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系统改革论  列宁遗嘱,苏联模式,中国道路

系统改革论 列宁遗嘱,苏联模式,中国道路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政治法律

  • 购买点数:17
  • 作 者:王东著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206110603
  • 标注页数:574 页
  • PDF页数:592 页
图书介绍:全书共分上中下三卷九篇三十章。上卷头三篇专讲“列宁遗嘱”利用改革开放新时期才得以全面系统发表的历史文献;中卷中间三篇专讲“苏联模式” 尽可能利用苏联解体前后新解密的大量历史档案资料;下卷后三篇最后落脚到“中国道路”揭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双重本质特征。

查看更多关于系统改革论 列宁遗嘱,苏联模式,中国道路的内容

图书介绍

序 富有新意的理论开掘&黄枬森 1

导言 全面深化改革的源头活水 5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潮头呼唤——重新开掘列宁政治遗嘱的源头活水 5

(二)三个五十年,一个聚焦点——原先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特殊道路 7

(三)继承列宁遗嘱,突破苏联模式——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层迫切需要 9

(四)改革开放35年列宁新经济政策研究现状——一个亟待加强的重大研究领域 13

(五)国内外公布大量新资料——苏联历史档案新解密 15

(六)列宁主义与当代新争论新问题——世纪之交20年的四大焦点问题 16

(七)特别值得注意的近来新观点——必须澄清的重大基本理论问题 18

(八)这部新著的三点理论创新——系统改革论:源头、对象、思路新论 24

上 卷 列宁遗嘱——系统改革源头论 29

第一篇 列宁遗嘱的历史背景 29

第一章 新的时代和新的国情 29

第一节 俄国村社走向社会主义新道路——晚年马克思新探索 30

第二节 扎根俄国大地的新型革命家 32

第三节 列宁主义的出发点和宣言书 33

第四节 列宁对俄国特殊国情的具体分析 35

第二章 国家垄断战时体制的最初雏形——战时共产主义二重性新探 40

第一节 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双重产物 41

第二节 国家垄断的战时经济体制 46

第三节 过度集权的战时政治体制 48

第四节 成功的政策和失败的模式——战时共产主义历史定位二重性 53

第三章 新经济政策:实质和焦点 58

第一节 歧义重重的种种解释——苏联模式下长期固守的斯大林定义 58

第二节 逐步深化的认识历程——新经济政策实质的九个列宁定义 61

第三节 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实质——列宁主义道路真谛 68

第四章 先后形成的五个设想 72

第一节 找出列宁构想形成的思想轨迹 72

第二节 十月革命前夕的第一设想 74

第三节 1918年春天的第二设想 77

第四节 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第三设想 83

第五节 第四设想——全俄电气化计划 88

第六节 新经济政策初期的第五设想 92

第二篇 晚年列宁的最后沉思 101

第五章 最后反思与观念转变 101

第一节 退居二线的战略思考 101

第二节 垂危时刻的“政治遗嘱” 104

第三节 对社会主义整个看法的根本转变 107

第四节 列宁社会主义思想制高点 114

第六章 蕴涵着危机感的改革政纲 121

第一节 列宁后期与斯大林分歧的三个焦点问题 121

第二节 外贸垄断制问题 124

第三节 民族问题 128

第四节 反对官僚主义问题 136

第七章 列宁构想的思想真谛 146

第一节 社会主义道路的多样性和民族特色 146

第二节 带有小农国家特点的社会主义 149

第三节 东方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153

第三篇 三位一体的列宁构想——经济、政治、文化系统改革论 158

第八章 文化创新难题的列宁最后思索——文化革命的列宁计划 158

第一节 把工作重心转向“文化主义”——列宁工作重心转移的两步到位论 159

第二节 从扫除文盲到创造新型文明——文化创新的双重任务 163

第三节 汲取全人类的文化成果——文化创新的必要前提与必由之路 166

第四节 正确开展两条战线上的思想斗争——警惕右更要防止“左” 171

第五节 提高教师和知识分子地位——文化创新的基础工程 176

第六节 造就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文化创新的最终归宿 182

第九章 新经济政策道路的列宁最后构想——合作社会主义的列宁模式 187

第一节 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新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 188

第二节 长期保持多层次经济结构——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混合所有制结构 191

