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国产科生理常数研究与难产防治

中国产科生理常数研究与难产防治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医药卫生

  • 购买点数:20
  • 作 者:王淑雯 岳琏著
  • 出 版 社: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530830678
  • 标注页数:722 页
  • PDF页数:742 页
上一篇:细菌学纲要和实习下一篇:胃病100问
图书介绍

目 录 1

概 论 1

“中国产科生理常数研究”的基本情况 1

一、“中国产科生理常数研究”的目的 1

二、“中国产科生理常数研究”的方法 1

三、关于“中国女性骨盆研究”中统计分析的几点说明 3

基 础 篇 9

第一章女性骨盆研究简介 9

第一节世界女性骨盆研究简史 9

第二节中国近代骨盆研究概况 11

第三节“中国女性骨盆研究”简介 19

第二章正常女性骨盆(发育性骨盆) 20

第一节骨盆的发育 20

一、胎儿时期的骨盆发育 20

二、新生儿骨盆 20

三、婴儿骨盆转化为成人骨盆的过程 21

第二节女性骨盆的结构 23

一、女性骨盆的构成 23

二、女性骨盆平面及骨盆径线的测量 32

二、发育性骨盆分类法的研究评述 36

一、发育性骨盆形态的研究 36

第三节女性骨盆形态的研究 36

三、男性与女性的骨盆差异 41

四、发育性骨盆形态的分类(Caldweu-Moloy骨盆分类) 42

五、骨盆形态与分娩的关系 52

第三章生理骨盆X线骨盆测量的研究 57

第一节X线骨盆测量的研究 57

第二节X线骨盆测量的投照技术及测量方法 60

一、骨盆侧位像的投照技术 61

二、骨盆入口像的投照技术 64

三、耻骨弓像的投照技术 67

四、X线骨盆径线的测量及生理数值 68

五、X线骨盆像的分析 76

附X线腹平片像对宫内胎儿的观察 79

第四章临床骨盆测量 86

第一节全身检查 87

一、身高的测量 87

二、头颅的观察 87

三、两肩的观察 87

四、脊椎的检查 87

五、四肢发育及病变的观察 87

一、骨盆检查 88

第二节临床骨盆测量的方法 88

六、行走状态的观察 88

二、临床骨盆测量法——内、外测量 89

第五章中国女性骨盆研究 105

第一节 “中国女性骨盆研究”数据资料的获取标准及统计计算方法 106

一、骨盆测量 106

二、数据统计处理方法 107

第二节“中国女性骨盆研究”总体资料及统计分析 108

一、身高 108

二、骨盆临床测量及X线测量的结果 110

三、中国女性骨盆形态、结构及其聚类分析 113

四、骨盆临床测量与X线测量各径线间的相互关系 114

五、总结分析了30年来天津市前后两次同条件下所得的骨盆发育变化 127

六、X线骨盆测量的准确性 127

第三节中国各民族女性骨盆生理常数分析 128

一、汉族女性骨盆生理常数分析 128

二、满族女性骨盆测量统计资料 186

三、蒙古族女性骨盆测量统计资料 190

四、回族女性骨盆测量统计资料 195

五、藏族女性骨盆测量统计资料 198

六、苗族女性骨盆测量统计资料 202

七、朝鲜族女性骨盆测量统计资料 206

八、维吾尔族女性骨盆测量统计资料 210

九、哈萨克族女性骨盆测量统计资料 214

十、彝族女性骨盆测量统计资料 218

十一、布依族女性骨盆测量统计资料 222

十二、土家族女性骨盆测量统计资料 226

十三、畲族女性骨盆测量统计资料 230

十四、白族女性骨盆测量统计资料 234

十五、傣族女性骨盆测量统计资料 238

十六、壮族女性骨盆测量统计资料 242

十七、瑶族女性骨盆测量统计资料 246

十八、侗族女性骨盆测量统计资料 250

十九、仫佬族女性骨盆测量统计资料 254

二十、基诺族女性骨盆测量统计资料 259

二十一、中国20个民族女性骨盆的聚类分析及有关数值 263

第六章病理性骨盆 271

第一节伴全身性发育异常的病理骨盆 272

一、婴儿型骨盆 272

二、侏儒骨盆 272

第二节病理性骨盆 275

一、营养缺乏所致的异常骨盆 275

二、先天性、炎症及其他原因所致非典型形态变形骨盆 283

三、脊椎病变所致的病理骨盆 298

四、下肢病变所致的异常骨盆 300

第七章中国新生儿头径线的测量研究 302

第一节新生儿头径线的测量研究 302

一、新生儿头径线研究的一般情况 302

二、研究方法 303

三、我国华北地区新生儿头径线测量的据点及其数值 303

四、1955年中国华北地区汉族足月新生儿头径线测量的生理常数 307

五、1955年中国华北地区汉族新生儿头径线与国际其他种族资料的比较 311

一、新生儿头径线测量数值的临床意义 312

第二节胎头径线研究在产科临床实践中的意义 312

二、胎头径线与胎产式的关系 313

三、胎头径线与骨盆径线的关系 315

四、新生儿大小与头径线的关系 317

第八章中国新生儿头径、体径线的生理常数研究 325

