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肿瘤遗传学

肿瘤遗传学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医药卫生

  • 购买点数:23
  • 作 者:吴旻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030115813
  • 标注页数:870 页
  • PDF页数:898 页
图书介绍:本书第一篇为肿瘤遗传学基础,包括癌相关基因和染色体改变,以及肿瘤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如表遗传学和信号转导等;第二篇为肿瘤遗传学各论,重点论述中国人常见恶性肿瘤如食管癌、胃癌、肝癌、肺癌和大肠癌等;第三篇为肿瘤防治,包括肿瘤遗传流行病学、遗传易感性、遗传咨询和生物治疗等;第四篇为肿瘤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染色体分析、微核试验、比较基因组杂交、基因芯片和生物信息学等。

查看更多关于肿瘤遗传学的内容

图书介绍

四、化学因素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 41 2

《现代遗传学丛书》序 3

序 3

前言 3

第一篇肿瘤遗传学基础 3

第一章概论 3

目 录 3

第一节肿瘤的生物学特征 4

一、癌症是体细胞遗传病 4

三、遗传印记的形成与维持 21 5

二、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特征 5

三、癌的单克隆起源和异质性 5

第二节癌变的遗传学途径 6

一、概述 6

二、癌变途径的获能遗传学事件 6

第二节从两次击中理论到RB1基因的分离 11 7

三、癌变途径的失能遗传学事件 7

四、癌变遗传学途径的影响或修饰因素 8

第三节几种肿瘤抑制基因及其产物 11 8

第三节肿瘤遗传易感性 9

一、概述 9

二、把关基因和管护基因 10

三、强肿瘤易感性基因与家族性癌综合征 11

四、弱肿瘤易感性基因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12

第四节肿瘤表遗传学 13

一、表遗传学的产生和遗传学的发展 14

二、转录的表遗传学调节 15

三、肿瘤的表遗传学改变 18

四、肿瘤表遗传学研究的应用 20

五、存在问题 22

第五节应用前景 23

参考文献 24

第二章人类基因突变的本质 27

第一节基因突变的概述 27

一、基因突变定义 27

二、突变的诱发因素 27

三、突变的种类 28

四、影响基因突变的因素 29

第二节基因突变的种类及其机制 30

五、基因突变的效应 30

一、单碱基置换 30

二、基因缺失 37

三、插入 41

四、基因重复 42

五、倒位 43

六、动态突变 44

七、线粒体基因组突变 44

第三节DNA损伤和修复 45

一、DNA损伤的产生 45

二、损伤修复 49

三、损伤的“耐受性”修复 52

第四节基因突变与肿瘤 53

第五节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 55

参考文献 60

第三章染色体畸变与肿瘤 62

二、染色体结构畸变和遗传学效应 63

一、染色体数目畸变 63

第一节概述 63

第二节白血病、淋巴瘤的染色体易位 66

一、概述 66

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非Hodgkin淋巴瘤 67

四、急性混合型白血病(AML):MLL融合基因 70

三、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70

五、酪氨酸激酶类癌基因的活化 71

第三节实体瘤的染色体异常 73

一、神经系统肿瘤 73

二、消化系统肿瘤 74

三、呼吸系统肿瘤 75

四、生殖系统肿瘤 75

五、泌尿系统肿瘤 76

六、其他恶性肿瘤 77

七、良性肿瘤中的HMGIC基因的重排 78

一、肿瘤细胞的基因扩增现象 79

第四节人类肿瘤的基因扩增 79

二、基因扩增的机制 80

一、PCR技术在染色体畸变研究中的应用 81

三、基因扩增的生物学意义 81

第五节染色体畸变的研究方法和现状 81

二、细胞培养 85

三、染色体显带技术及其高分辨技术 85

四、体细胞杂交技术 86

五、染色体显微切割技术 86

六、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87

七、比较基因组杂交 88

参考文献 88

第四章癌基因 90

第一节癌基因的发现 90

第二节原癌基因的激活 96

一、原病毒插入 96

二、基因扩增 96

三、染色体重排 97

四、点突变 101

第三节原癌基因的蛋白质产物 102

一、生长因子 102

二、生长因子受体 103

三、非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 104

