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钢铁行业污染综合防治最佳可行技术

钢铁行业污染综合防治最佳可行技术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环境安全

图书介绍:本书是《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参考丛书》之一,是欧盟成员国和各行业之间就最佳可行技术、相关监测以及进展进行交流的成果。本书系统介绍了欧盟钢铁生产的最佳可行技术,能够紧密结合实际,具有内容详实、操作性强等特点,适用于环境技术评估管理人员、企业环境部门及钢铁生产一线工作人员阅读。本书的编译得到了欧盟综合污染与预防控制局的许可与支持,与此同时还得到了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领导的帮助与关怀。

查看更多关于钢铁行业污染综合防治最佳可行技术的内容

图书介绍

0 绪论 1

0.1 相关情况介绍 1

0.2 前言 3

0.2.1 文件状态 3

0.2.2 信息交换参与者 3

0.2.3 本文件结构与内容 3

0.2.4 信息来源与最佳可行技术来源 4

0.2.5 最佳可行技术参考文件审查(简章) 4

0.2.6 联系方式 4

0.3 范围 5

1 基本信息 7

1.1 欧洲与世界钢铁生产 7

1.2 欧盟钢铁生产地理分布 8

1.3 欧盟钢铁企业经济与就业 13

1.4 炼钢法 14

1.5 钢铁生产的主要环境问题 16

2 通用工艺流程与技术 22

2.1 炼钢行业能源管理 22

2.1.1 综合钢厂能量流与工业气体使用 22

2.1.2 综合钢厂蒸汽与热量管理 24

2.1.3 电弧炉炼钢能量流 26

2.2 钢铁厂中的电厂 26

2.2.1 应用过程与技术 27

2.2.2 现有排放物与消耗水平 28

2.3 材料管理 31

2.3.1 原料存放与处理 32

2.3.2 生产残留物管理 34

2.4 水与废水管理 36

2.5 最佳可行技术确定过程中的通用技术方法 38

2.5.1 环境管理体系 39

2.5.2 能源管理 42

2.5.3 减少工业气体燃料电厂的氮氧化物 47

2.5.4 物料管理 51

2.5.5 钢铁厂监测 61

2.5.6 减少噪声 72

3 烧结厂 73

3.1 应用过程与技术 73

3.1.1 煅烧工艺 73

3.1.2 原料调配与混合 73

3.1.3 煅烧机操作 75

3.1.4 热烧结筛选与冷却 76

3.2 现有排放与消耗水平 77

3.2.1 质量流概述与投入/产出数据 77

3.2.2 烧结过程环境问题 80

3.3 烧结厂最佳可行技术确定过程中的技术方法 93

3.3.1 过程优化 94

3.3.2 烧结厂废气排放的减少技术 95

3.3.3 次级来源粉尘排放收集与减排 129

3.3.4 使用诸如烧结厂废物与副产品等生产残留物 130

3.3.5 烧结过程的热回收 131

4 球团厂 146

4.1 应用过程与技术 146

4.1.1 研磨与干燥/脱水 146

4.1.2 绿球制备 148

4.1.3 硬化 148

4.1.4 筛选与处理 150

4.2 现有排放与消耗水平 150

4.2.1 质量流概述与投入/产出数据 150

4.2.2 颗粒制造过程 150

4.3 粒化厂最佳可行技术确定过程中的技术方法 155

4.3.1 研磨机(干磨)静电沉淀 156

4.3.2 干燥与硬化区的个别或组合固体和气体污染物减排 156

4.3.3 气体悬浮吸收器 157

4.3.4 工艺集成氮氧化物减少 158

4.3.5 选择性催化还原 159

4.3.6 球团厂水处理 160

4.3.7 除砷厂 161

4.3.8 硬化机显热回收 162

5 炼焦炉厂 164

5.1 应用过程与技术 164

5.1.1 煤炭处理与准备 165

5.1.2 焦炉组操作 166

