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承淡安中国针灸学

承淡安中国针灸学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医药卫生

  • 购买点数:14
  • 作 者:孟凡红 杨建宇 李莎莎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06790413
  • 标注页数:421 页
  • PDF页数:453 页
图书介绍:承淡安是我国近现代著名针灸学家,致力于针灸学教学和临床30多年,对近现代针灸教学及临床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针灸学》刊行于20世纪50年代,是承淡安针灸理论与经验的总结,对培养中医人才、促进针灸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现重新整理命名为《承淡安中国针灸学》,以期对21世纪中医药院校教育改革和教材编写以新的启迪,给临床中医师提高诊疗水平提供有益的借鉴。本书可供中医药院校师生及中医药临床、科研人员参考,也可供中医药爱好者参阅。

查看更多关于承淡安中国针灸学的内容

图书介绍
标签:针灸学 针灸

第一编 针科学篇 1

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针术之由来 1

第二节 针术之定义 2

第三节 针之构造与种类 2

第四节 针之选择与保存 3

第二章 各论 5

第一节 刺针之练习 5

一、指力之练习 5

二、捻运之练习 6

第二节 刺针之方式 7

一、打入式 7

二、插入式 7

三、捻入式 8

第三节 刺针之方向 9

第四节 刺针之目的 10

第五节 直接刺激与间接刺激 11

第六节 刺针之感通作用 11

第七节 刺针前之准备与注意 12

第八节 刺针时之消毒 13

第九节 刺针时医者与病者之体位 13

一、患者之体位 14

二、医者之体位 14

第十节 进针时之程序 14

一、爪切 15

二、持针 15

三、进针 15

第十一节 进针后之手技 19

第十二节 一般应用之新针法 20

一、单刺术 20

二、旋捻术 20

三、雀啄术 20

四、屋漏术 20

五、置针术 20

六、间歇术 21

七、震颤术 21

八、乱针术 21

第十三节 出针之手技 21

第十四节 晕针之处置 22

第十五节 出针困难之处置 23

第十六节 折针之处置 23

第十七节 出针后后遗感觉之处置与防止 24

第十八节 出针后皮肤变色及高肿之处置 24

第十九节 针尖刺达骨节时之处置 25

第二十节 针治之适应证及不适应证 25

一、适应证 25

二、不适应证 26

第二十一节 针治之禁忌 26

第二十二节 皮肤针之应用法 26

第三章 针科之科学原理 28

第一节 刺针刺激之种类 28

一、电气说 28

二、机械的刺激 28

三、变质说 28

第二节 刺针刺激之绝缘传导 29

第三节 针治对血液之影响 29

第四节 针治止血法之理由 29

第五节 针治之科学研究 29

一、小儿针对于血液像之影响 29

二、于交感神经紧张状态下施针之影响 30

三、对于血管之广径影响 31

第六节 吉村、后藤、越智三博士之研究报告 32

第七节 刺针孔之大小 33

第八节 关于刺针点 33

结论 34

一、针对健体之刺激影响 34

二、针对病体之刺激影响 35

第二编 灸科学篇 36

第一章 总论 36

第一节 灸法之起源 36

第二节 灸术之定义 36

第三节 施灸之原料 37

第四节 艾绒之制法 37

第五节 艾绒之保存法 37

第六节 艾灸之特殊作用 38

第七节 艾炷之大小 38

第八节 艾炷之壮数 39

第九节 灸刺激之强弱与温度 39

第二章 各论 41

第一节 灸法之种类 41

第二节 灸术之现象 41

第三节 灸术之应用 42

第四节 灸术之医治作用 43

第五节 灸术之健体作用 43

第六节 施灸之目的 44

第七节 灸法 44

一、隔姜灸法 44

二、隔蒜灸法 45

三、豉饼灸法 45

四、附子灸法 45

五、雷火针灸法 45

六、太乙神针灸法 46

七、温针灸法 46

八、温灸法 47

九、艾炷灸法 47

第八节 施灸之方法 47

第九节 施灸之前后 48

