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二十世纪唐研究

二十世纪唐研究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历史地理

  • 购买点数:25
  • 作 者:胡戟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500432976
  • 标注页数:958 页
  • PDF页数:991 页
图书介绍
标签:主编 研究

序一 张广达 1

目 录 1

政治卷 3

概论二十世纪的唐研究 胡戟 3

序二 谷川道雄 11

附:关于唐的时代历史定位 18

第一章政治事件与政治集团政治 25

人物 胡戟 25

一 关陇集团 25

二 晋阳起兵和李渊称臣突厥 27

(一)晋阳首谋者 27

(二)“唐高祖称臣突厥”的问题 28

三 玄武门之变 29

(一)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条件 31

四 贞观之治 31

(二)唐太宗的用人政策 32

(三)纳谏和直谏 33

(四)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33

(五)唐太宗的军事战略战术 34

(六)贞观法治与法制 34

(七)民族政策和对外关系 34

(八)其他 35

五 武周的兴灭 35

(一)研究概况 35

(二)武则天的身世 36

(三)武则天与王皇后的斗争 36

(五)武周的建立 37

(四)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关系 37

(六)武则天的政绩 39

(七)武则天下台 42

(八)其他 42

六 开元之治 43

(一)唐玄宗求治措施 43

(二)用人和吏治与开元之治的关系 44

(三)唐玄宗的经济政策 44

(四)思想文化方面的建设 45

(五)开元年间官场的政争 45

七天宝政局 45

八 安史之乱与马嵬事变 46

(一)安史之乱 46

(二)马嵬事变 49

九藩镇问题 50

(一)藩镇割据的经济社会背景 50

(二)藩镇的政治体制 52

(三)河北藩镇 52

(四)藩镇与藩帅 53

(五)使府用人制度 54

(六)幕府和军将 54

(七)藩镇的分类 55

(八)藩镇动乱 55

(九)藩镇割据与反割据 56

(十)平藩和销兵 57

(十一)藩镇习俗 57

(十二)牙军与牙将 57

(十三)归义军的研究 58

(一)宦官专权的原因 59

十 宦官专权 59

(二)宦官专权的影响 60

(三)宦官的职制 61

(四)宦官与藩镇、党争之关系 61

(五)其他 62

十一 二王八司马事件 63

(一)“永贞革新”的提法 63

(二)“二王八司马事件”性质 64

(三)韩愈与“二王八司马事件” 64

十二 甘露之变 65

(一)甘露之变的性质 65

十三 朋党之争 66

(一)党争的始因 66

(三)甘露之变失败的原因 66

(二)甘露之变的目标、影响 66

(二)党争的焦点 67

(三)党争的社会基础 68

(四)党争与文学之关系 68

十四 农民战争和兵变 69

(一)陈硕真起兵 70

(二)康待宾起兵 70

(三)袁晁和方清、陈庄起兵 70

(四)裘甫起兵、庞勋起兵 71

(五)阡能之变 71

(六)黄巢起兵 71

(一)唐高祖 75

(七)泾源等兵变 75

十五政治人物 75

(二)李建成 76

(三)唐太宗 77

(四)李靖 78

(五)唐高宗 79

(六)唐玄宗 79

(七)姚崇 80

(八)张说 80

(九)安禄山 80

(十)高力士 81

(十二)郭子仪 82

(十三)李泌 82

(十一)李林甫 82

(十四)唐德宗 83

(十五)刘晏 83

(十六)杨炎 83

(十七)陆贽 83

(十八)唐宪宗 83

(十九)李绛 84

(二十)裴度 84

(二十一)李晟 84

(二十二)李训、郑注 84

(二十三)王叔文 84

(二十四)李德裕 84

(二十八)王建 85

(二十七)高骈 85

(二十六)李逢吉 85

(二十五)牛僧孺 85

第二章帝制与官制 86

杜文玉宁欣 86

