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覃怀文化论纲

覃怀文化论纲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购买点数:18
  • 作 者:杨玉东 程峰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03415630
  • 标注页数:630 页
  • PDF页数:663 页
图书介绍:一号多书: 金上京文史论丛 第一集 洪仁怀 王军主编 2007年7月 舟山年鉴(2004),ISBN:9787503415630,作者:舟山市史志办公室编 我所知道的德王和当时的内蒙古

查看更多关于覃怀文化论纲的内容

图书介绍
标签:文化

第一编 历史篇 3

第一章 覃怀历史沿革 3

第一节 地区沿革 3

一、地理位置 3

二、建置沿革 3

第二节 县(市)沿革 5

一、孟州市的历史地理 5

二、温县的历史地理 6

三、沁阳市的历史地理 7

四、济源市的历史地理 8

五、修武县的历史地理 10

六、武陟县的历史沿革 11

七、原阳县的历史地理 12

第三节 地名特征 13

一、地名的历史事件性特征 14

二、地名的历史人物性特征 15

三、地名的地理环境性特征 16

四、地名的姓氏性特征 17

五、地名的手工作坊性特征 18

六、地名的民间传说性特征 19

第二章 遗迹及文物 21

第一节 古文化遗址 21

一、单一型文化遗址 21

二、混合型文化遗址 24

第二节 故城村落 26

一、府城故城 26

二、践土故城 31

三、轵城故城 33

四、邘国故城 35

五、州城故城 36

六、邢邱故城 37

七、阳樊故城 38

八、其他故城 39

第三节 关隘 41

一、黄河关隘 41

二、太行关隘 43

三、长城关隘 44

第四节 覃怀建筑 45

一、佛教建筑 46

二、道教建筑 50

三、伊斯兰教建筑 54

四、其他建筑 55

第五节 馆藏文物 59

第三章 历史事件 66

第一节 古都考释 66

一、少康迁原 66

二、祖乙都邢 68

第二节 兵事 73

一、周文王伐邘 73

二、晋启南阳 77

三、晋楚邲之战 79

四、秦取野王 81

五、河阳之战(安史之乱) 84

六、其他兵事 87

第三节 春秋盟会 96

一、温城盟会 97

二、邢邱之会 98

三、溴梁会盟 99

四、州城盟誓 100

五、其他盟会 105

一、覃怀农民起义 107

第四节 农民起义 107

二、农民起义在覃怀 109

第五节 其他历史事件 113

第二编 民俗篇 119

第一章 民间婚丧 119

第一节 民间婚俗 119

一、相亲与订婚 119

二、婚前准备 120

三、结婚仪式 122

四、闹洞房与回门 125

一、殡葬准备 126

第二节 民间丧葬 126

二、殡葬过程 128

三、祭祀形式 132

第二章 时令礼俗与禁忌 134

第一节 时令节日 134

一、春节 134

二、纪念节日 138

三、其他重要节日 140

一、礼仪 143

二、称谓 143

第二节 人际礼仪 143

三、生育 144

四、寿庆 144

第三节 禁忌 145

一、节日禁忌 145

二、生活禁忌 146

第三编 经济篇 151

第一章 覃怀经济 151

第一节 先秦经济 151

第二节 秦汉经济 155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经济 158

第四节 隋唐经济 160

第五节 宋元经济 163

第六节 明清经济 166

第七节 旅游经济 170

一、华夏第一瀑——云台山风景名胜区 171

二、人在名山总是仙——王屋山风景区 172

三、名山高矗紫金坛——神农坛风景区 173

四、沁口秋风——五龙口风景区 173

五、小桂林山水——青天河风景区 174

六、高峡出平湖——峰林峡风景区 175

第二章 特色经济 176

第一节 养生怀药 176

一、怀药的历史渊源 176

二、怀山药 180

三、怀牛膝 185