第十节 施灸之注意 48

第十一节 灸痕化脓之理由 48

第十二节 灸后处置法 49

第十三节 灸痕化脓之防止法 49

第十四节 灸疮之洗涤法 49

第十五节 于灸痕续行施灸之方法 50

第十六节 灸与摄生 50

第十七节 施灸之禁忌 50

第三章 灸之科学研究 52

日本医学界研究灸之总括 52

一、灸对于红血球及血色素之影响 52

二、灸对于白血球之影响 53

三、灸对于噬菌作用 54

四、灸对于补体之影响 54

五、灸对于免疫体发生之影响 55

六、施灸对于血液凝固时间 55

七、施灸对于血糖之影响 55

八、灸法之本质 55

结论 56

第三编 经穴篇 57

第一章 总论 57

第一节 经穴之定义 57

[附]黑特氏带与经穴之关系 58

第二节 经穴之分类 59

第三节 人体各部之区别 60

一、头部 60

二、颈部及项部 61

三、躯干 61

四、四肢 62

第四节 骨度法 65

第二章 各论十四经穴 68

第一节 肺经(左右各十一穴) 68

[附]肺经穴分寸歌 73

第二节 大肠经(左右各二十穴) 74

[附]大肠经穴分寸歌 82

第三节 胃经(左右各四十五穴) 82

[附]胃经穴分寸歌 100

第四节 脾经(左右各二十一穴) 100

〔附〕脾经穴分寸歌 109

第五节 心经(左右各九穴) 109

〔附〕心经穴分寸歌 113

第六节 小肠经(左右各十九穴) 113

〔附〕小肠经穴分寸歌 121

第七节 膀胱经(左右各六十七穴) 121

〔附〕膀胱经穴分寸歌 148

第八节 肾经(左右各二十七穴) 149

〔附〕肾经穴分寸歌 160

第九节 心包络经(左右各九穴) 160

〔附〕心包络经穴分寸歌 164

第十节 三焦经(左右各二十三穴) 164

〔附〕三焦经穴分寸歌 173

第十一节 胆经(左右各四十四穴) 174

〔附〕胆经穴分寸歌 191

第十二节 肝经(左右各十四穴) 192

〔附〕肝经穴分寸歌 197

第十三节 督脉(中线凡二十八穴) 198

〔附〕督脉穴分寸歌 209

第十四节 任脉(中线凡二十四穴) 209

〔附〕任脉穴分寸歌 219

附录:经外奇穴 219

第四编 治疗篇 230

总论 230

第一章 针灸与疾病 230

第一节 针灸与免疫 231

第二节 针灸与杀菌 231

第三节 针灸与消炎 232

第四节 针灸与营养 232

第五节 针灸与镇静 233

第六节 针灸与强壮 233

第七节 针灸与收敛 234

第八节 针灸与强心 235

第九节 针灸与利尿、通便、发汗 235

第二章 刺激点与疾病 237

第一节 强壮作用之刺激点 237

第二节 镇静作用之刺激点 239

第三节 调整作用之刺激点 239

第四节 其他疾病之刺激点一般 240

第五节 结论 241

〔附〕皮肤针之叩打部位 241

〔附〕吸筒应用法 242

第三章 提供初学针灸之临床应用及参考一些问题 244

第一节 针灸取穴多少及治疗间隔问题 244

第二节 如何决定病症之应针或应灸 245

第三节 如何避免针治危险 245

第四节 针灸刺激强弱之适用及针刺程序 246

第五节 针灸效果不一致之原因 247

第六节 针与灸效果之特点 247

结论 248

各论 249

第一章 呼吸器病 249

第一节 喉头疾患 249

一、急性喉头炎(喉风、急喉痹) 249

二、慢性喉头炎(阴虚喉痛) 250

三、喉头结核(喉痹失音、喉癣) 250

四、喉头癌 251

五、喉头肌麻痹(喑、失音、嘶嗄) 251

六、声门痉挛(急痫之类) 252

七、声门水肿(马脾风之类) 253

第二节 气管及支气管疾患 253

一、气管炎(燥咳之类) 253

二、急性支气管炎(重伤风、风温咳嗽) 254

三、慢性支气管炎(老咳、痰饮咳嗽) 254

四、支气管扩张(痰嗽、湿痰) 255

五、支气管喘息(喘急、气喘、喘促、哮喘) 256

第三节 肺脏疾患 257

一、支气管肺炎(痰热喘嗽) 257

二、大叶性肺炎,亦名真性肺炎或纤维素性肺炎(肺风痰喘、温邪犯肺) 258

三、肺水肿(马脾风) 259

四、肺气肿(肺胀) 259

五、肺结核(痨瘵、传尸、肺痨) 260

六、肺脓疡与肺坏疽(肺痈) 262

第四节 胸膜疾患 263

一、胸膜炎(胸痛、悬饮) 263

二、气胸(胸胁气痛) 264

三、水胸(水结胸类之病) 265

第二章 循环器病 266

第一节 心脏疾患 266