一 通论 86

二 皇帝制度 87

(一)继承制度 87

(二)祭祀典礼制度 88

(三)后宫制度 88

(四)皇权问题 89

三 中央职官 89

(一)宰相制度 89

(二)政事堂 90

(三)三省 91

(四)六部与寺监 92

(五)监察制度 93

(六)翰林学士(院) 95

(七)馆阁学士 95

(八)东宫官制 96

(九)使职差遣 96

(十)内诸司使与内侍省 97

(十一)员外官与试官 98

(十二)流外官 99

(十三)僧官与萨宝 99

四 地方职官 100

(一)行台省 100

(二)都护府与都督府 100

(四)藩镇及其僚佐 101

(三)羁縻府州 101

(五)州县官制 103

(六)乡里村坊制度 104

五 管理制度 105

(一)爵位与食封 105

(二)勋官 105

(三)散官 106

(四)俸禄 106

(五)致仕与告身 107

六 科举制 108

(一)全面性的论述 108

(二)选官的其他途径及有关制度 113

(三)考课 116

(一)主要著作 117

(二)唐代兵制的变化 117

第三章兵制 孙继民 117

一 综合论述 117

二 府兵 120

(一)综合论考 120

(二)折冲府(包括其他军府)的辑 122

考和数量 122

(三)府兵性质 124

(四)卫士负担、资装和职任 125

三 府兵之外的其他兵员 125

(一)兵募(附骁果) 125

(二)健儿 126

(三)团结兵、乡兵、防丁、义征 127

(四)蕃兵、城傍、子弟 128

四 禁军、神策军 129

五 边军、行军及军职、军制 130

(一)边军(包括镇戍、军镇及烽堠) 130

(二)行军 132

(三)军职和军制 133

(四)骑兵与马政 135

六 藩镇军、行营(附监军、归义 136

军军镇) 136

七 兵器及其他 136

第四章法制 周东平 138

一 总论 138

(一)唐代法律研究史概况 138

(二)律令法典体系 139

二唐律(《唐律疏议》) 142

(一)唐律的历史渊源 142

(二)《唐律疏议》的制作年代 143

(三)《唐律疏议》的流传、版本及现 146

存残卷 146

(四)《唐律疏议》的校勘、索引、注 146

释、翻译 146

(五)唐律的修改 147

(六)唐律的实施 148

三 唐令 148

(一)概说 148

(二)唐令的复原 149

(二)性质 151

(一)渊源 151

(三)唐令内容研究择要 151

四唐格 151

(三)结构 152

(四)辑佚 153

五 唐式 153

(一)起源 153

(二)性质 154

(三)结构 154

(四)辑佚 154

六 《唐六典》 155

(一)版本系统 155

(二)行用问题 155

(三)性质论 156

七唐代的判 158

八 民事法律关系 160

(一)权利主体与行为能力 160

(二)外国人的法律地位 161

(三)时间立法例与消灭时效 161

(四)物权 161

(五)债权 162

(六)知识产权 164

(七)婚姻、家庭与继承 164

九经济法律关系 166

(一)赋役立法 166

(二)手工业立法 166

(三)商业立法 166

十 刑事法律 167

(一)刑法原则 168

(二)犯罪论 170

(三)刑罚论 172

(四)分则 174

十一 司法制度 174

(一)司法机关 175

(二)起诉制度 176

(三)审判制度 177

(四)监狱管理与刑罚的赦免 177

(二)反“礼教”运动的影响 178

制研究 178

(三)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影响下的礼 178

(一)传统礼学崩溃 178

一 时代背景 178

第五章礼制 甘怀真 178

(四)台湾与日本的礼学研究 179

(五)小结 179

二 礼与政治社会的原理 179

(一)礼教作为政治秩序的原理 179

(二)法制史研究中的礼律关系 180

(三)唐代礼制研究在中国大陆的展 180

开 180

三 礼与国家论 181

(一)从社会到国家的转向 181

究 182

(二)西?定生所带动的中国礼制研 182

(三)即位礼研究 183

(四)郊祀礼研究 183