四、怀地黄 188

五、怀菊花 193

一、历史上丹沁竹林的分布 195

第二节 丹沁竹林 195

二、竹子的种类 197

三、栽培与管理 200

第三节 绿色土产 201

一、武陟油茶 201

二、海蟾宫松花蛋 202

三、怀庆三辣 203

四、延陵大葱 204

五、菊花心柿饼 204

第一节 辟荐制度及辟荐人才 207

一、隋代以前官员任用制度 207

第一章 辟荐及科举制度 207

第四编 政治哲学宗教篇 207

二、历代辟荐人才 208

第二节 科举制度及历代进士 209

一、唐五代科举制度及进士 209

二、宋元科举制度及进士 210

三、明清科举制度及进士 211

四、武科状元 214

第三节 地方官员 214

一、明代以前府级官员 215

二、明清府级官员 217

第二章 竹林七贤 220

第一节 竹林七贤的文献记载 221

第二节 竹林七贤的活动地区 222

一、关于竹林的存在问题 222

二、关于竹林的所在地 223

第三节 竹林七贤的形成过程 226

一、以山涛、向秀为核心的山阳阶段 226

二、以嵇康、阮籍为核心的名士阶段 228

第四节 竹林七贤的个性特征 229

一、土木形骸 229

二、忽忘形骸 230

三、深沉持重 232

四、在朝不职 234

五、遗形骸 235

六、任自然 236

七、容身保位 236

第五节 竹林七贤的共性特点 237

一、清谈放达 237

二、不拘礼俗 238

三、嘲谑逗趣 240

第六节 有关竹林七贤的文物古迹 241

一、司马懿的政治人生 244

第三章 政治家及其思想理念 244

第一节 司马懿的思想理念 244

二、司马懿的思想理念 246

第二节 司马炎的思想理念 252

一、司马炎的政治人生 252

二、司马炎的思想理念 253

第三节 司马睿的思想理念 256

一、司马睿的政治人生 256

二、司马睿的思想理念 257

第一节 阮籍嵇康的哲学思想 261

一、阮籍嵇康的历史人生 261

第四章 哲学家及其哲学思想 261

二、阮籍嵇康的哲学思想 262

第二节 向秀的哲学思想 271

一、向秀的哲学人生 271

二、向秀《庄子注》的哲学思想 272

第三节 韩愈的哲学思想 278

一、韩愈的历史人生 278

二、韩愈的哲学思想 280

第四节 许衡的心性论思想 288

一、许衡的历史人生 289

二、理学的改造和发展 291

三、心性论思想 294

第五节 何瑭的阴阳哲学思想 297

一、何瑭的历史人生 297

二、阴阳哲学思想 300

第五章 宗教人物及其宗教理论 303

第一节 魏元君的道教理论 303

一、魏元君的道教人生 303

二、魏元君的道教理论 306

一、释道信的禅学人生 313

第二节 释道信的禅学理论 313

二、释道信的禅学理论 315

第三节 司马承祯的道教理论 321

一、司马承祯的道教人生 322

二、司马承祯的道教理论 323

第五编 语言文学艺术篇 333

第一章 覃怀方言 333

第一节 方言语音 333

一、声母 333

二、韵母 334

一、声母字的区别 335

二、词缀的丰富性 335

三、声调 335

第二节 方言特点 335

三、合音词 337

四、多样的词汇重叠 337

五、变音 338

第三节 方言词汇 340

一、自然现象 340

二、社会现象 341

第一节 典故熟语 344

第二章 覃怀成语典故 344

第二节 成语 353

第三章 覃怀文学 378

第一节 民间文学 378

一、神话传说 378

二、民间歌谣 383

三、生活气象谚语 385

第二节 咏“覃怀”诗文选 387

一、咏“覃怀”散文选 388

二、咏“覃怀”诗歌选 390

第四章 覃怀戏曲 401

第一节 戏曲实物资料 401

第二节 怀梆艺术 404

一、怀梆的形成 404

二、怀梆的特点 407

三、怀梆的行当 413

四、怀梆的剧目 413

二、花鼓戏 414

三、洪山调 414

一、土二黄(京剧) 414

第三节 其他剧种 414

第五章 民间工艺及民间艺术 416

第一节 民间工艺 416

