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中国高等教育百年史论  制度变迁、财政运作与教师流动

中国高等教育百年史论 制度变迁、财政运作与教师流动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购买点数:18
  • 作 者:田正平 商丽浩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107197169
  • 标注页数:609 页
  • PDF页数:620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我国百年来高等教育的制度变迁、财政运作及教师流动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查看更多关于中国高等教育百年史论 制度变迁、财政运作与教师流动的内容

图书介绍

导论 模式的转换与传统的调适 1

第一编 制度编 21

第一章 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产生 21

一、洋务运动时期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萌发 21

(一)洋务运动时期现代高等教育制度萌发的因素分析 22

(二)京师同文馆与洋务运动时期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萌发 42

(三)现代高等教育制度萌发时期的经验与教训 48

二、清末现代高等教育制度雏形的形成 52

(一)维新运动时期新式高等教育机构的出现 52

(二)维新运动时期教育制度变革的经验与教训 69

(三)“新政”时期现代高等教育制度基础的确立 75

(四)高等教育制度变革与晚清高等教育发展 89

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制度变革 92

一、民国初年的高等教育制度变革 92

(一)民国初年高等教育制度建设的主要举措 92

(二)蔡元培与北京大学的改革 101

(三)民国初年高等教育制度变革的经验与教训 113

二、20世纪20年代改革高等教育制度的新探索 118

(一)20世纪20年代高等教育制度变革的因素分析 118

(二)20世纪20年代的高等教育制度变革 125

(三)自下而上地展开:20世纪20年代高等教育制度变革的特点 139

三、国民政府时期的高等教育制度变革 141

(一)国民政府时期高等教育制度变革的因素分析 142

(二)国民政府时期的高等教育制度变革 150

(三)国民政府时期高等教育制度变革的简短评价 165

四、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历史轨迹 169

(一)难以摆脱的日本影响 169

(二)德国大学制度的引进与实验 171

(三)美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全面借鉴 175

第二编 财政编 183

第三章 高等教育财政制度的变迁 183

一、晚清高等教育财政制度 183

(一)晚清中央、省级政府教育财政职能 183

(二)晚清高等教育经费的拓殖 190

二、北京政府时期的高等教育财政制度 204

(一)政府教育财政职能与高等教育 204

(二)各级教育财政与高等教育经费 210

三、国民政府时期的高等教育财政体制 214

(一)教育财政制度与高等教育 214

(二)国民政府的高等教育财政收支 219

第四章 高等学校教师薪酬制度的演进 233

一、晚清高等学校教师的薪酬 235

(一)从外国教习审视中国教习 235

(二)从传统官绅考察晚清教习 245

二、北京政府时期高等学校教师的薪酬 253

(一)北京政府时期高等学校教师的薪酬水平 254

(二)北京政府时期高等学校教师的横向薪酬结构 261

(三)北京政府时期高等学校教师的纵向薪酬结构 269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等学校教师的薪酬 276

(一)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等学校教师的薪酬水平 276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等学校教师的横向薪酬结构 287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高等学校教师的纵向薪酬结构 296

第五章 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变革 307

一、晚清高等教育收费制度 307

(一)观念转变的艰难与实践改革的滞后 308

(二)癸卯学制的颁布与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出台 311

二、北京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收费制度 314

(一)高等教育收费实况 314

(二)高等教育收费影响 317

(一)高等教育收费实况 322

三、国民政府时期高等教育收费制度 322

(二)高等教育收费所引发的风潮、议论和影响 329

第三编 教师编 345

第六章 思想的论争与教师的流动 345

一、桐城“古文派”与江浙“新思潮派”对北京大学讲堂的争夺 346

(一)从京师大学堂到北京大学 346

(二)最高学府中的“桐城古文派” 351

(三)“新思潮派”的崛起 356

(四)“新思潮派”与“桐城古文派”的思想论争 368

二、东南大学“学衡派”与北京大学“新文化派”的抗衡 381

(一)“学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文化观 382

(二)“学衡派”与“新文化派”的抗衡 387

(三)“学衡派”与东南大学 394

三、 “新文化派”的分道扬镳:学术与政治的不同取向 398

(一)以大学为中心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399

(二)信仰马克思主义:走向革命之途 402

(三)由“议政”走向“参政”:融入国民政府官僚机构 404

(四)追求思想独立与意志自由:由校园走向市场 406

第七章 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教师的流动 409

一、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与北京大学 410

(一)“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理念与教师的聘任 410

(二)“学、术分校”、北大学科改革与教师的流动 414

二、郭秉文的“文理并重,学术并举”与东南大学 417

(一)通才与专才的平衡:学、术并举的大学理念 418

(二)人文与科学的平衡:文、理并重的大学理念 422

(三)延师有道,俊彦云集 425

三、张伯苓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与南开大学 427

(一)多层次选聘教师的机制 429

(二)选聘与培养相结合的制度 432

四、梅贻琦的“端赖大师,教授治校”与清华大学 436

(一)“端赖大师”与名师云集 437

(二)“教授治校”与教师队伍的稳定 440

五、竺可桢的“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与浙江大学 442

(一)“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与浙大教师队伍建设 443

(二)战时浙大教师的流动 447

第八章 学术机构的建立与教师的流动 453

一、中国科学社与东南大学 453

二、清华国学研究院与清华大学 458

三、南开经济研究所与南开大学 465

第九章 政治干预与教师的流动 471

一、政治势力的“渗透”与东南大学的衰落 472

(一)东南大学的“易长风潮” 473

(二)东南大学的衰落与教师的离散 476

二、京师大学校与北京大学的受挫 478

(一)奉系军阀与京师大学校 479

(二)奉系军阀统治北京时期北大教师的流动 480

三、北伐统一与罗家伦出长清华 484

(一)罗家伦出长清华之背景 484

(二)罗家伦的改革与清华教师的流动 486

(三)清华教师品质之提升 490

四、首都南迁与中央大学的建立 493

(一)首都南迁与中央大学 493

(二)中央大学的建立与教师的流动 498

第十章 经济窘迫与教师的流动 507

一、艰难的索薪 507

(一)北洋政府时期北京国立大学经费概况 508

(二)索薪运动 511

(三)经济压力下的教师流动 515

二、生活压力与教师兼职 519

(一)“讲师”称谓之衍变 520

(二)20世纪20~30年代初期教师兼职之概况 522

(三)抗战时期生活重压下的教师兼职 533

第十一章 战争压力与教师流动 538

一、北伐战争与政局的变动 540

(一)革命中心的形成与中山大学的成立 540

(二)北伐战争与教授“投教鞭而从戎” 543

(三)革命的“偏轨”与教师的流动 546

二、抗敌御侮与大学内迁 550

(一)大学内迁 551

(二)大学内迁与教师的“长征” 556

(三)战时教师的流失 568

(四)战后复员与教师的流动 574

三、1946~1949年国内战争时期的大学教师流动 582

(一)内战中高等学校的生存环境 583

(二)坚守岗位与南迁 586

(三)命运的抉择 594

参考文献举要 600

后记 609

查看更多关于中国高等教育百年史论 制度变迁、财政运作与教师流动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