(五)宗庙制等诸礼制与政治秩序 184

(六)制礼的相关课题 186

(七)礼制与政治党派 188

四 礼制与文化教养 188

(一)士大夫的文化教养 188

(二)思想史的研究取向 189

(三)“书仪”与士大夫礼仪 189

与“律令制”研究 190

(二)西?定生的“东亚世界”说 190

(一)日本“仪式”与唐礼 190

五唐礼与东亚世界 190

(三)作为东亚政治秩序功能之唐礼 191

(四)小结 191

六 展望 191

第六章教育 宋大川 193

一 通论 193

二唐代教育思想 194

(一)国家教育思想 194

(二)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195

三唐代文教政策 198

(一)开放的文教政策 199

(二)文化教育的多元化 200

(三)教育发展对政治的作用 200

(一)唐代教育制度的特点 201

四 唐代教育制度 201

(二)唐代教育管理制度 203

(三)唐代学制特点 204

五 唐代私学教育 205

(一)隐居读书 205

(二)家学 207

(三)私人讲学 209

(四)私塾教育 209

(五)佛寺中的儒家教育 210

(六)唐代私学的特点 210

六 唐代教育与科举的关系 211

七 唐代教育对周边各国的影响 213

第七章内地与周边民族 王小甫 216

一 民族政策与民族关系 216

(一)唐太宗的民族政策 216

(二)和亲政策 217

(三)羁縻政策 218

(四)胡化与华化 219

(五)唐与各民族的关系 220

(六)如何看待民族矛盾与民族冲突 222

二 突厥 223

(一)突厥社会史 223

(二)西突厥 223

(一)回纥族源 225

(二)回纥汗国的制度 225

三 回纥、铁勒及于阗 225

(三)突骑施 225

(三)回鹘的迁徙 226

(四)甘州回鹘 226

(五)对敦煌文书中有关西迁回鹘史 227

料的研究 227

(六)铁勒和薛延陀 227

(七)于阗 228

四 吐谷浑与党项 228

(一)吐谷浑的分裂 228

(二)亡国后的吐谷浑部族 228

(三)浑、蕃、唐关系 229

(四)党项 229

(二)吐蕃的族源 230

(一)史料考订整理 230

五 吐蕃 230

(三)吐蕃社会制度 231

(四)吐蕃与唐对西域的争夺 232

(五)吐蕃在河西地区的统治 232

六 渤海 233

(一)渤海族源、族属问题及渤海族 234

的形成 234

(二)渤海与唐的关系 234

(三)渤海与周边民族国家的关系 236

七 契丹族早期历史 238

(一)契丹族名 238

(二)契丹族源 238

(一)史料整理与考订 239

(二)奚族流向 239

九 南诏 239

(一)奚族族源 239

八 奚族 239

(三)契丹宗教习俗 239

(二)南诏族属 240

(三)南诏社会史 242

(四)《南诏德化碑》的作者 242

十 南方其他民族 243

(一)茫蛮、黑齿、金齿等部落 243

(二)板楯蛮 243

(三)西山诸羌及越族 243

第八章东亚关系 韩昇张倩 244

一 概述 244

二 东亚世界整体性探索 245

三 中日关系 247

(一)中日关系史总论 248

(二)唐日文化交流 249

(三)法律制度对日本的影响 252

(四)国家间交往与“遣唐使” 253

(五)人物专题研究 255

四 中韩关系 256

(一)政经文化 256

(二)唐、日本、朝鲜相互间关系 257

(三)唐与新罗关系 258

第九章中亚、西亚、南亚、南海、 260

欧洲、非洲关系 荣新江 260

一 通论 260

(一)中外关系史 260

(二)中西交通史 261

(四)综合研究 262

(三)文物考古资料 262

二 与中亚的关系 263

(一)通论 263

(二)粟特地区 264

(三)昭武九姓粟特人的东迁 265

三 与西亚的关系 269

(一)波斯 269

(二)大食 271

(三)西亚宗教的传播 273

四 与南亚的关系 281

五 与南海诸国的关系 284

六 与欧洲、非洲的关系 286

经济形态的演进 张弓 291

经济卷 291

概论唐代经济与古代中国社会 291

一20—40年代:唐朝社会性质的 292