四、细胞质衔接子蛋白 105

五、具有GTPase活性的蛋白 105

七、胞质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106

六、GTPase交换因子 106

八、核内蛋白 107

第四节MYC和MYB 109

第五节ERBB2 111

第六节癌症基因组学 112

一、癌基因的协同作用 112

二、癌基因与细胞周期 112

三、癌基因与细胞凋亡 113

四、癌症基因组学的研究实例 113

参考文献 114

第五章肿瘤抑制基因 116

第一节体细胞杂交提供的线索 116

一、RB1 119

二、TP53 121

四、NF1 125

三、WT1 125

五、APC和MCC 125

六、DCC 127

七、BRCA1和BRCA2 127

八、TP16和TP15 129

九、FHIT 129

十、PTEN 130

参考文献 132

第六章肿瘤转移相关基因 135

第一节概述 135

第二节肿瘤侵袭转移的细胞学基础 136

第三节肿瘤转移的分子基础 141

一、癌基因的变异与肿瘤的进展和转移 141

二、肿瘤组织中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 143

三、肿瘤侵袭的分子机制 146

四、肿瘤转移中的相关细胞运动因子 151

一、促进肿瘤转移的基因 152

第四节促进和抑制肿瘤转移的其他相关基因 152

二、抑制转移的相关基因 155

第五节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临床意义 161

参考文献 162

第六节展望 162

第七章人类肿瘤的基因扩增 166

第一节概述 166

一、基因扩增的生物学意义 166

二、基因扩增区的结构 167

三、扩增基因在核内的拓扑学 168

第二节人类肿瘤扩增的癌相关基因及其机理 168

一、人类肿瘤扩增的癌相关基因 168

二、癌相关基因的扩增机制 170

第三节癌相关基因扩增的临床和生物学意义 172

一、原癌基因ERBB2扩增和乳腺癌 173

二、神经母细胞瘤MYCN原癌基因扩增的临床意义 179

三、其他肿瘤的基因扩增 180

第四节检测基因扩增的常用方法 180

二、荧光原位杂交 181

三、Southern分析 181

一、细胞遗传学技术 181

四、半定量PCR 182

五、比较基因组杂交 182

六、发展趋势 183

参考文献 184

第八章信号转导与肿瘤 188

第一节概述 188

第二节跨膜信号转导 189

一、蛋白酪氨酸激酶受体突变激活与肿瘤 189

二、WNT/β联蛋白信号转导途径与肿瘤 190

三、转化生长因子TGFβ/SMAD信号转导途径与肿瘤 191

四、细胞黏附与肿瘤信号转导 194

第三节细胞内的信号转导途径 199

一、MAPK信号转导与肿瘤 199

二、P13K/AKT途径及PTEN 201

第四节肿瘤信号转导网络调控 203

参考文献 205

第九章遗传印记与肿瘤 210

一、生物中的非孟德尔遗传现象 210

第一节正常生物体中的遗传印记现象 210

二、遗传印记的发现 211

四、遗传印记的机制 216

五、遗传印记的生物学意义 218

第二节肿瘤中的异常遗传印记现象 218

一、印记相关的遗传性疾病 218

三、遗传印记基因致肿瘤发生的途径 224

四、印记缺失与肿瘤 225

五、LOI在基因表达和肿瘤细胞生长中的作用 226

六、肿瘤中LOI的可能机制 227

第三节遗传印记基因的检测 228

第四节去甲基化与肿瘤治疗 229

第五节表遗传学改变和肿瘤 229

一、基因、遗传学和表遗传学 229

二、癌变的表遗传学事件 230

三、表遗传学研究的应用前景 234

参考文献 235

一、生命复制之谜被一层层揭开 240

第一节历史回顾 240

第十章细胞周期与肿瘤 240

二、肿瘤发生、发展研究与生命复制研究的会合 242

三、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细胞克隆进化的过程 243

四、肿瘤是一类细胞周期疾病 243

第二节细胞周期机制的核心——CDK调控机制 244

一、细胞周期机制的核心——CDK调控机制 244

二、细胞周期蛋白是调控CDK活性的主要成分 245

三、Thr 160/Thr 161磷酸化 249

五、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物 250

四、Thr 14/Tyr 15磷酸化和去磷酸化 250

第三节细胞周期机制的两大功能 251

一、细胞周期的启动机制 251

二、细胞周期的运行机制 253

第四节肿瘤的细胞周期机制的破坏 255

一、细胞周期监控机制破坏 256

二、细胞周期驱动机制破坏 257

参考文献 258

第十一章细胞凋亡与癌 261

第一节细胞凋亡的概念 261

一、细胞凋亡概念的提出 261

二、细胞凋亡的特征 262

第二节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及其产物 265

