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  显隐哲学视域中的文艺审美

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 显隐哲学视域中的文艺审美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文学

  • 购买点数:13
  • 作 者:杨继勇著
  • 出 版 社:成都:巴蜀书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53105512
  • 标注页数:387 页
  • PDF页数:410 页
图书介绍:本书发现六朝及其前后文论中潜含显-隐二元同构之质可析出;如刘勰:文-情、内-外、上-下、远-近、风-骨、意-象、隐-秀、有-无、文-质、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珠玉潜水-澜表方圆、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其二元同构的审美方法映现着释道儒交融与升华,摄其规律可为研究陆机、刘勰等乃至整个古典审美思想提供新视角。海德格尔诗论与此相似:如强调析画作《鞋》将在场显现之物与隐蔽、未出场相联系,即遮蔽-澄明、存在-存在者共在,显然相似于文外重旨等理。将中西两类学说相互烛照可见,皆有据于老庄等天人合一;本研究取其抽象统一性试创设了显-隐哲学同构律。

查看更多关于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 显隐哲学视域中的文艺审美的内容

上一篇:伊索寓言下一篇:龙与少年游
图书介绍

第一章 中西两个学说的基本差异、研究现状和方法 1

第一节 关于本选题和相关方法论的反思 1

第二节 相关基本概念概说 4

第三节 方法论等主要问题的提出 7

第四节 东方隐秀说与西方显隐说的基本差异 8

第五节 哲学史上两种天人合一的差异 10

第六节 中西比较研究的发现及真理的启示 14

第七节 研究现状考察 15

第八节 关于本研究的基本方法 16

第九节 比较研究的创新之处和启示 19

第二章 隐秀说新探——相关资源考察 25

第一节 《隐秀》篇及全书所含隐秀之意 26

一 从《隐秀》篇的文本切入隐秀说 26

二 对残篇之争所取的基本方法 29

三 可证美学之隐—秀基于哲学之显—隐 31

第二节 可证《淮南子》《典论·论文》等潜存着显—隐关系为隐—秀所基 36

第三节 隐秀说及《文心雕龙》研究现状——阐释与局限 41

第四节 中西两者的多元文化底蕴概观 46

一 历史背景 48

二 隐秀说及所论之文循于道之理——文即广义的艺术而不仅是文学 50

三 人文与广义之文的关系——艺术秩序依于天人合一 52

四 广义之文即艺术,其内涵大于“反映现实”的文学 55

五 隐秀和爻象——在场与未出场 56

第五节 借道而释佛及中西方两者同佛学的因缘 59

第六节 隐秀精深宏旨考 61

第七节 论隐秀说和玄学及言意之辨的关系 68

第八节 历史的轨迹:以珠—水喻显—隐关系及其演变的发现 70

第九节 澄明—遮蔽和珠—水关系相应,宏旨异于主客关系式 81

第十节 义生文外的向度与不在场之理相应 87

第十一节 考隐秀说融入意境说之踪——中国传统文脉主线的发现 98

第十二节 存在难以定义,所以艺术、美等相关范畴也难以定义 110

第三章 索隐秀说和显隐说之隐——文艺和真理的广深视域 114

第一节 两者要义都可联系于老庄之道的再求证 115

第二节 论于光明之中的索隐启蔽 120

第三节 隐秀之隐与道、文的基本关系 129

第四节 以佛理涵摄老庄 借释道之《易》而释隐 133

第五节 两者所论真理的本源境域相似 139

第六节 感悟呈示本源之隐的精深宏旨 142

一 “隐之为体”诉求着逆向透视 151

二 中西两类学说都强调源点之“隐” 153

三 文学艺术表达上要“虽奥非隐” 154

四 《易》象和隐—秀的关联——前瞻性在有限和无限之间 156

第七节 试论隐、无、玄和遮蔽、不在场等对应 161