初步讨论 292

二 五六十年代:对唐代社会经济 294

认识的深化 294

三 70年代末—90年代:唐代经济 297

史的整合研究 297

四、外国学界的唐代社会经济概观 304

研究 304

(一)日本:“唐宋变革”讨论和唐代 304

经济概观研究 304

(二)前苏联:中国中世封建化研究 307

展的机制研究 308

(三)(剑桥中国隋唐史》:唐宋大地 308

产制和租佃制促进社会生产发 308

第一章土地 卢向前 309

一 通论 309

二 田令及其政策 310

三 均田制度 311

(一)均田制实行与否 311

(二)均田制的性质、作用 316

(三)均田制外的私田问题 317

(四)均田制中的永业口分、常田部 318

田问题 318

(五)均田制中的土地还授及标准 320

(六)均田制度的败坏 323

四 庄园 324

五 官田 327

(一)屯田和营田 327

(二)职田 329

(三)公廨田、宴设田、驿田、长行 330

坊田、馆田 330

六租佃关系 330

七吐蕃归义军时期敦煌田制 332

第二章户口 吴丽娱 334

一 户口研究概述 334

(一)20世纪初至1950年以前 334

(二)50年代至1976年以前 334

(三)1976年至20世纪末 334

(一)唐代地志中的人口问题 336

分布、家庭规模与特殊人户 336

二 户口系年、户口统计、人口 336

(二)户口统计与人口发展 339

(三)人口密度与分布 342

(四)家庭规模、特殊人户和人口构 343

成 343

(五)人口发展理论思想评述 346

三 人口迁徙、逃亡与括户 346

(一)人口迁徙 346

(二)逃亡与括户 348

(三)客户研究 351

四、籍帐制度与户口管理 353

(一)敦煌吐鲁番籍帐文书的介绍、 353

整理与刊布 353

(三)籍帐编造与户籍研究 355

(二)户籍令与户籍法 355

(四)手实制度及内容特点 357

(五)计帐制度及其内容特征 357

(六)手实、户籍、计帐的关系与区 359

别 359

(七)户等 360

第三章赋役 陈明光 364

一 租庸调 364

(一)租庸调制的法令内容考证 364

(二)租庸调的征收与户等的关系 365

(三)租庸调与均田制的关系 366

(四)关于租庸调实际征收中的诸问 367

题 367

(五)租庸调制的评价 368

二 地税 369

(一)地税的“国税化” 369

(二)青苗簿与地税的征收方式 370

(三)“地子”含义考释 370

三 户税 370

(一)户税始征的时间 370

(二)户税的征纳方式 371

四 资课 371

(一)唐前期的资课 371

(二)唐后期的资课 372

五 两税法 372

(一)两税法改革的背景与目的 373

(二)“两税”的内容及其由来 376

(三)两税法与商品经济、货币经济 377

的关系及其性质 377

(四)两税法的实施情况 379

(五)两税法的作用与影响 380

六 “轻税”、附加税与杂税 381

(一)“轻税” 381

(二)附加税 382

(三)杂税 383

七 商税 383

(一)商税的含义及其具体征收 383

内容 383

八 徭役 384

(一)租庸调时期的色役与杂徭 384

(二)唐代商税的兴废沿革 384

(二)两税法时期的徭役 387

九 其他 388

(一)赋役思想 388

(二)晚唐沙州的赋役 388

第四章财政 李锦绣 389

一 通论 389

二 财政机构及其演变 390

(一)唐前期财政机构 390

(二)三司 391

(三)巡院 393

(四)其他财政使职 394

特点 395

(五)财政官员的选拔与财政机构的 395

三 财政行政运作 396

(一)预算编制 396

(二)财务审计与财务帐 397

四 仓库、漕运与和籴 397

(一)仓 397

(二)库 400

(三)漕运 401

(四)和籴 402

五 财政收入 404

(一)土贡、进奉与宣索 405

(二)户部钱 406

六 财政支出 407

(一)军费 408

(二)官吏俸禄 410

(三)实封 412

(四)盐铁与户部支出 413

(五)其他支出 414

七 专卖制度 414

(一)盐专卖 414

(二)酒专卖 416

