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湖泊生态系统观测方法

湖泊生态系统观测方法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环境安全

图书介绍:本书规范了国家野外试验站进行湖泊生态系统监测的技术和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查看更多关于湖泊生态系统观测方法的内容

图书介绍

第一篇 绪论 3

1 湖泊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的目的和意义 3

1.1 野外观测的目的 3

1.2 野外观测在学科发展中的作用 4

1.3 野外观测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4

2 湖泊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的历史与发展 5

2.1 国外野外观测的历史与发展 5

2.2 国内野外观测历史 6

2.3 野外观测的发展趋势 7

3 湖泊生态系统指标体系 9

3.1 国内外湖泊研究站(试验站)指标体系分析 9

3.2 野外研究站(试验站)观测指标体系 10

参考文献 13

第二篇 采样 17

4 湖泊水质样品采集程序的设计 17

4.1 概述 17

4.2 范围 17

4.3 水样采集的目标 17

5 采样点的确定 19

5.1 概述 19

5.2 选定长期观测点 19

5.3 垂直分层观测 20

5.4 采样安全注意事项 21

5.5 采样时间 21

5.6 采样频次 21

6.2 理化采样 23

6.1 采样种类 23

6 采样技术 23

6.3 微生物采样 26

6.4 生物采样 27

6.5 样品的保存、运输与处理 30

7 沉积物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35

7.1 样品的采集 35

7.2 样品的制备 36

参考文献 37

8.2 流域面积和湖泊补给系数 41

8.3 湖泊水面面积 41

8.4 湖泊长度 41

8.1 概述 41

8 湖泊流域与湖泊形态特征调查 41

第三篇 湖泊环境调查 41

8.5 湖泊宽度 42

8.6 湖泊岸线长度 42

8.7 湖泊岸线发育系数 42

8.8 湖泊形态系数 42

8.9 湖泊岛屿率 43

8.10 湖泊容积、深度、底坡形态特征 43

9 湖泊水文要素观测 45

9.1 概述 45

9.2 湖泊水位 45

9.3 湖水水深的测定 46

9.4 湖流 47

参考文献 48

10.2 云 51

10.3 气压 51

10 气象观测 51

第四篇 气象与辐射观测 51

10.4 风 54

10.5 空气温度(气温) 55

10.6 空气湿度 58

10.7 降水量 58

10.8 积雪 61

10.9 霜期 62

10.10 蒸发量 63

10.11 水面蒸发 65

10.12 日照时数 66

11 辐射观测 69

11.1 概述 69

11.2 总辐射 69

11.3 散射辐射 71

11.4 反射辐射 72

11.5 直接辐射 73

11.6 净辐射 77

11.7 分光辐射 79

11.8 可见光辐射 80

11.9 紫外辐射 81

10.1 概述 81

11.10 长波辐射 82

11.11 大气浑浊度 83

参考文献 85

第五篇 水的理化性质测定 89

12 水温的测定 89

12.1 概述 89

12.2 水温计法或颠倒温度计法 89

13.2 分光光度法或目视比浊法 90

13 浊度的测定 90

13.1 概述 90

14 水色的测定 91

14.1 概述 91

14.2 铂钴标准比色法或稀释倍数法 91

15 透明度的测定 92

15.1 概述 92

15.2 塞氏盘法 92

16 电导率的测定 93

16.1 概述 93

16.2 电导率测定法 93

17 水下辐射的测定 96

17.1 概述 96

17.2 辐射计测定法 96

18.2 玻璃电极法 98

18.1 概述 98

18 pH值的测定 98

19 溶解氧的测定 99

19.1 概述 99

19.2 碘量法 99

19.3 电化学探头法 99

20 碱度(总碱度、重碳酸盐和碳酸盐)的测定 100

20.1 概述 100

20.2 酸碱指示剂滴定法 100

20.3 电位滴定法 104

21 钾和钠离子的测定 107

21.1 概述 107

21.2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07

21.3 火焰发射光度法 108

22.1 概述 110

22.2 EDTA滴定法 110

22 钙、镁离子的测定 110

22.3 原子吸收法 111

23 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 112

