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聚同道于乡野  华北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研究  1926-1937

聚同道于乡野 华北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研究 1926-1937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政治法律

  • 购买点数:15
  • 作 者:任金帅著
  • 出 版 社: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203083542
  • 标注页数:470 页
  • PDF页数:486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1926~1937年间的华北主要乡村建设区域为中心,考察乡建工作者群体的产生背景、形成路径、实践活动、工作方式、社会认同及群体走向等问题。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勾画出乡建工作群体的特征,并将群体与乡建进程、乡村社会紧密相联,对乡建运动的成败进行再审视。全书主题清晰、资料丰富,是有重要价值的读物。

查看更多关于聚同道于乡野 华北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研究 1926-1937的内容

图书介绍

绪论 1

一、选题缘起 1

二、相关概念说明与研究范围界定 3

三、学术史回顾 11

四、研究方案 35

第一章 乡建工作者群体产生的背景 42

第一节 近代城乡关系的结构性失衡及其影响 42

一、城乡殊分:农村经济危机的凸显 43

二、精英离乡:乡村社会阶层的分化与人才流失 56

第二节 乡村建设运动与人才需求 68

一、“最强力之潮流”:乡建运动的兴起 68

二、“下乡去”:新兴知识分子阶层的转向 78

第二章 乡建工作者群体的形成及特征 89

第一节 工作者的选拔与训练 89

一、选拔与培养标准 89

二、训练机构 93

三、训练内容 106

第二节 群体的构成 114

一、数量的统计 114

二、社会身份的分析 119

第三节 薪俸待遇 129

第四节 “人才中心圈”:群体之间的互动 143

一、互动之主、客观需求 143

二、全国性的互动与联合 148

三、区域性的交流与合作 154

第三章 乡建工作者群体与乡村社会改进 165

第一节 进行社会调查 165

第二节 推进乡村民众教育 175

第三节 复兴农业经济 195

一、农业技术的改良与推广 195

二、建立合作社等新型农村经济组织 199

第四节 推广医疗卫生 206

第五节 “模式化”的困境——人员与事业的脱节 216

第四章 权力网络中的乡建工作者群体 229

第一节 乡土社会权力结构与事务处理方式的近代走向 229

一、乡土社会权力结构的历史变迁——以绅士为中心的考察 232

二、乡村事业内容的变更 239

第二节 “上联下接”:工作方式方法之构想 246

一、“上联士绅,下联民众”——民众动员方式的设想 248

二、“问题上达,方法下达”——解决农村问题所需具备的知识条件 257

第三节 “礼待乡村领袖”:笼络地方绅士 260

第四节 “为众人师”:拉近农民 274

第五节 工作开展之困难及其原因 288

第五章 社会认同视野下的乡建工作者群体 308

第一节 农民对乡建工作者的认识与态度 308

第二节 “吃乡建饭的新阶级”:知识界对乡建工作者的评价 315

第三节 基于政纲之评定:国共两党对乡建工作者的认知及立场 324

一、有限的认可与联合:国民党对乡建工作者的立场 324

二、乡村工作联合战线:共产党对乡建工作者的态度及其转变 331

第四节 乡建工作者群体的社会认同及其发展演变 346

一、“乡村必需建设,民族必自救”:乡建工作者的社会认同及其特点 347

二、制度安排与象征塑造:强化乡建工作者社会认同之路径 354

三、批评与自我批评:基于社会认同的群际关系适应策略 359

四、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乡村工作者社会认同的困境与消解 367

第六章 乡建工作者群体的分化与走向 375

第一节 “三条路”:工作反思与思想倾向的转变 375

第二节 “奔向延安”:群体的分化 396

第七章 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的再审视 417

第一节 政治力量与社会力量:乡村建设力量的选择 417

第二节 法治与人治:乡村现代化进程中的“制度”与“人情” 433

参考文献 445

后记 467

查看更多关于聚同道于乡野 华北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研究 1926-1937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