5.1.3 焦炭处理与准备 170

5.1.4 焦炉煤气处理 170

5.1.5 焦炉的水流向和设备的副产物 175

5.2 现有排放与消耗水平 176

5.2.1 质量流概述与投入产出数据 176

5.2.2 炼焦工艺的环境问题 178

5.3 炼焦炉厂最佳可行技术确定过程中的技术方法 186

5.3.1 选碳 187

5.3.2 炉料排放最小化 188

5.3.3 封闭提升管与装料孔 190

5.3.4 焦炉厂顺利稳步操作 191

5.3.5 炼焦炉维护 192

5.3.6 较大碳化室 193

5.3.7 改进炉门和炉门框密封 195

5.3.8 清扫炉门和炉门框密封 196

5.3.9 保持碳化室内气流畅通 196

5.3.10 焦炉在炼焦过程中的变压力调节 197

5.3.11 热回收炼焦 199

5.3.12 减少焦炉加热排放 202

5.3.13 推焦除尘 209

5.3.14 干熄焦 211

5.3.15 湿法熄焦 213

5.3.16 减少焦炭处理排放物 216

5.3.17 封闭式皮带输送机 216

5.3.18 煤气净化装置的密闭操作 218

5.3.19 剩余氨水除焦油(和PAH) 219

5.3.20 从废水中提取氨 219

5.3.21 废水处理 220

6 高炉 228

6.1 实用工艺 228

6.1.1 配料 230

6.1.2 原料输送和装料 230

6.1.3 高炉操作 230

6.1.4 热风炉操作 233

6.1.5 出铁 233

6.1.6 炉渣冷却和处理 234

6.2 现有的消耗/排放水平 237

6.2.1 物流图与输入/输出数据 237

6.2.2 高炉冶炼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241

6.3 最佳可行技术确定过程中的技术方法 250

6.3.1 出铁场除尘(出铁口,铁水沟,撇渣器,鱼雷式铁水罐) 251

6.3.2 出铁过程中烟气的排除 254

6.3.3 无焦油铁水沟内衬的使用 256

6.3.4 高炉废气处理 257

6.3.5 用于顶部漏斗排放的气体回收系统 258

6.3.6 洗涤水处理与再利用 261

6.3.7 高炉沉淀物水力旋流处理 264

6.3.8 残渣处理工艺中的烟气冷凝 265

6.3.9 优质矿的利用 266

6.3.10 高炉能源效率的提高 266

6.3.11 高炉煤气的回收及利用 267

6.3.12 还原剂的直接喷射 268

6.3.13 炉顶气体压力的能量回收 275

6.3.14 热风炉的节能 276

7 碱性氧气转炉炼钢和浇铸 279

7.1 所用工艺和技术 280

7.1.1 铁水的运输和储存 280

7.1.2 铁水的预处理 281

7.1.3 碱性氧气转炉(BOF)中的氧化 282

7.1.4 二次冶炼 286

7.1.5 浇铸 287

7.2 现有排放和消耗水平 289

7.2.1 物质流图和输入/输出数据 289

7.2.2 碱性氧气炼钢的环境问题 289

7.3 最佳可行技术确定过程中的技术方法 303

7.3.1 一次除尘 304

7.3.2 二次除尘 306

7.3.3 湿法除尘中所产生废水的处理 317

7.3.4 连续铸造所产生废水的处理 318

7.3.5 用回收的含外部再利用高锌浓缩颗粒的粉尘的热压与回收 320

7.3.6 降低废料中的锌含量 323

7.3.7 碱性氧气转炉气体能量回收 324

7.3.8 在线抽样与钢分析 326

7.3.9 增加自动化钢铁车间能量效率 327

7.3.10 碱性氧气转炉直接出渣 329

7.3.11 近终形薄带连铸 330

8 电弧炉炼钢与铸造 333

8.1 应用过程与技术 333

8.1.1 原料处理与存储 335

8.1.2 废钢预热 335

8.1.3 装料 336

8.1.4 电弧炉熔化和精炼 336

8.1.5 出钢和出渣 337

8.1.6 二次冶金 337