一、心绞痛(狭心症)(真心痛) 266

二、急性心脏内膜炎(心痛、热传心包) 267

三、心脏瓣膜症(怔忡、心动悸) 268

四、急性心肌炎(热入心包) 269

五、脂肪心(短气、虚喘之类) 269

六、神经性心悸亢进(心悸、怔忡之类) 270

第二节 脉管之疾患 271

一、动脉硬化(肝阳) 271

二、肩凝(肩背痛) 271

第三节 血液病 272

一、贫血(血虚) 272

二、萎黄病(萎黄,或黄胖病) 273

三、白血病 273

第三章 消化器病 275

第一节 口腔疾患 275

一、卡他性口腔炎(口疮、口糜) 275

二、鹅口疮(鹅口、雪口) 275

三、亚布答性口内炎(口舌疮) 276

四、扁桃腺炎(乳蛾、喉蛾) 276

五、耳下腺炎(痄腮、发颐) 277

六、流涎症(流涎、涎潮) 278

七、齿痛(牙痛、龋齿) 278

第二节 咽头疾患 279

一、急性咽头炎(风热咽喉痛) 279

二、慢性喉头炎(阴虚喉痹之类) 280

第三节 食道疾患 280

一、卡他性食道炎(咽食痛) 280

二、食道癌(食膈) 281

三、食道狭窄(热膈、痰膈) 281

四、食道痉挛(胸口痛、气痛) 282

五、食道麻痹(噎塞) 282

第四节 胃疾患 283

一、急性胃炎(伤食、呕吐) 283

二、慢性胃炎(嘈杂) 283

三、胃癌(膈食、反胃) 284

四、胃痉挛(又名胃神经痛、胃疝痛)(心痛、肝气痛) 285

附:类症鉴别 286

五、胃扩张(胃胀) 286

六、胃溃疡(胃脘痛、血痛) 287

七、胃下垂(嗳气嘈杂) 288

八、神经性消化不良(胃气) 288

九、神经性呕吐(呕吐) 289

十、胃酸过多症(吞酸) 290

十一、胃肌衰弱(胃弱) 290

第五节 肠疾患 291

一、急性肠炎(食泻、热泻) 291

二、慢性肠炎(寒泻、痛泻) 292

三、阑尾炎(缩脚小肠痈) 293

四、肠结核(肠痨) 294

五、肠疝痛(腹痛) 294

六、肠弛缓症(大便虚秘) 295

七、习惯性便秘(血虚便秘) 296

八、十二指肠溃疡(心脘痛) 296

九、腹泻(泄泻) 297

十、肠狭窄症(脾约) 297

十一、直肠炎(痢疾) 298

十二、痔 298

第六节 腹膜疾患 299

一、腹膜炎(急性者旧称飞尸、遁疰,慢性者称腹满痛) 299

二、腹水(水蛊) 300

第七节 肝胆疾患 301

一、肝硬化(血蛊、单腹蛊) 301

二、卡他性黄疸(谷疸) 302

三、传染性黄疸(阳黄、湿热黄) 302

四、郁滞性黄疸(阴黄疸) 303

五、胆石痛(肝胃气) 303

六、脾肿大(痞块) 304

第四章 泌尿生殖器病 305

第一节 肾脏疾患 305

一、急性肾炎(风水) 305

二、慢性肾炎(浮肿) 306

三、萎缩肾(老人溺多) 306

四、肾盂炎(腰痛) 307

第二节 膀胱疾患 307

一、膀胱炎(急性旧称太阳蓄水症,慢性旧称热淋) 307

二、血尿(小便血) 308

三、膀胱麻痹(癃闭、遗溺) 309

四、膀胱痉挛(气淋) 309

五、膀胱结石(砂淋、石淋) 310

六、遗尿(尿床) 310

七、尿失禁(溺沥) 311

第三节 尿道疾患 311

尿道炎(湿热下注) 311

第四节 生殖器疾患 312

一、阴萎(阳痿) 312

二、遗精(梦遗) 312

三、睾丸炎(溃疝、?疝) 313

四、前列腺炎(瘕疝) 313

五、淋病(白浊) 314

第五章 脑及脊髓及神经系病 316

第一节 脑髓疾患 316

一、脑贫血(血虚) 316

二、脑充血(肝阳上逆) 316

三、脑溢血(中风) 317

四、习惯性头痛(头风) 318

五、脑动脉硬化(肝阳) 319

六、麻痹狂(癫狂) 319

七、偏执狂(文痴) 320

第二节 脊髓疾患 321

一、脊髓炎(瘫痪) 321

二、急性脊髓膜炎(痉病) 321

三、脊髓痨 322

四、压迫性脊髓炎(龟背) 323

五、慢性脊髓前角炎(风瘫) 323

第三节 末梢神经疾患 324

一、知觉障碍 324

指趾尖知觉异常症 324

二、神经痛 325

(一)后头神经痛(头痛) 325

(二)三叉神经痛(颜面神经痛)(面痛、偏头痛) 325

(三)颈臂神经痛(手臂痛及肩胛痛、胸胁痛) 326

(四)肋间神经痛(胁肋痛) 328

(五)腰神经痛(腰痛) 328

(六)股神经痛(腿股痛) 329

(七)股外皮神经痛(大腿痛) 329

(八)闭锁神经痛(胯痛) 329

