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南宋全史  5  社会经济与对外贸易  卷上

南宋全史 5 社会经济与对外贸易 卷上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历史地理

  • 购买点数:13
  • 作 者:葛金芳等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532581672
  • 标注页数:381 页
  • PDF页数:391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南宋经济成就及其时代特征 1

问题的提出:宋代经济地位与“农商社会”之概念 1

特征之一:商品性农业的成长导致农村传统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3

特征之二:江南市镇兴起、市镇网络形成,城市化进程以市镇为据点不断加速 10

特征之三:早期工业化进程开始启动,经济成长方式从传统的“广泛型成长”向“斯密型成长”转变 12

特征之四:区域贸易、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扩展,市场容量增大,经济开放度提高,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由封闭向开放转变 16

特征之五:纸币、商业信用、包买商和雇佣劳动等带有近代色彩的新经济因素已然出现并有所成长 19

余论:江南区域社会经济的近代命运 23

第二章 南宋经济的演进大势 26

第一节 南宋初年社会经济的凋敝与残破 28

一、建炎与绍兴初年破坏经济的三股力量 28

二、各地经济残破概况 30

第二节 高孝时期恢复经济的相关举措 34

一、绍兴和议后恢复社会经济的相关举措 34

二、孝宗的务实作风及其刺激经济发展的种种努力 38

第三节 南宋前期社会经济的演进轨迹 45

一、绍兴和议后各地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45

二、物价走势和政府财政状况:判断南宋前期经济运行状况的两个重要指标 51

第四节 南宋后期经济危机的爆发和深化 58

一、嘉定纸币贬值风潮的爆发和经济危机的初现 58

二、宋金、宋蒙战争对南宋经济的沉重打击 61

第五节 宋季危局:经济危机的持续深化与社会经济的全面崩溃 64

一、纸币危机愈演愈烈 64

二、国家财政濒临破产 67

第三章 南宋辖区的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71

第一节 南宋的自然环境和生产力布局 73

一、东南区:以资源富集和精耕细作为特色 73

二、荆湖区:资源条件优越但开发程度较低 79

三、西南区:除成都平原、汉中盆地外,其余地区条件恶劣 81

四、广南区:地旷人稀、粗放经营的“瘴疠之地” 83

第二节 圩田、湖田和沙田:江南沼泽洼地的开发利用 86

一、纵浦横塘的修筑为圩田大盛准备了先决条件 86

二、南宋圩田的发展和制度建设 90

三、湖田开发的利弊和各地围绕湖田的利益博弈 103

第三节 捍海塘堰和涂田围垦:东南沿海海滩涂地的开发利用 114

一、淮东捍海堰的增筑、加固和延长 114

二、两浙石质海塘的出现和增筑 116

三、福建沿海和广东潮汕平原的海埭和长围 121

四、东南沿海平原海滩涂地的开发利用 126

第四节 梯田兴筑:南方丘陵山区的开发利用 128

一、梯田释义及溯源 128

二、梯田在江南各路的广泛分布 130

三、部分梯田从旱田向水田转变 132

第四章 人口增长、人力资源重心南移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134

第一节 家庭人口规模和南宋总人口的增长态势 135

一、南宋户、丁现存数据的搜集和整理、汇总 135

二、南宋家庭人口规模的估测 140

三、南宋人口的增长态势和人口重心的南移 146

第二节 北方移民的流入和劳动力资源重心南移 154

一、中原士庶百姓流入南宋辖区的概况和数量 155

二、南宋境内已开发地区向开发地区的移民 163

三、移民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169