第八节 思维路径的共性:显—隐之际的文艺之美 168

第九节 两个学说的审美思维运行系统具共性 174

本章总结 179

第四章 遮蔽—澄明与作品及创作之关系 181

第一节 文艺作品所寓隐—秀 182

第二节 澄明—遮蔽的共在性在作品中的映现 185

第三节 创作论的文之详略映现着澄明—隐蔽 189

第四节 显—隐和隐—秀之理与“比显而兴隐”相应 191

第五节 兴隐的特性、方法异于主客关系式 194

第六节 两者主张在规则与诗性之间悟求 199

第五章 求证秀、澄明和自然、人生的交集 203

第一节 澄明和隐蔽——以往释秀的得与失考察 204

一 析秀即“句”论 205

二 析秀即“篇”论的得失 210

三 析秀即形象论 213

四 寻找解释秀的多层次系统策略 214

第二节 试创设释秀的多层次系统 221

第三节 生命意象和诗意之秀相互映现 236

一 隐秀说理论本身的诗化表述 237

二 对表达生命意象所用概念类型的分析 238

第四节 两个学说强调诗性语言可呈示隐、不在场 243

第五节 人之秀和文之秀是启蔽的交集 244

一 文艺之秀和人生之秀互彰 245

二 秀是对有限人生之光华的礼赞 249

三 两者天人合一的思想交集 251

四 秀和澄明所强调的审美心理前提相似 256

本章总结 258

第六章 中西两者审美关系与方式的相似性 260

第一节 中西两者文艺观的批判性相似 260

第二节 有物混成——都重直觉体验的二重性的审美关系 262

第三节 艺术真理的魅力依于隐,两者都强调去蔽 266

第四节 两者所论审美视域的存在秩序和意蕴相似 271

第五节 中西两者都借图形阐释现象与本源之关系 272

第六节 语言、图形之显—隐,文外重旨研究似存未尽之言 279

第七节 生命之问——证秀、有、显和隐、无、玄秩序相依 289

第八节 强调感悟本源的原始魅力以扩展视域及其审美关系 292

第九节 论隐—秀和显—隐的关系,两个学说的要略抽象统一 306

一 论隐秀说的显—秀的关系 306

二 论两者范畴模糊性潜含理论价值 308

三 中西所蕴显—隐哲学和人生之关系 313

第十节 两个学说因其二元同构相应而抽象统一 316

本章总结 319

第七章 研究所获文脉的现实价值 320

第一节 文脉的历史性再考察 320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论所基显—隐同构律属性的析出和确认 325

一 水下之“珠”处玄隐示“一本万殊” 327

二 怀珠—川媚的历史观 328

三 “文外之重旨”强调着索隐、具超越特性 329

三 对传统文论史显—隐二元同构律的再确认 331

第三节 可证显—隐同构律可为反思的理论中介 332

第四节 基于显—隐同构律历史趋向的反思 335

第五节 两者抽象统一性的归纳 337

一 彰显—隐匿的二重性及秩序 337

二 诗性及真理的家园 338

三 扩展审美关系及视域的必要性 339

四 真理的视域局限性须消解 340

五 关于后主客关系的天人合一的方法论 341

六 创设范畴同构律、嬗变互动律、隐匿生成律 342

七 重释传统文化的理论价值 343

八 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文明之间的对话启示 344

九 诸领域认识真理过程之艰难和往复性 345

十 文艺索隐启蔽的功能 345

十一 《原道》《隐秀》等乃是彰显生态之美的杰作 346

十二 文明大国哲学“转向”的启示价值 347

第八章 显隐互变论的构想和索隐启蔽的现实价值 348

第一节 显—隐之间渐变的首要表征是秩序 348

第二节 显—隐之间的第二个表征是神思具差异性、前瞻性、导向性、超越性 353

第三节 显—隐之间的第三个表征是形式 355

参考文献 371

后记 380

查看更多关于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 显隐哲学视域中的文艺审美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