第三节 把合作制作为主要桥梁和枢纽——新经济政策的发展方向 195

第四节 利用国家资本主义作为中介和帮手——新经济政策的开放之翼 205

第五节 从国家垄断制走向以市场为基础——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实质 214

第六节 让企业自己对自己完全负责——新经济政策下的市场主体 218

第七节 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新经济政策下的动力机制 224

第十章 政治制度改革的列宁晚年构想——政治改革的列宁纲领 230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主——政治制度改革主旨 231

第二节 把官僚主义作为主要危险——政治制度改革的主要矛头所向 234

第三节 寻求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的结合点——政治改革的独特道路 240

第四节 民主化改革要从执政党自身做起——政治改革的必要前提 250

第五节 强化人民监督权以反对官僚腐败——政治体制改革的最大制度创新 260

第六节 国家制度的重大创新——政治改革的最后升华 270

中 卷 苏联模式——系统改革对象论 279

第四篇 苏联模式的形成过程 279

第十一章 斯大林问题研究新视角——超越个人功过、注重苏联模式 279

第一节 斯大林问题研究轨迹三部曲——神怪论,个人功过论,社会存在论 279

第二节 斯大林三大历史功绩不容否定——苏联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 281

第三节 “斯大林主义”提法并不科学——必须警惕由“斯大林主义根源”引出的“马列主义原罪论” 283

第四节 “斯大林模式”提法不如“苏联模式”准确——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等固守僵化模式历史责任大于斯大林 286