第五章 农业机具的进步和水利建设的成就 180

第一节 南宋农具变革的成就及其特征 181

一、古代农具史上的三次重大变革 181

二、江南水田区新式农具的创制 182

三、灌溉机具的普及与推广 187

四、南宋农具变革的特征分析 193

第二节 南宋农田水利建设的地域特征及其技术成就(上) 194

一、西川地区:以都江堰为中心的灌区建设 195

二、湖北襄沔平原:以长渠、木渠为中心的渠系配套工程 196

三、长江中游:长江、汉水两岸的江堤兴筑 199

四、江东西和淮南地区:以兴修蓄水塘堰为特色 203

第三节 南宋农田水利建设的地域特征及其技术成就(下) 210

一、两浙地区:以浚治塘浦、泄水于海为重心 210

二、福建路:沿海筑陂和山区修塘并举 215

三、水利建设经费的多方筹措 218

四、南宋水利建设的时代特色及其条件 222

第六章 南宋耕作制度变迁和农业生产率估测 227

第一节 江南水田耕作技术体系的成熟和复种链条的初步达成 228

一、精耕细作与集约经营:江南水田耕作技术的主要特色 228

二、占城稻的引进、培育和麦豆作物推广:南北作物品种的大范围交流 234

三、江南地区轮作复种链条的初步形成 242

第二节 耕作制度的飞跃:单作制向多熟制过渡(上) 245

一、从轮作倒茬向复种多熟制过渡的条件 245

二、两浙和淮南地区:以稻麦复种制为主,亦有双季稻 248

三、福建沿海平原:以双季稻为主,亦有稻麦复种制 253

第三节 耕作制度的飞跃:单作制向多熟制过渡(下) 255

一、江南东西两路:以稻麦复种制为主 255

二、广南东西路、成都平原和荆湖地区:形式多样的复种多熟制 257

三、稻麦复种制在南宋大面积推广的原因分析 259

第四节 南宋粮食生产的分区考察和农业生产率 261

一、两浙地区:亩产二石半到三石米 262

二、福建地区:亩产二石到二石半米,亩均二石 266

三、江南东、西路:圩田区亩产二石半米,平原二石米,山区一石半粮,平均亩产二石 266

四、四川和汉中地区:亩产一石半到二石米,平均一石半 267

五、淮南地区:水田亩产二石米,旱地亩产一石粮,平均亩产一石半 268

六、荆湖地区:湖北亩产一石,湖南亩产一石半米 269

七、耕地面积、复种指数和南宋农业生产率估测 274

第七章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商品性农业的成长 282

第一节 桑、麻、棉花等纺织原料的种植及其商品化率估计 283

一、蚕桑业的发展和种桑、养蚕业的分离 283

二、麻类作物的种植与分布 288

三、棉花种植由南向北扩展 290

第二节 茶叶产量的激增及其商品价格的估测 294

一、南宋茶叶的产地与产量 294

二、茶叶价格与产量 297

第三节 甘蔗、药材与花卉的商品化生产 298

一、甘蔗种植业的商品化趋势 298

二、药材的人工栽培和药市交易 299

三、“花户”和种花基地:花卉的商品化生产 303

第四节 部分地区蔬菜、水果业的独立化进程 307

一、城市近郊的蔬菜专业户和蔬菜生产基地 307

二、水果种植规模的扩大及其商品化进程 310

三、红花、兰草、茜草等染料作物的商品化生产 314

四、附说西瓜、油菜在南宋的大面积推广 315

第八章 土地占有状况和租佃经济的发展 318

第一节 土地占有关系的变动和各类农户的经营规模(上) 319

一、南宋时期地权结构的总体特征 319

二、官田出卖政策的持续推行 320

三、屯田经营每况愈下 327

四、地主大土地所有制的膨胀特点和兼并方式 332

第二节 土地占有关系的变动和各类农户的经营规模(下) 339

一、自耕农小土地所有制的经营规模及其生存窘况 339

二、真、假五等户及其向佃农阶层的转化 345

三、佃农数量及其经营规模——附论小农家庭经营规模 349

四、南宋农户经济的平均规模和地权分配结构 352

第三节 租佃关系的发展和佃农的身份地位 362

一、租佃契约的达成与租佃方式的区分 362

二、地租形态和租率:实物定额租的普遍化和货币地租的出现 364

三、政府干预租率的初步尝试 368

四、从地权结构的变动趋势看契约佃农的身份地位 370

五、附论农村地区雇佣劳动的产生和发展 378

查看更多关于南宋全史 5 社会经济与对外贸易 卷上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