一、BCL2家族 266

二、胱冬蛋白酶(caspase)家族 270

三、APAF1家族 273

四、TNF受体家族 275

五、IAP家族 280

六、MYC 281

七、TP53家族 281

第三节细胞凋亡与癌症治疗——放疗与化疗抗性 285

参考文献 286

第二篇肿瘤遗传学各论 291

第十二章家族性癌综合征 291

第一节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癌综合征 291

一、视网膜母细胞瘤 291

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292

三、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综合征Ⅰ型 294

四、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综合征Ⅱ型 294

五、Wilms瘤 296

第二节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癌综合征 297

二、着色性干皮病 298

一、B1oom综合征 298

三、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 299

四、Werner综合征 300

五、Fanconi贫血 300

参考文献 301

第十三章大肠癌 306

第一节概论 306

一、大肠癌的流行学 306

二、大肠癌的风险因素和预防因素 308

三、大肠癌的分类 310

第二节遗传性大肠癌 313

一、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314

二、遗传性非息肉型结直肠癌 317

三、其他与大肠癌发生有关的遗传综合征 323

第三节散发性大肠癌的分子遗传学 323

一、肿瘤基因 324

二、肿瘤抑制基因 324

三、其他遗传变化 327

四、大肠癌发生的分子途径和模型 329

第四节大肠癌的遗传标志物及其意义 330

参考文献 333

第五节结论和展望 333

第十四章乳腺癌 338

第一节概述 338

一、流行特点 338

二、发病因素 338

三、乳腺癌分型 340

第二节乳腺癌的遗传流行学与分子流行学 341

一、致癌物导致早期生物学效应的标志 341

二、致癌敏感性的标志物 342

一、遗传性乳腺癌 344

第三节乳腺癌的遗传易感性和发病分子遗传机制 344

二、散发性乳腺癌 346

第四节乳腺癌的遗传学咨询与对策 349

一、发病风险的临床评价 349

二、对不同人群不同要求的分析 350

三、对高危乳腺癌发病风险人群的处理 351

第五节乳腺癌相关的细胞分子标志物 356

第六节乳腺癌临床研究进展 359

一、保乳手术更受重视 359

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 359

五、手术前新辅助化疗的研究 360

三、微转移检测 360

四、检测肿瘤生物学标志物指导临床治疗 360

第七节展望 361

参考文献 361

第十五章食管癌 366

第一节概述 366

一、食管癌的流行学 366

二、食管癌的分型与分期 366

三、癌前病变及早期食管癌的组织学特点 367

四、食管癌的病因学 367

第二节食管癌的分子细胞遗传学 368

第三节食管癌相关基因 370

一、细胞周期调节基因 370

二、生长因子及其相关基因 371

三、黏着分子 372

四、凋亡相关基因BCL2、BCLXL和BAX 372

五、代谢酶基因 372

六、最新发现的食管癌相关基因 373

七、其他 376

参考文献 376

二、肝癌的相关病因 382

一、肝癌的流行学 382

第十六章原发性肝癌 382

第一节肝癌概述 382

第二节肝癌的遗传流行学 384

一、肝癌的家族聚集 384

二、肝癌的种族和群体特征 385

第三节肝癌的遗传学研究 386

一、肝癌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386

二、肝癌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387

一、肝癌的遗传监控范围 393

二、肝癌的高危人群选择 393

第四节肝癌的遗传控制 393

三、肝癌遗传预防途径 394

参考文献 395

第十七章肺癌 396

第一节肺癌的临床特征与分型 396

第二节肺癌的流行学与病因学 396

第三节遗传病例的连锁分析 397

第四节散发病例的遗传学改变 398

一、细胞遗传学改变 398

二、微卫星不稳定性 399

三、杂合性丢失 400

五、肿瘤抑制基因活性的改变 401

四、癌基因活性的改变 401

第五节肺癌的遗传易感性 402

一、遗传性综合征中肿瘤易感性 402

二、脆性部位表达率与肺癌的发生 403

三、烟草致癌剂代谢能力的遗传差异与肺癌的发生 403

第六节动物模型在确认肺癌遗传学改变上的意义 404