第十二章 苏联模式形成的国际环境——斯大林时代观与苏联模式生成的理论前提 288

第一节 斯大林1927年前提出的国际局势“两种稳定论”——列宁晚年时代观的继承发展 289

第二节 资本主义稳固时代已过、灭亡时代到来——1927年底斯大林时代观急剧“左”转 290

第三节 资本主义危机论、矛盾尖锐化论、两个战争策源地论——1929年后斯大林时代观三大论点 291

第四节 国际形势,国内矛盾,党内斗争——苏联模式形成的三重历史背景 293

第十三章 苏联模式的形成过程——根本背离列宁构想的三部曲 296

第一节 以镇压党内反对派为前奏 296

第二节 全盘集体化:新经济政策过早终结 301

第三节 肃反运动和《党史教程》:苏联模式最终确立 307

第五篇 苏联模式的本质特征——三大特征及其深层本质 313

第十四章 苏联模式的三大特征 313

第一节 死板划一的经济体制 313

第二节 过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320

第三节 以个人崇拜为典型特征的文化专制 330

第十五章 苏联模式的深层实质——国家垄断制及其三大层面 337

第一节 改革对象是什么——兼评三种流行说法 337

第二节 国家垄断制才是苏联模式深层实质——从列宁到邓小平的深刻揭示 339

第三节 国家垄断制在经济上的三个层面——所有制结构,经济运行机制,发展方式 340

第四节 苏联模式经济、政治、文化三大特征——经济资源、政治权力、思想文化上的国家垄断制 342

第五节 苏联模式的历史命运——三个时期三种命运 343

第六节 僵化模式的阻塞机制及其十大弊端 345

第七节 “不改则亡”——邓小平两次敲响警钟 351

第六篇 苏联模式的当代命运——苏联解体与中国创新 354

第十六章 苏联模式的焦点问题——苏联解体根源何在 354

第一节 苏联解体谁之罪——俄罗斯学界十种观点 354

第二节 苏联解体根源何在——中国学界三种观点 370

第十七章 邓小平苏联模式观——改革对象的追根溯源与深层本质 378

第一节 邓小平何以能超越苏联模式——无可比拟的九大机缘 379

第二节 邓小平苏联模式观——至今闪光的九点真知灼见 394

第十八章 苏联模式的根本突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最后一搏 412

第一节 世纪之争的中国结论——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世界历史背景 412

第二节 苏联解体后的中国一搏——总设计师最后沉思 417

第三节 苏联模式的根本突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19

第四节 苏联模式先“左”后右的两条死路——邓小平带领中国改革开放走出一条活路 421

第十九章 苏联模式的观念突破——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的三大理论创新 424

第一节 突破“社会主义本质=阶级斗争不断激化”的僵化公式 425

第二节 突破“社会主义本质=清一色国有制”的僵化公式 427

第三节 突破“社会主义本质=大一统计划经济”的僵化公式 428

第四节 社会主义观念的根本转变——从晚年列宁到晚年邓小平 430

第二十章 苏联模式的体制突破——邓小平首倡体制创新的四大转变 433

第一节 体制目标: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现代化经济建设为中心 434

第二节 经济结构:从单一经济结构转向多层次经济结构 435

第三节 运行机制:从传统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36

第四节 对外关系:从封闭僵化体系转向独立自主全面开放 438

下 卷 中国道路——系统改革思路论 445

第七篇 中国道路的上下求索 445

第二十一章 中国道路的理论来源——马克思、列宁、毛泽东三大源头论 445

第一节 第一大源头——晚年马克思新思想 445

第二节 第二大源头——列宁新经济政策与晚年新思路 447

第三节 第三大源头——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建国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萌芽 449

第二十二章 中国道路的探索过程——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部曲 451

第一节 20世纪探索中国现代化新道路的三部曲 451

第二节 20世纪前期:孙中山和三民主义救国论 452

第三节 20世纪中期:毛泽东和新民主主义建国论 457

第四节 20世纪后期:邓小平首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富国富民论 466

第五节 现代化起飞的中国道路——三大伟人一以贯之的思想红线 475

第八篇 中国道路的综合创新 477

第二十三章 中国道路的制度创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477

第一节 制度创新是否可能——马克思、列宁、爱因斯坦、布罗代尔、罗尔斯、邓小平的新回答 477

第二节 制度创新何以可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七层次结合 480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保障系统——中国道路制度创新的一个重点 483

第二十四章 以人民监督的制度创新筑起反腐败长城——制度创新的根本保证 484

第一节 以政治体制创新支撑经济改革与反对腐败 484

第二节 从国家监察到人民监督——制度创新的六大转变 486

第三节 政治体制改革的中国道路——苏联模式特殊性决定政治改革的必要性、系统性、复杂性 488

第四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官僚腐败新特点 492

第五节 人民监督法、人民监督制、人民监督权——权力运行人民监督机制的三大要素 493

第六节 怎样才能“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人民监督的理论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是三大保障 494

第二十五章 苏联模式的全面突破——中国道路的五大创新 497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创新 498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 499

第三节 面向时代潮头的科技创新 501

第四节 突破文化专制的文化创新 502

第五节 解放思想的哲学创新 504

第六节 彻底突破苏联模式呼唤系统改革攻坚期 505

第九篇 中国道路的历史定位 507

第二十六章 “中国道路”的科学内涵与历史定位——中国大历史、世界大历史的“长时段”、新判断 507

第一节 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精神的本质特征 507

第二节 从中国大历史看改革开放35年 509

第三节 从世界大历史看改革开放35年 510

第四节 澄清五种流行观念 510

第二十七章 人民主体,造福人民——中国道路的深层本质 512

第一节 人民主体,造福人民——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513

第二节 人民主体,造福人民——中国现代化创新之道 514

第三节 人民主体,造福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层实质 515

第四节 人民主体,造福人民——中国创新的价值目标 516

第二十八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国道路蓝图——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六大理论创新 518

第一节 全面深化改革新阶段的理论纲领、战略部署——实现中国梦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519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与国家制度创新——二位一体的总目标 520

第三节 明确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彻底突破苏联模式“国家垄断制”的最后防线 522

第四节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新阶段的国家制度创新目标 524

第五节 五位一体的全面深化改革纲领——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 525

第六节 加强党的领导与人民主体地位相结合——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526

第二十九章 改革源头何处寻——晚年列宁新发现 528

第一节 改革源头在哪里——追根溯源到列宁 529

第二节 社会主义最初细胞中两种体制胚芽——从战时共产主义到列宁晚年新经济政策 533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新观念的发源地和生长点——列宁晚年新经济政策与最后构想 538

第四节 晚年列宁遗留的四大问题——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面镜子 544

第三十章 走向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国道路——列宁遗嘱的继承发展 547

第一节 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点的经济改革 547

第二节 以用人民监督反对官僚腐败为主旨的政治改革 553

第三节 以建设新型文明为目标的文化创新 560

第四节 走向经济、政治、文化系统改革——中国道路:用党的领导、人民监督支撑五位一体总布局 566

代后 记列宁研究和中国道路为何让我情有独钟 571

查看更多关于系统改革论 列宁遗嘱,苏联模式,中国道路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