8.1.7 炉渣处理和加工 338

8.1.8 连铸 339

8.2 现有的消耗/排放水平 339

8.2.1 物流图和输入/输出数据 339

8.2.2 电弧炉炼钢过程的环境问题 341

8.3 最佳可行技术确定过程中的技术方法 355

8.3.1 电弧炉运行优化 356

8.3.2 废钢预热 358

8.3.3 减少废渣处理过程总粉尘排放 362

8.3.4 先进的排放收集系统 363

8.3.5 从电弧炼钢炉排入空中的一级和二级排放物减排技术 365

8.3.6 来自连铸的废水处理 373

8.3.7 闭环冷却水系统 374

8.3.8 重金属回收的电炉粉尘处理 375

8.3.9 EAF炉渣处理 376

8.3.10 高合金钢和不锈钢电炉渣的处理 377

8.3.11 近终形薄带连铸 379

8.3.12 预防噪声排放的技术 379

9 钢铁生产最佳可行技术结论 381

9.1 最佳可行技术总体结论 382

9.1.1 环境管理系统 382

9.1.2 能耗管理 383

9.1.3 材料管理 385

9.1.4 工艺产物副产物和废弃物管理 385

9.1.5 原材料和(中间)产物的储存、处理和运输过程中的粉尘排放 386

9.1.6 水和废水管理 387

9.1.7 监测 388

9.1.8 停运 389

9.1.9 噪声 389

9.2 烧结厂最佳可行技术结论 390

9.3 粒化厂最佳可行技术结论 395

9.4 焦炉厂最佳可行技术结论 396

9.5 高炉最佳可行技术结论 400

9.6 碱性氧气炼钢和铸造的最佳可行技术结论 403

9.7 电弧炉炼钢和铸造的最佳可行技术结论 406

10 可替换的炼铁技术 408

10.1 直接还原铁法(DR) 409

10.2 熔融还原(SR) 411

10.2.1 熔融还原与熔融还原炼铁工艺 411

10.2.2 发展中的工艺 413

10.3 传统高炉流程与直接还原和熔融还原流程的比较 416

11 新兴技术 418

11.1 常规能源技术 418

11.1.1 CO2减排战略 418

11.1.2 CO2捕获和储存 421

11.1.3 陶瓷颗粒过滤器和氮减排 422

11.1.4 燃烧和回收利用干粉尘 423

11.2 烧结厂的新兴技术 424

11.2.1 吸附PCDD/F的碳浸渍塑料 424

11.2.2 氮抑制PCDD/F的形成化合物的烟道气 425

11.2.3 淬火 426

11.3 炼焦炉新技术 426

11.3.1 超级焦炉 426

11.3.2 单炉压控制技术 427

11.3.3 熄焦 429

11.4 高炉新兴技术 429

11.4.1 减少内燃室热风炉的一氧化碳排放 429

11.4.2 炉渣热回收 430

11.4.3 高炉废气注入 430

11.5 碱性氧气转炉与铸造新技术 430

11.5.1 提高扩大使用的碱性氧气转炉炉渣稳定性 430

11.5.2 通过升级到水力混合过滤器提高以湿式除尘器为基础的碱性氧气转炉厂净煤气含尘量 431

11.5.3 二次除尘旋转罩 432

11.5.4 用作电炉炼钢助溶剂的碱性氧气转炉与电弧炉钢包渣回收 432

11.6 电弧炉新兴技术 433

11.6.1 连续电弧炉 433

11.6.2 使粉尘、二?英/呋喃和重金属低排放的袋式除尘器 434

11.6.3 电弧炉中的旧轮胎回收 435

11.6.4 用作电炉炼钢助溶剂的(碱性氧气转炉与电弧炉)炉渣回收 435

12 结论与未来工作建议 436

13 附录 439

13.1 附录Ⅰ 废水中一些环境敏感元素的测定 439

13.2 附录Ⅱ 440

13.3 附录Ⅲ WHO-12PCB 441

13.4 附录Ⅳ 连续监测质量流量的阈值实例 442

13.5 钢铁行业中环境数据的模板 443

参考文献 445

词汇表 460

查看更多关于钢铁行业污染综合防治最佳可行技术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