第一节中国新生儿总体各径线的生理常数 326

一、中国各民族新生儿总体资料的身长、体重生理常数 326

二、中国8个民族新生儿总体资料中头径线数值 329

三、中国8个民族新生儿总体资料中体部径线数值 334

第二节中国各民族新生儿头、体部径线生理常数 335

一、汉族 335

二、回族 354

三、蒙古族 355

四、朝鲜族 357

五、维吾尔族 357

六、藏族 359

七、白族 360

八、壮族 361

第三节中国各民族新生儿头、体径线研究结果的分析 362

一、中国8个民族总体新生儿各径线生理常数的比较 362

二、中国新生儿头、体部径线与胎方位及测量时间的关系 363

三、中国新生儿头径线与身长、体重的关系 367

四、中国不同地区汉族新生儿身长、体重与头径线的关系 375

五、中国新生儿头、体径线研究总结 376

第四节盆头关系 377

一、骨盆径线与胎头径线的关系 378

二、骨盆形态与胎头入盆的关系 381

三、盆头大小比例与胎位、胎势的视诊观察 384

第九章中国妇女产程研究 386

第一节产程的研究 386

一、临产 386

二、产程 386

三、产程进展图与动力学的关系 387

第二节产程进展图发展史及国内外产程图 388

二、国外产程图型及其使用方法的评价 389

一、产程图(Partogram)的历史简介 389

三、中国使用的产程图介绍 406

四、中国国内妇女产程图型介绍 411

第三节正常初、经产妇的产程研究 412

一、500例正常初产妇的产程研究 414

二、500例正常经产妇的产程研究 417

三、初产妇产程延长的产程数值与母儿的预后 423

第四节正常初、经产妇产程的生理常数及生理时限 436

二、宫口扩张速度指标 437

一、宫口扩张各阶段的生理界限及最大界限数值 437

三、胎头下降的速度指标 438

四、产程图型的鉴别 439

五、产程“一区三线”的数值 440

第十章 中国各民族妇女产程的研究 444

一、中国妇女产程资料统计与分析程序 444

二、资料处理 444

第一节中国妇女(总体)初产妇产程的生理常数 445

一、宫口扩张曲线与时间生理界限 445

二、胎头下降曲线与时间的生理界限 448

三、中国妇女(总体)初产妇产程图的表现 451

第二节产程中各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453

一、胎方位与产程时间的关系 453

二、胎儿体重与产程时间的关系 454

三、胎儿体重与胎头下降位置 456

四、产程各期宫口扩张和胎头下降的时限 456

五、产程“一区三线”提出的临床意义 457

第三节中国各民族妇女产程研究 457

一、汉族妇女产程时间数值 457

二、蒙古族妇女产程时间数值 460

三、回族妇女产程时间数值 461

四、壮族妇女产程时间数值 462

五、白族妇女产程时间数值 463

六、朝鲜族妇女产程时间数值 463

七、各民族妇女产程时间数值 464

八、各民族妇女产程的“一区三线”数值 465

第十一章产后出血量的测量研究 467

第一节足月妊娠正常分娩与产程延长分娩的产后出血量的测量 467

一、资料 467

二、方法 467

三、结果 468

四、测量产后出血量的临床意义 470

一、资料 471

第二节产后出血的防治 471

二、方法 472

三、结果 472

四、预防性给药组产后出血量 474

临 床 篇 475

第十二章产科基本功训练 475

第一节产科病历的书写 475

一、一般产科病史概要 475

二、体格检查 476

四、病程记录 477

三、入院志 477

五、出院志 478

六、再入院记录 478

七、手术记录 478

第二节产科医护人员查病房的制度 479

一、全面普遍检查病房制度 479

二、重点查病房制度 479

三、床头核实检查病人 479

四、定期查房与重点巡视 479

五、各级医师查房内容 480

六、查病房步骤 480

一、医嘱的种类 481

第三节产科临床医嘱的作用 481

二、医嘱书写方法与注意事项 482

三、医嘱的处理 482

四、医嘱单的抄录 482

五、处方 483

第四节生命体征在产科临床的重要意义 483

一、体温 484

二、脉搏 485

三、呼吸 486

四、血压 487

第五节妇产科检查、阴道检查和肛门检查 489

一、妇科检查 490

二、产科检查 491

第六节会阴保护与会阴裂伤 500

一、会阴保护 500

二、Ⅲ度会阴裂伤 501

三、会阴裂伤缝合术 503

四、陈旧性会阴Ⅲ度裂伤修补注意事项 505

第七节会阴侧切术 507

一、解剖 507

二、分娩时产道的形成和损伤 520

三、分娩时产道软组织的损伤 522

四、会阴侧切的意义 524

五、会阴侧切引起的几个问题 525

六、会阴侧切的指征 525

七、会阴侧切麻醉——外阴神经阻滞麻醉 526

八、会阴侧切技术操作 526

第十三章消毒隔离 531

第一节产科消毒隔离工作 531

一、产科消毒隔离工作的发展史 531

二、现代无菌技术 532

