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太史公生平著作考论

太史公生平著作考论PDF格式文档图书下载

历史地理

  • 购买点数:14
  • 作 者:袁传璋著
  • 出 版 社: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212027324
  • 标注页数:409 页
  • PDF页数:427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作者多年从事《史记》教学与研究所撰论的结集。作者运用通变观点,以宏观思维为导向,微观考实为基础,借鉴皖学的朴学方法,注重内证、外证与文物考古成果的结合,对司马迁与《史记》在中华文明史上的地位,生平疑案,今本版本溯源,以往断限诸说的检讨,《史记》叙事起讫的三次更张与全书主旨的变迁,《正义佚文》真伪辨正等重大问题的探讨,均有所突破和创获,以论辨财详、考证审密、确见卓识、精辟独到为其特色。

查看更多关于太史公生平著作考论的内容

上一篇:吴佩孚传 下下一篇:雄才政治家
图书介绍

导论:司马迁与中华文明 1

一、引言 1

二、司马迁的生平与著作 2

(一)源远流长的先世 2

(二)太史公司马谈 3

(三)司马迁的生年 4

(四)耕牧河山之阳 7

(五)年十岁则诵古文 7

(六)二十壮游天下 9

(七)仕为郎中与奉使西征 10

(八)继任太史公 12

(九)李陵之祸与发愤著书 13

(十)司马迁之死 15

(十一)司马迁的著作 17

三、《史记》编纂历程与主旨的演变 20

(一)司马谈临终遗命与司马迁人生转向 21

(二)太初改历与“至太初而讫” 22

(三)李陵之祸与“至于麟止” 23

(四)巫蛊之难与“下至于兹” 27

四、司马迁在中华文明史中的地位 28

(一)司马迁与《史记》定位的讨论 28

(二)横跨四部的巨著 30

(三)上继周孔:中华文明伟大的整合者 31

五、结论 35

第一章 司马迁生年考论 38

一、司马迁生于武帝建元六年新证 38

(一)《索隐》注引《博物志》、《正义》按语在证明自身准确无讹前不能作为推算司马迁生年的“直接证据” 38

(二)太史公自叙提供了推算其生年的基本线索,《报任安书》的作年乃是推算其生年的基准点 41

(三)司马迁的入仕为郎与壮游在时间上前后相承,南游归来后即因父荫仕为郎中 46

(四)据太史公自叙考定其生年为建元六年 51

二、从书体演变角度论《索隐》《正义》的十年之差——兼为司马迁生于武帝建元六年说补证 57

(一)王国维关于司马迁生年的结论有待进一步商榷 57

(二)所谓日本“南化本”《索隐》作“年三十八”的“铁证”实为伪证 60

(三)今本《史》、《汉》中“二十”与“三十”罕见相讹 61

(四)今本《史》、《汉》中“三十”与“四十”经常相讹 65

(五)从以上考证得出两点基本认识 67

(六)从由唐至宋“三十”、“四十”及“世”字书体演变考察《索隐》、《正义》十年之差的成因 68

三、太史公“二十岁前在故乡耕读说”商酌 74

(一)引言 74

(二)从史公自叙推断他二十岁前不可能在故乡耕读 75

(三)司马迁见大侠郭解只能在长安和茂陵 79

(四)司马迁“问故”孔安国必在京师 83

(五)夏阳不具备培养司马迁“古文”英才的条件 87

附录:王国维《太史公行年考》 92

第二章 太史公卒年考辨 109

一、王国维之司马迁“卒年与武帝相终始说”商兑 109

(一)引言 109

(二)王国维考证司马迁卒年的三段论式 110

(三)王国维的大前提——郭穰在后元二年担任内谒者令,事实上并不存在 112

(四)王国维的小前提——内谒者令亦即中书谒者令,纯属凿空为说 115

(五)结论:司马迁“卒年与武帝相终始说”不能成立 119

二、司马迁“卒于武帝之后说”斠误 120

(一)民国以前学者关于史公卒年的诸种说法均属臆测而无实证 120

(二)程金造提出司马迁“卒于武帝之后说”的四项“具体证据” 122

(三)褚少孙“太史公记事尽于孝武之事”并无记事及于武帝之崩的含义 123

(四)今本《史记》称“今上”为“武帝”悉为后人妄改 126

(五)《史记》成书在“征和以后说”平议 129

三、郭沫若之司马迁“卒于太始四年说”质疑——兼论《报任安书》的作年 133

(一)司马迁“卒于太始四年说”合理的内核及其定年的误区 133

(二)任安行迹与仕历考索 139

(三)任安赐书与司马迁“会东从上来” 142

(四)《报任安书》作于征和二年考 151

(五)结论:司马迁骤死于征和二年尾 159

四、为卫宏之司马迁“下狱死说”辨诬补证 160

(一)卫宏提出司马迁“下狱死说”所遭遇的困境 160

(二)程金造指摘卫宏所说“不实”三事从司马迁本人的文字均得到证实 163

(三)太史公建置及职守考索 168

(四)卫宏谙熟西京旧事学术渊源有自 173

(五)自汉讫唐之史学名家均称司马迁作《史记》刑诛 175

第三章 《史记》叙事起讫与主题演变论纲 181

一、《史记》断限诸说之再检讨 181

(一)引言 181

(二)今本《史记》源流考略 182

(三)《史记》断限诸说之再检讨 182

二、回归太史公:太初·麟止·于兹 189

(一)引言 189

(二)司马谈临终遗命与司马迁人生转向 191

(三)太初改历与“至太初而讫” 192

(四)李陵之祸与“至于麟止” 195

(五)巫蛊之难与“下至于兹” 199

第四章 太史公书专题研究 204

一、《史记·三王世家》“太子少傅臣安行宗正事”为刘安国考 204

(一)《索隐》注“臣安”为“任安”搅起的大波 204

(二)论“行宗正事”的“臣安”绝非任安 207

(三)以太子少傅的本职暂“行宗正事”的“臣安”为刘安国考 213

二、程金造之“《史记正义佚存》伪托说”平议 215

(一)引言 215

(二)一分本先入之见剪辑而成的文本 218

(三)“疑非中国学人所为说”平议 226

(四)“杂抄群书又多可疑者说”商略 242

(五)余论 260

三、子夏教衍西河地域考论 264

(一)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句始于子夏 264

(二)扑朔迷离话西河 273

(三)子夏退教西河当在卫境 280

(四)余论:《礼记·檀弓》“子夏退老西河”郑《注》辨惑 285

四、《英译本〈史记选〉闲览脞录》商榷 289

第五章 传记习作 303

一、陶渊明传 303

(一)引言 303

(二)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303

(三)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309

(四)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 323

(五)结语 339

二、《桃花源记并诗》疑义斠论 340

(一)“芳草鲜美”当作“芳华鲜美” 341

(二)屋舍俨然 344

(三)阡陌交通 345

(四)悉如外人 346

(五)问今是何世 351

(六)便扶向路 353

(七)欣然规往 354

(八)嬴氏乱天纪 355

(九)伊人亦云逝 357

(十)奇踪隐五百 358

三、李清照传 360

(一)引言 360

(二)崭露头角的东京才女 361

(三)屏居乡里与从宦莱淄 369

(四)南渡与悼亡 378

(五)流亡,流亡 384

(六)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 388

(七)结语 395

主要参考文献 397

自叙 405

查看更多关于太史公生平著作考论的内容

返回顶部