第七节遗传学改变对肺癌诊断、治疗与预防的意义 404

参考文献 405

一、胃癌的流行学 409

第十八章胃癌 409

第一节胃癌的流行学与病因学 409

二、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他生物因素与胃癌发生的关系 410

三、胃癌发生的饮食因素 411

第二节胃癌的发生过程及病理学分型 413

第三节胃癌癌前病变的遗传学分子改变 417

一、胃腺瘤中的遗传学改变 417

二、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中的遗传学改变 418

第四节胃癌发生的分子基础 419

三、从癌前病变到胃癌演进过程中的基因改变 419

一、胃癌中的肿瘤抑制基因改变 420

二、胃癌中细胞周期调节分子的改变 422

三、胃癌中癌基因及蛋白酪氨酸激酶受体的改变 423

四、胃癌中转移相关基因的改变 426

第五节胃癌的家族遗传性与易感性 427

第六节胃癌的预防、早诊和预后 429

一、胃癌的预防 429

二、胃癌的预警分子和早期诊断 430

三、胃癌的预后 430

第七节结束语 431

参考文献 432

第十九章白血病 436

第一节概述 436

一、转录调控基因的异常调节 438

第二节白血病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机制 438

二、酪氨酸激酶引起的癌基因活化 453

三、核孔素基因的异常改变 455

四、癌基因与肿瘤抑制基因 456

第三节展望 457

参考文献 458

第一节概述 465

第二节鼻咽癌的遗传流行学 465

第二十章鼻咽癌 465

一、鼻咽癌高发家系 466

二、鼻咽癌发病率的种族与人群差异 467

第三节染色体畸变与鼻咽癌 469

第四节鼻咽癌相关基因 471

一、细胞原癌基因 471

二、肿瘤抑制基因 474

三、鼻咽癌相关基因作用机制 481

第五节鼻咽癌易感基因 482

第六节EB病毒与鼻咽癌 484

第八节小结 485

参考文献 485

第七节鼻咽癌的遗传学标志 485

第一节肿瘤遗传咨询 493

第二十一章肿瘤遗传流行学与遗传咨询 493

一、概述 493

第三篇肿瘤防治 493

二、初次肿瘤遗传咨询 495

三、遗传风险的评估和二次咨询 497

四、第二次咨询 500

第二节家族性癌的遗传学测试与遗传咨询 501

一、概述 502

二、癌相关基因测试的指征 502

三、测试前咨询与知情同意 503

四、家族性癌综合征的基因测试 503

五、测试后咨询 504

第三节家族性癌综合征的管理 505

一、家族性癌综合征的遗传学筛查 505

二、家族性癌高风险人群的监测 506

三、家族性癌的预防 507

第四节肿瘤遗传流行学 509

一、概述 510

二、肿瘤遗传流行学的常用研究方法 511

三、肿瘤遗传流行学 514

参考文献 516

第一节概述 520

一、分子流行学的研究内容与定义 520

第二十二章肿瘤分子流行学 520

二、癌变是一个复杂的多阶段过程 521

三、肿瘤基因组流行学的产生 523

第二节生物学标志物 524

一、暴露生物学标志物 524

二、早期生物学效应的生物学标志物 526

第三节鉴定人癌的病因因子 527

一、致癌剂的体内浓度 528

二、致癌剂DNA加合物的特征 528

三、检测暴露人群的早期生物学效应 529

四、在易感亚群中评价病因因子 530

第四节个体癌易感性的影响因素 530

一、遗传因素 532

二、种族 532

三、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 534

四、饮食与营养 535

第五节癌的预防和风险评价 536

二、提供早期警报 537

三、重点保护癌易感人群 537

一、大部分肿瘤可以预防 537

第六节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538

一、存在问题 538

四、早期诊断与治疗 538

二、前景 539

参考文献 539

第一节高度外显的种系突变与肿瘤易感性 543

一、肿瘤抑制基因种系突变 543

第二十三章肿瘤的遗传易感性 543

二、DNA修复基因种系突变 545

三、癌基因种系突变 546

第二节基因多态与肿瘤易感性 547

一、基因-环境交互作用与皮肤癌 547

二、代谢基因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 548

三、DNA修复基因多态性与癌症易感性 560

四、细胞生长控制基因多态性与癌症易感性 565

第三节癌症遗传易感性种族差异与基因多态 568

参考文献 569

一、遗传毒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576

第一节概述 576

二、遗传毒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其意义 576

第二十四章致癌致突变剂的遗传毒理学 576