三、无菌操作技术 535

四、感染的隔离 537

五、消毒与隔离 537

六、产科消毒隔离制度 537

第二节产褥感染(产褥热) 541

一、定义 541

二、产褥感染的简史 541

三、细菌感染 542

四、病理表现 543

五、产褥感染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544

九、治疗 546

八、预防感染 546

七、预后 546

六、诊断 546

第十四章分娩 548

一、分娩的进展 548

二、分娩的经过 548

三、分娩进展的征象 549

四、试产 560

五、产程异常的处理 561

第十五章难产 565

一、病理性骨盆 566

第一节骨产道异常性难产 566

二、发育性骨盆 570

三、骨盆形态与分娩的关系 571

四、骨盆入口平面以下的难产 572

五、盆头比例视诊观察 572

六、临床骨盆检查内容及处理原则 573

第二节软产道异常性难产 574

一、软产道的形成 574

二、子宫下截与宫颈的扩张 575

三、软产道异常的原因 576

四、软产道各部异常的种类 576

六、软产道异常对胎儿的影响 580

五、软产道异常对产妇的影响 580

七、处理 581

第三节产力异常性难产 582

一、产力 582

二、子宫收缩 583

三、产力(宫缩+腹压)对胎头推进力的测算公式 598

四、腹压 598

五、产力异常的原因 599

六、产力异常的分类 599

七、异常子宫收缩的处理 601

一、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 602

第四节胎儿性难产 602

二、高枕直位 607

三、胎头倾势不均 609

四、胎头俯屈障碍性异常胎势 612

五、臀位 618

六、横产式 629

七、复合先露 634

八、胎儿先天畸形 635

九、巨大胎儿 640

第五节盆头不称 642

一、盆头不称与分娩 643

二、胎先露与骨盆的关系 645

三、胎位与骨盆轴的关系 647

四、盆头不称的诊断与处理 648

第六节产程进展中胎儿窘迫的识别及处理 649

一、病因 649

二、产程中胎儿窒息的病理生理 650

三、产程中胎儿窒息的临床表现 651

四、胎儿窒息的诊断 651

五、处理 653

第一节新生儿脑瘫 656

一、病例介绍 656

第十六章胎儿、新生儿窒息及其脑后遗症 656

二、病症表现与分布 657

三、产科原因分析 658

四、新生儿脑瘫与产科的关系 659

第二节儿童智不全的流行病学调查 665

一、流行病学调查的组织与方法 665

二、结果 667

三、智不全儿童与产科临床的意义 672

四、智不全儿的防治措施 676

二、择期引产的禁忌证 677

一、择期启动临产的适应证 677

第一节适时分娩的重要意义与条件 677

第十七章适时分娩 677

三、择期引产分娩的母婴准备条件 678

四、择期引产分娩的注意事项 678

五、启动临产的预测 678

六、宫颈成熟的判断 678

七、发动分娩的机制 679

八、分娩时间与宫颈成熟 680

第二节适时分娩与计划分娩 682

二、引产、催产的必备条件 683

一、择期启动临产、适时分娩 683

三、宫颈不成熟的原因 685

四、引产的方法及选择 686

第三节适时分娩的具体实施 687

一、孕妇的产前宣教与护理 687

二、预测分娩过程中能否出现异常 688

三、产妇分娩期应注意的事项 692

第四节引产、催产的临床实践 693

一、分娩的机制 694

二、PGs在分娩中的作用 695

四、催、引产的方法 696

三、临床的引产、催产 696

第十八章母乳喂养 701

第一节母乳乳汁的研究 701

一、研究的目的 701

二、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701

三、结果 701

四、产后早期泌乳时间及泌乳量的研究 704

五、影响产后母乳喂养的因素及防治措施 706

第二节母乳喂养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707

一、母乳喂养新生儿的一般情况 707

六、小结 707

二、母婴同室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体重变化及一般情况观察 708

三、母乳喂养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探讨 709

四、母乳成分测定 709

五、母血、脐血及母乳中微量元素测定 709

六、母乳的生化测定 710

七、小结 711

结 束 语 712

努力学习,提高素质,做一个合格的产科工作者 712

一、如何学习产科学科 713

二、产科学的特点和产科工作范围 713

三、产科的学习 718

查看更多关于中国产科生理常数研究与难产防治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