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汉赋通论

汉赋通论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文学

  • 购买点数:14
  • 作 者:万光治著
  • 出 版 社:成都:巴蜀书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805233055
  • 标注页数:438 页
  • PDF页数:447 页
图书介绍
标签:汉赋 通论

序(郭预衡) 1

文体论 6

第一章 赋称原始 6

一、时空铺衍--赋义之一 6

二、不歌而诵--赋义之二 7

三、赋称起于战国末 9

第二章 班固分类原则试析 11

一、班固分类,遗则莫明 11

二、章、刘所论,犹有不足 13

三、班固人格二重性与分类原则的确立 16

四、司马迁、扬雄不入“温雅”类辩 21

一、汉人析赋 25

第三章 汉赋分类史述略 25

二、刘勰析赋 26

三、挚虞、肖统析赋标准失于统一 27

四、祝尧析赋 28

五、汉赋三体 32

第四章 汉赋三体溯源及变迁 34

一、四言赋 34

二、骚体赋 45

三、散体赋 57

(一)诸家论散体斌 57

(二)散体赋与先秦北方诗歌 61

(三)散体赋与先秦散文 65

(四)散体赋与楚辞 72

(五)小结 76

第五章 汉代颂赞箴铭与赋同体异用 79

一、颂 79

二、赞 86

三、铭 88

四、箴 91

流变论 96

序 96

第六章 汉初文化心理与骚体赋 100

一、汉初黄老之治 100

二、汉初文学内容与形式的不同趋向 102

三、先秦文化板块与地域文化心理的形成 104

四、楚人文化心理 106

五、汉初楚文化的蔓衍与骚体赋的兴起 109

第七章 “赋家之心,苞括宇宙” 113

一、黄金时代 113

二、文化大一统 116

三、赋家的时代精神 118

第八章 赋家地位与赋的繁荣 126

一、汉并无考赋献赋制度 126

二、赋家地位 131

三、鸿都门学 134

四、汉赋繁荣的原因 137

第九章 赋的抒情化与小品化 142

一、汉人的抒情之文 142

二、汉人的抒情之赋 146

三、汉末文人心态 158

四、汉末赋的抒情化与小品化 163

(一)小品化的成因 163

(二)赋的诗化 167

(三)庄老入赋 175

(四)“诗人的愤怒” 179

第十章 汉赋与汉诗、汉代经学 183

一、赋的文化史地位 183

二、汉代经学与诗的经学化 188

三、汉赋与汉代经学 196

艺术论 214

第十一章 文学描绘与描绘性文体 214

一、赋义之一:描绘性 215

二、文学描绘的产生 216

三、先秦文章的描绘性及其赋体因素 218

四、汉代描绘性文体的诞生 227

(一)汉人文章的描绘性 227

(二)汉赋的描绘特征 229

五、余论 242

(一)面对新文体的惶惑 242

(二)汉赋描绘性的文学史意义 247

(三)关于文体多样化发展的思索 247

第十二章 汉赋的图案化倾向 250

一、汉赋图案化的构成 250

(一)“合綦组以成文” 251

(二)“列锦绣而为质” 259

(三)超时空的艺术构思 261

二、汉赋图案化的成因 262

(一)“控引天地,错综古今” 263

(二)“赋兼才学” 264

(三)汉人崇尚图案美 265

三、余论:汉晋审美意趣比较 268

第十三章 汉赋的类型化倾向 272

一、文学类型化 272

二、汉赋类型化的几种形式 275

三、汉赋类型化的成因及评价 287

第十四章 汉赋用字造语之谜 295

一、汉魏六朝人对汉赋语言风格的评价 296

二、汉赋对楚辞语言风格的继承 303

三、汉赋与汉代文字学 307

四、汉的口诵性质与其语言风格 316

(一)汉人从诵赋中获得语言美感 317

(二)口诵文学的语言要求 318

(三)赋家造字借字 320

(四)汉赋的听觉与视觉效果 324

(五)结语 329

附录 332

汉赋今存篇目叙录 332

序 332

西汉之什 334

东汉之什 362

建安之什 400

后记 438

查看更多关于汉赋通论的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