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随州金鸡岭

随州金鸡岭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历史地理

图书介绍:金鸡岭遗址是随枣走廊一处十分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聚落遗址,也是目前随州发掘的面积最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其时代隶属典型的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系统。根据遗址出土的丰富的遗迹,也将该遗址的文化分为六期,从屈家岭文化早期直看家续到石家河文化晚期。

查看更多关于随州金鸡岭的内容

图书介绍

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工作经过 1

第一节 自然环境 1

一 地理环境 1

二 遗址微地貌特征 1

第二节 工作经过 3

一 工作背景 3

二 目的与方法 4

三 调查、发掘、整理工作经过 4

第二章 文化堆积与层位关系 9

第一节 文化堆积 9

一 第二象限区 9

二 第一象限区 16

三 第四象限区 17

四 第三象限区 18

第二节 层位关系 19

第三章 遗迹 22

第一节 概况 22

第二节 生产生活类遗迹 22

一 房址 22

(一)红烧土房基 22

(二)非红烧土房基 29

二 灶 33

三 窑址 33

(一)长方形馒头窑 33

(二)长条形分室窑 34

(三)圆形窑 35

四 烧土层堆积 38

(一)单纯红烧土堆积 39

(二)烧土加黑色灰烬层堆积 39

(三)红烧土加灰烬层堆积 45

五 灰土层堆积 47

六 黄沙层堆积 52

七 黄土层堆积 52

八 黏土堆积 54

九 灰坑 56

(一)圆形(含椭圆形)灰坑 56

(二)长方形灰坑 59

(三)不规则形灰坑 60

十 灰沟 68

十一 柱洞 74

第三节 墓葬类遗迹 75

一 长方形土坑墓 75

(一)仰身直肢葬 75

(二)仰身曲肢葬 83

二 瓮棺葬 83

第四章 遗物 95

第一节 陶器 95

一 概述 95

二 容器 100

(一)鼎 100

(二)罐 112

(三)尊形器 131

(四)锅 131

(五)甑 131

(六)盆 136

(七)缸 143

(八)瓮 148

(九)壶 153

(十)盂形器 154

(十一)豆 154

(十二)盘 159

(十三)碟 163

(十四)碗 163

(十五)钵 166

(十六)器盖 172

(十七)杯 179

(十八)鬶 189

(十九)盉 190

(二十)鬲 190

(二十一)擂钵 192

(二十二)器座 193

(二十三)支座 195

(二十四)臼 195

三 工具 197

(一)拍 197

(二)模 198

(三)纺轮 198

(四)网坠 205

四 艺术品 206

(一)陶球 206

(二)陶环 207

(三)陶塑动物 207

五 其他 209

(一)板状器 209

(二)磨制陶片 209

(三)刻划符号 209

第二节 石器 211

一 生产工具 212

(一)石斧 212

(二)石锛 218

(三)石凿 223

(四)石刀 225

(五)石镰 228

(六)石铲 228

二 加工工具 229

(一)研磨器 230

(二)石砧 231

(三)石杵 231

(四)砺石 232

三 狩猎工具 232

(一)石球 232

(二)石饼 235

(三)石箭镞 236

(四)叶形器 239

四 其他 240

(一)磨制石片 240

(二)石环 240

(三)佩饰 241

(四)石琮 242

(五)石坯(半成品) 242

第三节 玉器与孔雀石 247

(一)玉器 247

(二)孔雀石 247

第五章 文化与分期 248

第一节 遗址文化划分 248

一 屈家岭文化遗物 248

(一)陶质陶色与制陶 248

(二)陶器纹饰 249

(三)陶器组合 249

(四)石器 250

二 石家河文化遗物 250

(一)陶质陶色与制陶 250

(二)陶器纹饰 251

(三)陶器组合 251

(四)石器 252

第二节 文化分期 252

一 屈家岭文化分期 252

二 石家河文化分期 257

第六章 文化特征与文化因素分析 262

第一节 文化特征及其演变 262

一 屈家岭文化第一期 262

二 屈家岭文化第二期 263

三 屈家岭文化第三期 264

四 石家河文化第一期 264

五 石家河文化第二期 266

六 石家河文化第三期 267

第二节 文化因素分析 268

一 屈家岭文化第一期 268

二 屈家岭文化第二期 268

三 屈家岭文化第三期 268

四 石家河文化第一期 269

五 石家河文化第二期 269

六 石家河文化第三期 270

第七章 聚落结构与环境变迁 271

第一节 屈家岭文化时期的聚落结构 271

第二节 石家河文化时期的聚落结构 274

第三节 环境变迁与人地关系状况 278

附表 280

附表一 金鸡岭遗址出土石器岩性与重量登记表 280

附表二 金鸡岭遗址主要遗迹登记表 284

附表三 金鸡岭遗址柱洞统计表 298

附表四 典型单位陶系统计表 303

附录 金鸡岭遗址植硅体分析鉴定报告 307

后记 311

查看更多关于随州金鸡岭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