蛔虫症 162

肠梗阻 164

急性盆腔炎 167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169

外阴尖锐湿疣 171

癫痫 172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174

蜂窝组织炎 176

腰肌劳损 176

支气管哮喘 177

腰椎间盘突出症 179

急性肾功能衰竭 179

慢性肾功能衰竭 180

急性结膜炎 183

白内障 184

外耳道异物 185

鼻出血 186

胸膜炎 187

鼻窦炎 189

第六章 家庭中医按摩 192

一 概述 192

按摩时要注意什么 192

按摩手法的基本要求 193

按摩治病的理论依据 193

穴位按摩要注意什么 195

二 家庭常见疾病的按摩疗法 196

慢性阑尾炎 196

胸胁迸伤 197

老花眼 197

膈肌痉挛 198

痔疮 199

偏瘫 200

干眼症 201

慢性腰肌劳损 201

遗精 202

面肌痉挛 202

胃下垂 203

声音嘶哑 204

紧张性头痛 205

肘关节扭伤 206

冠心病 207

肩周炎 209

冻疮 210

心肌炎后遗症 210

胃痛 211

神经衰弱 212

前列腺炎 214

小儿腹泻 215

冠心病 215

动脉硬化 216

第七章 家庭中医针灸 217

一 概述 217

针灸疗法的好处 217

针刺前的准备工作 218

怎样扎针 218

晕针 219

针刺的常用手法 220

怎样进行艾灸 221

针刺应注意什么 222

二 家庭常见疾病的针灸疗法 223

疗疮 223

咳嗽 223

肠痈 224

腹痛 224

胸胁痛 225

痢疾 225

感冒 226

便血 226

中风 226

难产 227

失眠 227

迎风流泪 228

痫证 228

腰痛 228

小儿疳积 229

牙痛 229

痄腮 230

月经不调 230

第八章 家庭中医拔罐 232

一 概述 232

拔罐疗法的治疗作用 232

拔罐时的注意事项 233

拔罐的禁用范围 234

二 家庭常见病的拔罐疗法 235

消化性溃疡 235

肾盂肾炎 235

窦性心动过速 236

急性胃炎 236

支气管扩张 237

急性尿潴留 238

阳痿 238

急性胃肠炎 238

遗精 239

胆绞痛 239

早泄 239

神经衰弱 240

不射精症 240

白浊 240

前列腺炎 240

偏头痛 241

前列腺增生症 241

膀胱炎 242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242

急性支气管炎 242

支气管哮喘 243

急性肾小球肾炎 243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243

慢性胆囊炎 244

呃逆 244

脊髓空洞症 245

高血压 245

糖尿病 245

急性肠梗阻 246

泌尿系结石 246

慢性腰痛 247

远视眼 247

急性扁桃体炎 247

鱼鳞病 248

斑秃 248

单纯疱疹 248

痛经 249

产后自汗、盗汗 249

脊髓灰质炎 250

消化不良 250

第九章 家庭中医刮痧 252

一 概述 252

刮痧的施治器具 252

刮痧的注意事项 253

刮痧和药物 254

二 家庭常见疾病的刮痧疗法 254

肺炎 254

肩周炎 255

慢性腹泻 255

肾下垂 255

颈椎病 256

癃闭 256

尿失禁 257

水肿 257

急性腰肌扭伤 258

尿道炎 258

淋症 258

尿潴留 259

结肠炎 259

慢性支气管炎 259

急性泪囊炎 260

糖尿病 260

痛风 260

高血压 261

匐行性角膜溃疡 262

尿崩症 262

特发性葡萄膜大脑炎 262

甲状腺机能低下症 263

风湿性心瓣膜病 263

阳痿 264

眼底病变 264

血精 264

心律失常 265

血栓性脉管炎 265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265

更年期综合症 266

盆腔炎 266

经行乳房胀痛 267

下肢静脉曲张 267

白带过多 267

经行眩晕 268

外阴瘙痒 268

经行发热 268

经前紧张综合症 269

慢性胃炎 269

反胃 269

小儿腹泻 270

小儿麻痹后遗症 270

查看更多关于家庭中医保健百科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