(三)税茶与榷茶 416

八 财政制度、政策及其变革 417

(一)财政制度变革 417

(二)财政改革 418

(三)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 419

(四)江淮财赋的作用 421

(一)通史、断代史及经济史著作中 423

关于唐代农业的研究 423

第五章农业 牟发松 423

二 综合论述 423

一 引言 423

(二)区域经济史论著中关于唐代农 425

业的研究 425

(三)农业史论著 428

(四)农业考古及有关资料 431

三 农田 432

(一)耕地面积 432

(二)农田垦辟 432

(三)屯田 432

(二)区域水利 433

(一)综合论著 433

四 水利 433

(三)敦煌吐鲁番地区文书所见当地 434

农田水利 434

(四)水利管理 435

(五)农田水利与基本经济区、经济 436

重心及政权统治 436

五 技术 436

(一)综合论著 436

(二)农学及农书 437

(三)农业生产工具 437

(四)农作制 438

(一)粮食产量 439

六粮食作物 439

(五)耕作法与农业经营方式 439

(二)粮食作物分布 440

(三)稻作生产的发展及其意义 441

七 经济作物(附园艺) 441

(一)蚕桑及麻、棉 441

(二)茶叶 443

(三)蔬菜 443

(四)花卉 443

(五)园艺 443

八林业 444

(一)自然林 444

(二)人工林 444

九牧业(附副业) 445

(一)牧业分布及其变迁 445

(三)经济林 445

(二)牧业兴衰 446

(三)牧业管理 446

(四)副业 447

十 渔业及水生动植物资源 447

(一)水生动植物资源 447

(二)渔业生产及管理 447

十一 农业生态环境(附荒政、农 448

业思想) 448

(一)自然环境变迁与农业 448

(二)经济开发与农业生态环境 448

(三)水旱灾害及荒政 449

(四)农业思想 450

一 通论 451

第六章手工业 魏明孔 451

二 手工业的类型和管理体制 452

(一)手工业的类型 452

(二)官府手工业 452

(三)私营手工业 455

(四)经营管理体制 456

三 手工业行业 458

(一)纺织业 458

(二)食品加工业 460

(三)酿酒业 460

(四)造纸业 462

(五)建筑业 462

(七)陶瓷业 463

(六)粮食加工业 463

四 手工业生产者 465

(一)一般状况 465

(八)金银器 465

(二)长上匠 467

(三)工头或技术工匠 467

(四)工匠培训制度 468

五 手工业的发展变化 468

(一)手工业经济重心南移 468

(二)手工业商品经济的发展 469

六、手工业技术的西传 469

第七章商业 冻国栋 471

一 通论 471

(一)城市综合研究 473

二城市与市镇 473

(二)坊市制及市场管理诸问题研究 476

(三)城市商业经济与居民生活 477

(四)集市、草市、市镇研究 477

三 行会、牙人、商人与市籍研究 479

(一)行会 479

(二)牙人 480

(三)商人与市籍 480

四 货币与物价 481

(一)隋唐五代货币与货币流通概观 481

(二)唐代金银问题 482

(三)便换与飞钱 483

(四)唐五代时期的几种特殊货币 484

(五)唐代物价问题研究 485

(七)其他 486

(六)唐代估法及相关问题研究 486

五 官私借贷及高利贷 487

(一)官府与民间借贷及高利贷概观 487

(二)隋唐公廨本钱与捉钱户研究 488

(三)唐代民间借贷研究 489

(四)唐质库、柜坊研究 490

(五)其他 491

六 度量衡 491

(一)隋唐五代度量衡概观 491

(二)唐尺与唐亩里制研究 492

(一)唐与周边诸族的互市贸易及 493

绢马交易 493

七边贸及对外贸易 493

(二)陆上丝路贸易 494

(三)海外贸易、贸易港与市舶机构 494

(四)“胡商”及其商业活动研究 495

八雇佣劳动问题研究 496

第八章交通运输 冻国栋 499

一 通论 499

二 陆路交通 500

(一)主要交通线研究 500

(二)陆路物资输送 501