三、遗传学损伤的类型 577

第二节化学致癌 579

一、概述 579

二、人类的化学致癌物质 581

三、致癌物质的体内代谢 582

第三节遗传毒理学短期测试 583

一、概述 583

四、肿瘤促进因子 583

二、常用的遗传毒理学短期测试法 585

三、试验策略和设计 590

第四节化学品对人类遗传和潜在致癌风险的评价 592

一、遗传风险的评价 592

二、致癌风险的预测 595

第五节人群的生物学监测 596

一、人群监测的生物学标志物 596

三、阈值问题 596

二、生殖细胞的致突变效应 597

三、体细胞的致突变效应 598

第六节存在问题与展望 599

参考文献 600

第二十五章肿瘤的耐药性 603

第一节多药耐药基因和P糖蛋白 604

一、多药耐药基因 604

二、P糖蛋白 605

三、P糖蛋白介导MDR的机制 606

第二节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607

一、MRP家族 607

四、P糖蛋白介导MDR的逆转 607

二、MRP与多药耐药 609

第三节肺耐药蛋白 610

一、肺耐药蛋白的特性 610

三、MRP的抑制剂 610

二、LRP介导耐药的机制 611

三、LRP表达的临床意义 611

四、LRP与MRP和P糖蛋白的关系 612

第四节乳腺癌耐药蛋白 613

一、乳腺癌耐药蛋白的特性 613

五、LRP介导多药耐药的逆转 613

二、BCRP介导耐药的机制 614

三、BCRP介导耐药的逆转策略 614

第五节蛋白激酶C与肿瘤多药耐药 615

一、蛋白激酶C的生物学特性 615

四、展望 615

二、PKC与肿瘤化疗耐药 616

第六节金属硫蛋白 617

一、金属硫蛋白的分子特性 617

二、MT引起肿瘤耐药的机制 618

三、MT与肿瘤的发生 618

第七节BCL2与耐药 619

一、BCL2基因的发现与表达 619

四、MT高表达的临床意义 619

二、BCL2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作用机制 620

三、BCL2与肿瘤化疗耐药 620

一、基因芯片在肿瘤耐药研究中的作用 621

二、基因芯片技术在肿瘤耐药研究中的进展 621

第八节基因芯片技术在肿瘤耐药研究中的应用 621

三、展望 623

参考文献 624

第二十六章肿瘤的生物治疗 630

第一节肿瘤生物治疗的基本概念、治疗原理及其种类 630

第二节各种生物疗法对肿瘤的治疗作用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631

一、卡介苗等微生物制剂 631

二、抗体的导向治疗 633

三、细胞因子输注疗法 637

四、过继免疫治疗 641

五、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 643

六、基因治疗 646

第三节对生物治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作用的评价 660

参考文献 660

第一节PCR技术 667

第二十七章常用核酸分析技术 667

一、PCR的基本原理和常规操作 667

第四篇肿瘤遗传学的研究方法 667

二、一些衍生PCR技术 669

三、PCR技术在临床上应用 672

第二节核酸分子杂交 673

一、探针的制备和标记 674

二、DNA杂交 675

三、RNA印迹杂交和菌落原位杂交 677

四、比较基因组杂交 678

一、化学降解法 679

二、Sanger酶法的基本原理 679

第三节核酸序列测定 679

第四节基因表达系统分析法 681

一、基本原理 682

二、技术流程 682

三、主要试剂和材料 684

四、实验方法 684

五、SAGE的应用 688

参考文献 689

第二十八章生物芯片 691

第一节生物芯片发展简史 691

第二节生物芯片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技术 692

一、原理:分子识别与杂交的规律 692

二、关键技术 694

第三节主要技术装置和实验方法 697

一、微点阵系统 697

二、杂交室(盒) 699

三、芯片微阵扫描器 699

第四节生物芯片的应用 701

一、DNA测序和突变的研究 701

二、基因制图和基因型分型研究 703

三、RNA(基因)表达的研究 705

四、比较基因组的研究 708

五、环境基因组计划研究 709

六、群体遗传学和人类进化的研究 710

七、对疾病研究的意义 713

八、新药发明和开发的研究 715

第五节生物芯片DNA微阵的局限性和存在的问题 717

第六节生物芯片技术的重大意义 718

参考文献 719

第二十九章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721

第一节概述 721

第二节荧光原位杂交探针 722

一、探针分类 722

二、探针标记方法 724

第三节荧光原位杂交程序 725