(九)精系神经痛(睾丸痛) 330

(十)坐骨神经痛(腰腿痛、腿股风) 330

(十一)关节神经痛(骨节痛) 331

三、运动神经麻痹 331

(一)颜面神经麻痹(口眼斜) 331

(二)三叉神经麻痹 332

(三)舌下神经麻痹(言语謇涩) 333

(四)眼肌麻痹(斜眼、斗眼) 333

(五)副神经麻痹(歪头) 334

(六)桡骨神经麻痹(手腕无力) 334

(七)正中神经麻痹(猴爪风) 335

(八)尺骨神经麻痹(拳手) 335

(九)肩胛部之麻痹 336

(十)腋窝神经麻痹(手不能举) 337

(十一)横膈膜麻痹(气短) 337

(十二)胸廓前神经麻痹(手不能抱) 337

(十三)腹肌麻痹(腰尻强直) 338

(十四)下肢诸神经麻痹 338

第四节 运动神经痉挛 340

一、颜面神经痉挛(颜面抽动) 340

二、舌下神经痉挛(舌强) 341

三、三叉神经痉挛(口噤、龋齿) 341

四、颈肌与项肌痉挛(失枕、歪头、摇头) 342

五、腓肠肌痉挛(转筋) 342

六、发作性横膈膜痉挛(呃逆、吃逆、作噫、噎、哕) 342

七、强直性横膈膜痉挛(中恶) 343

第五节 炎性及变性神经变化 343

一、原发性神经炎(肌肤热痛) 343

二、续发性单发性神经炎 343

三、多发性神经炎 344

〔附〕脚气 344

〔附〕荨麻疹 346

第六节 官能的神经病 346

一、神经衰弱症(阴虚) 346

二、癫痫(五痫) 347

三、惊厥 349

四、癔病(脏躁) 349

五、职业性痉挛(附书痉) 350

六、搐搦(抽搐) 351

七、舞蹈病 351

八、晕船 352

九、指趾拘缓 353

十、震颤麻痹 353

十一、偏头痛 354

第七节 运动器病 355

一、急性关节风湿病(风痹) 355

二、慢性关节风湿病(痛风) 356

三、肌肉风湿病(肌肉痛) 357

四、膝关节炎(鹤膝风) 358

五、淋毒性关节炎 359

六、肌炎(湿痹) 359

七、尿酸性关节炎(痛风) 359

八、佝偻病(鸡胸龟背) 360

第六章 妇人科病 362

第一节 内外阴部疾患 362

一、阴道炎(阴痛) 362

二、阴门瘙痒症(阴痒) 362

第二节 子宫及卵巢疾患 363

一、急慢性子宫内膜炎 363

二、急慢性子宫实质炎 363

三、子宫外膜炎 364

四、子宫癌肿(崩漏) 364

五、子宫肌肿 365

六、子宫痉挛(小腹冲痛) 366

七、子宫出血(血崩) 366

八、卵巢炎 367

第三节 其他妇科疾患 367

一、乳腺炎(乳痈) 367

二、乳房痛 368

三、妊娠呕吐(恶阻) 368

四、习惯性流产(小产) 369

五、月经困难(痛经) 369

六、月经闭止(停经、倒经) 370

第七章 小儿科病 371

一、小儿惊厥(客忤) 371

二、百日咳(顿咳) 371

三、脊髓灰白质炎(小儿麻痹症)(下肢痿废) 372

〔附〕腺病 372

第八章 内分泌障碍 373

一、甲状腺肥大(瘿气) 373

二、黏液水肿 373

三、指端肥厚 374

四、爱迪生氏病(黑疽) 374

第九章 新陈代谢病 375

一、糖尿病(消渴) 375

二、尿崩 375

第十章 五官器病 377

第一节 眼疾患 377

一、结膜充血(赤目) 377

二、夜盲(雀盲) 377

三、睑缘炎(烂弦风) 378

四、泪囊炎(眼漏) 378

五、颗粒性结膜炎(椒疮) 378

第二节 耳鼻疾患 379

一、中耳炎(聤耳) 379

二、副鼻窦炎(脑漏) 380

三、急性及慢性鼻炎(鼻渊) 380

四、衄血(鼻衄) 381

第十一章 传染病 382

第一节 十大传染病 382

一、赤痢(附疫痢) 382

二、霍乱 383

三、鼠疫 384

四、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急惊风) 385

第二节 其他之传染病 386

一、麻疹 386

二、疟疾 387

三、感冒(伤风) 387

四、流行性感冒(风温) 388

五、麻风(大麻风) 389

附录一 针灸治疗分类摘要 390

内景篇 390

外景篇 393

杂病篇 401

灸治篇 409

附录二 备查药方 413

附录三 穴名索引 415

查看更多关于承淡安中国针灸学的内容

相关书籍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