三 河运与海运 502

(一)内河水路交通与运输 502

(二)运河与漕运(含“水路工程”) 503

(三)海上交通与运输 504

(一)公验与过所 505

四 交通制度与交通设施 505

(二)长行坊制度 507

(三)馆驿制度 508

(四)关津及相关问题 510

文化卷 513

概论二十世纪的唐代文化研究…………… 513

李斌城 513

第一章儒学 谢保成 526

一 通论 526

二儒学思想 529

(一)儒学变革 529

(二)经学研究 530

(三)儒学在边地的影响 530

(一)韩愈思想 531

三 韩愈与李翱研究 531

(二)李翱思想 532

四 柳宗元与刘禹锡研究 533

(一)柳宗元思想 533

(二)刘禹锡思想 536

五 其他儒学人物思想研究 537

(一)孔颖达与《五经正义》 537

(二)晚唐儒学思想 537

(三)吕才思想 538

第二章宗教 谢重光林悟殊 539

一 佛教 539

(一)佛教宗派及其思想学说 539

(二)佛教与社会 549

(三)僧官制度与寺院组织 552

(四)寺院经济 553

(五)佛教的传播 554

(六)佛教文化艺术 556

(七)佛教与中外文化交流 559

二 道教 564

三 三夷教 569

(一)摩尼教 569

(二)火祆教 577

(三)景教 585

四 伊斯兰教 611

(一)《步天歌》与《玄象诗》 613

二 天文历法 613

一 对唐代科技水平的基本估计 613

第三章科技 邓文宽 613

(二)三家星经 614

(三)星图 615

(四)历法史研究与历日文献的整理 616

(五)天文学家研究 617

三 唐代医药 617

(一)唐代医药典籍的整理与研究 617

(二)两《唐书》中的医药史料 619

(三)出土医药文献 619

(四)出土药物与药具 622

(五)藏医与藏药 623

(六)唐代医药学家研究 625

(一)雕版印刷术产生的年代 627

四 唐代印刷技术 627

(二)雕版印刷术产生的地点 630

(三)中国本土发现的现存最早的雕 632

版印刷品 632

第四章文学 蒋寅 633

一 民国年间的唐代文学研究 633

二 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的唐代文 638

学研究 638

三80年代以来的唐代文学研究 641

四 唐代文学研究的主要成果 645

五 台港澳地区的唐代文学研究 652

六 日本、韩国的唐代文学研究 654

七 欧美国家的唐代文学研究 657

(一)关于燕乐 659

第五章艺术 罗世平 659

一 音乐 659

(二)关于音乐思想 663

(三)关于雅乐 664

(四)关于曲子 664

(五)关于散乐 665

(六)敦煌音乐史料研究 665

(七)关于中原音乐文化的西传 666

(八)结语 667

二 美术 667

(一)传世唐画的研究 667

(二)唐墓出土画的研究 670

(三)唐代的书法研究 671

与研究 673

(四)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的整理 673

(五)陵墓雕塑 675

(六)佛教石窟造像 677

三 戏剧 689

(一)唐代戏剧与中国戏剧起源问题 689

的探讨 689

(二)唐代戏剧分类 691

(三)唐剧种类 692

(四)唐戏剧本 695

四 舞蹈 695

(一)唐代舞蹈与丝绸之路 696

(二)唐代舞种 697

(三)舞谱研究 698

第六章史学与地理学 700

谢保成 蓝勇 700

一 史学 700

(一)通论 700

(二)唐初八史 703

(三)史馆与实录、国史 708

(四)《史通》研究 711

附:国外对刘知几与《史通》的研 715

究 715

(五)《唐六典》与《通典》 716

(六)杂史与笔记、别集 718

二 地理学 720

研究 721

(二)对唐代地理学总体成就认识的 721

究 721

(一)唐代对自然环境方面认识的研 721

(三)唐代对域外地域认识的研究 722

(四)图经的发展与地图测绘的研究 722

(五)唐代地名的整理和考证 723

(六)《元和郡县图志》和《括地志》 724

的研究 724