一、组织细胞制片 725

二、杂交前预处理 726

三、原位杂交 727

六、玻片复染 728

五、杂交信号的检测 728

七、镜检与结果分析 728

四、杂交后洗涤 728

第四节荧光原位杂交与染色体显带 729

第五节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类及其应用 729

八、杂交玻片保存 729

一、染色体片杂交 730

二、间期细胞杂交 730

三、比较基因组杂交 731

第六节荧光原位杂交与流式细胞术及DNA图像分析 731

附录一常用荧光原位杂交程序 732

一、探针的标记 732

二、杂交混合物的配制 733

附录二荧光原位杂交分析常见问题及可能的解决途径 737

参考文献 737

第三十章比较基因组杂交 739

第二节比较基因组杂交程序 740

一、DNA探针的制备 740

第一节 比较基因组杂交的原理 740

二、DNA探针的标记 743

三、细胞标本的制备 746

四、探针和样品的变性 749

五、原位杂交 751

六、荧光探针检测 751

第三节结果分析 753

第四节 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的应用 754

一、CGH的优点 755

二、CGH的不足 755

第五节 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的评价 755

三、与其他方法比较 756

四、CGH成像分析的改进 757

第六节展望 758

参考文献 758

第一节染色体标本的制备 761

一、理论依据 761

第三十一章染色体分析技术 761

二、细胞培养 762

三、分裂相的捕获 762

五、固定 763

六、制片 763

四、低渗处理 763

一、G显带 764

二、R显带 764

第二节染色体显带 764

四、C显带 765

五、高分辨显带 765

三、Q显带 765

第三节染色体的识别 766

一、染色体的分组 766

二、染色体ISCN特征 767

三、染色体畸变 769

附录染色体标本制备和显带的操作程序 772

一、染色体标本的制备 772

二、细胞同步化和高分辨染色体制备 773

三、染色体显带 774

参考文献 775

第一节概述 777

一、微核研究简史 777

第三十二章微核试验 777

二、微核形成的细胞动力学 778

二、实验准备 783

一、基本原理 783

三、实验程序 783

第二节哺乳动物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783

一、基本原理 785

第三节微量外周血人体内淋巴细胞微核测试法 785

二、实验准备 785

四、阅片与结果评价 785

三、实验程序 786

四、阅片与结果评价 787

一、基本原理 788

二、实验准备 788

第四节培养人淋巴细胞的胞质分裂阻滞微核试验 788

三、实验程序 789

第五节脱落细胞微核试验 790

一、脱落细胞微核试验的常规技术 790

四、阅片与结果评价 790

二、脱落细胞微核试验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793

三、脱落细胞微核试验应用的述评 794

第六节微核的流式细胞仪自动化检测 794

一、红细胞微核的流式仪自动化检测 795

二、有核细胞微核的流式仪自动化检测 796

第七节微核试验的评价和展望 799

参考文献 800

第一节概念 803

一、基因工程小鼠的分类 803

第三十三章基因工程小鼠 803

二、基因工程小鼠的应用 805

第二节转基因小鼠的产生 807

一、历史背景 807

二、产生的过程 808

三、几个特殊问题 817

第三节基因剔除小鼠的产生 819

一、历史背景 819

二、组成型基因剔除小鼠的产生过程 821

三、诱导型基因剔除小鼠的产生过程 829

四、几个问题 831

第五节基因工程小鼠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832

一、基因工程小鼠在肿瘤研究中的优势 832

第四节基因替换小鼠的产生 832

二、基因工程小鼠在肿瘤研究中的作用 833

三、基因工程小鼠肿瘤模型的发展趋势 836

参考文献 836

第三十四章生物信息学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841

第一节与肿瘤研究相关的基本数据库 841

第二节肿瘤相关基因的电脑克隆 844

第三节肿瘤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846

第四节肿瘤组织的基因功能表达谱 849

第五节肿瘤相关蛋白的空间结构模拟和药物设计 851

第六节与肿瘤研究相关的几个重要网站 852

参考文献或网站 854

索引 857

二、肿瘤中遗传印记的证据 2221

查看更多关于肿瘤遗传学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