23.1 概述 112

23.2 氧化还原电位计测定法 112

24 氯化物的测定 113

24.1 概述 113

24.2 硝酸银滴定法(莫尔法) 113

24.3 离子色谱法 113

25 硫酸盐的测定 116

25.1 概述 116

25.2 重量法 116

25.3 铬酸钡光度法 116

25.4 EDTA滴定法 118

25.5 离子色谱法 121

26 总磷的测定 122

26.1 概述 122

26.2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122

26.3 磷钼蓝自动比色法 122

27 磷酸盐的测定 125

27.1 概述 125

27.2 磷钼蓝比色法 125

27.3 磷钼蓝自动比色法 125

28 总氮的测定 127

28.1 概述 127

28.2 紫外分光光度法 127

28.3 自动比色测定 127

29.4 自动比色法 129

29.3 离子色谱法 129

29.2 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 129

29 硝酸盐氮的测定 129

29.1 概述 129

30 亚硝酸盐氮的测定 132

30.1 概述 132

30.2 分光光度法 132

30.3 重氮-偶氮自动比色法 132

31 氨态氮的测定 134

31.1 概述 134

31.2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134

31.3 水杨酸-次氯酸盐光度法 136

31.4 自动比色法 138

32 凯氏氮的测定 141

32.1 概述 141

32.2 凯氏定氮法 141

33.2 硅钼黄分光光度法 142

33 二氧化硅(可溶性)的测定 142

33.1 概述 142

33.3 硅钼蓝自动比色法 144

34 总有机碳的测定 147

34.1 概述 147

34.2 差减法 147

35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150

35.1 概述 150

35.2 高锰酸盐指数 150

36 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测定 154

36.1 概述 154

36.2 稀释接种法 154

参考文献 154

37.2 烘干法 157

37.1 概述 157

第六篇 湖泊沉积物分析 157

37 沉积物含水量测定 157

38 沉积物粒度的测定 158

38.1 概述 158

38.2 移液管法 158

39 沉积物中凯氏氮的测定 162

39.1 概述 162

39.2 重铬酸钾-硫酸消化法 162

40 沉积物中总磷的测定 166

40.1 概述 166

40.2 高氯酸-硫酸消化法 166

参考文献 168

41.1 概述 173

41.2 显微镜计数、测量法 173

41 浮游植物现存量的测定 173

第七篇 主要水生生物现存量的测定 173

42.3 叶绿素测定法 179

42 大型水生植物现存量的测定 182

42.1 概述 182

42.2 带网铁夹法 182

43 浮游动物现存量的测定 185

43.1 概述 185

43.2 显微镜计数、测量法 185

44 底栖动物现存量的测定 193

44.1 概述 193

44.2 采泥器法 193

45.1 概述 196

45.2 鱼类样品的采集 196

45 鱼类调查 196

45.3 鱼类生物学检测 198

46 细菌现存量的测定 204

46.1 概述 204

46.2 平板计数法 204

46.3 吖啶橙表面荧光直接计数法 206

参考文献 207

第八篇 生物生产力的测定 211

47 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测定 211

47.1 概述 211

47.2 黑白瓶测氧法 211

47.3 模拟法 214

47.4 放射性14C标记法 215

48.2 累计增长法 220

48.1 概述 220

48 浮游动物次级生产量的测定 220

48.3 线性法 226

48.4 世代时间法 227

参考文献 229

第九篇 流域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的调查 233

49 概述 233

49.1 自然地理特征的调查 233

49.2 社会特征调查 233

49.3 自然资源及其保护情况调查 234

49.4 经济交通状况调查 235

49.5 污染产生及排放负荷量的调查 236

49.6 流入流出污染负荷的调查 236

附录1 湖泊观测、监测数据的有效位数表 237

附录2 记录表格 238

查看更多关于湖泊生态系统观测方法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