(七)唐代边疆史地文献的研究 725

(八)地理学家贾耽的研究 727

(九)唐代气候的研究 727

(十)唐代森林植被的研究 728

(十一)唐代其他自然地理因素研究 729

(一)城市遗址 730

一 考古 730

赵和平郝春文 730

第七章考古与敦煌学 730

(二)陵墓和墓葬 734

(三)宗教遗址和遗物 739

(四)手工业遗址 742

(五)金银器及其研究 743

(六)碑刻和墓志 744

二 敦煌学 747

(一)利用敦煌文献研究唐史的历程 747

(二)展望未来 770

第八章语言和文字 刘静 772

一 音韵学 772

(一)《切韵》及《切韵》系韵书 772

(二)专书音切 775

(四)诗词和变文用韵 776

(三)域外译音、对音和方言 776

二语法学 777

(一)全面性的论述 777

(二)句法 777

(三)词法 779

(四)其他 780

三 词汇学 781

(一)书面语词汇 781

(二)口语词汇 782

(三)词典 783

四 文字学 783

(一)正字运动 783

(二)字原学 783

(三)武周新字 784

社会卷 787

概论认识唐代社会的历史特性 787

葛承雍 787

一 唐代社会形态与特点 788

二 唐代阶级结构与社会关系 790

三 唐代社会生活与变迁特征 794

第一章社会阶层 葛承雍 799

一 总论 800

二 士族地主与庶族地主 801

三 官僚统治集团 808

四 士人 811

五 商人阶层 813

七 部曲 817

六 农民 817

八 奴婢 820

九寺观依附户 823

十 工匠 824

十一 僧尼、道士 824

十二 妇女阶层的地位 825

十三 其他 826

附:社邑 828

第二章妇女与性别研究 高世瑜 830

一 综论 832

二 法律地位、财产权利 833

三 家庭地位 834

四 参政 835

六 素质、文化 836

五 结社 836

七 思想观念、儒教 837

八特殊女性群体 837

九 文学形象 838

十 艺术形象 838

十一性别研究 838

第三章婚姻家庭 高世瑜 840

一 婚姻 840

(一)综论 841

(二)制度、法律 842

(三)礼仪 843

(四)风俗 844

(五)观念、心理 844

(七)特殊婚姻形态与婚姻群体 845

(六)离婚、再嫁 845

(一)家庭结构与伦理 847

二 家庭 847

(二)财产继承 848

(三)敦煌家庭 850

第四章家族宗族 852

杨际平郭锋 852

一 唐代家族、宗族制度史的研究 852

(一)50年代以前研究概况 852

(二)80年代、90年代研究概况 854

二 唐代家族个案的研究 859

第五章服饰饮食 胡戟 865

一 总论 865

(一)男服(含军服) 870

二 服饰 870

(二)女服(含妆饰) 874

(三)履制(含袜) 879

(四)唐代服饰的特征和文化美感 880

(五)唐代服饰的胡化和丝绸问题 881

三 饮食 883

(一)主食 883

(二)副食 886

(三)饮料 887

(四)食制与食俗 892

(五)宴会与社会生活 893

(六)饮食的社会性 893

(七)唐代饮食文化(含胡化) 894

附:关于陆羽的研究 895

第六章节日风俗 李文澜 897

一 诞节 897

(一)皇帝诞节 897

(二)官僚百姓庆生辰 898

(三)佛诞节 898

(四)降圣节(道诞日) 899

二 岁时节日 899

(一)春季节日 899

(二)夏季节日 902

(三)秋季节日 904

(四)冬季节日 904

(一)节日风俗研究方法论 905

三 节日风俗研究的方法与理论 905

(二)节日风俗研究的理论思考 906

第七章民间杂信仰 严耀中 908

一 概说 908

二 唐代民间信仰发展的社会背景 908

因素 908

三 唐代民间信仰研究的动向 910

四 行业神和地域崇拜研究 911

附录 一 本书引用论著刊物出版社 914

缩略语索引 914

二 著译者编者中外文译名对 918

照 918

三 人名笔划索引 920

后记 胡戟 957

查看更多关于二十世纪唐研究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