一、当阳峪瓷器 416

二、盆窑黑陶 418

三、天坛砚 420

第二节 民间艺术 421

一、音乐 422

二、舞蹈 423

一、玄学特征 425

第一节 阮籍的诗歌艺术 425

第六章 文学家及其文学思想 425

二、讽刺艺术特征 429

第二节 嵇康的诗歌特色 432

一、玄言析理诗 433

二、抒情言志诗 436

第三节 韩愈的文学思想 437

一、韩愈的散文理论 437

二、韩愈的诗歌特点 443

三、韩愈诗文的历史评价 446

第四节 李商隐的诗歌艺术 449

一、李商隐的文学人生 450

二、李商隐诗作的思想艺术特征 452

三、李商隐的历史评价 465

第五节 卢仝的诗歌特色 467

一、卢仝的文学人生 467

二、卢仝诗歌的思想艺术特征 469

第六节 朱载堉的散曲特色 473

一、朱载堉的历史人生 473

二、散曲的思想艺术特色 475

第七章 艺术家及其艺术思想 481

第一节 阮籍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 481

一、阮籍嵇康的音乐人生 481

二、阮籍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 483

第二节 朱载堉的乐律学理论 488

一、新法密率理论 488

二、异径管律管口校正方法 491

三、弦准 494

四、朱载堉的历史评价 495

第三节 荆浩的绘画艺术理论 496

一、荆浩的艺术人生 496

二、荆浩的山水画实践 497

三、荆浩的山水画美学理念 498

一、郭熙的艺术人生 502

第四节 郭熙的绘画艺术理论与绘画艺术实践 502

二、郭熙的山水画实践 504

三、《林泉高致》的艺术审美理论 506

四、郭熙的山水画美学理念 512

第五节 李唐的绘画艺术实践 514

一、李唐的艺术人生 514

二、李唐的绘画艺术实践 515

第一节 陈式太极拳 527

一、陈式太极拳渊源 527

第一章 覃怀武术 527

第六编 武术教育科学篇 527

二、陈式太极拳的演变和流派 528

三、陈式太极拳的功法及特点 534

四、陈式太极拳的套路 536

五、陈王廷所创太极拳特征 537

六、陈式太极拳的基本技法 539

七、陈式太极拳的人文价值 541

第二节 八极拳 544

一、八极拳的渊源及发展 544

二、八极拳的功夫和拳械套路 545

一、猿仙通背拳的渊源及发展 548

第三节 猿仙通背拳 548

二、猿仙通背拳的基本技法 549

第二章 覃怀教育 552

第一节 教育机构 552

一、府学 552

二、县学 553

三、明清书院 554

四、明清义学 556

第二节 明清教师及贡生 557

一、明清府学教师 557

五、清末近代教育 557

二、明清府学贡生 558

第三章 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 560

第一节 子夏的教育思想 560

一、子夏的历史人生 560

二、子夏的教育思想 561

第二节 韩愈的教育思想 566

一、明先王之教 566

二、因性施教 569

三、人才教育观 571

四、尊师重道 573

五、学习态度 575

第三节 许衡的教育思想 576

一、教育宗旨 576

二、道德伦理观 579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580

第四章 科学家及其科学思想 583

第一节 张子信的天文学思想 583

一、张子信的科学人生 583

二、张子信的科学研究成果 583

第二节 许衡的天文历法思想 588

一、仪器的制作 589

二、天象的观测 593

三、《授时历》的成就 594

第三节 朱载堉的科学思想 595

一、天文历法思想 596

二、数理科学思想 597

附一:覃怀大事记 602

附二:覃怀历史人物简谱 612

参考文献 622

后记 629

查看更多关于覃怀文化论纲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